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的文学

出版时间:2009-11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金英今  页数:305  
Tag标签:无  

前言

  高水平的韩国语人材不但需要过硬的韩国语应用能力,还需要具有快速阅读韩国语语料的能力以及从韩国语的海量信息中获取必要信息的能力,同时掌握丰富的韩国国情知识。为此,在高年级阶段要将语言学习与国情知识学习结合起来,通过语言学习国情知识,在学习国情知识的过程中学习、复习、巩固语言知识,并培养快速阅读能力。  为达到这一目的,我们编写了这套《韩国语国情阅读教程》。该教程有6个分册,包括韩国的语言、文学、政治、外交、社会、地理、信仰、民俗等内容。每课都包括课文、词汇注释、练习以及中文参考译文。通过本教程的学习,可以比较系统地学习8门课程,阅读120万字以上的韩国语语料,了解掌握与此相关的国情知识,掌握相当数量的词汇和语法,培养大量快速阅读的能力,增强韩国语语感。同时,由于知识具有系统性和实用性,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  从事与韩国相关的工作,需要了解如何用韩国语表达韩国国情知识。用汉语叙述的韩国国情知识已经是第二手资料,无论在信息的全面性或准确度上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形。从事与韩国相关工作的人很多,懂韩国语并能够掌握第一手原汁原味的韩国国情知识是最大的优势,不过在阅读过程中,应对其中观点加以正确认识和甄别。  该系列教材的阅读量比较大。但是从外语学习的规律、将来工作的需要以及教材的语言特点来看,这样的阅读量是合适的,应该也是可以完成的。  科学的理想的外语学习过程应该是理论与实践、演绎与归纳有机结合的过程。低年级阶段主要应以外语语言理论的演绎来指导实践,高年级阶段则主要应该是从外语实践中归纳来加深对语言理论的认识与理解。然而在我国的外语教学中,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演绎轻归纳的倾向,注重对语言理论的讲授,轻视大量阅读外文原文语料并从中进行归纳。阅读量太少,对各种语料缺乏感性认识,外语知识难以巩固。改变这一状况的重要方法就是增加阅读量。

内容概要

  《韩国语国情阅读教程》共有6个分册,包括韩国的语言、文学、政治、外交、社会、地理、信仰、民俗等内容。每课都包括课文、词汇注释、练习以及中文参考译文。通过本教程的学习,可以比较系统地学习8门课程,阅读120万字以上的韩国语语料,了解掌握与此相关的国情知识,掌握相当数量的词汇和语法,培养大量快速阅读的能力,增强韩国语语感。同时,由于知识具有系统性和实用性,有助于提高学习共趣。

作者简介

  张光军,解放军外国语学院亚非语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韩国语教育专家。  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非通用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非通用语教学研究会会长、中国韩国语教育研究学会副会长。  在国内外出版专著、词典、教材、译著等三十余部,发表论文百余篇。  承担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科研项目十余项,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等各类奖项十余项。

书籍目录

第一课 韩国文学的概念与范畴一、韩国文学的概念二、韩国文学的领域三、韩国文学的范畴与特点第二课 韩国文学的传统体裁一、韵文文学二、散文文学三、戏剧文学第三课 韩国文学的发展与中国文学一、新罗、高丽时期的汉文学和唐宋文学二、朝鲜朝的小说文学和明清小说三、近代转型期的韩国文学和中国文学第四课 近代转型期与日本殖民地时期的韩国诗歌一、开化期的各种诗歌形态二、对西欧诗歌的接受及现代诗坛的形成三、现代诗歌的分化与发展四、日本殖民统治末期的亲日诗歌第五课 近代转型期与日本殖民地时期的韩国小说一、开化期小说二、20世纪10年代的小说三、20世纪20年代的小说四、20世纪30年代的小说五、20世纪40年代的亲日小说第六课 解放时期和战后时代的韩国诗歌一、解放时期的诗歌二、战后时代的诗歌第七课 解放时期和战后的韩国小说一、解放空间的小说:寻找出路二、20世纪50年代的小说:没有出路与路的变质第八课 意识形态和产业化时代的韩国诗歌一、20世纪60年代的诗歌二、20世纪70年代的诗歌第九课 意识形态和产业化时代的韩国小说一、灿烂的四月和受挫的自由二、民主主义的成长及其文学实践三、对“父亲”的探寻与被损毁的生活第十课 民主化运动和解禁时代的韩国诗歌一、民众诗歌与民众的想象力二、观念、技巧与情绪三、诗歌和体验的真实性第十一课 民主化运动与解禁时代的韩国小说一、揭露劳动现实和暴力的真面目二、观念派和新创作方法的尝试三、对战争与分裂的新阐释四、对世俗日常性的抗拒与知性语言第十二课 韩国的批评文学一、“文建”、“文协”与解放时期文学批评二、“新批评主义”和战后的批评三、《创作与批评》、《文学与知性》以及20世纪70年代的批评四、期刊书运动与20世纪80年代的批评五、理念的退潮与20世纪90年代以后批评的多样性第十三课 韩国的戏剧文学一、传统的民俗剧二、近代转型期的戏剧三、解放时期的戏剧四、战后时期的戏剧五、20世纪60年代的戏剧六、20世纪70年代的戏剧七、20世纪80年代的民族剧八、20世纪90年代的戏剧第十四课 韩国的随笔文学一、韩国的古典随笔二、韩国的近代随笔三、韩国的现代随笔四、韩国的“随笔日”第十五课 韩国文学在海外一、韩国文学在海外被介绍的概况二、韩国文学在海外介绍之语种别特征第十六课 信息化时代与韩国文学一、信息化时代的文学二、2l世纪韩国文学的模式三、韩国的网络小说附录 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在解放前夕的小说文坛上,新小说创作方法的确立问题成为所有作家关注的焦点。在解放的感激中从精神上克服殖民地时代的体验,不管它是体验性陈述还是批判性叙述,都需要对小说创作方法本身进行反省。这不仅是怎么写的问题,它还会因为作家所选择的世界观不同而呈现出价值判断上的极大不同。  由左翼文人所提出来的进步现实主义是指意识形态在小说中的实践。根据进步现实主义所创作的小说最重视的是斗争和实践。因此,他们所标榜的现实主义不重视对对象的客观认识而只重视理念性的统一。甚至在塑造人物性格时,也不把成败的评判标准放在个性的塑造上而是放在理念的透彻性与否之上。  在池河莲的短篇小说《路程》(1946)中,解放初期的社会主义运动家被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一是在日帝时期参加过思想运动的人物,对党组织和个人的关系有深入的理解,积极投身于阶级运动。另一个类型是开矿挣了钱的俗人,企图借金钱做党的高级干部,利用党来满足自己的权利欲。小说通过两个人物的对比,表现了对似是而非的社会主义者的批判和对党的理念的热情,但由于观念倾向性太强,未能活灵活现地刻画出生活之现实。  在进步的现实主义在小说中作为阶级宣传的手段被利用的时候,金东里把文学的本质精神归人人道主义的创作活动则在另一方面掀起了波澜。金东里主张个性的自由和人性的尊严,他的纯文学代表着民族阵营的文学论。但是,如果说在所有人类的生活中发现既成的天定的命运,那么这种文学也不过是一种观念性文学而已。就像早在解放以前金东里所发表的《巫女图》等作品和殖民地现实毫无相干一样,解放以后的《驿马》(1948)等作品也不过是观念性主题的反复而已。

编辑推荐

  本系列教材由北京大学、韩国首尔大学、韩国成均馆大学、山东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大连外国语学院、延边大学等国内多所高等院校的权威专家、学者共同编写。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韩国的文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