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10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李稻葵 页数:214 字数:232000
Tag标签:无
前言
一个大国的崛起毫无疑问需要长期的经济、政治、体制、文化的积蓄,但是,大国崛起往往需要突发的事件或危机作为重要的转折点。 国际金融危机事实上逼出了中国经济的大国崛起。 面对金融危机。我们措手不及 突如其来的国际金融危机,让我们措手不及,中国经济没有完全准备好。中国经济在金融风暴来临之时,对外的市场依赖度是市场最高点,进口加出口与GDP的比例达到70%以上,贸易顺差达到10%。中国经济内需相对不足的问题在金融危机爆发之时达到了新的高度,中国经济从来没有这样感受到外来经济的巨大冲击。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大多数的企业家、学者,还有许多的政府领导,还比较习惯于以一个小国的心态来看待中国与世界。多年来我们习惯于学习甚至是照搬西方的经验,对于如何在国际经济金融变换的年代,积极参与国际经济金融改革,参与国际事务,我们缺少必要的在对外经济交往的技能、人才和理论上的准备。 面对危机的挑战,我们准备了三十年 但是,应对金融风暴这一挑战,我们整整准备了三十年。三十年的改革开放让市场经济的思想和体制深入人心,市场经济制度已经全面深入到中国经济的每个角落。某些重要的市场机制,如劳动力市场尽管还存在着各种问题,但是与西方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相比却是更加灵活、有效。大量的农民工从进城打工到回乡待工,再返城打工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完成的。三十年的改革让国家的财力大幅度上升,从十年前国家财政资产负债表上的资不抵债,到今天中央财政手中掌控着远远超过负债的国有资产,从微薄的外汇储备到跃居世界第一的两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金融体系经过过去近十年的艰苦改革,达到了过去六十年来最健康的水平。三十年的改革也使得中国的社会在很大程度上勇于和乐于接受经济波动所带来的对个人和家庭的风险,社会承受能力与三十年前不可同日而语。 正是经过这三十年改革的积累,在金融危机到来之时,中国经济被迫在世界经济中迅速崛起。对内,我们采取了以扩大内需为核心的一系列经济政策,大规模的基本建设投资加速实施,家庭消费也出现了多年来少有的蓬勃局面;对外,我们积极参与国际经济金融改革,不失时机地提出了国际货币体制需要改革的呼声,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提出了需要建立超主权国际货币的提议,得到了许多国家的高度重视。中国作为一个经济大国,在金融危机中第一次自信地站了出来。
内容概要
金融危机乌云压境,中国经济面临巨大压力。我们别无选择,聚集了三十年改革的势能必须瞬间爆发,刺激内需、深化改革、对外调整。形势不饶人,机遇不等人。危机让其他国家的经济倒下,危机逼迫着中国经济迅速崛起。国际金融危机必然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转折点。本书从金融危机爆发的进程入手,探讨中国经济的应对之道、改革之路以及对外经济战略布局的新思路,力图站在历史与世界经济发展的高度,为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复兴出谋划策,为广大企业界、学术界人士开阔思路。
作者简介
李稻葵,北京出生,湖南、江西农村长大,祖籍安徽凤阳。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长江学者,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CCWE)主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座教授、金融系主任。198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遂赴美留学,师从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埃里克·马斯
书籍目录
第一篇 风暴来临 2008年1月的预言:世界性金融危机将来临 救市是对美政治制度的考验 美联储撒钱救市 中国应以守为主吗 七问美国金融崩溃 十问金融危机下一步 次贷危机的重大战略机遇 ——入主华尔街、中美软脱钩 灵活政策应对金融风暴后的不同世界 亚洲金融危机十年祭:必须防范新型金融危机的风险 从达沃斯看国际金融危机 预判国际金融危机之演变 冷静看待金融风暴第二篇 紧抓机遇 中国应如何参与建设国际金融新秩序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迷你达沃斯”启示录:崛起的中国必须加强国际统一战线 华尔街风暴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挑战和机遇 认清美欧救市本质、抓住机遇、合理布局我外汇储备 