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社会学同游

出版时间:2008-6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美] 彼得·伯格  页数:234  译者:何道宽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社会学是一场游戏:既有轻松的一面,可供消遣:又是思想挑战,要求游戏者有一定的素养。在本书中,彼得·伯格以如椽之笔和酣畅的文字带领我们神游社会学的庄严殿堂。在这趟旅途中,我们将紧随作者去审视人与社会的关系,去体会社会学的多重视角,观照社会学的多重性质。几个突出的主题是“人在社会”、“社会在人”和“社会如戏”。这部权威学者的经典著作宛若浓缩而精美的靓汤,带给我们丰富的人文主义营养。

作者简介

彼得·伯格(Peter Ludwig Berger,1929- ),奥地利裔美国著名社会学家、路德教派神学家。他专注于研究宗教社会学和社会学理论,作品的核心内容是社会和个人的关系。他的其他著作包括《现实的社会构建:知识社会学论纲》(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A Treatise in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1966)(合著)、《神圣的华盖:宗教社会学精要》(The Sacred Canopy:Elements of a Sociological Theory of Religion,167)和《异教徒的责任:宗教断言的当代可能性》(Heretical Imperative:Contemporary Possibilities of Religious Affirmation,1979)等。

书籍目录

译者前言作者前言第一章  作为个人消遣的社会学第二章  作为意识形式的社会学第三章  “补记”:选择与生平叙事(亦名:如何获得预制的过去)第四章  社会学视角——人在社会第五章  社会学视角——社会在人第六章  社会学视角——社会如戏第七章  “补记”:社会学的马基雅弗利主义与伦理学 (亦名:如何做到谨慎又伪装下去)第八章  作为人文学科的社会学文献述要索引译者后记译者简介

章节摘录

  第二章 作为意识形式的社会学  倘若上一章的讲述是成功的,我们就可以把社会学当作有些人的思想兴趣来接受。但如果就此止步,那未免太不符合社会学的追求。社会学是在西方历史特定阶段产生的学科,这个事实迫使我们进一步追问:有些人何以能够以社会学为职业?从事这门职业的先决条件是什么?换句话说,社会学既不是人永恒的精神追求,也不是必需的追求。倘若此说不错,一个合乎逻辑的问题随之而来:什么合乎时宜的因素使社会学成为一些人的追求呢?也许我们可以说,没有任何精神追求是永恒的或必需的。但宗教却是另一种情况,它几乎成为普遍的现象,它激发强烈的精神追求,而且贯穿整个人类历史;另一方面,解决生存所需的经济问题的思想却是大多数人类文化中的必然现象。毫无疑问,这并不意味着当代意义上的神学和经济学是人类普遍的精神现象,但如果我们说,始终有人致力于这两方面的课题,那还是比较保险的表述。然而,对社会学而言,连这样保守的说法也未必妥当。比较稳妥的说法是,社会学是现代西方特有的思想成果。而且,正如我们即将要在本章中论述的那样,社会学包含了一种独特的现代意识形式。  如果思考“社会”(society)一词的含义,社会学视角的独特性就显现出来了。“社会”一词指明了社会学的实质。和社会学家使用的大多数术语一样,这个术语也是由通用的语义派生出来的,然而在通用的情况下,“society”的语义是不精确的。有时,其意义是一群特定的人(比如“防止虐待动物协会”),有时它却特指享有威望和荣耀的人(比如“波士顿社交界的女士们”),在另一些场合它仅仅是指任何类型的陪伴(比如“在那些年头里,他深受无人陪伴之苦”)。此外,“society”还有一些不那么普遍的意义。社会学家使用“society”一词的意义是比较精确的,当然社会学家内部的用法也有一些差异。总体上说,社会学家认为,“society”指的是大量而复杂的人际关系,如果用专业性更强的语言,我们就可以说,“society”指的是一套互动的体系。“大量”一词在这里难以量化。社会学家说的“社会”可能包含数以百万计的人(比如“美国社会”),但他所谓的“社会”也可能指一个小得多的团体(比如“本校二年级的全体同学”)。在街口谈话的两个人难以构成“社会”,但困在孤岛上的三个人却可以构成一个社会。由此可见,“社会”一词的适用性不能够只用量化的标准来决定。

