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宗的真相

出版时间:2008-4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孟宪实  页数:281  
Tag标签:无  

前言

唐高宗李治,是唐朝的第三位皇帝。从650年到683年,在位时间是34年,比父亲唐太宗多出整整十年。唐高宗统治唐朝34年,在唐朝的21位皇帝中(包括武则天),他统治唐朝的时间仅次子唐玄宗(46年)。那么唐高宗到底是怎样的一个皇帝呢?虽然大家不是专门研究唐史的专家,对于唐高宗也应该有所耳闻。请仔细想一想我们印象中的唐高宗,我们对他的评价是怎样的呢?四个字:“软弱无能”。一个统治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的皇帝,竟然是一位软弱无能之辈,而且统治时间还那么长久?这到底可信不可信呢?唐高宗真是软弱无能吗?确实有很多人这么说。《旧唐书·高宗本纪》的“、史臣日”,说高宗即位以前还不错,有长者之风,从即位开始,立刻判若两人。荡情后宫,荒于政局,废掉王皇后,让舅舅蒙冤。忠良靠边,小人得志。导致国家基础破坏,宗社空虚。这样的评论当然也只能用软弱无能来概括,甚至比软弱无能更糟。清人褚人获的《隋唐演义》、民国时蔡宗藩的《唐史演义》都这么说。那么,唐高宗李治到底是不是一个软弱无能的人?软弱指的是否是性格,这要在具体的事情中显示出来。是否无能呢?我们要看他把国家治理得如何。历史研究是以既往的人物和故事为对象的,我们要通过相关的证据,或者文字或者文物去接近当时,了解事实,专业的说法就是通过史料接近史实。但是如果史料记载有出入,有矛盾,我们怎么办呢?这就是歧路亡羊的故事。一旦走错了路,那就会失去目标,甚至会南辕北辙。于是史学的研究工作多半是对史料的甄别,甚至要对史料进行百般挑剔,可是,这不陷于矛盾了吗?是的。既要依靠史料,还不能完全相信史料。举一个容易明白的例子。侦探破案,要面对许多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的现象,真相只能有一个,但是证据可能是互相矛盾的,如何识破假象、认清真相,就是侦探的责任。历史学家的使命也是如此,去伪存真,弄清历史真相,就是历史研究。历史研究的乐趣正在这里,弄清楚一个千古之谜,如同破解了一个大案件,那内心的愉悦是无法言说的。只要你身在其中,其中的乐趣自然容易体会。本次讲座,通过一系列历史事实,剖析唐高宗那个时代,解析唐高宗的朝廷,回归历史现场,同情、理解当事人。我讲的唐高宗,也许与你的印象很不一样。复原唐高宗,就是我的使命。今天,我们首先从唐高宗的早年生活入手。

内容概要

流光溢彩的盛唐岁月里,谁的时代里国土最辽阔?谁的统治下“良吏”最多?历代帝王视之为事业巅峰的封禅大典,由谁最先成功举行?唐高宗。    为了接上父亲的班,他隐忍,但绝不坐以待毙。当一个个疯狂争夺的兄弟倒在阋墙之争的血泊里,人们才发现,一直默默无闻的李治原来并非无所作为,他只是以退为进,把“用弱”的策略发挥到了极致。    为了接好父亲的班,他妥协,但绝不懦弱。当步步进逼的权臣把他逼到墙角,他只好“突围”——废王立武,流放褚遂良、处死长孙无忌,为我们上演了一场“皇帝是怎样炼成”的大戏。    后世的史学家,因为篡夺皇权的武则天而不惜把李治写得懦弱无能。但又有多少人意识到,培养武则天本就是李治有意为之——他要证明给世人看,“废王立武”是多么英明的决定。历史的真相绝非女主专政,而是夫唱妇随;绝非后宫干政,而是夫妻协力。武则天的篡权,在李治时期甚至没有一点苗头。

作者简介

孟宪实,黑龙江省讷河人。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教授。在隋唐史、敦煌吐鲁番学领域学有专长。
他强调学术性与普及性得统一,以专业史学家的眼光,用最通俗的方式讲述历史。不仅着力于讲述的生动有趣、知识的准确翔实,更把传达“历史的意识”作为首要目标。是罕见的在通俗性和专业性两个领域都备受推崇的作者。
著有《汉唐文化与高昌历史》、《从玄武门之变到贞观之治》等。2006年12月,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主讲《玄武门之变》,2007年5月主讲《贞观之治》,2008年4月主讲《唐高宗的真相》。为电视剧《贞观之治》的编剧(与作家阿城合作)。

