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1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赵鑫珊 页数:270 字数:208000
Tag标签:无
前言
这部书稿是我“闲将往事思量”的产物。2008年,我就是“古稀之年”。在这种日子,不免想在人生路边找块石头坐下,来歇歇;看看前面剩下的不多的道,回头望望走过的路,心中颇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感叹。我在自问:“一个人到了我这种年龄,应该有资格谈谈人生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了吧?我过得幸福吗?幸福是什么?我能否把一生的大小磨难、悲哀和不幸暂且搁置一边,专门的幸福一桩桩列举出来?列举的时候,应老老实实,不夸大,也不缩小。”当我一一回忆,娓娓道来,发现所有这些幸福几乎都没有花什么钱,都是精神性质的。——这个共同点着实让我吃了一惊!在写作本书过程中,我老是想到唐代司空曙的这两句千古绝唱: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这正是我此时此刻的画像了。普天下没有永恒的东西。即便是天地本身也有终结之日。我最推崇古人这样对照和观照事物:天地之视人,如蜉蝣然;蜉蝣之观人,如天地然;蜉蝣莫知人之有终也,人莫知天地之有终也。看来天地和蜉蝣是大小两极。人介乎于这两头的中间,是个中项。——这是人在宇宙中的真实位置。把它写成一条链接就是: 蜉蝣一人一天地 知道人在宇宙中的真实处境是很重要的。这可以让我们有自知之明,懂得天高地厚,切莫狂妄。上面古人所讲的那段对照,是我从古书中读来的。宋代赵恒写过这样两句,我不喜欢,因为它俗,挺市井气: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内容概要
本书是著名学者、作家赵鑫珊以幸福为主题的回忆录。作者以幸福为线索,把自己一生的经历以片段式的形式串联在一起,既对自己的一生作了回忆,同时,也向人们说明:人生的幸福并不决定于金钱,幸福是金钱所买不到的。本书选材精当,思想宏阔,以直面人生的态度把自己的经历作了解剖,可读性极强,是一部难得的个人史。作者最新的人生回忆力作。本书选取一生中最为幸福的经历,一件件娓娓道来,给人带来学术、人生、精神等方面的启迪。
作者简介
赵鑫珊,教授,作家。上海2010年世博会顾问。
书籍目录
序1 金钱一定能买到幸福吗 “家”这个汉字 我家的稻草屋不再漏 来自几何学的满足和幸福 深夜听外婆纺纱 接到北大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 我曾拥有一间私密性的小书房2 北大朗润园——我的“莱比锡音乐学院”+“柏拉图哲学学园” 我与圆明园废墟和荒野场 在高大的白杨树下 深夜,我靠在床头沉思默想 “第一个原因” 我是一个很穷很穷的大学生 为世界观而搏斗的物理学 我成了一个泛神论者 北京十三陵燕子口小山村 没有写毕业论文3 聆听中国农业科学院十七年的钟声 牧羊人所见 感谢两处社会科学院 哲学苦闷与哲学创作4 退而不休和三个惊叹号 最初一滴水和最后一滴 人与地球 回答日本教授的提问 “一所悬命” 春节+唐诗+世界眼光=当代中国人 泡咖啡屋灵感附身 生的沉思,死的默念 追求人类知识的统一性 我为什么要写作
章节摘录
