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经费合理配置研究

出版时间:2009-6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睢国余,麻勇爱 著  页数:139  

前言

  教育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教育对于提升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使国家有尊严地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更是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国是一个大国,同时,又是一个穷国。穷国办大教育,这是中国发展教育事业面临的最大挑战。如何筹集教育经费、如何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和教育经费,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理论热点和实践焦点。  本书作者在已经取得的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试图从理论和实际结合的角度对中国教育经费合理配置问题进行系统和深入的研究。  对教育经费配置合理与否的判断不能只局限于教育经费使用状况的剖析,应对教育投资目标的合宜性、教育投资主体的状况、教育经费的筹集渠道和教育经费的使用效果等进行多维立体的全面考察,才能做出比较客观的判断,才能为政府的教育投资决策提供更为科学、中肯、有效的政策建议。  本书正是循着这样一个思路,对这一命题展开研究。  本书的写作与出版,得到教育部有关部门、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大学社会科学部的鼎力支持,也曾得到热心中国教育事业的有识之士的帮助和指导。

内容概要

  《中国教育经费合理配置研究》主要讲述了:穷国办大教育,这是中国教育事业面临的最火挑战。如何筹集教育经费、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和教育经费,一直是社会中的焦点问题。作者深入研究了合理配置中国教育经费的问题。不仅剖析了教育经费的使用状况,还全面考察了教育投资目标的合宜型、教育投资主体的状况、教育经费的筹集渠道和教育经费的使用效果等,客观科学地评价中国教育经费配置的现状。往此基础上,提出了更为科学、中肯、有效的教育投资决策,以保证教育可持续发展。