书籍目录

序 一个不同于以往的唐高宗引子 拨开迷雾,告诉你一个真高宗第一讲 殿下的早年生活第二讲 从殿下到陛下第三讲 舅舅当家第四讲 房遗爱谋反案第五讲 长孙的巅峰时刻第六讲 高宗突围第七讲 甥舅战役第八讲 高端决战第九讲 反对派的结局第十讲 悲剧渊源第十一讲 唐高宗的功臣们第十二讲 帝后一家第十三讲 高宗的太子们第十四讲 亲密战友第十五讲 升平皇帝附录一 公主之死附录二 唐高宗大事年记附录三 唐高宗世系表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废后风波——唐高宗与武则天之一公元655年,26岁的唐高宗李治不顾众宰相的反对,坚持废掉王皇后,立武则天为后。废王立武,就是唐高宗的玄武门之变,这一事件标志着高宗开始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使皇帝的威权。为了抬高武则天的地位,同时也是为了证明自己废王立武的决策正确,高宗要求百官朝拜皇后,下令将武氏家族列入一等士族,甚至让武则天参预朝政。一时间,武则天以及武氏一族风光无限。不过,八年之后,公元664年年底,唐高宗和武则天的关系出现问题,废后风波骤然而起——唐高宗要废去武则天的皇后地位。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根据《资治通鉴》的说法,情况是这样的:首先,从远的背景来说,皇后参预朝政以后,专作威福,皇帝也受制于皇后,不胜其忿。其次,导火索是道士郭行真出入禁中与皇后为厌胜之术,被宦官王伏胜告发。皇上于是大怒,招来宰相上官仪。上官仪说皇后专横,人民很愤怒,废了她算了。皇帝说正合朕意,立刻命令上官仪起草诏书。可是,皇帝没有想到,自己身边的人都是皇后的密探,密探们一看,这还得了,大家于是拼命往后宫奔跑告诉了皇后。皇后立刻到皇帝身边亲自辩护。皇上一看皇后来了,起草的诏书就在当场,被皇后抓了一个现行,立刻吓破了胆,缩了回去,不敢宣布废黜皇后。可是,皇帝怕皇后怨恨自己啊,只好把责任推给上官仪,说是上官仪教自己的,自己开始可是没有这个心思的。结果呢?大家可想而知。上官仪成了替罪羊。不仅如此,他们发现上官仪跟王伏胜有过一样的经历,就是都伺候过废太子李忠,于是他们的政治动机就昭然若揭。最后,把他们和曾经伺候过的主子,一起打成谋反集团,李忠赐死,上官仪等杀掉。这个事情,来得很突然,几乎没有任何先兆。所以,我们要找出背后的真相,还是要费一番周折的。我们能够看到这么几个问题:首先,唐高宗要废皇后,不是深思熟虑的结果,是临时决定。其次,唐高宗不敢面对皇后武则天,而武则天能够从容自我申辩,说明两人之间还是唐高宗方面心虚。如果是因为武则天专横,高宗要废后也算是理由充足。如果确实因为武则天长期以来专横跋扈,那么高宗可以仔细安排,从容废黜她,为什么会如此仓促呢?按理说,唐高宗经历过废王立武事件,应该懂得废去皇后不是一件小事,而且多年辛苦抬举武则天,如今这么一废,不是自己打了自己的耳光吗?另外,到底为什么唐高宗如此心虚呢?这让人不得不产生很多怀疑,而《资治通鉴》的这段记载竟然没有认真交待。其实,《通鉴》的记载不是独家发明,它来自《新唐书》。但是,即使《新唐书》也没有给出合理的解释。它们使用的统一口径是唐高宗性格问题,面对真理不敢坚持。究竟是唐高宗的性格问题还是另有隐情呢?655年立为皇后之后,武则天又相继生下了第三子李显(656)、第四个儿子李旦(662)。原本是恩爱夫妻,这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让皇帝突然说要废后呢?如果说是皇后专横,史书却没有记载任何一件具体的事情。皇帝和皇后的冲突到底是什么原因,这么重要的事情,不可能一点线索都没有留下。对于很多女人而言,皇帝这个人就是一块大肥肉,能够跟皇帝有所亲近,大约就是女人最成功的人生境界。武则天当了皇后以后,后宫的事情可以自己说了算,所以就把自己的姐姐引入宫中。高宗很高兴,封了他的姐姐为韩国夫人。韩国夫人生有一男一女,正在家里守寡,得到高宗的欣赏,一定心里高兴。请注意,这个欣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这里说的可是发生了床笫关系的那种。这是不是武则天原来的心愿呢?我们也没有办法证明。这个韩国夫人呢,运气也是有限,享福没有几年就去世了。