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12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何兹全 页数:252 字数:168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百岁老人何兹全被誉为“史学泰斗”,他的求学路却崎岖坎坷,意味深长。这部自传堪称他的一部上学记,他叙述了自己在一个历史巨变的时代,从置身时代洪流到在北大师从名师,从日本东京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求学之路,描述了二十世纪上半期一个知识分子的向学追寻,以及大时代中人们的日常生活,也揭示了学界的许多内幕,记录了一代学人在风云变幻的历史关头的深沉思索。它见证着一段历史时期的沧桑巨变,也像一部学术人生的启示录给人们带来参考。
作者简介
何兹全(1911-),中国历史学家、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193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留学日本。1939年至1940年在中央大学讲授中国通史,1941年至1944年任国民党中央训练委员会编审,1944年在中央研究院从事研究工作。1947年留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1950年回国,在北京师范大学任
书籍目录
1 何氏家族 我的童年 青少年时代 在省立六中 去北京读书 北大四年 协助创办《教育短波》 日本一年 《教育短波》的事业和创伤2 重回《教育短波》社 我给《教育短波》社带来“内乱” 抗战开始前后我的思想 运交华盖 三年编审混饭吃 安身立命处3 留学美国 回国
章节摘录
在我做六中学生会主席时期,还发生过一次学潮。大约是1929年下半年,六中换了个新校长,叫赖执中,江西人,是留美学生。他到六中后,请了几位南方新教员,有教英语的,有教语文的,这一新变动,是六中几十年未有的大变动。几十年来,六中有一套传统,传统的人,传统的教育,一代代传下来,学校是安定、稳定的,但也是因循守旧的,不接受新事物。举英语教学说吧,老师教英语的腔和朗诵古文一样,拉起长秧来读,英国人都不懂。但语法抠得很细,不会有错,年年考大学,在全省中学中,六中都名列前茅。新教员来了,教学法改变,学生不能适应,旧教员看不顺眼。上上下下,内心都不顺畅。记不起是因为什么了,校长去济南,不在学校,教务长挂牌开除一个学生。于是群情激昂,要求学校收回成命。学生会当然要出面和学校办交涉,几经谈商,教务长接受学生会的调停,收回开除成命,但给以记过处分。这事也就过去了。不想校长赖执中回校后,要维持学校尊严,不承认收回成命,再次挂牌开除。于是激起全校学生的愤怒,宣布罢课,并砸碎了开除学生的牌子。校长挂牌后,即离校回家。这事正合老派教师的心愿,有些老师便以不能耽误学生的课业为理由,出面组成学校维持会,希望全校恢复上课。说实话,我不是搞活动的人,阴差阳错地把我推上学生会主席的宝座,我实在无能力应付这种变局。
编辑推荐
《大时代的小人物》:我没有摸琮枪,没有上过前线,敌人未到,我先从北京跑到南京,从南京逃到武汉,从武汉走重庆。我这爱国比起他们来,是应有愧于心的。能从美国回国,是爱国思想的驱使,但这又算得了什么,并没有什么值得自夸的。我说是爱国,是祖国的召唤使我回国,这感情是很朴实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