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邦新命

出版时间:2009-04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白彤东  页数:191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古典儒家思想对今天的中国和世界还有价值吗?两千多年前儒家的政治和伦理智慧和今天被作为普遍价值的民主与自由,是彼此相容,还是针锋相对?    该书作者聚焦于儒家的政治哲学,并且承担了从正面建设性地解决儒家思想与民主观念能否相容的巨大挑战。这一工作毫无疑问将对目前蓬勃发展的国学研究提供一条范列式的门径。    作者运用其对西方政治哲学基本理论的娴熟理解,逶过细读文本,别开生面地展现出了古典儒家那种富于情境性的智慧。同时作者也有意识地在附录中,介绍了自己对古典文本颇有成效的解读方法。    就如作者所赞同的“接着讲”的原则,古典儒家的政治智慧在阐释和对话中复活并臣继续生发,而作者的立场既非把儒家作为西方普遍观念的映像,也不鼓吹儒家思想的特异性,而是将儒家思想作为中国参与当今擞界文化建设过程的主要角色,一个滋育我们创造或怒象一个更美好世界的源泉。

作者简介

白彤东,北京大学核物理专业学士,科学哲学专业硕士,波士顿大学哲学专业博士,现任美国泽维尔大学哲学系副教授。
作者曾与Burton Dreben教授研究弗雷格、维特根斯坦、奥斯汀、蒯因、罗尔斯的思想,也与Stanley Rosen教授研究诸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卢梭、尼采等古今政治哲学家。教授、研究这些思想家是作者现在的兴趣之一,作者也试图将从Rosen Dreben教授那里学来的“解释学”方法和哲学思想应用到对中国古代经典的解释上。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在今日古典儒家政治哲学为何仍然相关   第一部分 当代西方主流政治价值下的先秦儒家 第二章 儒家与民主人权能相容吗第三章 一个儒家版本的有限民主:一个更现实的乌托邦 第四章 儒家的权利观念   第二部分 中西各学派参照下的先秦儒家 第五章 如何无为而治——对《老子》政治哲学思想的比较研究 第六章 《理想国》与《论语》——中西政治哲学中对公、私理解的比较 第七章 于乱邦之去留——孔子与苏格拉底政治责任和道德勇气的观念 附录:   附录一 关于“亲亲互隐”  附录二 对《老子》中的“有”、“无”的本体论的解释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第三章 一个儒家版本的有限民主:一个更现实的乌托邦1.孟子对政府的道德作用的观点在上一章里,泛泛地,我们看到包括儒家在内的一些道德保守主义的观念并不必然与一个薄版本的自由民主相冲突,而是可以认可后者的。在这一章里,我会基于主要是孟子关于政府的作用和人民的参与的看法,而不是泛泛的儒家思想,来考察儒家如何可能认可一个薄版本的自由民主。我们会看到,一个基于孟子的思想但又希望接纳民主的当代儒家是可以认可大多数民主的制度安排的。但是,他也会提出一些批判性的与建设性的政治主张。这里我之所以用孟子的思想是因为,首先,自宋以降,孟子被认为是仅次于孔子的“亚圣”,他的思想对宋明儒家也有着深远的影响。这就给了他的思想以代表性。它代表了儒家主流思想之一,而不是我们为辩护儒家可以认可民主而强扭出来的儒家旁门。我在第一章里推崇孔子思想,其原因之一是孔子思想之玄妙。但是,其代价就是他的思想有时过于简约。相比而言,下面要用到的孟子的思想足够详细,给我们以较充分的资源。并且,除了个别观点外,其思想可以看作对孔子思想的阐发。

编辑推荐

《旧邦新命:古今中西参照下的古典儒家政治哲学》是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旧邦新命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9条)

 
 

  •   白老师的书一直想看,刚好又一次他的课,赶紧拜读一下,对儒家政治哲学的理解很有帮助
  •   将中国哲学、西方哲学对照着讲,是该书一大特点。
  •   今年儒士社的活动,就是订购了这套书
  •   比较政治学,西方引进的研究方法
  •   匆匆读完,里面没有多少针对我们这旧邦提的建设性改良意见。倒是建议读读弗洛姆的占有还是生存中队新社会的构想
  •   近年来,儒家政治哲学成为研究的热门。 而此书作者以其西学背景,进入对中国儒学的讨论,颇具中西哲学比较的深度。 唯一的让人感觉不好的地方是,作者的中文写作句法有些西化,读起来有点别扭。
  •   很喜欢这本书,书本的品相也很好。
  •   这是不错,评价非常好
  •      《旧邦新命——古今中西参照下的古典儒家政治哲学》,白彤东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4月出版。
      
       《诗经·大雅·文王》有云:“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本书之得名,即源于此。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传统哲学在世界上也受到了愈来愈多的研究和关注。针对部分观点对儒家思想及中国哲学的质疑,作者肯定了《论语》的哲学经典地位,并认为中国哲学是超越时间、空间与特定人群的局限的。
      
       有关中国传统政治哲学与西方现代价值理念,历来存在四个阵营的不同观点。或认为传统儒家思想是现代民主自由的羁绊,需要加以摒弃和破除;或认为从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中也能导出民主自由理念;也有学者认为中国传统哲学比西方价值观更为优越,更适合人类的长远发展;还有人指出两者各有利弊,互相取长补短才更有助于人类和谐。本书作者所持的无疑是最后一种观点。基于此,作者寻本溯源,提出了若干有意思的设问,如“如果孔子读了《理想国》的话,他会说什么?”、“孔子如果还活着的话,他会对民主与人权有什么看法?”。
      
       作者的考察涉及古今中西诸多方面。特别指出了西方政治生活中较为流行的普选制所存在的问题,如大多数人倾向眼前利益,缺乏长远眼光;强势团体能够把持选举,而少数人的利益得不到保障;普通选民易受表面现象影响等。由此结合儒家思想设计出一个名为“孔氏中国”的民主制与精英制混合政体。在这一体制中,法治和人权得到充分认可和保障,政府负有满足人民的物质、精神需要的责任并大力提倡道德教育,国家决策由众议院和贤士院共同作出,体现全民参与和精英制衡的并存。就现实而言,此一设计并无用武之地,不过仍具理论价值,兼有精英民主和协商民主的意味。
      
       (蔡舰 2011年4月13日)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