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8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王宁 页数:255
Tag标签:无
前言
本书是我的一本专题研究文集,其中大部分曾以单篇论文的形式率先发表于内地和港台的学术刊物,少数文章曾以英文的形式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或在境外高校和科研机构演讲。现按照所讨论的主题修改成专著的形式,分为四编,定名为《“后理论时代”的文学与文化研究》。我之所以率先在中文的语境下提出“后理论”这个概念,是因为2003年以来,西方的文化理论和文学批评界发生了三个对其后的理论思潮走向有着直接影响的事件,其一是后殖民理论大师爱德华·赛义德与世长辞,给了进入全球化时代以来再度兴盛的后殖民批评理论以沉重的打击;第二是曾以《文学理论导论》一书蜚声欧美两大陆的英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特里·伊格尔顿出版了颇具冲击力的专著《理论之后》(Afer Theory,2003),为“理论的终结”或“理论的死亡”之噪音推波助澜;再者就是当代解构主义大师雅克·德里达的去世,毫无疑问,这是后结构主义理论思潮在经历了福柯、拉康、德勒兹、利奥塔等大师级理论家和思想家的辞世以来西方思想界和理论界的又一次最重大的损失。在伊格尔顿看来,西方文化理论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人文科学研究应该返回所谓“前理论”的“天真时代”。针对这一偏激的观点,西方的文化理论界已经作了回应,我本人不仅参与了这场国际性的理论争鸣,并和美国批评家w.J.T.米切尔共同在他主编的国际权威刊物《批评探索》(critical Inquiry)上发表文章提出自己的见解,同时也通过一些具体的事例来反驳这一观点。在我看来,当代西方哲学和人文思想已经进入了一个“后德里达时代”(Post-Derndian Era),或者说一个“后理论时代”(Post-theoretic Era)。在这样一个“后理论时代”,“纯粹的”文学理论已经不复存在,理论本身越来越具有跨学科和跨文化的特征,越来越突破其原有的学科疆界而具有普遍意义。
内容概要
本书的研究思路是从文化理论的维度来考察全球化在“后理论时代”的各个文化领域内的影响和作用,作者认为,后殖民主义经过一度式微之后再度崛起:赛义德、斯皮瓦克和巴巴这三位代表人物先后发表新著,使得学界对后殖民主义的研究与文化身份、种族问题、流散现象以及全球化问题融为一体,并在一些第三世界国家酿起了民族主义的情绪。早先的女权主义/女性主义理论批评以性别研究的形式出现,并逐步分化为“性别研究”、“同性恋研究”和“怪异研究”等,这些研究课题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显示了女权主义或女性主义的多元走向。全球变暖和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导致文学批评中生态理论话语的异军突起,生态批评家一方面注重生态环境写作和对经典文学文本的生态视角阅读,使文学作品被隐匿的意义得以发掘出来,另一方面又试图从文学文本的阅读和阐释之角度出发对生态批评的理论本身进行思考和重构。本书第三编中的一篇文章就是作者试图从生态批评的角度建构后现代生态环境伦理学的初步尝试。随着全球性移民潮愈演愈烈,“流散”现象日益引起人们的注意,而作为其必然结果的“流散写作”的崛起,尤其是华裔流散写作的崛起,则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对文化重建和文学史重新书写的导向作用。文化研究在经历了一段时期的发展演变后已经愈来愈不满足于英语世界的局限,因而逐步发展为“跨(东西方)文化”的研究。它虽然对传统意义的比较文学产生过某种挑战和冲击,但在另一方面,又与后者形成了某种互动和互补作用。传统的“欧洲中心主义”意义上的比较文学虽然在西方被认为已经“死亡”,但它的“跨学科”、“跨文化”以及“跨边界”等特征则使其在全球化的时代又获得了“新生”。在一个以信息传播为主的高科技时代,人们对文字阅读的兴趣逐渐转向对图像的迷恋,因而出现在文学批评和文化批评中的“图像的转折”就有着重要的意义,它在某种程度上标志着“后理论时代”的来临和理论的功能的转变。作者在本书中试图从一个广阔的跨文化理论阐释的视角对上述各种出现在“后理论时代”的人文思潮进行评介和理论阐释,并结合其在中国语境中的传播和变形提出可与国际同行进行讨论和对话的独特见解。作者认为,后理论时代的来临为中国的文学和文化研究走向世界进而在国际人文科学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铺平了道路,在这方面,经过改造和重新建构的后现代和后殖民语境下的“新儒学”至少能够成为全球化语境下的普适性理论话语之一。在这方面,我们中国的人文学者有许多工作可做,而本书的讨论只是一个初步的尝试。此外,本书还对马克思主义与解构理论的对峙和对话关系、哈罗德·布鲁姆的修正主义批评理论、让·鲍德里亚之于中国当代消费文化的意义等热点问题作了探讨,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应该说,上述这些课题都与“后理论时代”的理论思潮有着密切的关系。
作者简介