1金钱一定能买到幸福吗不同的人,不同的幸福模式。我写这部书的动机,只是想通过我一生的经历表明,幸福是种心理感受,模式因人而异。金钱准能买到物质生活的尽情享受,美女香车,灯红酒绿,但不一定能买到幸福。在西方哲学史上,斯宾诺莎(B.Spinoza,1632-1677)是位重要人物,深为爱因斯坦所尊崇。他是荷兰犹太哲学家,只活了45岁。他曾把人生最高的幸福作为哲学问题来探求。他说:“我实在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可见他的探求的迫切性和严肃性。他说:我要探究世界上究竟有没有一种东西,一经发现和获得之后,我便可以永远享受连续无上的快乐。在通常的生活环境中,那些被人们公认(他们的行为可以证明)为最高幸福的,归纳起来,大约不外三种:财富、荣誉和感官快乐。这三样东西萦扰人们的心思,使人们不能想到别的幸福。(斯宾诺莎所说的“感官快乐”即放纵肉欲或肉体快乐。)这位哲学家最后找到了人生“真正的善”即“至善”,也就是最高幸福:爱好永恒无限的东西便足以培养我们的心灵,使得它经常欢欣愉快,不会受到苦恼的侵袭,因此它最值得我们用全副精力去追求,去探寻。以上便是斯宾诺莎高高举起的火把。从我的青年时代起,我就自觉或不自觉、有意或无意地跟随着那火把的亮光,一直走到现在。在拥有电脑、电视和手机,以及物欲横流、崇尚高消费的今天,这火把不但没有暗淡、减弱和熄灭,亮度反而增强了,醒目了,耀眼了,而且变成了一种世纪的拯救!我一生的经历都在证明斯宾诺莎的幸福论,一个人除了追逐名利、物质生活享乐外,的确还有别的幸福模式。它才是牢靠的。因为它主要来自自我或内界,依赖他人和外界的程度很小,很低,而且不用花什么钱,又是绿色的。——它符合21世纪的时代精神和要求。或者说,我撰写读者手中这部书,并不打算全面、系统地论述幸福论,仅仅是想从我自身的一些经历去说明,除了社会上多数人追逐的荣华富贵、功名利禄外,还有另外一些幸福模式的存在。幸福观会因人而异。虽然同为人类,但免不了有“类同心异”的现象。我想起明代的王磐(1440-1530)。他一生拒绝仕途,不爱富贵,只求温饱。他谙熟音乐,擅长散曲。尽管他在诗画方面的成就算不上显赫,只是平平,但他自得其乐,不尘其心,梦寐以青山白云为念,过得充实、踏实,自由、自如、自在。当然他的大前提是有了基本温饱,是个“屋人”(The House-Man),有屋住。这是决不含糊的。毕竟这也是一种活法。这叫胸中浩然,飘然脱去世俗之乐而自乐其乐。——对它,我一直是心向神往。我这部书稿要谈论的,正是这种灵魂的快乐。“家”这个汉字八年抗战中的1941年,我四岁,在江西吉安发蒙,读一年级。当时我家从南昌逃难到这里,住在水东。这么小的年纪要走两三里的乡村田埂路去上学是我母亲的意志。母亲是农家女,目不识丁,希望儿子能早早识字,认一箩筐字,弥补做母亲的不足。开学第一天,母亲起了个早,为我准备一顿特殊的早餐。用餐前,母亲编排了这样一个富有象征性的仪式:我家有个小梯子,母亲要我爬上三级,然后下来吃三个水煮蛋。在我爬的时候,母亲说了一句愿望:菩萨保佑我仔步步高升啰!66个叶绿叶黄一晃而过,今天我还隐隐约约记得我母亲的这句祷词。母亲信佛,可见佛教在中国民间的根深蒂固。走到餐桌前,母亲要我吃掉一碗三个水煮蛋。“妈,汤怎么是黑色的?”“我放了一点香墨,你吃了会读书,认字,认好多好多字!”“好多好多”是重音,是江西南昌远郊向塘的乡音。可见,从我发蒙那天起,识字——认汉字,同汉字打交道,走进由汉字构筑的世界,便成了我一生的最高使命,直到今天。桌上还有另外一碗水煮蛋,也是三个,只是没有放墨,是为比我大六岁的赵海根准备的。他是我们家的远房亲戚,读小学四年级。我母亲委托他在上学放学的路上照顾我。课问休息的时候,为了十万火急找厕所,我误进了女厕,居然在那里方便了,因为我不认识“男”、“女”这两个字,也没有很强的性别意识。一个学期,我在课堂上学了不到100个字,但只有“家”这个字印象深刻。老师是这样解释的(说文解字):屋顶下养了头猪(豕)的地方便是家。这样的解释,引起了我的兴趣,对我的理智或智力是一次冲击,而且是有生以来第一次冲击,意义重大。今天我才明白,这是我一生出现的第一个幸福事件。