作者简介

  雎国余,男,1946年4月9日生,江苏扬州人。197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系。先后任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党委书记。现任北京大学社会科学部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经济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北京市经济学总会副会长,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麻勇爱,女,1970年8月23日生,浙江金华人。1988年毕业于中南财经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博士。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投资教育的目的第一节 古典经济学家的观点第二节 当代教育理论揭示的投资教育的意义第三节 教育投资目的的历史性第四节 我国投资教育的现实意义第二章 教育投资主体:由谁供给教育第一节 教育投资性质与教育投资规律第二节 投资主体之一:政府第三节 政府投资对教育供求的影响第四节 多元投资主体:民办学校第三章 教育经费的筹集第一节 公共品供给的多元化筹资渠道及其经济效应第二节 教育经费筹集的适度原则第三节 教育经费的筹集渠道第四节 美国、英国对高校学生的资助政策第五节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发行教育彩票的经验第六节 发达国家教育捐赠概况第四章 教育经费的配置方式第一节 教育经费配置的基本方式第二节 政府应间接分配教育经费第三节 教育经费配置中各级政府的分工第四节 政府通过税收政策增加教育投入的国际经验第五节 人力资本市场与国家教育财政拨款关系第五章 我国教育经费配置状况第一节 影响我国教育经费配置的因素第二节 我国教育投资的主体第三节 我国教育经费的筹集渠道第四节 我国教育经费的分配使用情况第六章 我国教育经费配置中的问题与优化措施第一节 教育经费配置的合理性分析第二节 我国教育经费配置中存在的问题第三节 优化我国教育经费配置的政策建议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第一章 投资教育的目的  为什么投资教育?首先,投资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各类人才的培养,最终取得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同时期教育投资的目的和任务是不同的,明确这二点,可以防止盲目地扩张或收缩经费规模,对教育投资的回报有较为理性的预期,使教育经费得到合理的筹集、分配和使用,保证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投资教育的目的也是价值观在教育领域的体现,在具体政治经济条件下,教育呈现不同的现实意义。不同的价值观揭示的教育意义也是不同的,具体表现为不同时期的教育经济理论对投资教育意义的不同见地。但值得强调的是,优先观念和有选择性地确定教育投资的任务与目的一直是实现教育经费配置效率的前提。  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西方教育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出现。自1960年舒尔茨(Theodore W.Schultz)提出“人力资本”概念以来,人们逐渐认识到人力资本投资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舒尔茨认为,“当个人具备的才干、知识、技能被看做是一种生产出来的生产资料和投资的产物”时就形成了人力资本。①舒尔茨及以后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人力资本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形成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以贝克尔(Gary S.Becker)、明瑟(Jacob Mincer)等为代表的研究者进而实证地验证了教育的人力资本投资价值。随着教育与经济之间关系、教育对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作用、教育对劳动生产率作用等研究的逐步深入,人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教育的人力资本投资的性质。任何事情都不可避免地具有两面性,教育投资也不例外。20世纪70年代初出现的筛选理论和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以及20世纪70年代末出现的教育的社会化理论从不同侧面对人力资本理论提出了挑战和批判。在现实生活中,教育投资并没有带来预期的经济繁荣,这使人们对教育的经济收益表示疑虑,对受教育人群中存在的失业现象表示关切。各国的教育投资热情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下降,教育财政的危机也随之出现。  尽管如此,人力资本理论在教育经济学中的主导地位并没有受到根本的动摇。人们对教育投资的社会经济效益仍然予以高度评价,为人力资本理论提供着有力的支持。近年来,知识经济的出现及其与教育的关系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人们对教育投资的意义有了更为深入细致的考虑,认识到教育目标(任务)对教育经费的配置有很大的影响,适宜的教育目标能促进教育经费的有效配置。  第一节 古典经济学家的观点  18世纪中叶,为适应资本主义产业革命的需要,在英法等欧洲国家首先诞生了资产阶级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派,这些古典经济学家们已经开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财富活动的过程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并揭示了教育投资对生产发展、财富创造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例如威廉?配第在其《政治算术》中把人的“技艺”列为除土地、物力资本和劳动以外的第四个生产要素,而且认为有“技艺”的人在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价值比没有“技艺”的人大得多。