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10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王玉峰 页数:18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在《理想国》第二卷中,为了寻找“正义”和论证正义是否是一种“善”,苏格拉底把“个人的正义”和整个“城邦的正义”相类比,他认为城邦就像大写的个人。在第四卷中,苏格拉底从两个方面论证了这二者之间的一致性。一方面,城邦和个人的灵魂都具有相同的“三分”结构;另一方面,它们都具有相同的四种德性。这样,苏格拉底就不但回答了为什么通俗意义上的那种正义是一种善,而且还初步地界定了正义的本质。在他看来,正义就在于城邦和灵魂中的每一部分都做那份适合其天性的工作,因此正义就像节制那样贯穿于城邦和灵魂的整体,并给它们带来和谐与统一。 可是,综观《理想国》的整体,苏格拉底在卷四中的这个论证显然是很不充分的。我们完全可以合理地提出如下质疑:一方面,城邦和个人是否是同构的?另一方面,城邦的德性真的等同于灵魂的德性吗?或者,好人和好公民真的是一样的吗?我在文中将会分别从这两个方面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 事实上,一个城邦是无法达到一个人那样的统一性的,政治德性也无法达到哲学德性的高度。因此一个好公民不必是一个好人。这样,如果说城邦的正义更加像节制,那么灵魂的正义就更加像智慧。如果说真正的德性就是知识,因此只有哲学家才是最正义和最幸福的,那么通俗意义上的那些德性是否还一定意味着幸福也就值得人们去进一步深思。
作者简介
王玉峰,200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博士学位。国际柏拉图学会正式会员。2007年至今,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工作。主要研究领域:柏拉图主义、近代哲学。
书籍目录
导言第一部分 正义问题的提出与正义本质的初步界定 第一章 正义问题的提出 第一节 《理想国》中正义问题提出的时代背景 第二节 克法洛斯父子:正义是个人的“私利”还是“公有之好”? 第三节 色拉叙马霍斯:正义就是强者的利益 第四节 格劳孔兄弟:正义不过是弱者的恐惧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正义本质的初步界定及其问题 第一节 “城邦”与“灵魂”结构的三分 第二节 城邦与灵魂的四种美德 第三节 苏格拉底上述论证中所存在的问题第二部分 城邦与个人的同构性问题 第三章 家庭与城邦 第一节 公妻制与身体的私有性 第二节 小家与大家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爱欲与正义 第一节 爱欲之流 第二节 “几何学的必然”与“爱欲的必然” 第三节 哲学家的爱欲与正义第三部分 政治德性与哲学德性 第五章 公民道德与信念 第一节 音乐教育 第二节 体育教育 第三节 爱国主义教育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公民道德与禁欲主义 第一节 禁欲主义的共产主义 第二节 道德信念与禁欲主义 第七章 哲学家——王及其教育 第一节 哲学家——王 第二节 哲学家——王的教育 本章小节 第八章 身体的自足与灵魂的正义 第一节 身体的需要与政治德性 第二节 哲学德性与政治德性结语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第一部分 正义问题的提出与正义本质的初步界定 第二章 正义本质的初步界定及其问题 第一节 “城邦”与“灵魂”结构的三分 为了论证城邦与个人的正义的一致性,柏拉图认为一个正义的城邦应该在组成部分上像“一个”人那样。他认为,在一个城邦中应该包含这样三个阶层:生产阶层、军事阶层和统治阶层。相应地,个人的灵魂也包含三个部分:欲望、激情和理性。柏拉图认为它们之间是彼此一一对应的。 很多人很自然地会把《理想国》中的这种社会结构称作是“等级制度”。可是泰勒先生却十分公正地指出:“《理想国》中没有‘等级’的制度。”因为不管在社会建构中,还是阐述灵魂的结构时,柏拉图都奉行“分工”和“专业化原则”。简单说来,这种“专业化原则”就是:一个人只应该从事一份适合其天赋的工作。因此,《理想国》中城邦阶层的划分既不是以“出身”或“血统”,也不是以“经济地位”为根据,而是以人的天赋品性为标准。柏拉图毫不犹豫的声称要把出生在第三阶层的,但却是具有良好品性的人提拔为护卫者或统治者,而如果在统治阶层的孩子不配做统治者的接班人,那么他们应该被降到第三阶层。而所谓“等级制度”则是这样一种制度,一个人不管具有多么高的品德,如果他出生在社会下层的话,他也是无法改变他的社会地位的。所以显然,柏拉图的“理想国”不同于这种“等级制度”。 毫无疑问,在具体分析柏拉图是如何论述社会和灵魂的结构之前,先来弄清楚这个问题是非常必要的。稍微细致一点的阅读其实完全可以避免犯把一位哲学家当作一个“极权主义者”这样的错误。泰勒先生在这里的强调也再次提醒我们,在第四卷中,柏拉图是把“城邦”和“灵魂”相类比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