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美学史

出版时间:2009-4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刘悦笛  页数:471  
Tag标签:无  

前言

20世纪中国曾经涌起了几次“美学热”,在当时“沉寂”的世界美学天空中,成了最绚丽的星座。然而,自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美学热”在消退,而世界美学却不再“沉寂”,此消彼涨,中国美学已不再亮丽。中国还会有“美学热”吗?这是中国的美学研究者很感兴趣但又无法预测的问题。今天的社会的确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无论是用“后现代”、“第二次现代化”、“审美化”还是“图像转向”来描述它,都意味着这个社会正在发生由“硬”向“软”、由“实”向“虚”的转向。在一个虚拟柔软的社会里,艺术和审美将会越出它们的边界,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而以艺术和审美为研究对象的美学也有可能越出它的边界,成为人们普遍采取的生存策略。中国文化本来就以推崇空灵著称,在这种文化中成长起来的中国人,应该可以更好地适应这种时代转向。在我们看来,从今天的时代条件来看,中国很有可能再次出现“美学热”。为了推动“美学热”的出现,我们需要做许多扎实的研究工作。公正地说,前几次“美学热”给今天的美学研究者留下了许多宝贵的遗产,但也留下了不少沉重的包袱。

内容概要

分析美学是20世纪以来在美国占统治地位的美学流派。在这个流派里产生了古德曼、沃尔海姆、乔治.迪基、阿瑟.丹托、卡莱尔、比厄斯利、马古利斯等大家。 如今分析美学在和欧洲大陆美学以及美国本土的实用主义美学呈现了交融的趋势,使分析美学获得了新的生长空间。作者多年来一直从事分析美学的研究,不但参与编写汝信的西方美学史六卷本,而且翻译过多本美学和艺术理论的专著,在国内是研究分析美学的重要学者。

作者简介

刘悦笛,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副研究员,哲学博士,中华美学学会副秘书长,国际美学协会会员及联系人,《美学》杂志主编助理,主要致力于美学、艺术和文化研究。1974年末生于辽宁省锦州市,正如“悦笛”之名有美的启蒙之意,从小便酷爱艺术,但报考艺术高校未果,遂于1993年以会考全A成绩保送本科就读(从物理系转到中文系),从此跨入美学之门。1997年获得文学学士学位;同年考入南开大学哲学系(与东方艺术系合办的)美学专业,受到综合的审美教育,创办并主编哲学刊物《思路》,2000年获得美学硕士学位;同年保送继续攻读博士,2003年于南开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2002年始借调到中国文联《美术》杂志,广结美术界善缘;次年分配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美学室,并积极推动80年代大《美学》的复刊。主要著作有《生活美学:现代性批判与重构审美精神》、《艺术终结之后:艺术绵延的美学之思》、《视觉美学史:从现代到后现代》(即出)、《复调文化时代的来临:市场社会下中国文化的走势》(与王南湜合著)、《夜半歌声》、《文化巨无霸:当代美国文化产业研究》(主编)、《知识经济时代的美学与设计》(与滕守尧等合著)等;翻译专著有《美学与全球化》、《海德格尔、哈贝马斯与手机》(合译)、《乔姆斯基与全球化》、《环境与艺术》(合译)。参编专著多部,在《哲学研究》等杂志发表论文60余篇,《新华文摘》等转载8篇(邮箱liuyd1217@sina.com)。

书籍目录

斯待“美学之夏”——丛书代序导言 分析美学:方法、模式与历史  一 “语言分析”之于分析美学  二 分析美学的“分析”工具  三 从“分析的”哲学史到美学史  四 “分析美学史”的历史考量  五 分析“分析美学”的价值上编 分析美学思想史   第一章 维特根斯坦:作为“语言分析”的美学    一 从划定“语言界限”到描述“语言使用”    二 “美是使人幸福的东西”    三 “不可言说的”与“超验的”美学    四 从学科消解到“美学”的概念使用    五 “生活形式”的广阔“文化语境”    六 “语言游戏”·“家族相似”·“开放的概念”    七 视觉的分殊:“看见”与“看似”(    八 生活的取向:“自然而然的日常美学”    九 其他几朵散落的“美学火花”    十 述评:两种维特根斯坦与两类美学  第二章 比尔兹利:作为“元批评”的美学    一 从《美学》到《审美的观点》    二 “分析美学”的首度“体系化”    三 “艺术—批评—美学”     四 “审美—经验—艺术”     五 “审美意图—艺术行为—艺术品”    六 “意图谬见—感受谬见”     七 述评:从批驳者的“批驳”来看   第三章 沃尔海姆:作为“视觉再现”的美学    一 心灵哲学、观看绘画与精神分析    二 从《艺术及其对象》到《作为一种艺术的绘画》    三 作为一种“生活形式”的艺术    四 反对“错觉说”与置疑“相似论”    五 作为思想内核的“看进”理论    六 作为另一基石的“表现性”    七 论“类型”与“殊例”的区分    八 “作为艺术的图绘”为何有趣?     九 述评:从思想的“内在矛盾”观之  第四章 古德曼:作为“艺术语言”的美学  第五章 丹托:作为“艺术叙事”的美学  第六章 迪基:作为“艺术惯例”的美学下编 分析美学问题史   第七章 “艺术定义”:从维茨到列文森  第八章 “审美经验”:从迪弗到卡罗尔  第九章 “美学概念”与“文化解释”:从西伯利到马戈利斯  结语 分析美学之后:缘何衰微?未来何在?附录后记

