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精要

出版时间:2008-12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英)理查德・克里斯普(Richard Crisp),里安农・特纳(Rhiannon Turner) 著,赵德雷,高明华 译  页数:349  
Tag标签:无  

前言

我们为什么写这本书时下有大量社会心理学教科书。本书有何特别之处?我们为什么要写这本书,或者说得更确切些,你为什么要读这本书?大多数教科书都显得过于宏大。但在我们看来:读者需要所有这些信息吗,尤其是初学社会心理学的读者需要吗?不要误会,如今有很多出色的社会心理学教科书,而且如果你想在以后的学习中深入研究这门学科,你绝对需要这些教科书。但在生命的这一时点,你需要了解这门学科所有错综复杂的难题吗?我们认为不需要。你真正需要的是对奇妙的社会心理学世界一本简单易学的介绍,有趣又好读,还能使你顺利通过考试。所以我们决定剥掉社会心理学的外衣,将其精华概要地呈现给你。书中所有章节都很短小,几个小时就可轻松读完。我们使用大量图表和例证来使你的阅读变得轻松有趣,并力图说明社会心理学如何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我们尤其骄傲的是“记忆地图”这一板块,它可以帮你巩固已学知识,轻松应对考试。开场白就到这里。我们非常愿意为你选中这本书而道一声真诚的“谢谢”。我们会尽力在你的社会心理学入门之旅上,使你轻松获取丰富的信息。你为什么应该读这本书本书旨在向你介绍一些核心理论、研究方法及发现,它们是理解社会心理学所必需的。本书面向初次接触心理学的读者,按照个人成长经历,以一种易记好读的方式,涵盖了一些基本主题(自我和认同、社会认知、态度、群体过程、社会影响、偏见、侵犯/攻击、亲社会行为、亲和与吸引、友谊和爱情)。重点关注理论和对关键性现象的基本实证证明,及对现实世界问题的前沿研究和应用的讨论,借此保证关键概念的可得性、相关性和时新性。

内容概要

心理学研究主要分为美国、欧陆、英国三大流派,本书带有鲜明的英国流派风格,按照个人成长经历,从我们怎样认识到自己的存在,怎样认识外界、怎样形成对周围人与事物的看法、怎样区分自己人与外人、怎样生活中受到社会规范的影响、为什么会对一些人产生偏见、为什么有时会失去控制、为什么会展现自身好的一面、为什么需要他人、以及影响我们终生的关系是个大的方面,介绍了社会心理学的核心概念、理论、研究方法和最新研究成果。本书适用于研究心理学的读者阅读。

作者简介

作者:(英国)理查德·尼里斯普 (Richard Crisp) (英国)里安农·特纳 (Rhiannon Turner) 译者:赵德雷 高明华理查德·克里斯普(Richard Crisp),英国肯特大学心理学教授,牛津大学实验心理学学士,主要研究兴趣为社会心理学,2001年获英国心理学会Outstanding Doctoral Research Contributionsto Psychology奖,2006年获英国心理学会Spearman Medal奖。里安农·特纳(Rhiannon Turner),英国牛津大学心理学博士,伯明翰大学心理学博士后,主要研究领域为群体关系。

书籍目录

前言第1章  自我  自我觉知   自我觉知的发展   自我觉知的神经基础   自我觉知的暂时性差异   自我觉知的长期差异 自我知识的组织 自我概念维持论   自我比较理论   个体比较理论   群体比较理论  自尊   自尊的发展   自尊的影响  自我动机   自我提升  自我和认同的文化差异   个体主义和集体主义   双文化主义(二元文化主义)  总结第2章  社会认知  社会推断   朴素科学家   归因理论   作出归因   对应推理论   归因偏差   认知吝啬鬼   启发式   被驱动的策略家  社会范畴化   基本原则   我们为什么要范畴化   我们何时范畴化   范畴化的结果   双过程论  总结第3章  态度  态度形成   最简暴露   联想学习   自我感知   功能性路径  态度和行为   态度一行为关系的决定因素   计划行为论   合理行动与自发性  态度改变   认知失调   劝说  总结第4章  群体过程  群体   什么是群体   实体性  群体生产力   社会促进和社会阻碍   对于促进和阻碍的解释   社会懈怠  领导   什么造就了一位领导   领导风格   关于情境与风格的理论  总结第5章  社会影响  社会规范   规范的发展  从众   阿施的从众实验   解释从众行为   调节从众行为的因素   社会影响对社会规范的作用  少数人的影响   一致性与信心   少数人怎样施加影响  服从   米尔格莱姆的服从研究   解释服从   服从的决定因素  社会影响论  总结第6章  偏见第7章  侵犯第8章  亲社会行为第9章  亲和与吸引第10章  友谊与爱情参考文献词汇表译后记