但是,她的位置又有了接班人,那就是她自己的亲生女儿。看起来,唐高宗更喜欢这个年轻女孩,给她一个封号叫做魏国夫人,武则天似乎也没有什么反对的动作。说不定,武则天也暗自高兴,看看,你这个皇帝还是跳不出我的手心。不过,事情渐渐发生了变化,而且正在向武则天无法控制的方向发展。什么方向呢?唐高宗很想给魏国夫人一个正式的内命妇名号。这有什么重要的吗?当然有。所谓的魏国夫人是外命妇,在制度上并非属于皇帝的女人,从这个意义上说,唐高宗跟魏国夫人的关系是非法的。而所谓的正式名号,就是嫔妃一类的内命妇,内命妇的一个简称就是“内职”,那就是皇帝的合法女人。如果真的给魏国夫人一个正式的内职,那么这个小外甥女跟皇帝的关系就成了合法的。不仅如此,她跟自己的姨姨武则天就成了名正言顺的二女共一夫。这样一来,对于武则天而言,心里的别扭是可想而知的。甚至于,武则天还意识到了某种危险性。所以,她坚决反对高宗给魏国夫人正式身份。《资治通鉴》在废后风波几年以后的相关记载里才提到这件事情,但是并不提它与废后风波的关系。看来,皇帝跟自己的外甥女两人发生关系,武则天并不反对,但是要给一个正式的名号,武则天是不同意的。没有记载说魏国夫人是什么态度,猜测起来应该是站在背后支持皇帝。皇帝与皇后在这件事上发生了争执,可能有一段时间沟通困难。所谓皇帝受到皇后的限制,到底是什么事呢?现在能找到的就是此事。宦官王伏胜,一定是发现了皇帝和皇后之间发生了问题,所以才敢于在郭行真道士入宫以后去告发。内宫有和尚道士往来,那是常事。如果皇帝和皇后不是出现了问题,王伏胜打死也不敢告发。皇帝正在郁闷,心旌动摇,为什么不乘机废了皇后呢?说不定这个时候皇帝还想到,干脆让魏国夫人当皇后也不错啊。于是找来上官仪商量。上官仪是一个风流才子,贞观时期的进士,他的诗歌被称作上官体,在长安是著名的帅哥明星。他写的诗,是长安时尚的风向标,每一首出来,立刻被传抄。但是,文学水平跟政治是两码事,政治谋划方面,上官仪还是一个新手。上官仪见皇帝要废皇后,赶紧表态支持,也没有考虑一下,皇帝此时的想法,究竟是深思熟虑呢,还是一时的冲动?当初废皇后,搞得天翻地覆,现在废皇后,会有哪些问题,会产生哪些后果,严重的后果应该怎样预防等等,反正,这些他都没有考虑,当场表态支持,也一定把理由使劲夸大一番,如同又作一首新诗。于是,一时冲动的皇帝,遇到了诗性大发的诗人,两人兴冲冲地过家家,连身边的人都觉得太儿戏。结果,当皇后急匆匆赶来问个究竟的时候,连皇帝本人都傻了眼。没有办法解释啊。其实,换另外一个人,也会劝劝皇上,废皇后不是小事,皇上应该仔细想想清楚。那样,皇上也许不会如此。但是,偏偏是上官仪。皇上冲动,他比皇上还冲动。于是,一切后果只好由他来承担。上官仪原来被废太子李忠的属官,可巧王伏胜也服侍过李忠。后来,他们二人跟李忠一起被打成谋反集团,远在黔州的李忠竟然被赐死。有人当了替死鬼,风波也就过去了。对于唐高宗和武皇后来说,这次争风吃醋的风波闹得有点大,所以也应该巴不得快点过去,而且肯定是谁也不愿再提起。另外一位当事人魏国夫人,又与唐高宗回复了原状,没有正式身份,但保持着旧日的暧昧关系。这种关系又维持了两年。《资治通鉴》记载,乾封元年(666)八月,魏国夫人被武则天毒死。当时皇帝皇后封禅泰山完成,返回了西京长安。武则天的哥哥始州刺史武惟良、淄州刺史武怀运与天下诸州刺史一道陪同皇帝登泰山,然后又一道陪驾回京师,武惟良等献食,皇后偷偷在食物中放了毒药,结果魏国夫人食而暴卒。这是《资治通鉴》的说法。而诸书的记载,并不完全相同。魏国夫人被毒死的事,是发生在宫廷之内还是武则天母亲宁国夫人宅第,有两种说法。大概在司马光编写《资治通鉴》的时候,已经无法弄清楚这次投毒事件到底发生在什么地方了,面对不同的说法只好选择一个了。此事如果发生在宫廷里,也还有问题。其实,唐朝有专门的机构,负责皇帝的饮食,似乎也包括嫔妃们的饮食。按常理推测,即使是地方刺史献食,这个机构也应该负责品尝,怎么还是让武则天找到投毒的机会呢?魏国夫人之死,现在的历史记载,异口同声指向武则天,在没有新资料的情况下,存疑也只能存疑,试图破解还是太困难了。总之,这些很快都成了过眼云烟。一切都恢复原来状态,高宗和武则天依然是恩爱夫妻。高宗和武则天的感情还不至于如此脆弱,但是这个事情确实是一次考验。高宗一定深深地歉疚。史书记载,从此以后,皇帝允许皇后垂帘听政,武则天的政治地位再次提高,两人被称作二圣,这可以看作是皇帝对废后风波的歉意表达。

