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1 出版社:北京大学 作者:吴江水 页数:439
Tag标签:无
前言
感谢上帝,这本前后历时差不多五年的书终于写完了。最后定稿的二十多万字,是数易其稿、反复调整后得来的。从最初的提纲及零星的文章到一本完整的书,在电脑键盘上一个个打出的字符估计已近百万。虽然不敢奢谈水平,但绝对可以保证是真材实料。在法律专业领域,谈起法律语言,法律英语方面的书籍会远远多于法律汉语方面的书籍;谈起合同,提供合同范本的书籍远远多于研究合同本身规律的书籍。特别是合同范本方面的书籍,虽然可以快速提升合同的“形似”水平,却总是让人停留在知其然但不知其所以然的境地。合同质量与实际需求之间总有“若即若离”甚至“隔靴搔痒”的感觉,达不到合同利益最大化的境界。工作中也经常见到,一些律师对于合同的审查往往仅局限于非常基本的层面,甚至不能越过当事人能够预见的范围,而对于合同的起草则更是言必谈范本,完全没有章法。这也是笔者当年着手写这本书的动机之一。合同是与外界交往的桥梁,是产生利润的源泉,同时也是产生风险的源泉,守住这座桥梁就可以防范绝大部分的法律风险,避免绝大部分的争议。根据笔者近二十年的法律从业经验,诉讼在更多的情况下只是一个民事主体所面临的战术层面的问题,它能够解决的往往是一时的、紧迫的问题而不是实质性的、重要的问题。
内容概要
在市场经济社会中,经济规律支配着各种经营行为。交易的产生,是基于交易双方对交易条件均能接受。而合同,则正是这些由双方达成一致的交易条件。合同是经营活动的必由之路,经营活动多以采购合同开始,并通过销售合同实现利润。通过合同所构成的桥梁,各类资源得以合理分配和优化利用。 长期以来,合同研究要么附属于合同法,要么附属于法律文书,因而隔靴搔痒,难以深入。合同作为经营活动的一部分,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首先是一种经济行为,并随着经济活动的变化而变化。而律师介入合同事务,则是为了更好地控制交易中的法律风险,并随着法律环境、经济环境、客户需求的变化而调整工作内容。如何在各种条件的约束下,通过合同文本以及对合同签订、履行行为的管理,实现企业交易利益的最大化和交易风险的最小化,是法律人必须思考的问题。 实际交易中采用的合同远不止合同法分则中的十五种,合同所涉及的法律也远远不止合同法。对于合同权利义务的法律安排或文字表述稍有不当,就会影响交易利益或者交易利益的安全实现。因此,本书从基本原理和实用技能两个角度,通过大量的实例,介绍如何处理合同中的法律问题及表述问题。,其核心是如何根据客户的交易需求以及法律环境、交易背景等情况,以最优的方式表述最优的内容,同时倡在融会贯通合同原理的基础上,如何顺理成章地完成合同的起草等工作。 本书内容分为七章、四十五节、一百八十八个主题,由浅入深地介绍了合同工作的入门指引、合同基本原理解析、合同的理解与审查、合同的修改与调整、合同的设计与起草、合同语言的进一步规范、合同法律风险管理及拓展运用,并设定了内容详细的总目录。其中,前五章围绕着合同工作经验、合同基本理论及应用技能循序渐进,详细讨论合同的审查、修改、起草及提交工作成果等具体方法;第六章探讨了合同中如何更规范地使用汉语;第七章则介绍了合同管理以及如何将合同原理扩展运用到制订合同体系、建立规章制度、立法等方面,以充分发挥相关逻辑思维的作用。
作者简介
吴江水,男,高级律师,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经济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大学企业管理硕士研究生。1986年毕业于上海华东政法学院,1990年取得律师资格,1993年起从事律师工作。
毕业后曾就职于政法系统六年,期间有大量论文等在《浙江审判》、《人民司法》等杂志上发表。从事律师工作后,曾代理大量诉讼案件,并在《中国律师》杂志上发表法律文书相关论文多篇。
后主要从事非诉讼法律事务。主要致力于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体系、合同应用及管理、法律语言等研究。
在工作成果方面,多次与企业共同完成风险防范体系课题研究并获得课题奖。工作成果有《通信客户理赔规程》、某上市公司《专用合同范本体系汇编》、《法律风险防范方案》等。其中,为某电信企业完成的创新标准文本《入网协议书》,首先通过评审备案并在全省范围内采用,年用量突破千万。
擅长设计、承办企业法律风险评估业务,具有丰富的相关业务经验所完成的《法律风险评估报告》累计10余万字,并参与企业管理完成《管理制度汇编》十余万字。
在学术成果方面,2005年底出版《完美的合同----合同的基本原理及审查与修改》。该书被评为杭州市第十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2006年下半年起,参与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律师基础培训教材《律师业务基本技能》编写工作,担任副主编并完成其中的《合同业务基本技能》篇,该书将于2007年6月起发行。
