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1 出版社:北京大学 作者:倪梅//陈建华|主编:陈建华//魏志春 页数:183
前言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以来,一位好校长等同于一所好学校,正在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据此,关注中小学教育的人们对校长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要求,其中,教育界比较强调在中小学培养专家型校长,要求这类校长的价值取向是高度关爱学生与教师,精通教育教学,侧重于教育理论的积淀和教学权威的树立,即重视校长搞研究,做学问,著书立说,使校长成为教学专家、学术权威。在这个过程中的确涌现出一批有影响的校长,推动了学校的发展。领导与管理一所学校,从管理学的视角来看,至少涉及人、财、物、时间和信息五个管理要素的协调处理;以教育学的领域而言,也有德、智、体、美、劳五育的兼顾。对任何一个校长来说,仅靠自己的教学专长来管理学校,都会遭遇捉襟见肘、鞭长莫及的尴尬。单纯对校长提出教学专家和学术权威方面的要求,已经不能满足新的历史条件下校长面临的各种问题与挑战的需要。因此,校长作为学校的领导者、教育者与管理者,不仅需要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卓越的教学能力,更需要具备领导和管理学校的专业知识与能力,尤其是设计规划学校发展的能力。 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一些工业发达国家陆续启动了对中小学办学管理体制的改革,导致学校校长在国民教育体系中角色的变化与职能的扩大,校长越来越需要对教育的结果负责,或者更直接地说要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负责。这就使校长能否承担起这样的职责,如何承担起职责,谁最适合做校长,怎样成为一名合格乃至优秀的校长,成为发达国家教育讨论和改革中的一个热点问题。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一些发达国家以政府或非政府教育组织的名义,相继推出了国家或区域性的以突出专业能力为主旨的中小学校长专业标准。经过十余年的试行实践与修正,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在近年来陆续形成了从内容到形式均比较完善的中小学校长专业标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发达国家已经出台并实施的中小学校长专业标准,较全面地反映了处于社会变革时代对校长应具有的专业素养的基本要求,提出了校长职业实现专业化的基础框架。
内容概要
《参与式规划与学校发展》介绍了学校发展规划在西方国家产生、发展的背景,阐述了它对我国中小学教育改革的启示;分析了学校发展规划的内涵,指出它既是一种重要的管理手段,又是一种重要的管理理念;重点分析了作为一所基层小学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实验小学,如何通过参与式规划,制订并实施学校发展规划的整个过程,尤其指出如何通过参与式规划提升一所学校的办学思想,提炼一所学校的办学特色,提挈一所学校的教师队伍,提高一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参与式规划与学校发展》设计了在中小学开展参与式规划的一套流程,指出其中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参与式规划与学校发展》认为,参与式规划可以整合校长的态度、专家的技术、学校的乡土知识和教师的经验,对学校的发展有着实实在在的促进作用。 《参与式规划与学校发展》适合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中小学校长、中小学教师以及教育学科群的研究生阅读。
作者简介
陈建华,1966年生,浙江省台州市人,教育学博士,教授。现为上海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教育学系系主任,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哲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哲学、学校发展规划、教育史。自1996年以来,独立主持过三项部级课题和四项上海市课题。积极投身中小学教育改革,先后参与近二十所中小学的办学设计和学校发展规划制定。在《人民教育》、《比较教育研究》等杂志发表近六十篇学术论文,著有《基础教育哲学》、《教育知识价值取向研究》等专著。 丛书主编简介: 魏志春,1956年生,上海市人.现为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系主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教育管理体制与学校组织管理。先后主持了"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教育管理职能转变与管理机制研究"等三项国家级课题及数项省(市)级科研项目,研制了"中国中小学校长专业标准"等。在《教育研究》、《中国教育学刊》、《教育发展研究》等刊物上发表了《公共政策视野中的教育管理变革》、《学校管理者权威形成的路径分析》等论文及研究报告四十余篇,著有《公共事业管理》等著作。
书籍目录