后记

1994年9月,我刚刚投到吴宗国先生门下。此前,我大学毕业后已在新疆师范大学教书十一年。对于做学生而言,我是老兵新传,但是对于历史研究,依然有很多迷茫。有一天,我战战兢兢地问吴先生:“历史研究如何发挥推动历史的作用?”吴先生微笑,而微笑之后,吴先生通常会反问:这要问你啊。但这次,先生没有反问,而是简单有力地说道:转变为常识。应该承认,这个问题折磨我很久,虽然身在历史学界已经多年,但是一直不能很清晰地把握本学科的价值。仅仅是搞清楚历史过程不能满足我们的疑问,一个学科如果没有现实的意义,它的存在价值不是很值得质疑吗?那么历史研究的价值何在呢?我提出的问题,已经预先设定历史研究有推动历史的作用,问题的焦点放在推动历史的路径上。从研究到常识,正是史学研究发挥作用的途径,传播是必经之路。先生的回答,简明扼要,我在迷茫中如同看到了一盏明灯。多年以后,我从编写电视剧《贞观之治》到电视讲座《玄武门之变》、《贞观之治》,以及这次的《唐高宗的真相》,与传播不期相遇。回想与当初先生的教导暗合,应该不是偶然的。好在,在这些很通俗的讲座中,自认为也加入了比较专业的思考。如果说,此前的历史研究,是先有学术成果后有通俗传播的话,那么这次正好相反。学术思考不是以学术论文的方式首先发表,而是用这种比较通俗的方式与更多的读者见面,想起来,也别有一番风味。感谢吴宗国先生再次为我写序。有先生的支持,学生就会感到心里踏实。去年,我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录制《唐高宗的真相》的讲座。这本小书就是在讲稿基础上增改而成的。出版的内容要多出许多,一些是原本讲座中有而因故没有播出的,一些是讲座没有而后来增加的。我一直不能很好地按照教案讲,所以讲座不足的部分,总有许多要添加补充。中央电视台社教中心教育专题部主任魏淑青女士一向对我多有鼓励,百家讲坛的负责人万卫先生、策划解如光先生,一直热心地关照我的讲座和图书出版。编导张长虹、魏学来、兰培胜、林屹屹一直为我不成熟的讲座加工添彩,做了很多额外的工作,十分辛苦。请接受我诚挚的谢忱。从2005年10月起足足两年,每个周六我都会在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度过。我们有一个“新获吐鲁番出土文献整理小组”,整理近些年吐鲁番出土的古代文书。在荣新江先生的领导下,我们小组的工作很有成效,最近我们研究整理的成果《新获吐鲁番出土文献》即将出版面世。因为要在百家讲坛录制讲座,很多本该我负责的工作只好由荣新江先生完成。没有荣先生和小组其他成员的理解、承担与支持,讲座很难完成。感谢荣新江先生,感谢整理小组的全体成员。本书最终决定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让我有一点点回报的心绪。刘方老师是我长期敬重的师长,本书由她牵头编辑,让我满心荣光。编辑岳秀坤、张晗等,虽然此前未曾谋面,但是他们认认真真的工作精神让我很是感动。沈睿文、江晓辉为本书提供了很多帮助,虽然原本就是朋友,但是真诚的致谢还是需要的。

编辑推荐

拨开千年迷雾,还原历史本真。《唐高宗的真相》以作者在CCTV-10百家讲坛所作同名讲座,为基础整理润色而成。唐史专家讲述《唐高宗的真相》。号称盛大的唐代国土,在谁的时代最为辽阔?唐太宗梦寐以求的封禅大典,在谁的时代首先成功举办?唐高宗李治。李治让贞观之治再上一个新台阶,给开元盛世打下更牢固的基础。然而,千年以来,人们只记得,他是英明圣主李世民的乖儿子,他是铁腕女皇武则天的弱丈夫。其实唐高宗李治外圆内方、胆大心细,敢想敢为。没有高宗时代的发展、巩固、铺垫,贞观之治就只是短暂的高潮,开元盛世将成为无源之水。作者在爬梳、甄别大量事实的基础上,大胆为唐高宗翻案,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不一样的唐高宗。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唐高宗的真相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16条)

