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11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林官明 页数:149 字数:200000
Tag标签:无
前言
几年前的春天从花市给小孩买了一只小乌龟,放在盆里养着。小孩非常喜欢逗弄它。那年秋天到圆明园玩,在湖边拣了几只田螺,就把它们也放在盆里,打算让它们和小乌龟做伴。第二天早上,发现田螺被扔在地上,我就又放到乌龟身边。结果小乌龟很不情愿地推啊,推啊,似乎很不愿意与它们呆在一起。我也没在意,以为小乌龟不喜欢新来的朋友。下午小孩从幼儿园回来后,发现小乌龟四肢伸出壳外,脑袋尾巴也都伸直了,怎么逗弄它也没有反应。它死了。孩子大哭。原来,她妈妈为了干净,把田螺用洗涤剂洗了洗。我并不知情,但孩子就说是爸爸害死了她心爱的小龟!我成了不可饶恕的凶手!在这个死亡事件中,毒药由洗涤剂生产商生产,经销售商的手提供,妈妈把毒药涂到了田螺身上,我则是把田螺放到了乌龟的盆里,大家都免不了干系。乌龟无法离开它所处的空间,只有被毒死的结局。我们每天在用各种各样的洗涤剂,废水最终进入土壤、河流、湖泊、海洋,那里的生物又会怎么样呢?我不知情,估计大家也不清楚。这件事情促使我更深入地思考环境伦理的推广和普及。经过多年的环境教育的普及和推广,中国人的环境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我感觉仍局限于“知道”和“关注”的层次,而且仍存在许多“对环境伦理无知”的情况。比如,对生态荒野的认识,简单到对野草在城市生态中的作用,仍很不够。街区的卫生检查仍习惯地以没有杂草作为干净卫生的标准。我们人类已经占用了太多的地球空间,怎么就容不下那些杂草呢?它们是其他动物的栖息地和食物来源。把眼光放到广大的农村,类似的死亡事件每天都在发生着,农药、化肥、各种违背自然规律的生长剂大量地进入空气、土壤和水体。当今国际上提倡的对环境友善的生活方式如何实现?我想,环境伦理的普及和教育是重要的不可取代的手段之一,而我则有这样的义务。
内容概要
本书第1章首先介绍环境伦理学的基本概念,还包括环境伦理学中科学事实与价值判断之间的关系。第2章到第13章分别是各专题,便于读者有选择的阅读。考虑到即使很古老的伦理思想在当代仍然有强大的生命力,也考虑到伦理道德的多元化的特点,各章节在本书中都是独立的,读者可以自己从中体会到人类伦理观念的转变。
书籍目录
第1章 基本概念 引子 滇池——高原明珠之痛 寓言 下金蛋的鸡 1.1 什么是环境伦理学 1.2 为什么要提倡环境伦理 1.3 科学和伦理学 1.4 伦理相对主义 1.5 总结 第2章 自然法则 引子 生命的过程 寓言 老人和死神 2.1 亚里士多德的科学和伦理 2.2 阿奎那神学的目的论 2.3 生态有机体模型 2.4 老子的自然法则思想 2.5 质疑 2.6 总结 第3章 道义论 引子 野猪的生存空间 寓言 金喇叭 3.1 康德的道义论 3.2 道德身份 3.3 环境立法与道德身份 3.4 环境的法律身份 3.5 总结 第4章 功利主义和环境经济学 寓言 把梳子卖给和尚 4.1 功利主义 4.2 公有与私有财产 4.3 环境经济学和伦理 4.4 开发还是保护? 4.5 市场化能够解决环境问题吗? 4.6 经济学分析中的伦理问题 4.7 总结 第5章 人口问题中的环境伦理 引子 寓言 蚂蚁和蝉 5.1 概述 5.2 对后代要负起责任吗? 5.3 对后代人的功利主义愉悦观 5.4 对后代人的权利观 5.5 可持续发展观 5.6 对后代的关怀未来观 5.7 总结 第6章 动物权利 引子 一则广告 寓言 狼和小羊 6.1 概述 6.2 辛格的动物解放 6.3 汤姆•里根的动物权利 6.4 基于动物权利的伦理规范 6.5 进一步的讨论 6.6 总结 第7章 移情与环境伦理 引子 寓言 7.1 什么是移情 7.2 移情——建立联系的一种方式 7.3 移情在道德情感上的表现 7.4 移情与环境伦理 7.5 移情与环境伦理教育 第8章 生物中心主义 引子 对生命的思索 寓言 混沌之死 8.1 概述 8.2 何谓环境哲学? 