出版时间:2010-3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刘怡 页数:347
Tag标签:无
前言
财政学,也称公共部门经济学或公共经济学,是研究政府收支活动及其对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宏观经济稳定产生影响的经济学分支。作为同时涉及规范与实证经济学分析的学科,财政学既强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部门在影响资源配置方面究竟应当起什么样的作用等规范问题的讨论,也重视政府收支活动如何对经济产生影响等实证问题的分析。与纯经济学理论相比,财政学更生活化、普遍化,强调经济学原理的应用和经济政策的分析。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得到增强,亟需建立起一个更加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弥补市场的失效,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因此成为经济改革的热点。可以预见,21世纪的任何一个社会公民,都将与财政、税收发生密不可分的关系,因而对政府收支活动规律的学习与研究变得更加重要。你了解政府参与社会资源配置的规模和结构吗?你知道政府通过什么样的方式筹集资金以确保支出的需要吗?各种不同的政府收入支出政策如何影响企业和个人的行为?你是不是希望对政府的财政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或者。也许你想成为制定公共政策的精英或维护公众权利的专家,那么,现在就应该开始财政学的学习。本教材将基本财政理论与现实财政实践相结合,为学生提供一个完整的财政学体系,对各方面问题的讨论通常从定义入手,强调财政学的微观经济学方面。在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对现行税收制度、公债制度、政府支出制度以及政府之间的财政关系等基本财政问题进行讨论,并分析政府财政收支活动对经济的影响。本教材的写作坚持以下原则:第一,注重基本理论,介绍本学科涉及的关键学术领域。第二,以中国为制度背景,结合国际视角。财政学正处在创新发展的过程中,一些重要理论问题的争议正在延续。本书尽可能地提供了每个知识点重要文献的出处,这会方便对这些问题的深入研究。全书分为四篇:第一篇 理论篇。重点介绍财政学的基本理论框架,讨论经济效率的实现条件,以及市场无法有效地配置资源的情况。从公共选择规则入手,对预算方案的公共选择问题进行讨论。
内容概要
财政学是研究政府收支活动及其对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宏观经济稳定产生影响的经济学分支。本教材以中国公共财政的制度创新为背景,结合国际视角,将财政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与财政发展的实践经验相结合,重点讨论财政学的福利经济学基础、公共部门存在的理由、预算方案的公共选择、公共产品理论、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支出的成本效益分析、公共支出增长与控制、税收基本理论与税收制度,以及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协调等内容。
作者简介
刘怡,经济学博士,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财政学系副主任,北京大学中国公共财政研究中心副主任,英国牛津大学访问学者。兼任中国财政学会理事,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学术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累进设计:个人所得税改革模拟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电
书籍目录
第一篇 理论篇 第一章 导论 引言 第一节 政府收支活动概览 第二节 财政学的形成和发展 本章总结 进一步阅读的相关文献 思考与练习 第二章 财政学的福利经济学基础 引言 第一节 资源配置与帕累托效率 第二节 资源的帕累托有效配置与公平 本章总结 进一步阅读的相关文献 思考与练习 第三章 市场失效与财政职能 引言 第一节 对竞争市场有效性必要条件的评估 第二节 纠正市场失效——财政的职能 本章总结 进一步阅读的相关文献 思考与练习 第四章 预算方案的公共选择 引言 第一节 直接民主制度下预算方案的公共选择 第二节 公共选择规则的有效性 第三节 代议制民主制度下公共预算方案的决定 第四节 公共选择中的财政幻觉 本章总结 进一步阅读的相关文献 思考与练习第二篇 支出篇 第五章 公共产品 引言 第一节 公共产品的特征 第二节 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 第三节 准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 本章总结 进一步阅读的相关文献 思考与练习 第六章 购买性支出 引言 第一节 社会消费性支出 第二节 公共投资性支出 第三节 政府采购制度 本章总结 进一步阅读的相关文献 思考与练习 第七章 转移性支出 引言 第一节 社会保障支出 第二节 财政补贴 本章总结 进一步阅读的相关文献 思考与练习 第八章 公共支出的成本效益分析 引言 第一节 成本和效益的度量 第二节 评价项目的标准 第三节 贴现率的选择 第四节 项目决策 本章总结 进一步阅读的相关文献 思考与练习 第九章 公共支出增长分析 引言 第一节 公共支出增长原因分析 第二节 公共支出增长控制 本章总结 进一步阅读的相关文献 思考与练习第三篇 收入篇 第十章 税收概论 引言一 第一节 税收的形式特征 第二节 税制要素 第三节 税收原则 第四节 税收的分类 第五节 税收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本章总结 进一步阅读的相关文献 思考与练习 第十一章 税收归宿分析 第十二章 税收效率与最优税收 第十三章 对商品和劳务的课税 第十四章 对所得的课税 第十五章 对财产的课税 第十六章 公共债务第四篇 体制篇 第十七章 多级财政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插图:第一篇 理论篇第一章 导论第二节 财政学的形成和发展财政学是研究政府收支活动及其影响的经济学分支。它主要研究国家如何从社会生产成果中分得一定份额,以满足国家实现职能的需要,包括财政资金的取得、使用、管理及由此而反映的经济关系。财政学从早期对政府收支的简单描述,发展到完整的学科体系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一、早期财政思想古代欧洲最早的财政思想的表现者是古希腊的色诺芬。在《雅典的收入》一书中,他讨论了希腊雅典的财政收入问题,并建议由国家购买奴隶,并将他们出租以增加国家的收入。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一些著作中,也有过关于财产与收益之间应以何者为课税标准,以及强制征税的公平原则之类的论述。在古罗马,有关于罗马税制以及专门讨论赋税负担的著作。在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国语·齐语》中,管仲提出了“相地而衰征,则民不移”的财政政策,主张按土地好坏征收差额赋税,不要征收同等的赋税,以鼓励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防止农民逃亡。此外,他还提出了一系列财政措施,如轻税、食盐专卖、铁矿合营等等。商鞅在秦国推行变法时,提出“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的主张,即摧毁旧封建主的土地世袭占有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并按田亩征收赋税。这种主张反映了国家财政由过去的封建地方割据财政改革成为统一的郡县国家财政的要求。唐朝的刘晏、宋朝的王安石等,也都有过关于理财的论述。
编辑推荐
《财政学(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材系列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