 
 

  •   以前看关于武则天的书,都是把武则天写的特别恶毒,不管是自己的亲生儿女还是大臣,只要是挡了她的路,她都毫不犹豫的除掉,而这本书能够在事件中找疑点,在疑点中探讨历史,还世人一个真实的武则天和唐高宗李治*书是好书,就是编辑太不负责了,有错字和错句*
  •   能详实的了解到唐高宗从一个普通的皇子殿下到皇太子殿下这段时期,李治作为皇子、皇太子时的性格特点以及政治作为等等表现;从贞观二十三年五月继位为皇帝陛下后,李治在政治上的作为、在生活上的细节等等,使我从一个新的角度认识了这位李世民与长孙皇后的第三个儿子李治的另一面。此书非常值得一读!!!
  •   非常好的一本书,纠正了我的很多原来的错误认识,更清楚地了解了唐高宗李治,武则天替他背了不少黑锅啊。推荐!
  •   中国传统的史学,包括中学教科书,喜欢把人脸谱化,拍成印度飞饼,好,或是坏,最是害人不浅。所以,孟老师的这本书才具价值,给我们一个真真实实的李治,和一个有血有肉的武媚娘,《大明宫词》里其实已经做了这样的尝试了,那里的唐高宗就是这样一个其实胸中有丘壑的皇帝,很多情况下是大智若愚。这样的书多了,学生们在分析“戊戌变法”的时候就不会简单一句话“慈禧的责任”了。我们的教科书也该改改了,不要再害人了。
  •   看讲座之前就很喜欢唐高宗了,虽没史实依据但仍觉得李治不会是那么软弱无能。看了讲座更是喜欢。编排不错,纸张也很好。印刷也不错。
  •   历史经常发生误解,一个好好的人偏被说成是一个庸君,唐高宗,一个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帝国的最高统治者竟是一个懦弱无能的君主吗?孟宪实老师给了我们一个真实的唐高宗,揭开了历史的迷雾。读后大有收获。
  •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唐朝的武则天皇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御驾临风的女皇,这也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唐朝是我国历史上法制最健全的封建王朝,其制订的以《唐律》和《唐律疏议》等为代表的法律深深影响了周围日本、朝鲜、越南等诸多国家,整个社会法制理念的稳固性与开放性是前无古人的,这是唐朝能产生唯一女皇的社会基础。法制社会的一大基本准则就是:“法无明文禁止的,人们就可以做。”在非法制社会里则变成了“法无明文许可的,人们就不可以做”甚至“法律明文许可的,人们也不可以做”。因此,在法制社会里,人们的创造性被大大地激发了出来,整个社会象一部宝马轿车一样,动力十足;在专制社会里,人们则象北庙的和尚一样当一天班撞一天钟,整个社会死气沉沉,人类好象纯粹是为了尽法定义务而生老病死。武则天有幸生于一个法制社会,在那个时代,平阳公主可以王侯身份独置幕府参政议政,死后可以军乐军礼厚葬;在那个时代,非太子身份的李世民可以在太子李建成密谋加害时正当防卫,杀死太子;在那个时代,外国的思想和使节得以自由出入国门,政府还主动派出高僧到西天学习异族的先进文化;在那个时代,妇女们开放的低胸装使今天的时髦少女都自叹弗如!鉴于唐朝的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女性不得被指定或自行指定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等类似规定,因此,当时机成熟后,则天皇后自行加冕成为女皇便是顺其自然的事了,当时的国人似乎也没有“地球倒转,头脑倒悬”的过度不适。你看,象狄仁杰这样的人之豪杰不也在积极辅佐女皇并使国家继续保持了和谐、进步了吗?宋朝以后,“存天理,灭人欲”的程朱理学理念逐步替代了盛唐时代风行的法制理念,中国社会开始走下坡路了。从此,中国大地上再未产生过女皇,哪怕是慈禧老佛爷也顶多是垂帘听政而不敢自行加冕。
  •   普通人眼里,高宗似乎就是武则天背后的一个男人,窝囊平庸可怜……可是在作者的笔下,有足够的史料支撑,高宗是一个高明的政治家,有极强的政治手腕治理蒸蒸日上的唐帝国。角度非常新颖,非常喜欢。唯一一点不足就是支撑的史料不太详尽,如果有更多会更好。PS:现在真是越来越流行百家讲坛式的书籍了,百家争鸣让老百姓受益的确是好事情