章节摘录

生物侵犯论生物学理论认为,从基因上来说,人通常都具有侵犯性。这里我们介绍两种认为侵犯是先天倾向的观点——心理动力论和进化论路径。心理动力论心理动力论盛行于20世纪初,它认为人们具有两种内在但对立的本能:生本能(Eros)和死亡本能(Thanatos)。弗洛伊德(Freud,1930)指出,尽管死亡本能最初导致了自我毁灭行为,但它随后又会调整方向,由原来的指向自我,转而作为侵犯行为指向他人。人们相信,侵犯行为是体内的紧张自然蓄积的结果,这一紧张最后必须被释放出来以重新建立平衡。尽管这一观点很有创意,但却鲜有现实证据支持。进化论路径进化社会心理学家宣称社会行为是长期进化形成的,并会世代传递(Simpson&Kenrick,1997)。这一路径的支持者指出,某一社会行为之所以存在,是因为要保证个体的基因能存活得足够长久,以传递给其后代。运用侵犯来保证基因的存活,在动物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雄性之间相互争夺配偶权,捕猎食物以保证生存,雌性则与入侵者战斗以保护幼崽。人类的侵犯行为也可用来保卫社会和经济利益。比如,一个野心勃勃的商业经理可能会为保卫既有位置或获得提升而与其同事争吵。不过,这种观点存在两个明显的问题。第一,它本身很难提供支持性论据,因为进化倾向既然是经历上千年发展而来,这就使其很难用实验室的短期实验加以验证。第二,我们人类不仅仅为了保卫自己和后代而具有侵犯性。事实上,正如我们稍后将在本章看到的,人们有时也会表现出对最亲近亲属的侵犯性,而不是侵犯他人以保护亲属。对侵犯行为的这些例子作出解释,对进化取向观点来说是一个真正的挑战。社会侵犯论根据社会心理学家的观点,我们生存的社会背景也能解释侵犯行为。当然,这些理论并不否认我们人类经常有一种表现侵犯性的普遍生物学倾向。然而,他们更关注于社会环境如何塑造这些倾向。

后记

衷心感谢博士导师方文教授的安排,博士师姐高明华和我从2008年4月开始合作翻译本书。其间,我们在7月份一同参加了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在兰州主办的社会心理学暑期高级研讨班,聆听了赵志裕和康莹仪两位老师的指导。研讨班上的管健、陈侠、陈满琪、张晓等老师和同学,对翻译中的问题也予以许多指点。翻译分工如下:师姐高明华负责第4-6章,其余各章由我负责。方文老师对本书的词汇表进行了详细校改。初稿完成后,我们又进行了互校。虽然认真细致,但难免还有疏漏,敬请读者批评指正,以待重版时改正。本书翻译是方文老师主持的200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社会转型:转型心理学的路径》(08BSH063)的部分成果。

编辑推荐

心理学研究主要分为美国、欧陆、英国三大流派,《社会心理学精要》介绍了社会心理学的核心概念、理论、研究方法和最新研究成果。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社会心理学精要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7条)

 
 

  •   刚接触心理学,希望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学习,这本书不错。看了这本书我发现金牛座的人好像是自我监视型性格的。^O^
  •   这本书是师兄师姐翻译的,对于初学者来说很适用
  •   讲的是挺专业的东西,但很好懂
  •   不错的书,发货速度也很快
  •   这本书是朋友推荐给我看的,当时翻了几页,觉得很不错,所以在网上订购了。到目前为止,书还没看完,但不影响我对它整体的评价,真的很不错,推荐给各位朋友。
  •   首先,本书是英国风格而不是美国风格,并且作者更多是心理学背景而不是经管背景的。从书中列的参考文献就能看到这一点。书中列了大概600篇参考文献,其中只有1篇Kahneman的文章,2篇Tversky的文章,其余像Zimbardo,Thaler的参考文献一篇也没有。其次,这本书是"精要"。本书虽然45万字,但是编排的详略得当。我用了一天(10小时)就粗读了一遍。并且,作者每小部分之后就有一个简略的小结,每一章有一个总结。每章还给了一个类似思维导图的"记忆地图",这些都有助于读者的阅读和记忆。第三,这本书翻译的也很不错。看得出译者对很多术语的翻译也都是用了心的。最后,这本书的整个脉络是:首先介绍了自我的概念,之后介绍了自我如何认知这个世界,我们的态度如何形成,我们如何进行群体的互动,社会对我们造成什么影响,以及偏见是如何形成的。最后几章介绍了侵犯、利他、友谊、爱情等内容。总体而言,我觉得还不错,值得推荐。
  •   还不错,就是纸比较黄,不过北京大学出版社这本书胜在定价不高,可以接受,而且最关键后面附了完全的参考文献,不像其他出版社的,完全去掉文献还不告诉人家可以从哪里下载(这点机械工业出版社的做得不错,虽然文献不全但是他们网站上都可以下载到完全的参考文献对搞研究的很有用)。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