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1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焦育 主编 页数:182
内容概要
《中国孩子最喜爱的情感读本》丛书共八册,通过真挚感人的情感故事,张扬人间之真爱、人性之善良、生命之美丽,使读者在阅读的震撼中,学会感动、学会珍惜、学会爱与被爱、学会豁达与宽容。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它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以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情感教育是使学生身心感到愉快的教育。团中央、全国妇联、教育部等部委正在全国中小学生中开展情感教育和价值观教育活动。《中国孩子最喜爱的情感读本》丛书着眼情感教育,用真挚感人的情感故事,用人间真爱、生命美丽、人性善良来熏陶青少年,必能为青少年的成长历程涂抹上温馨的人性底色。
书籍目录
一、为他人开一朵花二、一个有魔力的字三、一滴水映射大世界、四、美好的声誉六、谢谢老师七、心中流淌的清泉八、最后一棵树
章节摘录
一、为他人开一朵花 【青杨】 一个窗台上有一朵花,这个屋里就有生气了。一棵树上开了一朵花,这棵树就饱满成熟了。一条路上绽放一朵花,这条路就多情缠绵了。一个人给另一个人送一束花,这两人就有情有意了。一个健康人给一个病人送一把花,这个病人就有抗争的勇气了。 让自己的生命为他人开一朵花,为他人灿烂一片心地,增加一缕温馨,添一份生存下去的理由,多一点活下去的借口,就是提高自己的生存质量。用自己的心为他人做圃,给他人吐一地绿荫,染一片色彩,就是给自己的人生喝彩。 一次无偿献血是一朵花,一个受伤后的救助是一朵花,一次善意的批评是一朵花,一句关切的问候是一朵花。一次适时的看望是一朵花,一个及时的电话是一朵花,一个亲切的微笑是一朵花,一次碰撞后的忍让是一朵花,一次跌倒后的搀扶是一朵花,一次大度的让贤举荐是一朵花…… 有的人的心是一座大花园,里面开满了吐香的鲜花,能幸福许多人,如圣女贞德,如中国的雷锋。有的人的心是一朵花,只为一个相爱的人开放,如祝英台。有的人的心是一片草地,年年绿了却开不出花来。有的人的心是死灰,永远长不出绿叶,更开不出美艳的花。有的人的心是泥淖,让一个个人掉下去窒息而死。 能为别人开花的心是善良的心,能为别人给出缤纷的赞美是真诚的情,能为别人的生活绚丽而付出的人是不寻常的人,这类人必定有高贵的精神,有高尚的品格,有天使般的心灵。这类人是人心的旗帜、人世的脊梁、人群的魂魄。 格林夫人 【Linda Neukmg】 我刚搬进纽约市布鲁克林区的一幢公寓楼里。我注意到在住户的邮箱旁贴了一张布告,上面写着:“对格林夫人的善举:愿意每月接送两次住在3B室的格林夫人去医院做化疗的人请在下面签名。” 因为我不会开车,就没有签名,然而“善举”一词却一直在我脑海里盘旋。这是希伯来语,意思是“做好事”,依照我祖母的理解,它还有另一层含义。因为她发现我很羞涩,总是不愿意请别人帮忙,于是她就常对我说:“琳达,帮助别人是一种幸福,允许别人帮助你有时候也是一种幸福。” 一天傍晚,大雪纷纷扬扬下个不停,上课的时间也快到了。我只好披上厚大衣向公交车站走去。虽然从我家到车站没多远,但是在这种暴风雪,的天气里,那简直就是长途跋涉。我用祖母为我织的蓝围巾把脖子围紧,耳边似乎响起了她的声音: “你为什么不看看是否能搭个便车呢?” 一千个反对的理由跳进我的脑海:我不认识我的邻居,我不喜欢打扰别人,我觉得请人帮忙很可笑。强烈的自尊心不允许我敲开别人家的门。 我继续艰难地向公交车站走去…… 三周后的一天晚上。我们要进行期终考试。那天雪下得更猛,我在车站等了很久汽车还没来,我终于放弃了。在返回公寓的路上,我问上帝:我该怎么办啊? 当我把围巾拉得更紧时,我仿佛又听到祖母在说:向某位司机请求搭个便车,那不是什么坏事!祖母的劝说对我从未有过意义,何况,即使我想请人帮忙——其实我并不想那么做——旁边也没有人。 然而,当我推开公寓楼门时,我差点和站在邮箱旁的一位夫人撞个满怀。她穿了件褐色大衣,手里拿了一串钥匙——显然,她有汽车,她正准备出门。就在那一刹那,绝望战胜了自傲,我脱口而出:“您愿意让我搭个便车吗?我从没向别人这样要求过,可是……” 那位夫人露出一副惊讶的表情。 “噢,我住在4R室,刚搬来。”我赶紧解释。 “我知道,我见过你。”然后,她毫不犹豫地说,“当然,我愿意让你搭车,我上楼去拿汽车钥匙。” “你的汽车钥匙?你手里拿的不是车钥匙吗?”