  •   一直对于唐高宗的时代特别感兴趣,一个具有如此争议的人书写的很不错,让我更加深入了解了唐高宗,并且还原了很多历史真相
  •   不读此书便不会了解唐高宗,对开元盛世的渊源也就了解不全面
  •   对唐高宗的历史人物进行了客观的评价。
  •   以前一直以为唐高宗很没有,今天才明白唐高宗也是以为伟大的君主
  •   展示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唐高宗
  •   孟老师给的角度人让人匪夷所思,读完后心情复杂,有些矛盾。从电视上到电影上的唐高宗的形象被孟老师彻底“颠覆”了 不错不错
  •   内容丰富,对唐高宗详细剖析,很独到,很过瘾。
  •   整体的分析有一些道理,但是好像把唐高宗过于精明。
  •   在报纸上看到书评,强烈推荐此书,路过当当时恰好遇上,看了以后发觉,果然是不一样的感觉,不一样的唐高宗.
  •   与历史不一样的高宗,还有武则天,客观
  •   很不错,条理分明,有论据有论点.重要的是,看问题很客观.历史上对于唐高宗和武则天的看法太过于片面,甚至林语堂也是将武则天妖魔化看待.今天,我们应该客观而公正的看待历史.很不错.建议大家买
  •   写的很不错,让我认识了不一样的高宗和武则天
  •   很喜欢孟老师的书,他的第一本《从玄武门之变到贞观之治》我就买了,这本书有助于广大读者了解历史的真相,推荐大家都读一读。
  •   这是一个很有争议的皇帝,但如果没有他的平庸,去延续唐太宗的制度,可能就没有后面的盛世!
  •   颠覆了传统看法,并且有一定道理,但是有时候也怀疑,同样差不多的史实,不同的历史学家做了不同的解读,同样的史实,不一样的历史真相,读者该信谁?
  •   一口气看完了,语言生动,讲的内容也有趣,在我看的百家讲坛的书中属于过瘾的。
  •   对想了解这段历史的人很有帮助,质量也很好
  •   百家讲坛第一次在北大出版社出版图书,质量很好,排版不错,比孟老师在百家讲坛讲的内容多很多,很详实。
  •   这本书不错 收获很多 比现在的某些上百家讲坛的人水平高多了 (个人之见 因人而异)
  •   跟我自己对这段历史的看法一致尽管我一直认为自己是胡思乱想
  •   好书,从另一个角度解读历史!!我女儿也很爱看,开拓了他的思维!!
  •   对历史有更加的了解,好书
  •   文笔就不怎么生动了,虽然是按通俗的方式来讲。
  •   好作者好文章好文采好得体
  •   质量不错,内容也很不错。一口气看完,有意犹未尽的感觉。
  •   敢于和《资治通鉴》叫板的牛逼书
  •   帮朋友买的,说是很好,赞一个
  •   写好很好
  •   不错,写的浅显易懂,而且思考角度多样化!看后受益匪浅!
  •   五星看书,大家快来看
  •   大冷天的送快递,很辛苦,感谢商家和快递员同志,虽然6天才到,但是已经很满足了。
  •   该悬念的还是悬念:)
  •   为什么不再讲下去?
  •   不错不错,挺好看的
  •   呵呵,因为密码弄丢了,好久没上。真对不起了。
  •   很详细,一口气读完。
  •   喜欢孟老师的历史观
  •   感觉还是比较客观的,既不是死板教条教科书,也不是胡说八道的文学作品
  •   很不错,一口气看完了!
  •   孟宪时下次开讲是什么时候?
  •   我认真读了这本书,孟先生将我们带进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历史中,对唐高宗及武则天的一些令人费解的行为作出了圆满的解释,也对史书中的对一些丑化武则天的传统说法进行了剖析,确实是一部反映真相的历史书,值得一读。
  •   实际上讲,在中国古代的朝代中有很多忠臣,也有很多奸臣。在我们评价他们时,或许更多的还是评价他们本身,而实际上忽视了皇帝这个很重要的因素。没有一个愚笨的皇帝,也不可能有那奸臣的存在。实际上正如作者所说的那样,在历史上李治是被描绘成一个胆小,无大作为的皇帝。很多时候好象没有主见,也不会处理危机和政治挑战。这一切其实都是小说为了衬托武则天而写的。其实现实中的李治不会也不可能笨成那样。不然他怎么可能治理那么大的一个国家那么长时间,怎么可能把一些包括张孙无忌这样的有势力的人灭掉,特别是在唐朝那个时候,手下全是一帮子跟着李世民打天下的一帮子能人,他如果没有一两把刷子,只凭一个武则天是绝对不可能管理的了的。所以我们可以相信李治绝对不会也不可能象小说中那么愚笨。而小说最大的特点就是对任何历史人物进行夸张描绘。优点可以扩大到无限大,缺点也可以缩小到无限小。我们现在再后头看一下,无论武则天,慈嬉,还是吕后,实际上他们能在历史舞台上有这么大的作为,其实更多的都是有一个皇帝,也就是他们的丈夫在背后默许的支持。如果没有他们默许的支持,我相信即使他们再如何有能力,也绝不可能在当时的政治中有任何作为。
