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辩证-思辨的真无限概念

出版时间:2009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刘哲  页数:263  
Tag标签:无  

前言

我认识刘哲博士是我作为访问学者第一次访问北京的时候。从一开始,他不同寻常的哲学天赋就很明显地展示给了我。回到比利时后,我们继续保持着联系。不久刘哲来到鲁汶天主教大学做博士研究。在我的指导下他进行自己的博士工作。这本书就展示了这项工作的研究结果。他的优秀才能很快就得到了印证。起初他还犹豫是否要对黑格尔进行一个较为广泛的研究;但是他以恰当的方式投入到这项研究工作中,并以相对短的时间掌握了德国唯心论最高点的论题和思想家——包括对康德和费希特一定程度的掌握,但最主要的是黑格尔。后来又在相对短的时问内,他对自己的博士论文进行了答辩。该论文受到了答辩委员会所有成员的一致好评。他的博士研究是值得赞许的,我现在很高兴这本书能够出版。这本书将展示刘哲出色的哲学天赋和学术技巧;它更加直接地贡献给中国的黑格尔学术研究,而且宽泛而言也贡献给相关论题的国际讨论。这是刘哲的第一本著作,而我希望这将不是他的最后一本。我期待着在以后的岁月中他的思想进一步发展,并达到他哲学天赋和学术技巧的完全成熟。这本著作为历时几年的学习、研究和综合的进程画上了句号。它标志着投入到这项研究的若干年工作的恰当结束。这项研究工作不仅在黑格尔研究上很有雄心,而且它致力于在通向黑格尔哲学的路途上来权衡康德和费希特哲学。这本著作通过细腻地处理黑格尔及其前辈哲学家的一个重要论题——自我意识,来对无限这个概念进行研究。整体而言,作者很好地处理了这项研究工作,并且带着令人钦佩的细致来加以推进。以一种尊重黑格尔自身概念的方式,刘哲展示了他真正的哲学才智。他对于黑格尔《逻辑学》中无限概念论证细节给予了密切的关注,并由此提出了一个内在性解释。

内容概要

刘哲,北京大学哲学系讲师,比利时鲁汶大学哲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康德与德国古典哲学、法国现象学、主体性理论。已在国际知名哲学刊物上发表论文数篇,其中最近发表的有“AFUndamental Limit of Merleau—Ponty's TranscendentalPhenomenology"  (《梅洛-庞蒂先验现象学的基础界限》,载于Chiasmi International,2009),“HegelOn Fichte's Conception ofPractical Self-Consciousness”(《黑格尔论费希特的实践自我意识概念》,载于Philosoph,Today,2008)等。

书籍目录

序言自序哲学原著名称缩略导言第一章 康德的基础自我意识:纯粹自识与道德自我 第一节 B版先验演绎中的“我思”概念    1.B版先验演绎的基本结构    2.判断活动与先验自识    3.作为自识原初一综合统一体的“我思”   第二节 “我思”的结构悖论和本体论悖论    1.在“我思”表象中的认识论悖论    2.超越现象界的纯粹知性    3.关于不朽灵魂的批判 第三节 理性的(行动)事实和纯粹自我意识    1.理性的(行动)事实的概念    2.对于道德自由的演绎    3.康德对于基础自我意识论题的保留第二章  费希特《全部知识学基础》(1794/1795)中的基础自我意识 第一节 费希特的纯粹“我”与康德的纯粹“自识”    1.智性直观与纯粹自识    2.智性直观与“我思”      3.对于物自身的批评 第二节 《知识学》(1794/1795)中的基础原则    1.在(本原)行动中的纯粹“我”    2.纯粹“我”的本原有限性 第三节 在《知识学》§5中的基础实践自我意识    1.纯粹“我”与智性“我”之间的冲突    2.在奋进(streben)中的行动性确定之“我”    3.基础实践自我意识第三章 黑格尔《逻辑学》中的概念之概念 第一节  自由概念作为康德自识概念功能的继承者    1.“我思”与真的概念    2.纯化先前于概念的要素    3.《逻辑学》中真的概念的基础 第二节 通过绝对否定性实现费希特的绝对“我”    1.批评费希特“无限阻碍”概念为假象    2.黑格尔对于假象直接性的超越    3.黑格尔的绝对否定性概念第四章 真无限概念:朝向黑格尔的辩证思辨思想 第一节 作为存在概念结果的定在概念 第二节 定在本身    1.定在概念的独断定义    2.性质概念与怀疑论    3.定在一般概念修正为某物概念  第三节 有限    1.在它者概念中被完成的怀疑论    2.确定化概念和构成与界限概念中的怀疑论    3.有限性 ……一个预制性的结论文献索引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康德的基础自我意识:纯粹自识与道德自我第一节 B版先验演绎中的“我思”概念对于知性范畴的先验演绎构成了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核心。这个演绎包含了两个主要的论证点:一个是证明了经验中系统性知识的可能性,另一个则是证明超出经验界限的知识的不可能性。对于康德本人来说,这个演绎是极端原创的、全新的和困难的。在1781年第一版《纯粹理性批判》问世之前,先验演绎部分是整本书中最耗费康德精力的部分;在相隔6年的第二版《纯粹理性批判》中,它成为全书中被康德彻底重写的两部分之一。一些评论者甚至声称:谁要是理解了这个部分就拥有了理解和评价康德整个第一批判的钥匙。同样是第一批判中这个富于思想的演绎部分在后康德时代启发着他的后继者,特别是黑格尔。康德的先验演绎关涉到人类知性的离散概念所具有的对象有效性。在前后两个版本中,只有B版演绎与我们当前的论题相关。毕竟黑格尔在《逻辑学》中讨论的正是这一版的演绎。尽管B版演绎的理论重要性,人们甚至常常困惑于它自己的论证结构。通过亨里希(Henrich)的先驱性工作,这样的状况已经得到了稍许改变。现在,绝大多数学者都同意康德的B版演绎包含着两个论证步骤,而不是两个独立的论证。然而康德通过先验演绎所要建立的准确命题仍然是有争议的。而且,关于这两步论证具体内容的重构也始终是分歧重重。

