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9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申丹 页数:353
Tag标签:无
前言
北京大学的欧美文学研究经历了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具有十分优秀的传统和鲜明的特色,尤其是经过1952年的全国院系调整,教学和科研力量得到了空前的充实与加强,汇集了冯至、朱光潜、曹靖华、扬业治、罗大冈、田德望、吴达元、杨周翰、李赋宁、赵萝蕤等一大批著名学者,素以基础深厚、学风严谨、敬业求实著称。改革开放以来,北大的欧美文学研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各语种均有成绩卓著的学术带头人,并已形成梯队,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已陆续出版了一批水平高、影响广泛的专著,其中不少获得了省部级以上的科研奖或教材奖。目前北京大学的欧美文学研究人员承担着国际合作和国内省部级以上的多项科研课题,积极参与学术交流,经常与国际国内同行直接对话,是我国欧美文学研究的一支重要力量。2000年春,北京大学组建了欧美文学研究中心,欧美文学研究的实力得到进一步加强。世纪之交,为了弘扬北大欧美文学研究的优秀传统,促进欧美文学研究的深入发展,我们组织撰写了这套《北大欧美文学研究丛书》。该丛书主要涉及三个领域:(1)欧美经典作家作品研究;(2)欧美文学与宗教;(3)欧美文论研究。这是一套开放性的丛书,重积累、求创新、促发展。我们希望通过这套丛书来系统展示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北京大学欧美文学研究的优秀成果和独特视角,加强与国际国内同行的交流,为拓展和深化当代欧美文学研究作出自己的贡献。通过这套丛书,我们希望广大文学研究者和爱好者对北大欧美文学研究的方向、方法和热点有所了解。同时,北大的学者们也能通过这项工作,对自己的研究进行总结、回顾、审视、反思,在历史和现实的坐标中研究自己的位置。此外,研究与教学是相互促进、互为补充的,我们也希望通过这套丛书来促进教学和人才的培养。
内容概要
本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为理论探讨,梳理叙事学和文体学之间既相异又互补的复杂关系,揭示叙事学核心概念和分析模式的实质性内涵,廓清涉及的不同分类与研究视角,为文本分析做出铕垫。下篇为本书重点,聚焦于作品阐释,选择有代表性的英美经典短篇小说(美国短篇为主)进行文内、文外、文间的“整体细读”,挖掘其中的潜藏文本或深层意义。本研究具有国际前沿性,针对国际学术界的相关探讨,纠正和澄清了一些理论上的误解和混乱,对文本做出了富有新意的重新解读,阐释方法也具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申丹,北京大学学士、英国爱丁堡大学博士,现为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人文学部副主任和欧美文学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叙事学分会会长、中国修辞学会文体学研究会会长、英国Languageand Literature期刊编委、欧美JLS:Journal of Literary Semantics期刊编委、英美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Narnative Theory顾问编委。出版《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文学文体学与小说翻译》、《英美小说叙事理论研究》(合著,第一作者)等专著,《解读叙事》、《当代叙事理论指南》(合译,第一译者)等译著,在北美、欧洲,以及国内CSSCI源刊发表论文近百篇(在欧美发表的论文有20多篇被A&HCI收录),多次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
书籍目录
绪论上篇 理论概念和模式 概述 第一章 叙事学与文体学:互补与借鉴 第一节 小说的“话语”与“文体” 第二节 文体学对叙事学的借鉴 第三节 对今后研究和教学的建议 第二章 何为“隐含作者” 第一节 “隐含作者”这一概念的本义 第二节 历史变义之一:偏向“隐含” 第三节 历史变义之二:偏向“作者” 第四节 布思对“隐含作者”的捍卫与拓展 第五节 “隐含作者”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 第三章 何为“不可靠叙述” 第一节 修辞性研究方法 第二节 认知(建构)方法 第三节 “认知方法”难以取代“修辞方法” 第四节 “认知(建构)方法”对主流的偏离 第五节 “认知(建构)一修辞”方法的不可能 第六节 人物一叙述的(不)可靠性 第四章 叙述视角:界定与分类 第一节 简要历史回顾 第二节 “感知者”与“叙述者” 第三节 话语层还是故事层 第四节 叙述视角之分类下篇 短篇小说的潜文本 概述 第五章 肖邦《黛西蕾的婴孩》中的隐含作者、结构特征与种族政治 第一节 肖邦作品中的不同隐含作者 第二节 深层种族政治的相反走向 第三节 真实作者、结构特征、阐释定见 第六章 坡《泄密的心》中的不可靠叙述、戏剧反讽与道德寓意 第一节 诗歌的唯美与短篇小说的宽广 第二节 不可靠叙述与道德寓意 第三节 “修辞”与“认知”之分和对认知派研究的补充 