  •   此书的装帧设计十分讨我喜欢,不花里胡哨,但给人感觉不一般。书不止是用来读,还要用心去触摸。孟老师的基本功扎实,讲课风格虽不是时下流行的调侃风,但他对历史的严谨态度是令人敬佩的。关于唐高宗,官于很多历史人物,天知道什么是真相——这才是历史吧。
  •   送书很及时!唐高宗的真相写得不错!
  •   作者有敏锐的洞察力和细密的分析能力,化解了长期以来人们对唐高宗和武则天的神秘化,妖魔化和平庸化。让我们离真相更近一步
  •   对于丰富唐高宗这个历史人物而言,这本书是有作用的.
  •   这本书其实是儿子的同学推荐的(小学生),我先看完了,原本不太喜欢买百家讲坛的书,因为可能是电视讲义的缘故,里面重复的内容挺多的,不过这本还不错,作者根据一些史实从另外的角度来解读唐高宗和武则天,虽然读后不能完全认同作者的观点,但也不失为一本有趣的书。书中内容没有完全按照电视讲义,能看出作者的认真态度,值得一看。
  •   让人从新的角度理解了唐高宗.
  •   重新认识了唐高宗。
  •   看过百家 才来买的 这也是遗憾所在 很大部分都以了解 不一样的高宗 我想这才是真实的高宗
  •   文章写得有理有据,比较有逻辑性,很有说服力,使我改变了对李治的原有看法~值得一读
  •   美中不足的是,作者反复的说“武则天是被妖魔化了”
    说一两遍就够了,过多的重复倒是有点腻
    其实一个正常的人,都可以从中思考得出后世各朝代出于政治需要而妖魔化武则天的做法
  •   不一样的视角解读历史人物。历史的真相在众多的评述中显现。真相,到底是什么?继续寻找。
  •   可以看百家讲坛,跟着阅读
  •   表象往往具有迷惑性,抽丝剥茧,仔细分析,方能品评事物的本质!原来一直都只是浅尝辄止......
  •   感觉就是不够详细可能是因为我对唐朝不甚了解所以希望了解的更仔细一点
  •   比较通俗些。也不是大家评论的严谨的史料性。像说演义。
  •   刚收到还没看,但是觉得应该还不错!书也看上去很新!
  •   好书,适合年纪大点的人看,价格也便宜
  •   非常好看,值得深入研究研究
  •   主观观点鲜明
  •   不错,的确是一本好书
  •   没什么感觉,也不是非常有说服力~~~看完后我觉得李治还是原来的那个形象~~
  •   感觉一般,有些看法和我所学的历史知识不一样,其分析似乎也有道理。但,天知道什么是真相,过去的事情我们到底是否真的能知道真相?反正是过去的事情,就当做是看个故事吧。本以为这书能给我不少启示(以史为鉴嘛),但确实有点失望,哲理性的、能引起思考的地方不多。想想可能是自己要求高,哪能每本书都充满思考性,写的人不累看的人也累。就权当是消遣书吧。
  •   这书怎么看起来像假的内容也没有贞观之治的好啊~
  •   这本书是百家讲坛推荐的,作者功底还算可以,不过也就那回事
  •   百家讲坛的作品,内容有保障,可惜太像学校讲课,比较正,看不到背后的黑幕
  •   吹得厉害,写的一般
  •   写的一般,论据有所牵强,有点失望。
  •   没有想象中的号,可能是之前有了太多自己的看法
  •   真的很一般,不过作者有独特的见解,不同以往的唐高宗
  •   文章里面废话太多,有评书的味道。历史书还是写的严肃一点好。
  •   文笔一般。比较呆版。看得想睡觉
  •   见解持平之论,内容不太充实,纸张和送书速度不错
  •   一般般!有点罗嗦~~~
  •   当当现在是越来越有“意思”了,我这已经是第3次投诉了,从6月4日下单到6月10日才发货,直到今天6月18日还没有收到。6月10日我已投诉过配货慢的问题,要求取消订单,但当天晚上就将货发出了,而且也不给我任何的回复。15日又投诉,回复要我耐心等待。更令人奇怪的是6月17日上午送货的9:00打电话给我,告知我12:00左右送来,可是直到现在都6月18日21:00,货还没有送来,难道从昆明城区不到5公里的送货距离需要N天才能到达,真是让人莫名奇妙,不知道如果是你买的东西遇到这种情况你作何感受!!!
