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07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印]达斯 页数:312 译者:侯俊丹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生命与言辞》通过人类学研究的方式观照了当代暴力及其对日常生活的影响这一问题。这份民族志研究主要针对1947年印巴分治事件中的极端暴力问题。以及1984年英迪拉·甘地遇刺后对锡克教徒的大屠杀事件。与主流人类学研究不同。达斯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这类暴力是如何进入到“日常的隐秘之处”的。这部著作讨论了集体暴力、谣言、宗派冲突、新型亲属制度、国家和官僚制几个面向。及其与暴力、性别和主体性之间的关系。达斯对“日常”这一概念的分析交织着人类学和哲学两方面的反思,从而为理解社会和文化中的暴力问题提供了新途径。
作者简介
微依那•达斯(Veena Das),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人类学系主任。她的研究方向包括:女权运动、性别研究、宗派暴力、医学人类学、后殖民主义与后结构主义理论等。达斯的处女作《印度种姓和仪式面面观》(Aspects of Hindu Caste and Ritual,牛津大学出版社1977年版),探讨了印度种姓制度结构的组成。此后,她的研究兴趣转向暴力和社会苦难问题,与哈佛大学的凯博文(Arthur Kleinman)教授等人一起合编了《社会苦难》(Social Suffering,加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及《暴力与主体性》(Violence and Subjectivity,加州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等书,她本人的专著《重大事件——当代印度分析之人类学视角》(Critical Events:An 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 on Contemporary India,牛津大学出版社l995年版)第一次通过人类学研究探讨了南亚的暴力问题。1995年,达斯获得了瑞士人类学—地理学年会奖章。2000年,她被芝加哥大学聘为名誉教授。
书籍目录
一 事件和日常二 被绑架女性的形象:性化公民三 语言和身体:“交互”对痛苦建构的作用四 见证行为:暴力、性别和主体性五 边界、暴力、时间的工作六 思考时间和主体性七 谣言语域八 地方的力量九 国家的签名:模糊性的吊诡十 悲伤和哀悼的画像十一 再谈创伤、证词和政治共同体附录 苦难、合法性和治疗:博帕尔邦事件致谢译后记
章节摘录
一 事件和日常多年以来我致力于思考和撰写有关暴力的问题,并且追问这样一个问题:在塑造我们称之为“暴力”的这一对象上,人类学起了哪些作用?我在本书中勾勒的图像好比某种地图(或者像一个整体的某个片断),记录了我的思想历程,起点始于我第一次意识到自己的思想历程纠结了各种围绕暴力而产生出的问题:我的这一思想旅行并非要向前开辟,而是返身回溯,收集语词和思想,我认为,正是这二者在田野中把“我”和对话者维系在一起。有两类主要事件扎根于我的民族志和人类学反思中,但是,本书并非在历史学或精神分析学(它们也可以给出诠释)的意义上来讨论它们。相反,这本书叙述了深深嵌入这些事件之中的那些特定的个人和共同体(communi-ties)的生活,由此,也叙述了事件如何触及了日常生活,并且如何将自己隐蔽在平常之中。在现象的较大可能性和生活的独特性这两个方面上,它记、录了我的关注点。经过学科训练,我通过人类学的术语,用所谓的“访谈人”来追问这类问题——不过这本书是对他们的回应——如果说有人把访谈人勾画成为自己事先想好的问题提供答案,那么,我并不是这样。本书的任务并非为了使他们的创伤得以昭示天下,我们熟知的对战后退伍老兵,或重大灾难受害者的很多优秀研究就采用这种思路。虽然我也扼要地考察了那些论战,但我把注意力放在了集体和个体之间、体裁和个体对故事情节构筑之间含糊不清的关系上。因此,我考察以下问题:栖居在世界中是什么意思?如何使世界成为自己的?如何解释主体的面貌?失去一个世界是什么意思?我们尝试去找到某种中介来勾勒重大事件之间的关联,因为正是这些事件塑造了重大历史问题和13常生活,那么,可能性和现实性,或现实性和可能的结果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我所陈述的这两个事件——1947年印度分裂以及1984年前总理英迪拉·甘地遇刺,构成了一个历史时期。在这一时期内,民族国家在印度稳固地建立起来,成为共同体形式表达自身的参考框架。同时,沦陷于暴力之中的生命故事亦成为民族纪事的一部分。本书中,有两个概念在多个章节中以不同方式纠结在一起,它们是声音(voice)和13常(everyday)。我从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和斯坦利·卡维尔(Stanley Cavell)的著作里借用了上述概念。此外,本书要探求的另外一层问题是,人类学如何能纳入这两个概念来考察这类问题。
编辑推荐
《生命与言辞》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