第四节 不同“隐含”立场对修辞派标准的挑战 第七章 曼斯菲尔德《唱歌课》中的视角转换与障眼法下的性别歧视 第一节 视角转换与尖刀置换 第二节 视角转换与女性生存悲剧 第三节 全知视角与形象变换 第四节 障眼法与深层社会呐喊 第八章 曼斯菲尔德《启示》中的深层颠覆与反讽置换 第一节 从表层文本走向潜藏文本 第二节 《启示》和《序曲》:虚假自我与真实自我 第三节 《启示》和《玩偶之家》之异同 第四节 西方批评家对《启示》的中性解读 第九章 肖邦《一小时的故事》中的多重反讽与深层意义 第一节 多重反讽与非性别政治 第二节 女性主义框架中的浅读和硬读 第三节 影响阐释框架的三种凶素 第十章 克莱恩《一个战争片段》中的艺术阉割与反战内涵 第一节 “女性化”总体叙事策略 第二节 对敌人的置换 第三节 对主人公“尊严”的颠覆 第四节 对战争意义的解构 第十一章 海明威一短篇:平淡无味后面的多重象征意义 第一节 “说本族语者”的解读 第二节 基本结构与遣词造句 第三节 描写停顿的象征意义 第十二章 休斯《在路上》的及物性系统与深层意义 第一节 内部对照与双重解码 第二节 文体分析与文学批评 第三节 隐含作者与真实作者引用文献人名索引后记附录1 语境叙事学与形式叙事学缘何相互依存附录2 关于西方叙事理论新进展的思考
章节摘录
第二章 何为“隐含作者”“隐含作者”是韦恩·布思(Wayne C.Booth)在《小说修辞学》(1961)中提出来的一个重要理论概念。四十多年来,这一概念在国际叙事研究界被广为阐发,产生了很大影响。这一貌似简单的概念,实际上既涉及作者的编码又涉及读者的解码,涵盖了作者与读者的交流,然而西方学界却对之加以不同走向的“单向”理解,这引起了不少争论和混乱。“隐含作者”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理论概念,而且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对于阐释作品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若理解运用得当,有助于我们更好、更全面地把握作品,尤其是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本章将追根溯源,阐明这一概念的实质内涵,探讨其在历史上不同走向的变义。通过纠正误解,梳理脉络,清除混乱,来更好地观察其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并更准确地把握作者、文本与读者之间的关系。第一节 “隐含作者”这一概念的本义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至20世纪50年代,以新批评为代表的西方形式主义文评迅速发展。新批评强调批评的客观性,视作品为独立自足的艺术品,不考虑作者的写作意图和社会语境。布思所属的芝加哥学派与新批评几乎同步发展,关系密切。
后记
著名美国文评家J.希利斯·米勒指出:“尽管有时叙事学家更喜欢对‘聚焦’的各种形式进行细致的区分,而不去说明这些形式特征与作品意义的关联,但大部分叙事学家都明白结构区分本身并无用处。叙事学的模式只有帮助更好地理解或讲授又学作品,才会真正有价值。”①我在《叙述学和小说文体学研究》2004年第三版的前言中写下的最后文字是“为提高创作、欣赏和评论叙事作品的水平做出新的贡献。”理论探讨无疑十分重要,但付诸实践同样十分重要和必要,况且实际分析有时也有助于对理论的补充和修正。在本书中,我从长期的理论探讨转向了聚焦于具体作品的分析阐释,这对我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在做理论研究时,我以评析为重要任务,注意纠正和澄清西方学术探讨中的种种误解和混乱,以求达到对相关理论较好的理解。在转向分析之后,我希望能读出新意、读出深度,避免跟着西方学者走,重复以往的研究。就西方学界现有的批评来说,我的解读往往具有不同程度的“颠覆”性,常常跟先前的阐释形成一种对照,或呈相反走向。在这一研究转向的过程中,我曾经得到过不少国内外学者的鼓励、支持、指点和帮助,就国内学者而言,特别感谢刘意青教授、盛宁教授、陶洁教授、吴冰教授、许钧教授、张中载教授、韩敏中教授、韩加明教授、刘建华教授、周小仪教授、金莉教授等。
编辑推荐
《叙事、文体与潜文本:重读英美经典短篇小说》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全国社科规划办组织专家对本成果进行了匿名鉴定,鉴定等级为“优秀”。鉴定专家认为:——“作者在大量研究的支持下,提出了新的见解,论点突出,论证清晰,引证详实。专著在理论论述和文本细读两方面并进,全篇体现了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宽阔的专业视野。”——“作者对该研究能够宏观把握,具有相当深厚的研究积累……该项研究有相当的理论深度和学术创新,在国内外学界得到了高度关注;具有积极的学术价值,对于推动我国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该项研究“是近年来中国外国文学研究中难得一见的杰构,对国内外国文学的研究具有示范意义”。——“该成果的作者在将叙事学和文体学有机结合为一种跨学科的互补的批评方法、提出‘整体细读’的方法等方面有相当的创新意义和独特的理论建树;如果该成果能够发表和推广,将对我国相应的学科和研究起到积极的启迪和推动作用。”——“该成果对于中国叙事学研究和高校文学教学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