前言 学校发展规划本质上是一个过程第一章 学校发展规划概述第一节 学校发展规划的产生背景和理论基础一、学校发展规划的产生背景二、学校发展规划的理论基础第二节 学校发展规划的内涵和特征一、学校发展规划的内涵二、学校发展规划的特征第三节 学校发展规划的内容和过程一、学校发展规划的内容二、学校发展规划是一个发展过程第二章 通过参与式规划促进学校发展第一节 参与式规划的理论依据一、参与式发展理论二、内源发展理论第二节 参与式规划的内涵及价值一、参与式规划的内涵二、参与式规划的价值第三节 通过参与式规划促进学校发展:一所基层小学的做法一、建立伙伴合作关系二、“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统三、立足原有基础,挖掘学校特色四、加强教师队伍能力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五、重视过程,而不只是结果第三章 开展多元伙伴合作第一节 什么是多元伙伴合作第二节 为什么要开展多元伙伴合作一、学校的快速发展需要各方群策群力二、和谐社会的教育背景要求学校共同体成员的和谐合作第三节 多元伙伴合作的行动策略一、建立以学校为核心的校外合作团队二、建立多层次的校内合作共同体第四章 正视学校现状,深入分析校情第一节 SWOT方法简介一、SWOT的内容及步骤二、SWOT方法在学校发展规划中的分析指标第二节 学校具备的发展优势一、知名大学附属实验学校的品牌优势二、重视教科研,具有“科研立校”的强烈意识三、教师培训渠道拓宽,确保教师专业化发展四、人口导入区的区位和生源优势第三节 学校存在的发展劣势一、学校建校历史短暂,缺少名师和骨干教师二、学校条线工作发展的均衡性有待加强第四节 学校面临的发展机遇一、属地化后的政策支持为学校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二、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为教师发展搭建了新舞台,也为特色办学提供了有力保障第五节 学校面对的发展挑战一、学校周边历史名校较多,质量提升的压力较大二、招生渠道多样,家长需求不同,给教育管理带来了压力第五章 科学定位学校发展,提升学校办学哲学第一节 学校办学哲学的内涵与意义一、学校办学哲学的内涵二、学校办学哲学的意义第二节 学校办学哲学的内容一、学校的办学理念二、学校的发展定位三、学校的育人目标第三节 学校办学哲学的提升策略一、摸清家底二、头脑风暴三、外出考察四、讲座培训五、专题研讨六、相互学习第六章 挖掘学校特色,开发校本课程第一节 形体与舞蹈一、课程开发的背景二、课程开发的目标与内容三、课程的实施与管理四、课程开发的成效第二节 童话教育一、课程开发的背景二、课程开发的目标和内容三、课程的实施四、课程开发的成效第三节 走进交大的小朋友一、课程开发的背景二、课程开发的目标与内容三、课程的实施与评价四、课程开发的成效第七章 依托学校发展规划,促进学校教学改革第一节 教学改革的意义和任务一、教学改革的意义二、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第二节 教学改革的实践一、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二、教学管理精细化三、实现教研的本土化第三节 对教学改革的一些深度思考一、解决认识偏差:过于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教师的地位二、矫正方法偏差:重探究性、自主性学习,轻视或排斥接受性学习三、反思行为偏差:强调课堂生成,轻视课前预设第八章 监督规划过程,评价规划实效第一节 成立监督管理机构,监督管理策略一、监督管理机构二、监督管理实施策略第二节 监督规划目标的达成一、监督规划各主要项目的目标达成度二、监督优先发展项目的目标达成第三节 学校发展规划的评价一、评价的目的二、评价的重点三、评价的原则四、评价的过程第四节 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第九章 构建学习共同体的文化第一节 学习共同体: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一、制订规划,形成共同愿景二、分析规划,认识学习共同体第二节 精神文化建设一、共享资源,集体反思二、合作共赢,协调推进第三节 制度文化建设一、日常管理制度二、教学管理制度三、科研管理制度四、激励评价制度第四节 环境文化建设一、美化校园环境二、构建学习共同体的文化附录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实验小学三年发展规划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学校优先发展项目与部门行动计划结合起来,各部门选择自己的优先发展项目,并确定其实现标准; (2)可以是学期标准或年度标准,也可以是今后三至五年规划的标准; (3)部门行动计划的标准可以量化。比如,学校在第一年准备培训50%的教师,另外50%的教师放在第二年培训; (4)尽管要尽可能使标准量化,但是标准应当具有挑战性。 (五)监控和评价 制订学校发展规划,其重要性并不在于拿出一个规划文本,关键在于实施。学校发展规划更强调规划的实施过程,通过实施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提升学校的教育质量。在规划实施过程中进行监控和评价非常重要,它有助于进一步修订和完善规划。在学校发展规划的执行过程中,学校应当安排时间,让那些参与制订规划及执行规划的学校共同体有关人士监控和评价规划实施的效果,也可以组织校外人员和专家对规划进行监控和评价。 1.监控 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履行日常检查,督促准时完成规划项目,促进学校实现自己的目标,这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应当由一个指定的管理人员检查规划的进展,通过口头和书面报告向校长和地方教育当局汇报检查情况。监控工作重心包括下列几个方面: (1)审查行动计划和有关文件、教学材料和教师备课本; (2)详细检查学生的学习作品,包括学生的创作、发明、作业本; (3)帮助部门规划的责任人形成自查的习惯,具备自查能力; (4)进行课堂观察,检查教师的执行情况。 2.评价 完成每项规划活动后,评价工作必须紧跟而上,要发动学校共同体有关人士参与评价过程,评价报告必须向校长提供,再由校长向家长、学校领导班子和地方教育当局汇报。评价主要针对下列事项: (1)目标在多大程度上可以达到? (2)为什么说目标已经达到?超过了还是没有达到? (3)行动在规定时间内实施吗?时间表真实吗? (4)规划对教师教学产生什么影响? (5)规划对学生学习/学习成果产生什么影响? (6)如果有影响,证据何在?证据是量的还是质的?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