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9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孔宪铎,王登峰 页数:208 字数:160000
Tag标签:无
前言
基因与人性,是跨学科的讨论题目,把这两个题目合在一起研究,颇有以现代科学去研究古老哲学学说的企图,像是以现代最新的技术,去挖掘古代最老的宝藏。过程可能艰难,但收获一定丰富。 自从Mendel在1 9世纪中叶发现遗传定律之后,研究遗传物质便成了许多生物学家努力的方向。随着DNA的发现,Watson和Crick在19 53年提出DNA构造的模型。这个双螺旋结构的面世,使对DNA的研究日新月异。从1 953年发现基因(DNA)的结构到2000年完成“人类基因图谱计划”并公布了人类基因图谱的草图,只用了四十多年的光景,这一被誉为生物界的“登月”壮举,使人类对自身的了解,迈进了举世无双的一大步。生命科学所迈进的这一大步,将也会影响人文和社会学科的进展。基因解开了人类生理上的一连串的问题,下一步就是要在人性上,也要解开久悬的一些问题。因之,现在是研究基因与人性的最佳时期。
内容概要
本书探讨了基因与人性、基因与人格、基因与文化、基因与环境的因果关系,指出基因是主宰人性的原动力。基因具有天性(自私和复制)和习性(与环境的合作交流)两个方面,由此决定了人性有天性和习性之分,人类的天性即动物性由基因决定,通过遗传代代相继;习性即文化性则可随环境改变,为个体后天学习得来。
作者简介
孔宪铎,1935年生,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生物学博士,北京大学心理学博士,美国加州大学博士后。曾任美国马里兰大学分校学术副校长、香港科技大学学术副校长等职,现为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等十多所学校的名誉或客座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植物基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基因 1.基因的构造 2.基因的功能 3.基因工程 4.基因的天性 5.基因的习性第二章 人性 1.人性中的动物性(人的天性) 2.人性中的文化性(人的习性) 3.人性中动物性和文化性的消长 4.人性中动物性和文化性的表达 5.基因的天性与习性和人性的天性与习性 6.孔子的人性论 7.孟子的性善论 8.荀子的性恶论 9.人性本恶论 10.中西文化中的人性论及其对人的影响第三章 基因与人性 1.人类行为遗传学的研究 2.对影响人性基因的探索 3.影响人性的基因第四章 基因与人格 1.人格的定义 2.西方人“大五”人格结构的建立 3.中国人“大七”人格结构的建立 4.中国人的人格特点 5.从基因到人格 6.人格的天性与习性 7.影响人格的基因第五章 基因对配偶的影响 1.配偶的形成 2.配偶的选择 3.配偶的禁忌 4.配偶的后裔 5.出生的次序第六章 基因与文化 1.基匾与文化有没有联系 2.语言是文化中的重要一环 3.饮食文化 4.饮酒文化 5.性行为文化 6.人性的双重性 7.基因和文化同步进化说 8.乱伦回避和禁忌 9.文化基因 10.结论第七章 基因与环境第八章 基因是人性/人格的原动力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基因 在生物界,为什么植物可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动物能够“龙生龙,凤生风”,人类更是“有其父必有其子”?这些能从一代传到下一代的现象,绝非偶然,因为所有生物都含有遗传物质,靠这些遗传物质,生物现象得以代代相传,在生物学上,这些遗传物质的载体叫染色体。染色体上具有遗传效应的化学分子是DNA。DNA是英文Deoxyribonucleic acid的缩写,它的中文译名为“脱氧核糖核酸”。DNA是一个大分子,其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称为基因(Gene)。现代所称的基因,就是遗传之父Mendel所称的“遗传因子”(Plomin,et al,2001),基因一词是由一位丹麦遗传学家Johannsen在1909年提出的,先用德语称之为Gen,而后,才在英语中被称为Gene。日本人称基因为“遗传子”,是中国的科学家把“Gene”从英文直译为“基因”的。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现象,世人皆知,但是对其遗传定律的揭晓则是19世纪末的事(Plomin,et al,2001)。遗传的因子叫基因,构成基因的分子是DNA。DNA分子结构的发现,使得生物学的进展一步登天,生物学进入基因时代。1953年,一位年轻的美国科学家Watson和另一位年轻的英国科学家Crick在英国剑桥大学完成了一项惊人的发现,他们将Franklin女士用X光绕射结晶体摄影技术来分析DNA的分子结构的结果制成模型。
编辑推荐
性中动物性与文化性的结合,正如一个成熟樱桃的桃核与果肉的结合。桃核代表动物性,果肉则代表文化性。桃核代表人的躯体,果肉则代表人的外衣。一个是要能繁殖,传宗接代,一个是能有吸引力,四处传播。 孟子的“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各执一端,而孔子“性相近,习相远”的观点,则合理地概括了人性之双重性的善恶两面。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