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06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苏耕欣 页数:259
Tag标签:无
前言
北京大学的欧美文学研究经历了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具有十分优秀的传统和鲜明的特色,尤其是经过1952年的全国院系调整,教学和科研力量得到了空前的充实与加强,汇集了冯至、朱光潜、曹靖华、杨业治、罗大冈、田德望、吴达元、杨周翰、李赋宁、赵萝蕤等一大批著名学者,素以基础深厚、学风严谨、敬业求实著称。改革开放以来,北大的欧美文学研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各语种均有成绩卓著的学术带头人,并已形成梯队,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已陆续出版了一批水平高、影响广泛的专著,其中不少获得了省部级以上的科研奖或教材奖。目前北京大学的欧美文学研究人员承担着国际合作和国内省部级以上的多项科研课题,积极参与学术交流,经常与国际国内同行直接对话,是我国欧美文学研究的一支重要力量。2000年春,北京大学组建了欧美文学研究中心,欧美文学研究的实力得到进一步加强。 世纪之交,为了弘扬北大欧美文学研究的优秀传统,促进欧美文学研究的深入发展,我们组织撰写了这套《北大欧美文学研究丛书》。该丛书主要涉及三个领域:(1)欧美经典作家作品研究;(2)欧美文学与宗教;(3)欧美文论研究。这是一套开放性的丛书,重积累、求创新、促发展。我们希望通过这套丛书来系统展示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北京大学欧美文学研究的优秀成果和独特视角,加强与国际国内同行的交流,为拓展和深化当代欧美文学研究作出自己的贡献。通过这套丛书,我们希望广大文学研究者和爱好者对北大欧美文学研究的方向、方法和热点有所了解。同时,北大的学者们也能通过这项工作,对自己的研究进行总结、回顾、审视、反思,在历史和现实的坐标中研究自己的位置。此外,研究与教学是相互促进、互为补充的,我们也希望通过这套丛书来促进教学和人才的培养。
内容概要
曾经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盛极一时的哥特小说给人们留下的是一连串疑问:为何在经历启蒙运动洗礼的英国会出现一种以恐怖与荒诞为主要特征的小说并大行其道?哥特小说讲述的实际上是英国当世的事情,却为何偏将故事投放到中世纪的欧洲大陆?历来评论界认为哥特小说倾向保守,但这种小说屡遭政治保守派大加鞭挞……诞生于矛盾之中的哥特小说其实是一种充满矛盾的文学,反映历史转型时期即将走向社会舞台中心的英国中产阶级对于历史与现实的复杂心态。本书从高低文化、阶级矛盾和男女关系等角度分析哥特小说及其中产阶级作者所处的种种矛盾,从矛盾的由来以及作者处理矛盾的方式中窥探世纪之交的英国中产阶级如何看待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
作者简介
苏耕欣,江苏吴县人,现任北京大学英语系副教授,曾就读于复旦大学、美国圣母大学和亚利桑那大学,主要研究方向是英国浪漫主义小说、现当代批评理论和大众文化批评。
书籍目录
引言:矛盾中诞生的哥特小说 第一章 通俗文化与传统文化 1.高低、雅俗的混杂物 2.哥特小说对传统、精英文化的借鉴与利用 3.知识、力量与道德:《弗兰肯斯坦》对西方文化传统的批评 第二章 历史、现实与自我 1.古与今:中产阶级的矛盾 2.正反人物与时代冲突 3.传统、历史与自我装扮 4.向往、恐惧与内疚:中产阶级对于乡村的复杂感情 第三章 哥特小说与中产阶级再生产 1.旅行中的自我塑造:中产阶级的审美与道德教育 2.哥特小说对于读者的塑造功能 3.通俗文化的意识形态诱惑 第四章 个人与社会的矛盾 1.男女关系 2.双重人格、分裂自我:应对矛盾的权宜之计 第五章 男权与女性 1.父权与女性 2.女性之于父权制度 3.《弗兰肯斯坦》:少女作家的社会批评 4.《弗兰肯斯坦》:女性对于浪漫主义的批评 5.哥特小说对于存在形式的批评 第六章 挑战与保守 1.通俗文化对于封建制度的挑战与维护 2.矛盾与妥协 3.审美与权力 结语 言犹未尽的哥特小说及其批评 引用文献 人名索引
章节摘录
实际上,詹姆逊关于小说的理论为理解和批评哥特小说开辟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詹姆逊在其颇有影响力的著作《政治无意识》中指出,对于文学作品,我们可以用三种角度看待之。首先,文学作品是一种在社会层面具有象征意义的行为,现实中的矛盾在一部作品(尤其是传奇)中能够得到假设性的解决;第二,不同文学作品是不同阶级在同一平面内、利用同一种符号系统进行对话的载体;在第三个层次,文学作品成为不同意识形态和符号系统共存互动的平台,它们对应不同社会阶段和生产方式,不同生产方式所特有的符号系统在同一部作品中进行斗争与较量。根据詹氏的理论,任何一部文学作品均包含不同社会形态下的不同意识形态及其相应的符号系统(因为没有一个历史阶段的生产方式是纯粹的)。哥特小说产生、流行于从农耕社会向资本主义过渡的历史转型期,其符号复杂性尤其明显。城堡、骑士和匪帮等是农耕时代中世纪传奇的符号,它们代表着欧洲旧有的思想,如忠诚、宗教虔诚和贞洁,也是(在18世纪后期的符号系统中)落后、愚昧的象征;国王、权贵、教廷及其附属机构是欧洲封建专制的符号,而身披贵族外衣的哥特恶棍又暗指物欲横流的资本主义;与此同时,正面人物带着自由、平等、博爱的现代思想与平民价值,在两股势力冲突的缝隙中寻求生存空间。哥特小说是18世纪末期代表英国社会各种生产方式的符号进行对话与较量的平台。 学术界喜好为哥特小说分类、定性,但这种小说其实纷繁芜杂,在质量上良莠不齐,在内容上,哥特小说试图表现矛盾与冲突,但本身也是矛盾与冲突的产物,因此为这种小说定性只会挂一漏万。研究、解读哥特小说的有效方法是从矛盾与冲突的角度看待这一文学现象:通俗与传统、历史与现实、激进与保守、男性与女性、贵族与资产阶级……聚焦于矛盾还能揭示反映哥特小说政治性质的重要特点——小说展示的矛盾与冲突往往无法得到真正解决。故事固然有结局,推动故事发展的表面冲突总会有结果,但哥特小说的所谓结局往往是对于冲突(或其激化)的暂时回避,引发表面矛盾的深层矛盾依然存在。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