抓住百年机遇,出手布局华尔街 中国资本市场国际化:绝好机遇就在今天 中国参与国际金融峰会的思考· 金融危机之际的中国汽车企业如何走出去 ——三个大胆买,一个绝不碰第三篇 大国思维 中国应以新兴大国思维积极参与国际金融体系改革 完美奥运会后的忧思:大国发展仍需艰难努力 在环保上中国要有战略前瞻性 ——兼谈奥巴马气候变化新政策 发展战略、社会基础、市场制度 ——中国未来5-10年重大经济课题 大国发展战略需要坚实的社会基础 政府干预推动房地产市场恢复交易量 宏观调控应考虑总供给管理 三步走实现中国经济的外部平衡 外汇投资公司:如何融资,怎样投资 双轨制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紧急启动楼市、车市、股市,迅速恢复市场信心 应对危机,财政要有大思维 流动性过剩:根本在于增加高质量资产的供给 中国经济面临非典型性通货膨胀 应重视GDP中劳动收入比重下降的问题第四篇 改革为本 稳定和谐发展的中国经济需要什么样的个税改革 以国有股划拨社保基金为抓手解决大小非问题 未来十年中国需要一场绿色产能革命 “滞胀”风险呼唤以改革为核心的新供给学派 矿产资源税亟须改革 节能减排的国际争议:中国应该提出自己的理念和标准 防范第三次石油危机,走新型能源之路 建议设立“5·12巨灾预警日” 《劳动合同法》宜早执行、早总结、早修订 结语 中国经济未来三十年展望
章节摘录
针对国际经济体制改革,参会者提出了诸多意见,一个比较集中的观点是,在走出金融危机之后,美元很可能继续成为世界的主要货币,其影响力在短期内不可能改变,但是,国际货币体制必须改革。 许多发言人表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取款权SDR应该逐步成为替代美元的国际储备货币,在这一点上,他们赞同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的提议。在帮助SDR成为国际货币的路径上,一些人士提出,应该鼓励各大国包括中国,不仅以SDR记价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贷款,而且应该以SDR记价,在国际上发行主权债券。如果包括G7在内的主要大国达成共识,一起采用SDR发行国债,那么,SDR将比较迅速地成为主要的国际货币。也有人提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应以黄金做后盾,发行以SDR计价的债权。 还有一种观点特别值得关注,那就是不管国际社会是否愿意,不管SDR能否成为国际货币,人民币的兴起不可避免,人民币不久将会成为重要的国际货币,这与SDR的地位上升并不矛盾。从中国的角度看,这一观点的存在无疑有利于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 国际组织:必须加强各国、各阶层的参与 国际组织在这次金融危机中的重要作用,为各发言人所重视。他们分别提到,目前国际组织已经得到各主要国家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一步需要进一步发挥其作用。因此,国际组织必须改变以往的形象,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以及亚洲国家历史上形成的不良形象,更加积极地与各国政府和民间社会沟通、合作,争取广大民众包括工会的支持。笔者观察,这种观点得到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其他国际组织领导的深刻认同。这些国际组织尤其希望得到中国的支持,并希望利用中国的国际影响获得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支持,这无疑对中国参与国际组织的改革提供了良好的氛围。
编辑推荐
大国的崛起毫无疑问需要长期的积蓄,但是,突发的事件或危机往往成为重要的转折点……国际金融危机逼着中国迅速崛起。 美国政府及其欧洲同盟正利用手中尚未破产且极具吸引力的国家信用在国内外市场大举借债……拥有巨额外汇储备的中国如果能够认清这场游戏的本质,则可能抓住重大的机遇,一方面可以通过协商购买美国国债“落人情”,获得政治利益;另一方面可以合理投资于美欧股权市场“得实惠”。金融危机带来了国际金融格局的大洗牌,中国应抓住这一机遇,以新兴大国的思维积极参与构建新体系的多边谈判,为未来的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形象点说,就是: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钱,办好自己的事。看好门,是防御,防止我们受到更大的牵连;管好钱,是管理,管好我们来之不易的物质成果;办好事,是抓好机会,机会百年不遇,对内、对外细心应对,相信我们会发展得更快更好。 中国经济起飞的路还很长,而美国经济增长的潜力是有限的,中国迟早必须走上一条以内部大市场为发动机的经济发展之路。美国与中国将成为两个以柔性绳索而不是以铁杆连接的经济体,当美方经济高歌猛进时,拉动了我们的增长,但美方经济步入缓慢发展时期,我们也不会过多地受到影响。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