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12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袁行霈 编 页数:405
内容概要
《国学研究》为综合性学术性刊物,旨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介遵实事求是的学风,鼓励在学术问题上大膽探索,努力创新。 本刊登载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学术论文,距学科的综合研究与各学科的专题研究并重。内容涉及以下学科:古代文学、近代文学、古代文论、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古代史、近代史、史学史、敦煌吐鲁番学、思想史、哲学史、宗教史、法律思想史、政治思想史、经济思想史、军事思想史、科技史、美学史、伦理学史、文化史、考古学、中外文化比较研究、中外文化交流史等。 《国学研究》主要内容有:《天圣令》所附《唐令》为建中令辩、《登科记考》续补正、永固陵与北魏政治等。汇编文史哲考古等专业国学论文二十余篇。
作者简介
袁行霈,男,原籍江苏武进。 1936年4月出生于山东济南,出身于一个传统的读书人家庭,家庭培养了他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1953年他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 1957年北大中文系毕业留校任教,从此开始了教学与科研生涯。 1958年秋先是带着学生到北京城子煤矿半工半读,每周三天下矿井挖煤三天上课,持续了两个多月。接着又到密云钢铁公社劳动了大半年,烧过锅炉,做过炉前工、木工、铸工。 1959年夏他又下放到斋堂公社白虎头大队劳动。 1960年3月才回到北大。 1962年以后那段狠抓阶级斗争的岁月里,先生被定为全校的“白专”典型。 文革开始后,很自然地受到批判,下放鲤鱼洲“五七干校”劳动了一年多,在一次翻车事故中,从波阳湖大堤上摔下来,差一点丢了性命。在那种压抑的氛围中,先生感到动辄得咎,无所适从,“那是我一生中最不开心的时候”。? 1977年高校恢复招生后,袁行霈在北大为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中国文学史、中国诗歌艺术研究、陶渊明研究、唐诗研究、李贺研究、唐宋词研究等课程。他在教学工作中不断探索进取,取得较好的效果。 1979年晋升讲师。独自撰写了《山海经初探》、《汉书艺文志小说家考辨》、《魏晋玄学中的言意之辨与中国古代文艺理论》等论文在1979年发表,开始引起学术界的注意。 1980年任副教授。 1982年至1983年,他应日本东京大学的邀请,前往讲授陶渊明研究等五门课程。 1984年成为中文系特聘教授。 1986年取得博士生导师资格。 1992年,袁行霈兼任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国学研究》主编。 1992年至1993年,他任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客座教授。 1994年任大型系列电视专题片“中华文明之光”(150集)总顾问。 1997年以美国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者身份在哈佛大学访问研究,并在哈佛、耶鲁、哥伦比亚、华盛顿、夏威夷等大学演讲。 1998年再次任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客座教授。 1999年出任北京大学人文学部主任。 2000年又出任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 2004年任香港城市大学客座教授。 2005年被北京大学确认为资深教授,享受理科院士待遇,同年被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聘为教授(与北京大学联聘)。 2006年1月18日,被聘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
书籍目录
《天圣令》所附《唐令》为建中令辩《登科记考》续补正永固陵与北魏政治契丹大字《耶律习湼墓志铭》再考释《五礼通考》征引“二十四史”考异《周礼》“古字”新证希麟《续一切经音义》引“方言”考先秦四部子书小说成分考辨明清时期书坊翻刻通俗小说现象刍议曾布《水调歌头》大曲述略“同光体”与晚清士人群体——从同光清流到武汉幕府《汉志?六艺略》之《春秋左氏传》疏说四十七部元刻元人别集书录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2008年大事记(2008.01—2008.06)
章节摘录
《天圣令》所附《唐令》为建中令辩 戴建国先生曾在《历史研究》、《文史》上发表三篇文章,揭出天一阁藏明钞本《官品令》,乃是久已失传的北宋仁宗天圣七年(1023)刊怖的《天圣令》以及附绿的《唐令》残篇,并封此造行研究。据乐其数占到原文三十卷的三分之一,达十卷之伙②。而在这十卷中,戴先生又披露了《田令》舆《赋役令》全文,逭就使我们封于北宋《天圣令》特别是所附《唐令》中的雨卷令文有了比较完整的认识,其功厥伟。但戴先生认定《天圣令》所依据及所附之《唐令》为“开元二十五年令”之结论,笔者则不敢苟同。2006年,中华书局出版《天一阁藏明钞本天圣令校证〔附唐令复原研究〕》,全文披露十卷《天圣令》及所附《唐令》,其中还有宋家钰、黄正建等九位先生的研究成果③;而在是年的《唐研究》第十二卷上,亦有他们封于《天圣令》暨《唐令》的考察④。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