因此,投资教育培养人的技艺可以通过人力资本的提升来提高劳动生产率。配第还试图推算出当时英国“有生命的资本”的货币价值,这是第一次对一个国家“人力资本”进行定量计算的尝试。  亚当?斯密在其《国富论》中揭示了人力资本以及教育的经济意义,认为“人的才能与其他任何种类的资本,同样是重要的生产手段”。人们要获得才能“须受教育、须进学校、须做学徒,所费不少……学习的时候,固然要花费一笔费用,但这种费用,可以得以偿还,赚取利润”。在此,斯密不仅揭示了人的才能作为一种生产性资本对社会生产的重要作用,而且还指出应当把接受教育所花费用作为一种可使人获益的“生产性投资”。投资教育问题不仅仅是再分配领域的问题,同时也是生产领域的问题,教育与经济、与生产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  第二节 当代教育理论揭示的投资教育的意义  社会资源是稀缺的,那么为什么要把稀缺的资源投向教育呢?古今中外的研究者们对教育的研究虽然有不同的立论和前提,但都从各自的视角揭示了当时发展背景下投资教育的意义。教育经济理论是随着社会实践的进展而得到不断的补充和完善的。人力资本理论、筛选假设理论、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等理论结合实际,对教育的投资意义作了精彩的分析并有一定的解释力。其中人力资本理论的影响最为广泛。  一、人力资本理论揭示的投资教育的意义  人力资本理论认为教育与国家的收入和个人的收入都有密切的联系。对国家而言,投资教育可以促进一国经济的增长,对个人而言,投资教育可以因提高生产能力而获得较高的收入。  20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在生产领域的广泛应用,生产过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体力劳动减少,脑力劳动比重增加,生产的社会化、科学化和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劳动产品中凝聚了越来越多的智力因素。西方工业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的这种变化,使人们对只重视增加物质资本和劳动者数量,忽视劳动者质量的传统经济理论产生了怀疑,开始意识到人的质量对生产发展的重要性。  人力资本理论全面系统地提出了“人力资本”的概念,认为人力资本是国民生产要素之一。在传统的经济增长“三要素”理论中,土地、资本和劳动是国民收入的源泉,它们在国民收入中占有相应的比例,而劳动力的质量并没有被列入增长因素之中。人力资本理论则明确地指出高质量的劳动力可以获得较高的劳动生产率,人的质量的提高也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从人力投资角度看,教育不单是一种消费,也是一种有经济效益的投资,教育是人力资本投资的有效方式,通过教育能够提高人的认知技能和生产能力。因此,对于国家来说,教育投资能够提高国家的人力资本,增加国家经济总产值,教育的扩张可以提高国民收入、促进经济增长;对于受教育的个体而言,可以通过投资教育获得较高的收入和工作的稳定。  人力资本理论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被众多的国家所采纳和应用,成为许多国家制定教育发展政策的理论基础,顺应了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极力促成经济增长的客观需求。在人力资本理论带动下,世界各国大量追加教育投资,教育规模急剧扩张。  但是,随着世界经济形势出现的新变化,这一理论也受到了挑战。经济的衰退、就业市场的萎缩与教育的不断扩张产生对立。一方面是“文凭膨胀”、“过度教育”,对教育投资的强化不再必然带来更多的财富;另一方面是极高的青年失业率以及劳动生产率的下降等。在这一经济形势下,一些发展中国家为了解决本国所面临的各种问题,把大量的经费投入教育,尤其是功利性明显的高等教育,寄希望于用发展教育的手段来刺激经济增长,但结果却没有带来经济的高速增长,也没有达到预期的其他效果。在这种背景下,人力资本理论不能适时地解释这些新问题,也无法给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新的理论因此应运而生,首先对人力资本理论发难的是筛选假设理论。  二、筛选假设理论揭示的投资教育的意义  筛选假设理论提出教育未必能提高生产率,但可被用来作为区别个人能力的一种手段,具有信号的作用。投资教育可以获得高文凭,较高的文凭显示具有较高的生产能力,能够获得较高的收入。  筛选假设理论的创建首先归功于伯格(I.Berg)。在他的《教育与职业:训练大盗》一书中,把人力资本方法称为“训练大盗法(The Great Train Robbery)”。伯格等人认为,教育只是被用来作为区别个人能力的一种手段,教育未必能提高生产率,教育的作用在于它的筛选性。主要观点是:  第一,教育并不能提高个人的生产能力,它只是一种标识个人能力的工具,为雇主选择、识别高素质的雇员服务。教育与生产效率之间只是一种间接关系,当雇员开始工作后,其生产效率才能表现出来。  第二,筛选理论也承认教育与个人收入之间的联系,但是对于联结机制的解释却与人力资本理论不同。人力资本理论的解释为:教育投资——较高的生产能力——较高的收入;筛选理论的解释却为:教育投资——较高的文凭——较高的收入。  两者的区别主要在联结阶段,人力资本理论的联接中介是“较高的生产能力”,较高的收入是作为对较高生产能力的回报。在筛选理论的解释中,连接的中介仅仅是“证书”或“文凭”。教育的贡献仅作为挑选的标志,较高的收入是对较高文凭的报偿。  筛选理论的出现,适时地解释了当时困扰许多国家的“文凭疾病”①。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甚至形成了教育与经济的恶性循环怪圈:一方面由于就业岗位减少,人们只有凭借较高的学历文凭才能找到工作,于是强烈要求政府扩张教育;另一方面随着教育扩张,学校数量规模的迅速扩大,相应的教育水平得到普遍提高,雇主对求职者教育水平的要求也随之提高。结果是人们为获得较高的文凭对教育的需求愈加扩张……这样,尤其对于发展中国家,与经济发展不相称的教育过分扩张导致了宝贵资源的浪费,特别是人才资源的浪费,部分受教育水平高盼人宁愿失业也不去做待遇低微的工作。

编辑推荐

  《中国教育经费合理配置研究》作者在已经取得的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试图从理论和实际结合的角度对中国教育经费合理配置问题进行系统和深入的研究。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教育经费合理配置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