8.3 工具价值、内在价值和固有价值 8.4 施韦泽的敬畏生命 8.5 伦理学和品德 8.6 泰勒(taylor)的生物中心伦理 8.7 泰勒的生物中心伦理的具体应用 8.8 总结 第9章 生态中心主义——荒野 寓言 胃和脚 9.1 概述 9.2 什么是荒野 9.3 荒野与和谐 9.4 从生态学到哲学 9.5 从生态学到伦理学 9.6 总结 第10章 土地伦理 引子 澳洲野狗 寓言 鹰和屎壳郎 10.1 概述 10.2 土地伦理 10.3 整体主义 10.4 客观事实与价值判断 10.5 凯利克特的修正——移情与伦理 10.6 总结 第11章 深生态学 引子 寓言 瓶中之鹅 11.1 概述 11.2 深生态学平台 11.3 生态科学和生态哲学 11.4 形而上学的生态学 11.5 从形而上学到伦理学 11.6 自我实现与生物中心论的公平性 11.7 对深生态学的批判 11.8 总结 第12章 社会生态学和生态女性主义 引子 碳排放交易 寓言 12.1 概述 12.2 社会公平性 12.3 布克金的社会生态学 12.4 生态女性主义 12.5 总结 第13章 环境实用主义 引子 盲人摸象 13.1 概述 13.2 环境生态系统的复杂性 13.3 道德多元论 13.4 实用主义简介 13.5 环境实用主义 13.6 总结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插图:滇池位于昆明西南方,又叫“昆明湖”,是一个狭长的弯月状的湖泊,为我国第六大淡水湖。它有高原明珠之称,沿岸青山绿水,风光秀美,是昆明的主要风景区。滇池兼有城市供水、工农业用水、旅游、航运、水产养殖、气候调节等功能,在昆明市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几十年来由于经济发展和城市规模的扩大,该流域生态环境压力迅速增大,水体受到污染,湖泊严重富营养化。滇池面临着水环境污染与水资源短缺的双重困境。滇池在严重富营养化状态下,频繁爆发“蓝藻水华”,大量浮藻覆盖在水面上形成一层黏糊糊的“绿油漆”。水中的溶解氧被蓝藻大量消耗,鱼类等其他水生生物因缺氧而死亡,水体不仅变了颜色,还有臭味。长期如此,湖泊就会失去其功能,成为死湖。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滇池蓝藻水华爆发的次数越来越多,面积越来越大,形成全湖性的水华。1999年水华达到最高峰,不仅时间跨了年度,水华覆盖面积达到20平方千米,厚度达到几十厘米。“五十年代淘米洗菜,六十年代摸虾做菜,七十年代游泳痛快,八十年代水质变坏,九十年代风光不再,现今时代依然受害”,这是昆明市民为滇池水质的恶化进程而编写的顺口溜。昆明市滇池管理局局长许苏昆解释说:“近30年来,随着滇池流域内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急剧增加,大量污染物源源不断地进入地处城市下游的滇池,沿湖土地又过度开发、湖滨生态带基本消失,导致滇池严重富营养化,加之滇池本身又是一个半封闭的宽浅型湖泊,缺乏充足的洁净水对湖泊水体进行置换,更加剧了滇池水体的恶化,从而导致一些对污染敏感的水生植物群落灭绝或濒临灭绝,滇池水生植被面积急剧减缩。”(李辉,2007)
编辑推荐
《环境伦理学概论》:高等院校素质教育通选课教材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