2007年,完成全国律师协会经济专业委员会《律师承办合同审查业务指引》,并将陆续完成《律师承办合同修改业务指引》、《律师承办合同起草业务指引》。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对合同工作的入门指引 本章提示 第一节 我国合同发展历程概述 一、我国古代及近代的合同发展 二、我国现代合同的发展历程 三、我国合同的总体水平及发展趋势 第二节 合同工作的基本情况 一、目前律师的合同工作的整体状况 二、合同工作的主要内容 三、合同工作所涉及的法律法规 四、值得关注的总体性问题 第三节 从事合同工作的基本理念 一、以具体交易需求为目标导向 二、依照专业标准完成工作 三、运用综合技巧提高工作效率 四、注重质量反馈和循环改进第二章 合同基本原理解析 本章提示 第一节 对书面合同的理解 一、合同的外在特征 二、书面合同的使用功能 三、合同内容的制约因素 四、企业的合同运用状况 第二节 合同的构成原理 一、合同的四个组成部分 二、合同条款的四大基本功能 三、合同各基本条款的意义 四、合同基本功能分析实例 第三节 对合同表述的理解 一、理解阅读能力的有限性 二、安排合同条款的秩序 三、合同内容的取舍 四、提高文字表述效率 第四节 合同的质量原理 一、合同质量的不同层面 二、交易方与合同质量需求 三、合同质量的评判角度 四、法律为主——合同的内在质量 五、表述为主——合同的外在质量 第五节 合同的内在质量要素 一、主体资格的合格性 二、约定内容的合法性 三、合同条款的实用性 四、权利义务的明确性 五、交易需求的满足性 第六节 合同的外在质量要素 一、结构体系的清晰度 二、功能模块的完备度 三、整体思维的严谨度 四、语言表达的精确度 五、版面安排的美观度 第七节 合同中的界限划分与表述 一、对合同中各类界限的理解 二、时间界限的划分与表述 三、空间界限的划分与表述 四、责任范围的划分与表述……第三章 合同的理解与审查第四章 合同的修改与调整第五章 合同的设计与起草第六章 合同语言的进步规范第七章 合同法律风险管理及拓展运用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节我国合同发展历程概述合同旧时称为契约,而在更早时则又有更多的名称。合同是随着社会关系的日益复杂化和经济交往的扩大化而产生和发展的,尤其是当商品交换活动从依靠习惯调整上升到依靠法律调整时,才真正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合同。中国作为文明古国,合同的历史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几乎一样悠久。这段历史不仅让我们了解到古代的灿烂文明、认识现代的国情,也激励着我们在合同方面不断进取。一、我国古代及近代的合同发展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从商朝开始,经夏商周断代史工程的考证,夏朝始于公元前1600年到公元前1046年。而此前的夏朝虽然已经被推断出始于公元前2070年,结束于公元前1600年,但没有更多的信息可供研究。由于资料有限,通过考古所知的中国最早的合同始于西周时期。由于本书并不研究合同史,因此只是将各代的合同加以简要列举。1.西周时期的合同从学者们通过考古所得到的文献来看,西周时期的商品交易活动已经十分活跃,在青铜器铭文中有着不少的记载。如《矢人盘铭》等,即记录了因违约引起的合同纠纷,也记录了对当事人赔偿责任的追究。西周的合同有“傅别”、“质剂”和“书契”等形式。“傅别”是当时的借贷券书,是处理债权纠纷的原始凭据。其形式是在券书中间书写一个大的中字,再从中一分为二,双方当事人各执一半。债权人持左券,债务人持右券。所以,“傅别”的券书内容与中字均被分为两半。①“质剂”是商品交易的买卖合同。在形式上,“质剂”是长短不同的两种合同券书,凡奴隶、牲畜之类的大宗交易谓之“大市”,使用“长券”即“质”;而器具、珍异之类的小宗交易则称为“小市”,使用“短券”即“剂”。它是在同一券书上书写内容相同的一式两份合同,再从中一分为二,双方当事人各执一份。所以,“质剂”虽被分为两半,但各自的合同内容却仍旧完整。②
后记
仿佛只是一夜之间,从上海华东政法学院毕业至今已经二十余年。当年,我们曾经以惊异的目光去审视那些二十多年后返校参观的校友。而今,历史使当年的那一情景有了新的轮回。我们羡慕那些学子,因为他们有着更好的条件、更多的机会、更广阔的前程。他们迟早会达到我们的水准,而我们却再也回不到他们这个年龄。一代人的时间过去了,新校区已经成为松江大学城里最漂亮的校园,原来的母校也已升级为研究生院。校园依旧,但物是人非。当年作为华政象征的广玉兰早已乘风归去,而我那时用海鸥120双镜头反光照相机所拍的黑白照片,也已成为绝版。岁月,将许许多多的陈年小事,变得无比珍贵和值得回味。隐于这本书的主线,其实是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的《工具论》中论及的概念划分原理,其部分内容在本书最后一节中有所提及。这一原理是对合同、对制度、对法律进行结构分析时,在方法论层面最为有效的方法。从这些行之有效而又尘封已久的方法中,足以感受思维科学之博大精深,也足以感悟学术研究戒除功利和浮躁之必要。这本书与《完美的防范》互为姊妹篇,分别介绍了合同事务管理与法律风险管理的主要原理及主要工作方法,均填补了相关领域的空白,并打下了理论研究的基础。而这是我决定写书时就准备做到的,下一本书也会如此。在当今这个社会,长时间在喧嚣声中耐着寂寞去研究某个领域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法,比较艰难。因此,我将我的所思所想以两本书的形式加以固化,算是由我以虔诚和恒心亲手创造和雕琢,并献给母校和这两个领域的礼物。它们将在书架上、图书馆中等待漫长时光的检验,给后来者一点指引,期待着来者或下一版的超越。写这两本书时,并没想要得到什么,虽然它们不乏实用价值。对于我,正如当年在毕业感言中所写的那样,能够照亮别人更好,否则,至少证明我做了我认为应该做的。
编辑推荐
企业法务必备,将企业管理与法律风险管理融合,与《完美的防范》一起最大限度降低企业法律风险。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