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

出版时间:2009-8  出版社:北京大学  作者:伍晓明  页数:252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分上下两篇,上篇分析“命”的意义结构以重读《中庸》首句“天命之谓性”。下篇则从“诚”这一概念来重读《中庸》中对诚的系统论述。    人之为人必然以某种形式无条件回应和接受自己的天命,成为自由的伦理主体,而命人之天其实是人那自始即已作为“他者”而内在于人自身的“自己”。诚,即意味着真正面对自己,并尽力去实现自己的可能性,人永远处在一个“诚己/成己”的过程之中,永远处在一个完成人之纯粹天命的过程之中。

作者简介

伍晓明,北京大学比较文学硕士、(1986)、英国萨塞克斯大学(University of susser)博士(1996),现任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Univerty of Canterbury)语言暨文化研究学院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为中国思想传统及比较哲学。中文近著有《吾道一以贯之:重读孔子》、《有(与)存在:通过“存在”而重读中国传统之“形而上”者》,译著则包括伊格尔顿的《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及马丁·华莱士的《当代叙事学》等。
在儒学史上,《中庸》被视为“孔门传授心法”。在现代学者看来,它是全部儒家文献中最具哲学性的一部,包含着理解中国思想文化传统的关键,套用《诗经》中的话,我们或许可以说“《中庸虽旧,其命惟新”。

书籍目录

致谢写在前面序论:重读《中庸》今本《中庸》的文本问题本书的基本任务和结构上篇 “天命:之谓性!” 1  “命”之意义的结构分析 2 “性” 3 “天”之意义与“天命”之内容 4 本篇总结下篇 “诚之者,人之道也” 1 诚之意义的结构分析 2 “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 3 人是可能和能力 4 “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 5 “成物。知/智也” 6 “不诚无物”? 7 “至诚”不诚 8 “至诚无息”:时间,空间,超越,“本体”书后之言 1  天与人 2 命与时间参考书目

章节摘录

上篇“天命:之谓性!”1“命”之意义的结构分析1.1 命:命令现在我们就先试对“天命之谓性”中被用为动词的这个“命”字的基本意义结构作一初步的形式分析。前面已经提到,在汉语中,“天命”在句法上可以是主谓式的“天命(令)……”,也可以是偏正式的“天之所命”或“天之命令”。从句法结构看,在孔子所说的“五十而知天命”中,作为动词“知”之宾语的“天命”应该是偏正式的“天之所命”,其中“天”字限定“命”字。而在“天命之谓性”这一表述中,“天命”则应该首先被读为一个主谓式的“天命(令)……”。但传统解释正是在此陷入困境:一个已经非常“自然主义”的诠释传统不再能够面对天何以能“命”这一非常重要的源始问题。正因为如此,“天命”之“命”才几乎一贯都被简单地解释为“给”或“赋予”。而此种“给”或“赋予”在受方则仅仅意味着其“自然秉赋”而已。而所谓自然秉赋其实是并不涉及任何真正的接受行为的,因为真正的接受行为必然包含着主动的决定。

编辑推荐

《“天命:之谓性!”片读《中庸》》为爱智文丛之一。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天命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非常不错的书,需要慢慢的品读。
  •   书的文笔更学术化,所以适合对《中庸》研究的读者阅读,不适合想通过本对中庸、天命等生命性思考的普通读者阅读。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