编辑推荐

《黑格尔辩证:思辨的真无限概念》内容为:汉语学界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了“告别黑格尔,回到康德”的要求。然而,近几十年来国际学术的发展则呈现出另外一番景象,与汉语学界的哲学研究进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60年代起,黑格尔哲学在德语和英语世界都呈现出大规模复兴的态势,而且,康德哲学的研究进程总是与黑格尔哲学研究进程彼此相伴。与这样的国际学术背景相比,“告别黑格尔,回到康德”的要求显得异乎寻常。虽然近年来黑格尔著作的大规模汉译工作也在筹划和进行当中,但汉语学界对黑格尔哲学乃至整个德国古典哲学的研究还未能从20世纪下半叶以来的国际学术进展中充分汲取必要的研究和反思资源。 在本书中,作者从康德的自由概念出发,在分析费希特对纯粹自我意识结构之探索的基础上,论述了黑格尔的真无限概念。作者依赖与纯粹自我意识的关联,证明了无限性概念构成了黑格尔思辨唯心论的基础性概念;并进一步指出,在黑格尔的《逻辑学》中,无限概念并不是一个我们能够把握全部实在的特殊立场,而是规定着我们思考的本质;而真无限则揭示出了作为黑格尔哲学终极基础的人类理性的自由。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黑格尔辩证-思辨的真无限概念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条)

 
 

  •   翻了翻,哲学书还可以,没有细看。黑格尔的书都是很难。
  •   通过无限概念,很详细介绍了德国哲学
  •   有点深奥,但多读几篇还不错
  •   对黑格尔思想的解读很精辟,佩服佩服。一下子买了两本,送一本给同学啦。
  •     非常好的一本书。买了很长时间,书名不太吸引人,以为又是用玄之又玄的语言来解释神乎其神的黑格尔的书,某一天看到友邻的强推,翻开看看,发现真是一本学理严密却又不拒人千里的好书,初读感觉结构有点松,如果作者把他的那篇文章“康德还是费希特?——两种作为自律的自由概念”(详见费希特小组)加进来,写成一本叫《德国古典哲学中的自我和自由》的书就好了,目前书名《黑格尔辩证-思辨的真无限概念---在康德与费希特哲学视域中的黑格尔“逻辑学”》使人感到内容和名称有点断裂,也感到前三章和后一章的连接有些牵强。但是细读以后会感到书的节奏非常紧凑,作者就像一个好莱坞大导演,技艺高超,让人目不暇接,使人被牵着走,绝无乏味感,只觉得自己的智力不够用。
      