王宁,文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任清华大学外语系教授兼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上海交通大学“致远”大文科学讲席教授、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兼职教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兼任国际文学理论学会秘书长、中国中外文学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等职。主要著作有《比较文学与中国文学阐释》(1996)、《比较文学与当代文化批评》(2000、)、《二十世纪西方文学比较研究》(2000)、《文学和精神分析学》(2002)、《超越后现代主义》(2002)、《全球化和文化研究》(2003、)、《全球化、文化研究和文学研究》(2003)、Globalization and Cultural Translation(2004)、《文化翻译与经典阐释》(2006)、《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2009》等;在七十多种国内外期刊或文集中发表中英文论文四百余篇,内含英文论文六十余篇,其中35篇收录于A&HC1和SSC1数据库,少数论变被译成意大利文、德文、西班牙文和韩文。
书籍目录
自序第一编 “理论”衰落之后一 “后理论时代”的西方理论思潮及其走向二 马克思主义与解构理论三 哈罗德·布鲁姆的“修正主义”批评理论第二编 “后理论时代”的比较文学一 比较文学学科的“死亡”与“再生”二 中国比较文学的“全球本土化”历程及方向三 文学研究疆界的扩展和经典的重构四 流散文学与文化身份认同第三编 当代文化的理论剖析一 消费社会的视觉文化与当代批评中的“图像转折”二 鲍德里亚与当代消费文化研究三 生态批评与文学的生态环境伦理学建构第四编 后殖民语境下的文化建构一 全球化时代的后殖民批评及其对我们的启示二 “全球本土化”语境下的后现代、后殖民与新儒学重建.三 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当代文学和文化研究四 “世界文学”的演变及翻译的作用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编 “理论”衰落之后一 “后理论时代”的西方理论思潮及其走向早在后现代主义大潮衰落之际,我就曾在不同的场合作过这样的预测,即西方文学和文化理论进入了一个全球化的时代,这是一个真正的多元共生的时代,一个没有主流的时代,一个多种话语相互竞争并显示出某种“杂糅共生”之特征和彼此沟通对话的时代。事实证明,在经过后现代主义大潮的冲击以后,西方知识界和思想界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仍然是:当代文化理论界还会出现什么样的景观?面对“理论死亡”的噪音越来越大,理论本身还能产生何种功能?如果理论的功能已经萎缩或消退的话,理论的作用体现在何处?如此等等。本文将继续自己过去的思考和研究,旨在讨论后殖民主义在西方的第二波浪潮兴起后理论批评的发展走向以及另一些颇有影响力的理论思潮。后殖民主义经过一度式微之后再度崛起:三位代表人物先后发表新著,使得学界对后殖民主义的研究与文化身份、种族问题、流散现象以及全球化问题融为一体,并在一些第三世界国家酿起了民族主义的情绪。早先的女权主义/女性主义理论批评以性别研究的形式出现,并逐步分化为“性别研究”、“同性恋研究”和“怪异研究”等,这些研究课题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显示了女权主义或女性主义的多元走向。全球环境的恶化导致文学批评中生态理论话语的异军突起,注重环境写作和对经典文学文本的生态视角阅读,使文学作品被隐匿的意义得以被发掘出来。
后记
本书各个篇章的写作可以追溯到2003年,也即英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文化批评家特里·伊格尔顿出版那部颇有影响和较大争议的专著《理论之后》之时。当时,我针对伊格尔顿那本书,从三个方面作了回应:其一,和美国芝加哥大学合作于2004年6月在北京举行了“批评探索:理论的终结”国际研讨会,从各个方面探讨了全球化时代文化理论的形式和功能转变;其二,和美国学者w.J.T.米切尔共同撰写了关于该会议的报道,发表在《批评探索》上,从而从国际文化理论的角度回应了伊格尔顿关于“文化理论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的断言;其三,撰写了中文论文《“后理论时代”西方理论思潮的走向》,该论文的一部分先于2005年发表在《外国文学》第3期上,后来经修改扩充又发表在《文学理论前沿》第三辑(2006)上,从而在中文的语境下对伊格尔顿的著作作了介绍和批评性回应。当然,在我后来的著述生涯中,我一直沿着这一思路撰文,从而逐渐形成了这本书的一个雏形。应该承认,本书之所以能以现在这样的专著形式展现在读者的眼前,自始至终得到了海内外许多学术机构和学界同行的支持和帮助。首先我要感谢清华大学亚洲研究中心的立项资助,我因此而有了更多的机会出席国内外各种学术会议,并购买大量中外文图书资料。其次,国外一些高校的科研机构的研究基金使我得以有一段空余时间专心致志地阅读和写作,在此我要特别感谢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人文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杰拉德·厄利(Gerald:Early)教授和该校麦道国际学者研究院院长詹姆斯·沃希(James Wertsch)教授,他们为我慷慨提供的“杰出访问研究员”(distinguished visiting fellowship)基金使我书中大部分篇章的写作有了保证。
编辑推荐
《“后理论时代”的文学与文化研究》为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