尽管它同“惊天动地”丝毫不搭界,但对我的内心世界却是一次划破沉沉黑夜的闪电!恰好当时我家养了一头母猪。有一回我吃饭,猪在桌下转悠,觅食,居然撞倒了我,我摔在地上。四岁的我,会对“家”这个汉字的解释发生兴趣,说明在我的体内有“解释世界的基因”。只是它一直潜伏着,要等到16年后才破土发芽。当时我在北大读二年级。进入50岁,我才开始对语言哲学发生兴趣。(对于我,这是一个不小的幸福事件。)今天我才明白,言语和文字这两者既有紧密联系,又有区别。双方各有其长处,也有自己的局限性。比如:言语具有当下性和直接性。我们还可以通过问答的方式防止言语表达的不够清楚,产生误会,直到听者最终正确地理解了说话者所要表达的意思(或思想,或观念)。——而文字则没有这种优越性。文字的优越性却在于:它比言语具有更大的稳定性和持久性;能在无比广阔(直到天涯海角)的范围内有效,这都是言语办不到的!唐诗便是一例。李白、杜甫当时吟唱的声音早已随风飘逝,但写下的方块字却流传至今。四岁的我,怎么也想不到,从1983年我45岁起,我要把我的思想感情铸成一个个汉字,写成一本本书。关于“家”的故事,四岁那年朦胧的小觉醒仅仅是开始萌芽。后来我从事人类文明之旅的研究,意识到作物栽培和畜牧业的发明(合起来才叫农业)有多层含义,其中一个是让人定居下来,不再为采集食物到处漂泊不定。屋顶下面有头猪(豕),正是定居、安居乐业的符号。当然由于水井的加盟,安居乐业得到了进一步巩固。以上是家的最初含义,物质生活的内涵。后来演变成了三个不同层面:屋·家庭·家写成英文就是:House·Family·Home屋是建筑空间,有邮编和门牌号。不管是谁(从皇帝到乞丐)都要住进屋子里。乞丐常蜷缩在别人屋檐下过夜。家庭属于最基本的人际空间——夫妻、父母与子女。家是一个人的精神、灵魂空间,没有门牌号,没有邮编。为了分清这三个观念的相互联系和区别,我撰写了一本专著,2005年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写书的过程便是分清的过程,对于我,这是一个幸福事件。所以说,我一生所经历的幸福几乎同金钱没有多大关系。今天我才明白,我这一辈子都在寻找家(Home)。我永远走在寻家的路上。一日不寻家,便一日无家可归。家不是一枚金币,可以安安稳稳地放在口袋里永久性地、一次性占有。不。家只存在于寻求中。家不是完成式,而是现在进行式。1941年冬天,我做家庭作业。在一盏昏暗的豆油灯下,我描红。纸张很差,比不上今天的手纸。红字“上大人孔夫子”,我用毛笔在上面描。母亲在我身旁做鞋底。——几千年,中国妇女为一家人做鞋底奉献出了多少辛勤和宝贵的时间!记得当我写完一张红模了,母亲便说:“仔呀,去困觉哟!明天一早又要去上学。”等我钻进了被子,母亲便将一个灯芯灭掉,只留一个,让它继续点燃,发光,照亮。今天我还记得这个细节。可见,中国几千年的农业文明是节能文明。在昏暗的豆油灯光下,母亲把我的课本从布书包里拿出来,将卷成直角的一页页用手抚平。因为母亲生性爱整洁。66个春去冬来,今天在回顾中,我才懂得那便是普天下的母子情,也是人生的最大幸福之一:旧梦青灯在,新秋白发知。(宋诗)是的,童年的梦境,只有落进日后白发的追忆中,才会见出它的深层含义。又如果当年的照明是60瓦的明亮电灯泡,而不是农业文明时期悠悠晃晃的豆油灯,我今天的回忆还会拥有这样浓郁的诗意吗?还会像我此时此刻“心游万里关河外,诗成灯影雨声中”吗?
媒体关注与评论
我写这部书的动机,只是想通过我这一生的经历表明:幸福是一种心理感受,模式因人而异。金钱准能买到物质生活的尽情享乐、美女香车、灯红酒绿,但不一定能买到幸福。 ——赵鑫珊自传
编辑推荐
《我这一生幸福吗》:自述个人史系列。力争做个大磨盘,上盘是文科,底盘是理科,中卢轴是哲学,推磨的动力是对世界的热情。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