      一般来说,哲学书分几个层次,像小说和心灵鸡汤那样的书,也有哲学理念在里面,有时也很深刻,像白鲸、香水等书,但却不能被称为哲学书,初级的哲学书应是哲学教科书一类,进一步的是为了解决某一哲学问题或针对某一社会时弊,面对着普遍的哲众,再进一步是为了争鸣或争哲学的高地,这类书必须整合性极强,语言也极具学术范,从这本书中我隐约看见了这样的形态和野心。
      
      此书的核心议题是理性自由。其论证过程简短来说(这里忽略了作者书中所有的正面的循序渐进的论述,如亨利希与盖耶对康德的不同看法和论争、对费希特的分析哲学式的分析,另一方面说这些地方我有些力有不逮。)是这样的:
      
      1、黑格尔对康德的改造。
      
      黑格尔对康德的现象和物自体的两分法、先验都颇有微词,认为他还停留在心理主义的知性哲学阶段,一方面,康德的先验统觉(书中译为先验自识)残留了太多的官能理论,而心理主义化。另一方面,康德对智性直观的自我限定,束缚住了其理论的疆野,造成不可知论。刘哲总结说,“一方面,作为基础理论的逻辑学不应该包含官能理论。另一方面,差异(或否定)必须内在于概念之中,以便使本原综合得以可能。”p140 黑格尔是说:一方面,康德不够先进,残留着经验直观的阴影,只是启蒙哲学。另一方面,康德又太过,将超验的界限定格在地平线上,可望不可及。不能容纳矛盾,结果必将是二元论的,带来精神与物质的割裂。与康德相比,黑格尔“执两用中”,可吊诡的是黑格尔用来综合的核心却是“否定性”,这好比是认为人家太两极化,却把人家的“差别”提炼成自我的核心。把“否定性”中心化,相当于——套用一句俗话说,这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我是否可以说“否定性”是一种深深地怀疑,某种程度上的相对主义,不确定性的赞同?如果是,那这真是一种彻底的“一分为二”了,内在的“二”才是真的“二”。(“一分为二”是黑格尔喜爱的一个词,但他主要是指将外在差异内化为矛盾,将外在差异内化为矛盾和将内在矛盾外射是两个截然不同的过程。更深的讨论留以后吧。这里要阐明的是:正是通过不断地“一分为二”,黑格尔实际上最后抛弃了“划分法”而不自觉地选择了“编织法”。如果只停留在“一分为二”的角度看黑格尔不免迷惑,如果运用于实践,则流于错乱。)
      
      但是,将“一分为二”贯彻过头的后果是,某个内化了矛盾的人一旦有了掌控时政的权力,就会夸张地、人为地、机械地将社会分裂成对立的两半,并试图消灭一半,灾难不期而至。其实这种癖好有个俗名叫“一刀切”,癔病的一种,以为人可以为世界画出道道,完全忽视了那是上帝的特权。从这个意义上说,黑格尔左右两派都是一样的僭越。一个把刀切向阶级中,一个把刀切向种族中,而完全忽略了了其中的不合理。黑格尔左派不明白“小资产阶级性就像个JB,动不动就硬了起来”的原因是:有些“一分为二”是人类的nature,有些“一分为二”是人为的假设。而将假设当成nature甚至是真理,要么是无知要么是目的不可告人,抑或兼而有之。
      
      其实不单社会整体而言,即使是在更微小的范围内”切一刀“,也冒了虚妄的风险,因为有时划界的有效性和有用性未必能抵消其带来的理论和实际危害,但为了提高我们的认识能力,增加事情的明晰性和通透性,这也许是不得不为的“试错”,如果我们能充分认识到我们这样做的负面的话。可是,“充分认识...的负面”这种事存在过么?
      
      《黄克诚自述》一书中有这么一个情节:
      1949年3月的七届二中全会决定,胜利后总方针、总路线是“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对付国外的帝国主义,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建国前后毛的各种公开报告的主旨是认为进城后的中心任务是发展生产。
      但从危难和被压的处境中突然被召唤到权力的最高峰,毛强调要发展经济,实际上却没有。因为缺少经验而被广阔多样的国家事务所困惑,他自信而顽强地坚持长期以来信奉的政治路线。就在七届二中全会后不久的49年5月,黄从天津市委第一书记的位置被召回北京与毛共进晚餐。席间,毛突然停下筷子,问我道:“你认为今后城市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什么?”我毫不犹豫地回答说:“当然是发展生产。”毛很严肃地摇了摇头说:“不对!主要任务还是阶级斗争,要解决资产阶级的问题。”对此事,当时黄一直耿耿于怀,认为自己在毛的大考面前答了个不及格,文革后他总结道:“现在回想起来,毛在解放以后,仍然以阶级斗争为主要矛盾的思想有一贯性,所以他总是一个接一个地搞运动。”(黄克诚,1989:365)
      
