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9 出版社:北京大学 作者:袁新华 编 页数:284
前言
本书是高职高专建筑设计、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城镇规划、室内设计及装饰艺术设计等专业的教学用书。 建筑史知识是建筑、装饰、规划、室内等设计人员必备的建筑素养知识。本书对内容广博的建筑史知识进行概括提炼,分20讲叙述中外建筑的起源与发展概况。其中,中国建筑史部分为前10讲,对中国古建筑发展、古建筑特征、城市建设、宫殿、坛庙等建筑类型和近现代建筑进行详细阐述,着重分析各类建筑的经典实例。外国建筑史部分为后10讲,对各个历史阶段最具代表性的建筑风格、建筑流派、代表人物进行叙述,尤其对典型建筑风格与流派的代表作品进行深入分析,以开阔视野、拓展思维、提高建筑素养,从中学习和借鉴优秀建筑实例的设计构思及处理手法,并能用于建筑考察和设计创作活动中。
内容概要
本书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特点以及高职高专建筑设计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编写而成。木书共分20讲,叙述了中外建筑的起源与发展概况,对中国古建筑发展、古建筑特征、各建筑类型、近现代建筑和国外各历史阶段最具代表性的建筑风格、建筑流派、代表人物与代表作品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分析。本书内容精炼、重点突出、图文并茂、言简意赅、通俗易懂。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建筑设计专业的教学用书,亦可作为设计人员的岗位培训教材、参考书或阅读用书。
书籍目录
第1讲 古代建筑发展概况第2讲 中国古建筑的主要特征第3讲 城市建设第4讲 宫殿 第5讲 坛庙第6讲 住宅 第7讲 园林第8讲 宗教建筑 第9讲 陵墓第10讲 近现代中国建筑第11讲 古埃及建筑和两河流域建筑第12讲 古希腊建筑与古罗马建筑 第13讲 欧洲世纪建筑 第14讲 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与马洛克建筑 第15讲 法国古典主义建筑与洛可可建筑 第16讲 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欧美建筑 第17讲 欧美探求新建筑运动第18讲 现代主义建筑及代表人物(上)第19讲 现代主义建筑及代表人物(下)第20讲 第二次世纪大战后的建筑活动与建筑思潮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第1讲 古代建筑发展概况 中国古代建筑以独特的木构架结构体系、卓越的组群布局等屹立于世界建筑历史长河中,是什么原因使中国古人选择了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又是如何发展成为成熟的建筑体系?下面一起来找寻古建筑发展的足迹。 我国古代建筑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3个历史阶段。原始社会的生产能力低下,人类对自然环境和天然材料缺乏了解,建筑构成相当简单,以满足御幂和防范野兽的侵袭为最基本需要,这个时期穴居和巢居是最初的居住形式,后期又逐步创造了原始的木构架建筑。奴隶社会里大批奴隶劳动和青铜工具的使用使建筑有了巨大发展,出现了宏伟的都城、宫殿、宗庙、陵墓等建筑,以木构架及夯土墙为主体的建筑体系初步形成。前期在艺术上和技术上仍未脱离原始状态,但后期陆续出现了瓦屋彩绘和豪华宫殿。封建社会是形成我国古典建筑的主要阶段,其建筑结构、艺术、材料、形制等设计处理手法至今依然可以供人们学习借鉴。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