  •   孟宪实先生 我是很喜欢的 这本书虽然是讲稿的性质但是不影响它作为有力量的学术的著作 通俗的语言 没有晦涩的论证 一切都是水到渠成的结论 让我感觉到了陈寅恪先生的那种抽丝剥茧的感觉 加上北京大学出版社的出版 我相信 这是值得我们一读的虽然在百家讲坛讲课的底稿 但是 我相信 看这本书的时候 会进入一个全新的唐史的境界!
  •   孟老师这本书要比他的上一本更通俗一些,也便更大众一些。有关唐高宗的真相本已是研究界的共识,孟老师本书是将枯燥的学术研究贯穿大众对历史的好奇,功德无量。讲唐高宗就不能不讲武则天,他们是一个战斗团体,在高宗的时候就不分彼此,武则天晚年也很喜欢讲当年她和高宗年轻时候的往事。以现在的材料来看,我们很难区分他们的利益关切。所以所谓唐高宗的真相也便是武则天的真相,本书实际上有两个主角。尽管孟老师避免直接评价武则天,但对唐高宗的正面评价就是对武则天的正面评价。本书是将为武则天翻案推向深入,同时也是还历史以真实的印象。
  •   可能在《百家讲坛》节目上听他说会更生动些,但是编写成书,感觉有些杂乱无章。
  •   比起孟老师的另外一本书,孟宪实讲唐史:从玄武门之变到贞观之治我感觉差距太大了,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当初把这本书孟宪实讲唐史:从玄武门之变到贞观之治,拿到手上后我就基本上是一口气读完的写的太精彩了把讲故事和真实的历史非常好的结合在一起在运用语言的描述上也很合适,不罗嗦很自然,读起来很舒服但是唐高宗的真相这本书读起来却觉得很做作,感觉好象不是那个讲唐史:从玄武门之变到贞观之治的孟宪实写的感觉好象孟宪实老师对这个历史时期的研究不够没太宗那个时期的研究详细认真充足所以这本书感觉很乏味,读起来很别扭,吸引力太小在对历史资料的运用与自己语言描述的结合上也很糟糕由于自己的语言太多个人推断太多又缺乏史料的佐证如果说是在写历史小说表达很拉杂,如果说在写历史的书资料太少,研究不够完全没有讲唐史:从玄武门之变到贞观之治这本书写的那么信手拈来、自然的感觉当然如果想了解下唐高宗的那段历史也是可以看看的但是唐高宗的真相确实写的让人很失望真的是太失望了不过对他的孟宪实讲唐史:从玄武门之变到贞观之治这本书还是狠喜欢的
  •   唐高宗是个被人们忽视的皇帝,他完全被罩在他父亲和妻子的光环下,其实他并不是一个平庸的人,他是一位政治家,他的政治秀骗过了所有的人,包括英明神武的太宗李世民,以及后世的历史学家,老孟这本书剥茧抽丝地将他的真实面目展示给大家,很是值得一读。
  •   对于孟老师而言,唐朝是他最熟悉的朝代,喜欢他的叙事方式和描写手法。
  •   孟宪实先生带我重新认识被误读的唐高宗李治。
  •   这本书的内容很充实 我推荐
  •   买这本书的初衷是因为看了一集孟宪实先生的百家讲坛,感觉内容很吸引人。个人比较喜欢高宗这个人物。大凡身前身后都是盛世的转承之君应当也不是泛泛之辈,定当有他不凡的一面。这本书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唐高宗。总体不错,书的质量也很好。值得购买。
  •   很多观点相当牵强,为突出唐高宗乱写,不客观
  •   语言不及易中天吸引人,观点也比较牵强,看完之后疑惑更多。
  •   作者为了给唐高宗翻案,有意无意地掩盖了武则天在很多历史事件当中所起的幕后指挥作用,所以使很多决策看起来似乎是唐高宗个人乾纲独断。我觉得这种学术态度不好。这本书最后的作用就是促使我买了一套《资治通鉴》。
  •   很喜欢《唐高宗的真相》这本书,因为它对长期以来一直困扰我的一个问题,给出了答案。这个问题是:怎样的历史,才能不再是“象牙塔”里的学问,不再是乏人问津屠龙之术?最直接的回答来自这本书的“后记”里,作者与吴宗国先生的一段对话。... 阅读更多
  •   因为贞观之治,选择购买此书,不料天差地远,可以讲完全是骗钱的
  •   与蒙曼老师有不同的视角,很受启发!
  •   封面 印刷很精美 纸张也很柔和内容也很专业 非常到位讲述逻辑性和真实性 都很棒不愧是 唐史专家..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