       反思49年后我们走过的种种弯路,尽管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追究理论源头,不得不说这其中有黑格尔左派对黑格尔的误解和偏离的误导,他们追求极端和绝对,没有看到“绝对否定性”一点都不绝对。就像马克思正确认识到的“黑格尔的绝对知识不过是自我意识”。
      
      2、黑格尔对费希特的超越
      
      康德的继承者费希特比康德更心理主义,却没有遭到黑格尔心理化的指责;费希特的“绝对我”和黑格尔的否定性都同样更着重实践/ 行动性,却被指责力度有余,柔韧不足,无法“返回自身”。于是需要用绝对否定性来超越。如果“否定性”对应着行动的话,那么绝对否定性(又称“否定的否定”)通过反思自我关联,却又不是“反思的直接性”。在费希特的“非我”牢牢被自我设定之处而自我又总被非我“虚构”之处,黑格尔的“否定性”进化为绝对否定性,并相对于费希特式的自我获得了自发的动力,不再是第二位的。(不论是因时间还是自然引起的,差异如果是天生和永恒的话,那么对它的认可、接受、妥协并自觉应用当是合适的态度。)
      
      此处可以照见黑格尔的关切:无法“返回自身”只能导致绝对的自由,无法带来理性的自由。而绝对自由从历史的角度看,是与法国大革命的恐怖相连的,尽管黑格尔也承认那是启蒙。我认为黑格尔对费希特的指责同样适合黑格尔左派。泰勒也说过,某种意义上,黑格尔预言了黑格尔左派后来的种种革命。我想此处黑格尔“返回自身”的概念演绎方式可以继续深化为黑格尔的“具体自由”向个人内在自由的“返回”,没有制度、没有法律也就没有“返回”,这里有一个类似于柏拉图个人灵魂正义与城邦正义之间的关系,以小见大的同时也以大见小,互为镜像。但黑格尔的“小”比柏拉图更先进了的地方是对“自我意识”的发现和关注。柏拉图那里个人还需要“节制”,黑格尔明白了“节制”是不可能也不必要的假设,黑格尔对良知的肯定不会大于微词,而对欲望的微词不会大于肯定。当人们惊呼安斯康姆的“一个人的良心会使他干出最卑劣的事”的创见时,没有看见这其实是黑格尔《法哲学》的老调。尽管黑格尔无法给出“自我意识”的准确和科学的定义,只能说“精神就是意识到自己是精神的精神”,但他一定相信有某个时刻某种阈值使人自我觉醒,发现自己是自由的,并愿意把这种自由被天下人共享。
      
      3、假象与“否定的否定”的关系
      
      假象是黑格尔《逻辑学》中最令人费解的一个词,也译为映象,在本书中刘哲引用黑格尔的定义如此翻译:假象是“否定性者被设定为否定性者”p149, 同样的句子在商务版的《逻辑学》中的翻译为“映象是作为否定物而建立的否定物。” 而在《黑格尔的观念论》中陈虎平译为“它(指假象)是被设立为否定的否定。” 于是,疑问出现了,假象与“否定的否定”到底是什么关系?或者说假象与否定是什么关系?太让人难以捉摸勒。
      
       刘哲强调其中的小词“为”以显示“否定性者被设定为否定性者”不是“否定的否定”,也就是假象不是“否定的否定”。可是在后面我又看到作者这样的话:“我们已经看到在本质概念领域中否定之否定导致被反思的直接性。”P204, 因为“反思的直接性”是假象的另一定义,所以这句话初看起来似乎将假象与“否定的否定”等同了,可实际“反思的直接性”前还有一个助动词“被”,加上“被”以示区别,变成“被反思的直接性”, 强调了假象的非动力性、非自足性、非自发性,这也许正是假象与“否定的否定”的关系的写照。假象也许就是向“否定的否定”的概念演进中“否定的否定”的映象。
      