章节摘录

这是由于,绝大部分的规范分析美学家们都无一例外地在分析美学内部进行言说,除了吸收实用主义的哲学资源之外,而很少吸纳其他非分析美学的思想。但是,这种普遍特征在沃尔海姆那里却显然并不适用,他对于精神分析思想的接受,就远远超出了其他分析美学家,并从一开始就同维特根斯坦的美学对于心理学的拒绝划清了界限。这都展现出沃尔海姆的哲学思想与美学之间的内在矛盾。这种思想的多来源性,的确在沃尔海姆的“综合”当中保持了一种内在的“张力”,但与此同时,思想的摇摆性、折衷性和调和性也就在所难免。从沃尔海姆的学术历程来看,他的第一本书《布拉德莱》(F.H.Bradley,1959)致力于对于英国新黑格尔主义的研究,此时他基本上是反对分析传统的。但是随着分析哲学在英格兰站住了脚跟,沃尔海姆也随之接受了分析哲学的基本主张,并在分析美学领域逐渐获得成就。然而,到了晚年他似乎又对分析传统有所偏离,他曾在专论艺术史的时候指出:“艺术史深刻地被实证主义所浸渍,对于实证主义居于核心的是对于事实的过度评价,拒绝原由,在把握解释的核心问题上亦是失败的。”这种对于实证主义的批驳,也恰恰可以看出沃尔海姆力图超越分析哲学的努力。与此同时,他亦反对对于艺术的社会解释与结构主义解读,事实证明,对于社会内涵与结构要义的疏忽,恰恰是沃尔海姆美学思想当中的应有之义。更重要的影响来自于沃尔海姆几乎毕生对于“心灵”独立性的建立,但这种心灵哲学并非分析哲学意义上的,而是从分析哲学的外部试图发展出一套系统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当然,这种建构仍是在“后分析哲学”与“后实证主义”(post-positivism)的语境内来实现的。

后记

将整个“分析美学史”呈现出来,了却了我的一分心愿。愿这本小书能为分析美学“在中国”的研究尽一些微薄之力,更希冀“中国的”分析美学,能在未来的世界美学格局当中,发出强有力的本土之声。我深知,这本书本身所能做的的确是微不足道的,但毕竟现代汉语学界对于分析美学的研究已经开始……写这本书,总有种披荆斩棘开路、攀越崇山峻岭之感。因为,有许许多多的未曾践履的山巅需要逾越(就像深入探索新的思想那样),有许许多多的未曾涉足的沟壑需要跨越(就像不断确定新的译名那样)。但每每攀上一座山岭,却难有“一览众山小”的俯瞰视角,而空留“山外青山楼外楼”的感喟。最常出现的情况是这样的,某一座山岭攀到半山腰就无路可觅,只能或原路无功而返(某些书读过若干年后重读方才体会),抑或绕道迂回而行(某些思想思索几个月后方能体悟),甚至停在原地静候(某些段落翻译好几周后才能继续)。但登上另一座山岭,却往往窥见到前座山岭的全貌,翻过身来再去攀爬登顶,从而获得了更多的旅途经验。陆游所谓“功夫在诗外”说得真是绝妙,写诗不能仅赖于学诗,研究美学亦不能只藉美学,还有哲学、艺术和生活的“功夫”在其中。这本书的写作过程对我而言无疑是最艰苦的。

编辑推荐

《分析美学史》分为上、下两编。上编基本上是分析美学“思想史”,以人物的思想为线索,力求将分析美学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思想一一加以深描。下编基本上是分析美学“问题史”,以主题为枢纽,不仅选择了居于分析美学最核心位置的三个问题,而且试图通过这些问题的研究,将具有特殊贡献的其他美学家们也列入其中。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分析美学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条)

 
 

  •   国内第一本比较系统的介绍分析美学的著作 推荐
  •   分析美学 的入门书 值得一看
  •   看着着急 ,,,,太专业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