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权赋能

出版时间:2010-1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综合课题组  页数:239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成都市是国务院批准的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03年以来,成都在科学发展、城乡统筹的纲领下,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探索,逆转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为了研究成都的实践经验,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组成综合课题组,在系统调查的基础上,完成了题为《还权赋能:奠定长期发展的可靠基础》的综合报告与九份专题报告。本项研究发现:成都统筹城乡的经济基础,是主动调整土地政策、改革征地制度,适当增加农民和农村分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土地收益的份额。成都的改革可以概括为:增加现存征地制度的弹性,探索在非征地模式下配置土地,以确权为基础,为逐步缩小征地范围、全面改革征地制度准备条件。

作者简介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是在著名的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基础上新组建的、一个以综合性社会科学研究为主的科研教学机构,致力于中国社会科学的国际化、规范化、本土化,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和研究方法的创新。
国家发展研究院将以国家发展为中心议题,立足于中国改革发展与现代化的实践,前瞻性地提出重大的战略、制度、政策和基础理论问题,持续关注全球格局的演变,参与改革发展与建设国际新秩序的高层对话……
详细内容清查看:http://www.cenet.org.cn/article.asp?articleid=40876

书籍目录

综合报告  还权赋能:奠定长期发展的可靠基础——统筹城乡背景下成都的土地制度改革实践  一、引言  二、城乡差距扩大下的成都实践  三、在现存征地模式内起步  四、突破征地制度的尝试  五、“确权”、“产改”与还权赋能  六、成都经验的启示专题报告一  以土地整理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统筹城乡发展  一、发现支点  二、“挂钩”的学问  三、评价、启示与政策建议专题报告二  集体土地上发展起来的民营工业园——蛟龙工业港  一、引言  二、蛟龙工业港的缘起  三、蛟龙工业港的运作模式  四、艰难的跋涉:蛟龙工业港的政策突破与制度内回归  五、“蛟龙模式”的评价  六、结论专题报告三  集体土地上的经营性住房——以郫县三道堰镇为例  一、三道堰镇的建房兴镇之路  二、旧城改造中立起来的集体土地上的经营用房  三、“挂钩指标”推动遗留问题的解决  四、分析与评价  五、从成都经验看小产权房应对:堵还是疏  六、政策建议专题报告四  宅基地问题的现状、沿革与思考  一、背景与问题  二、宅基地的福利分配制度与模糊的自由转让权  三、出路何在——一些探讨专题报告五  成都市灾后重建土地资源政策研究  一、背景与问题  二、成都经验  三、分析与评价  四、结论专题报告六  锦江区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调研  一、背景与问题  二、锦江区改革实践  三、不同流转模式的比较  四、经验与启示  五、存在问题  六、政策建议  七、结论专题报告七  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流转,实现与国有土地“同地同权”  一、背景与问题  二、集体建设用地人市与“同地同权”的探索:成都观察  三、行动者创造制度:改革的动力学  四、“集体建设用地直接人市”相关问题和讨论  五、同地同权  六、结论专题报告八  土地税费制度和收益分配制度改革  一、引言  二、土地税费制度背景  三、成都实践  四、土地税费制度改革探索专题报告九  农村土地与房屋确权的实践与思考——柳街镇产权制度改革调研  一、背景与问题  二、成都市产权制度改革的背景  三、柳街镇确权实践  四、确权案例的经济分析  五、分析与评价  六、政策建议  七、结论参考资料致谢

章节摘录

  蛟龙工业港的创办者不是任何一级政府,而是民营企业家黄玉蛟。这位来自重庆贫困农村的民营老板,从自己早年创业的艰难经历当中,发现了一个潜在商机:为众多中小企业提供办厂的场地和其他服务。凭多年积累的资本、融资能力和一股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劲头,黄玉蛟和他的团队先在青羊区小试身手,后来又到双流县大展拳脚,终于把“民办中小企业集中区”从构想变成了现实(见专栏0-5)。  蛟龙工业港的第一期在青羊区文家乡,占地1平方公里;第二期在双流县东升镇和九江镇,方圆4平方公里。两地都处在成都市三环以外、外环以内的办工业黄金地带。从景观上看,区内标准厂房整齐分布,道路、电力、通信设施齐全,宿舍和商业配套大体成形,俨然是一个井井有条的现代化工业园区。查阅数据,如今的蛟龙工业港已有500家中小工业企业入驻,总就业约10万人,年度创造GDP过10亿元,缴税1.5亿元。从园区厂房的空置率几乎为零,外加招商记录上共有200-300家公司等待入园来看,蛟龙工业港即使在当下经济寒流的冲击中也颇受中小企业的欢迎,应该是毋庸置疑的。  这个园区最受中小工业企业欢迎的地方,是方便加便宜。“方便”就是入驻手续简明,进驻后服务周到。其实在各地招商引资的激烈竞争中,多数工业园区都比较方便。如果说蛟龙工业港有更胜人一筹的地方,那就是它是由中小民营企业家办的园区,更了解中小企业的实际需要。另外,没有“官办”地位,蛟龙工业港唯有好好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才能立足。  “便宜”是蛟龙工业港的核心竞争力。第一,这里的基本模式是出租标准厂房,并不要求中小工业企业买地买房。第二,这里的厂房租金,比周围其他工业园区略低。加到一起,有意人驻的中小工业企业只要付得起一小笔租金,就可以到蛟龙工业港施展拳脚了。比较一下:得一处2 000平方米的标准厂房,算上配套土地一般占地5亩,若按国家征地然后招拍挂的模式,要100万元(每亩20万元)购地费,外加每平方米1 600元的厂房建安费,总价当在400万元以上。若到蛟龙工业港呢?先预付2万元定金,以后每月再付1.4万元的租金(每平方米每月7元),2000平方米现成厂房就归你所用!诚然,在前一种模式下,业主投资后也许还可以享受土地厂房日后的增值,而后一种模式下的土地厂房增值归蛟龙工业港。但是,对于绝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说,先起步更重要;起不了步就没有将来。

编辑推荐

  本书共收录了9篇专题报告,主要对国务院批准的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都市的实践经验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具体内容包括以土地整理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统筹城乡发展、成都市灾后重建土地资源政策研究、锦江区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调研、土地税费制度和收益分配制度改革等。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还权赋能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7条)

 
 

  •   很有用的书,周教授带领一班弟子对成都的土地产权改革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和思考,对了解农村土地制度问题很有帮助。书写的很认真,连专栏都很用心,大力推荐。
  •   理解中国农村土地改革的优秀文献,总结了成都土改的经验,让我看到了农村和农民分享城市土地增值,分享改革成果的希望。
  •   书很好,内容很有建设性,但校对错误太多
  •   写论文用的,努力学习
    应用不错,希望有用。
  •   速度真的很快,满意
  •   比书店便宜,不错。
  •   匆匆度过,感觉调研做的还是比较扎实的,只是感觉理论上缺少提升。一些研究生的流水作业。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