      就像现实生活镜子中的影像一样,映像即是虚的真又是真的虚,是“存在”、是“本质”、是“反思”甚至是“否定的否定”,只是无从“返回”,达不到“自在自为”。
      
      4、黑格尔的无限性
      
      作者在论述黑格尔的真无限时所作出的努力是纠结的,既有全局的把握又有建立在文本细读基础上的层层推进,犹如外科手术般的精确,体现了“令人钦佩的细致”和技巧。他先从“定在”概念起步,经历某物、它者、它者的它者、为它存在、自持存在、确定化到有限性,从有限性到无限性,到甄别无限性中的真无限、假无限和肯定无限。书的结尾得出了预制性的结论:解释概念/ 理性的自由是黑格尔《逻辑学》的终极目标。
      感谢作者,正是这一章让我理解了什么是黑格尔“它者的它者”,也让我搞清了国内众多翻译之间的差异,他物、他人、他在、他性、他者等等。(如果不晕再把“他”换成“它”说一遍,还不晕再把他们连起来用,如“它者的它者”)其实“它者的它者”就是一种“返回”,从它者向自我的返回,更宽泛的说是向人的返回。正像孔子所说:“鸟兽不可同群,吾非斯人与而谁与?”任何主义都是人的主义,都必须建基于人道主义之上,自我牺牲的英雄主义是英雄,滥杀无辜、牺牲他人的英雄主义不是英雄。这道理很大很简单却经常被遗忘、被遮蔽、被靠后、被违背、被拒斥、被鄙视。但是另一方面说,正是人的人道主义造成了人的自我主义短视,带来种种遗害,而如何既打破这种短视和封闭又不偏离人道主义,把握好其间的微妙平衡就成了一个难题。从这个角度看,基督教的人神视角给了比儒家更好的回答。
      另外,我很好奇作者为什么用“预制性的”这个词,一种谦虚?“预制性的”=先入为主的?曾经有人写的结论不是预设性的吗?
      
      书到此不要以为就结束了,在作者结束的地方作者的导师Desmond接续了精彩的开始,那是序言。Desmond说“探究无限概念的进路有很多”,黑格尔只是其中一种,尽管刘哲的复述是“与黑格尔所试图说的内容相协调”的。(老师就是老师,有大视野。)Desmond给出了四种论述无限性的理论:第一,简单的两分法。第二,康德式的道德自然神论。第三,黑格尔式的自返式无限。第四,Desmond式的对之间(metaxu,英译in-between)的关怀。
      
      因为序言的简短使得这其中产生了很多疑问和遐想:
      疑问之一是Desmond在黑格尔式的无限性项下细分的设定的无限主义和设定的有限主义的具体情况是怎样的?说到设定的无限主义,他说“我认为左翼黑格尔的解释,包括马克思的解释也基本处于这样的思考方式中。”(序言p6 )而设定的有限主义的代表是尼采!
      疑问之二,Desmond自己的也就是第四种现实无限是否是一种宗教式的?因为他说这种无限“通过超出而被定义,这个超出主要不是针对欲望无限,而是针对在有限中传递爱之存在(agapeic being)的富余( surpluses )。” 这听起来就是要传递正能量。如果与宗教渊流很深,它又如何区别于一般的宗教,如基督教,也区别于那种斯多葛式的无为模式?如果我们把它视为佛教的同类的话。
      疑问之三,Desmond式的对之间(metaxu)的关怀是否与沃格林交叉了,有何异同?之间(metaxu)的言说到底怎样言说?恕我水平凹,在沃格林那里我实在看不出什么端倪,没有得到我想要的答案,也许是我还没看过他的《普世时代》之故?
      正像Desmond质疑黑格尔的:“黑格尔的上帝就是要在内在中显现自身而且又在显现中看到自身。(这里)唯一的之间是在真无限与其自身之间,后者被表达为一个彻底的自我扬弃的无限主义的内在进程。但假如有另外一种意义的真无限(不是黑格尔的自我扬弃一的无限),而是不仅超越有限的确定的整体,而且超越所有自我确定的进程,我们又该如何思考这个“之间”呢?”(序言p6 )我要借用这句话来表达我自己心中的疑问。
      
      这是一本有经典气质的书,有理由相信未来的某一天,它会名列经典。如果我们看不到那一天,也许是因为本书的出发点仍然是针对问题,没有大视野,影响了本书的成色,但反过来说立题宏大的书往往难出经典。作者也可以在摒除黑格尔式的概念和词汇同义反复,使其意图更加清晰上更为着力。不管怎么说,这只是作者的博士论文,能写出这样博士论文的人也值得期待有更多更好的著作和译作,容我武断的猜一猜:比如论述谢林的?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