我看着她手里的钥匙问道。 “不,我只是下楼来取信,不过我很快就回来。”说完她就向楼上走去。 我急忙叫道:“夫人!请等等!我并不想勉强你出门,我只想搭个便车!”但是她很快就消失在楼梯拐角处。我觉得自己很窘,然而一路上,她温暖的语调很快让我平静下来。“您使我想起了我的祖母。”我感激地说。 听完我的话,她的嘴角露出了一丝微笑:“就叫我艾莉丝奶奶吧,我的孙子都这么叫我。” 她终于把我送到了学校,我的期终考试顺利通过了,而且。请艾莉丝奶奶帮忙对我而言是一次突破,这使我以后能轻松地问别人:“有人和我同路吗?”实际上每晚都有三个同学开车从我家经过。“为什么你不早说呢?”他们几乎是异口同声地问。 回到公寓楼时,我正碰上艾莉丝奶奶从邻居家出来,“晚安,格林夫人!”那位邻居说。 格林夫人——那个患了癌症的女人!“艾莉丝奶奶”是格林夫人!我站在楼梯上几乎说不出话来,我所做的事情简直是不可饶恕的:我居然要一个与癌症作斗争的病人冒着暴风雪送我去学校!“噢,格林夫人,”我结结巴巴地说,“我不知道您就是格林夫人。请原谅我!” 我拖着沉重的脚步向家走去,我怎么能做出这种事情?几分钟后,有人敲我的房门——是格林夫人。 “我可以跟你说句话吗?”她问。我点了点头,请她坐了下来。“我以前也很强壮,”她说,然后,她哭了,“过去我也能帮助别人。而现在,每个人都来帮我,为我做饭,送我到我要去的地方。我不是不想感激,而是没有了机会。但是那晚,在我下楼去取信时,我在心中祈求上帝,让我再像正常人那样感受到帮助别人的快乐吧。然后,你走了过来……” 真实的善良 【梁晓声】 有一个时期,我因医牙,每日傍晚,从北影后门行至前门,上跨街桥,到对面教育印刷厂的牙科诊所去。在那立交桥上,我几乎每次都看见一个残了双腿的瞎老头儿,卧在那儿伸手乞钱。其中有三次,看见一个老太婆在给那瞎老头儿钱,照例是十元钱和一塑料袋儿包子。过街桥上上下下的人很多,不少的人便驻足望着那一情形;但是没人掏出自己的钱包。有一天风大,将老太婆刚掏出的十元钱刮到了一个小伙子脚旁。他捡起,明知是谁的钱,却若无其事地往自己兜里一揣,扬长下了跨街桥。所有在场的人,都从桥上盯着他的背影看。我想他一定能意识到这一点的,所以没勇气回头也朝桥上的人们望。 瞎老头儿问老太婆:“好人,你想给我的钱,被风刮跑了吧?那也算给我了!我心受了!” 老太婆说:“是被风刮跑了。可已经有人替我捡回来了!给!……” 我认识那老太婆。她从早到晚在离桥不远的地方卖茶蛋。我想她一天挣不了几个十元钱的。 于是,几乎每个驻足看着的人,都默默掏出了自己的钱包。 那一天我没去牙科诊所。因为我也把钱给了那个瞎老头儿。 后来那瞎老头儿不知去向了。 而那老太婆仍在原地卖茶蛋。 有天我经过她跟前,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买她的茶蛋。我不迷信,可我似觉她脑后有光环闪耀。 我问她:“您认识那老头儿?” 她摇摇头,反问我:“可怜的老头儿,他哪儿去了?” 我也只有以摇头作为回答。 她长长地叹了口气。我从中顿时感到一种真真实实的善良,仿佛从这卖茶蛋的老太婆心里作用到了我自己的心里。 黄纱巾 女孩放学要经过一个小小的服装市场。 女孩看见并喜欢上了一条黄纱巾。 女孩停住不走了,呆呆地看。 卖货的是一个中年人。 买下吧,孩子,就剩这一条了,只卖10元钱。 女孩无奈地摇摇头。钱,女孩没有。 可以向家里要嘛,我给你留着,看得出你很喜欢它。 女孩恋恋不舍地离开了。 整个晚上,女孩也没提要买黄纱巾的事,并发誓永远不提这件事。 家里不富裕。女孩知道。 女孩再走过小市场时,老远就看见黄纱巾还在那儿飘舞着,像一只黄蝴蝶。女孩远远看了一会儿,才慢慢走近。 带钱了吧? 女孩摇摇头。 中年人抚摸着这条黄纱巾又看着女孩,并想象了一下,觉得女孩与黄纱巾搭配在一起是绝妙的组合,就很替女孩惋惜。 你喜欢它,没错? 嗯,女孩认真地点点头。 女孩准备离开了。注定买不了它,不如早点儿走开好。 女孩刚走开,中年人已摘下黄纱巾,并追上女孩。 孩子,送给你吧。收下。你围上它肯定好看。 女孩一愣。 不,我不能白收人家的东西。女孩毫不犹豫地说。 收下,是我愿意送的。我自愿的。 不能!那样我会很难受,比得不到它还难受。 女孩跑开了。 女孩又回过头说,反正站在楼上也能看见它。能看见它,就很好了。 中年人立在那儿。 从此,女孩不再从那里经过。注定买不下它,绕开它不是更好吗?女孩写作业累了就往楼下看看,看看那条在微风中舞动的黄纱巾。 许多天过去了,那条黄纱巾仍旧挂在那里。它为什么一直挂在那儿没人买?那条黄纱巾,装饰了女孩的梦。 其实很简单,中年人挂了个标签在旁边。标签上写着:永不出售。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