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2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李文胜 页数:186 字数:150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中国如何实现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公平?本书选取中国经济发展战略与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性之间的关系这一新颖视角,应用比较优势理沦,重点分析了中国高等教育地区公平问题和由于经济差异引起的公平问题,揭示了造成中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小公平的深刻原因及产生的影响,进而提出实现中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的路径。 本书可作为教育、经济等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的重要参考书,也可为教育相关工作者、政策制定者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书籍目录
绪论 第一章 中国高等教育系统 第一节 中国高等教育系统的发展 第二节 中国高等教育的成本分担 第三节 中国高等学校的分布和招生: 第四节 中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公平性第二章 高等教育的经济分析 第一节 高等教育、经济增长和个人收入 第二节 高等教育的经济效应 第三节 高等教育的其他效应 第四节 高等教育的理性选择第三章 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和中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公平 第一节 比较优势与高等教育的回报率 第二节 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和中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公平 第三节 理论假设和计量检验第四章 高等教育的社会公平 第一节 公平的概念 第二节 高等教育机会的平等提供 第三节 平等或不平等分布的测量方法 第四节 高等院校入学的地理分布第五章 公平问题在中国的具体分析 第一节 学生家庭背景分布的公平性 第二节 学生按性别、户口和民族分布的公平性 第三节 学生分地区分布的公平性 第四节 高考招生分数的公平性 第五节 影响招生人数分布公平的因素,模型检验第六章 按照人口比例分配招生计划的公平性——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招生改革为例 第一节 什么是高考招生的公平 第二节 中国政法大学招生改革的公平性意义 第三节 高考招生计划数分配的改革方式第七章 关于“女性就业难”问题的经济学思考 第一节 “女性就业难”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的回顾 第三节 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探析 第四节 解决“女性就业难”问题的政策建议 第五节 “男人休产假”与“双方负担”的比较 第六节 结论第八章 实现中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的路径 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中国高等教育系统 第一节 中国高等教育系统的发展 第一次全国高等教育工作会议于1950年6月召开,此次会议上,确立了今后中国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服务于经济建设”(《人民日报》,1950年,转引自Hayhoe,1996)。高校招生特别针对于工农速成中学,在1952年开始的“院系调整”的过程中,到1953年为止,一共确定了249个专业。到调整阶段的末期,高等院校的数目从227个减少到181个,而且大部分的院校变为专业性院校,归口于相应的中央各个部委进行管理。只有综合大学、理工科大学以及师范大学由当时的高等教育部管理。归省里直接管理的学院只有师范学院(Hayhoe,1996)。这些院校的资金来自于管理它们的政府部门。高等院校的招生是以学生在高等院校入学考试(高考)中获得的分数为标准的。在这次院系调整过程中,尽管中央政府考虑了高等教育的地理分布并努力提高高等教育的地理覆盖面,但是偏远地区依然处于比较落后的地位。 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1966-1971年高等院校停止了招生。从1972-1976年高等教育恢复了招生,但是入学是根据推荐而不是通过考试。这就意味着政治条件是非常重要的,同时所有的高中毕业生都必须有工作经验才有资格受到推荐。有研究表明,在实践中,这种推荐上大学的招生政策看似对工农开放,但是实际上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来自于干部家庭(Unger,1982)。通过考试分数来招收学生的规则被打破了,高等教育的质量也同时降低,“读书无用论”在当时非常盛行,经济几乎崩溃,高考的取消对整个国家造成了极大的损失(教育部,2000)。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