编辑推荐

  作为现象学社会学创始人舒茨的学生,彼得·伯格有理由,也有信心通过对社会现实建构过程中主观意义的揭示,告诉我们与实证社会学所依赖的经验、数据、事实或有效性迥然不同的人文主义的社会学性质。 这是一部堪称经典的社会学入门书。作者一反教科书面面俱到的写法,择要描绘了社会学的主要议题,充满人文关怀和反思性,深入浅出而不乏洞见,使初学者在轻松阅读中看到社会学事业的宏观图景。  在现代社会学的180年历史中,大多数人将社会学视为口欲与自然科学比肩而产生的实证科学。但从齐美尔和韦伯起,有关社会学的人文主义思潮同样也源远流长。作为现象学社会学创始人舒茨的学生,彼得·伯格有理由,也有信心通过对社会现实建构过程中主观意义的揭示,告诉我们与实证社会学所依赖的经验、数据、事实或有效性迥然不同的人文主义的社会学性质。这种人文主义性质既体现在我们如何看(see)这个世界的过程中,也体现在这一学科所蕴含的道德诉求之中。  ——周晓虹(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一部堪称经典的社会学入门书。作者一反教科书面面俱到的写法,择要描绘了社会学的主要议题,充满人文关怀和反思性,深入浅出而不乏洞见,使初学者在轻松阅读中看到社会学事业的宏观图景。  ——刘欣(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本书描绘的社会学是一种能够把个人情趣与追求真相的科学精神、专业智慧与常人关怀结合成一体的学科。社会学其实比一般人心中的形象更加精彩。作者所描述的社会学是那种能够发现人类行为的无比丰富性、能够在个中人不以为奇的现象中展现专业洞见的学问——这种学问会多一些人文情愫,少一些枯燥沉闷。  ——高丙中(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与社会学同游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2条)

 
 

  •   与社会学同游,也就是在社会上游荡中理解这个社会
  •   翻开大概浏览了一下,和以前看的社会学书视角很不一样,很喜欢作者的那句“我想邀请读者到一个广袤的国王里倘徉,而不是在我栖居的那个小村落里溜达”
  •   好书。轻松了解社会学。尤其是语言风格。特喜欢。
  •   社会学本科生的推荐书目,不深,我读了一些,感觉挺好的
  •   刚开始接触社会学,还有些内容不太好理解。
  •   我们总是为新生而欣喜,为逝去而哭泣。生死本是一场生命繁衍的轮回。纪伯伦说,“生命与死亡实为一体,正如河流与海洋”。死去并不比活着更可怕,当你可以从容地正视死亡之即。这本《白色巨塔》与日本小说家山崎丰子的《白色巨塔》同名。其实,台湾弃医从文的作家侯文咏有本发生在医院的小说也叫《白色巨塔》。白色巨塔,仿佛成了疾病、治疗和死亡的代名词。好在这本书不再是小说,不再血淋淋地讲故事。作者王一方是医学人文学者,他讲死亡哲学。他以电影作为媒介,向我们讲述如何看待死亡?如何寻找心灵最后的家园?
  •   翻译文字优美,作者视角独特,不错的书
  •   虽是入门级的书,但回过头来读,也是感慨蛮多。
  •   翻译的还算可以
    也比较好动,算是一个入门类型的吧
  •   但是听说是入门级别所以就果断买了
  •   还没看到,不好说。应该是好书一本。帮助了解很多人性的东西
  •   好书一本,值得搞学术的看
  •   就是物流稍微有点慢啊
  •   同学推荐的,才看了一部分,感觉值得一读
  •   非常不错,彼得伯格的这本书对于那些对社会学研究有兴趣的人很有帮助
  •   初看这本书是在书店,因为今年是读社会学研一,但是自己的研究方向和思路还很模糊,所以很急迫买了这本书。给我最大的一个感受作者很看重互动的理论,社会学的关键是提供给我们一种看待日常生活的视角,这是很重要的。另外作者也对社会学寄予了厚望,更希望社会学能够发展成为有人文关怀的应用之学。这本书作者还是更多从微观互动角度来论述,因为看了好几天了,中途也没记笔记,所以我的看法可能还很不准确,待我再读过后来细细的说吧。总之,这是一本社会学必读书。
  •   用心学习,与科学的距离就像睫毛和眼睛般近
  •   我没跟着游进去。
  •   专业+易读=常识的提升
  •   帮同学买的,但是自己也拜读了。总的来说,也是需要耐心读下去的书。
  •   还不错,是我需要的那个版本
  •   这是一本很值得一看的社会学入门书,观点非常精彩,但是我买的这本竟然有印刷错误,两处页码错误,实在让人无法忍受,因为麻烦没有退货。不知道这一批书是不是都是这样,如果都是这样,简直太可怕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