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小说论稿

出版时间:2008-1-1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严家炎  页数:242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金庸小说论稿(增订版)》是第一部从学理上研究金庸小说的专著。北京大学严家炎教授的“金庸小说研究”课饮誉北大讲坛,对金庸研究的合法化起到了重要作用。《金庸小说论稿》全方位地探讨金庸小说,首次披露了许多珍贵资料和重要事实,对了解金庸其人、其文极有帮助。

作者简介

严家炎,1933年生于上海。北京大学教授。曾任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三届语言文学学科评议员,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长(1990-2002),北京市文联副主席(1988-2003),著作有《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论鲁迅的复调小说》,(《金庸小说论稿》、《知春集》、《求实集》、《论现代小说与文艺思潮》。《世纪的足音》、《五四的误读》、《人生的驿站》、《严家炎论小说》以及与他人合著的三卷本《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简编》等十四种。其中《求实集》曾获北京市首届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和三卷本(《中国现代文学史》曾获全国优秀教材奖(一等奖),并有几种外文译本。

书籍目录

初版序言金庸热:一种奇异的阅读现象文化生态平衡与武侠小说命运豪气干云铸侠魂——说金庸笔下的“义”变幻百端笔生花——说金庸笔下的“武”生死以之痴千态——说金庸笔下的“情”论金庸小说的现代精神论金庸小说的情节艺术论金庸小说的生活化趋向论金庸小说的影剧式技巧金庸小说与传统文化金庸的“内功”:新文学根柢文学的雅俗对峙与金庸的历史地位金庸与大仲马小说的比较研究我看金庸小说(代结语)——在中国传媒大学的讲演附录一相关散篇集存一场静悄悄的文学革命——在查良镛获北京大学名誉教授仪式上的贺辞金庸答问录《连城诀》简评新世纪思想文化之光——读金庸、池田大作对谈录金庸笔下的大理——1998年4月12日在大理“金庸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2000'北京金庸小说国际研讨会闭幕词附录二论争史料存真以平常心看新武侠如果这类逻辑能够成立——质疑袁良骏先生对金庸小说的批判就《铸剑》与金庸小说再答袁良骏先生批评可以编造和说谎吗?——对袁良骏先生“公开信”的答复也算“立此存照”——答袁良骏先生《勿误人子弟,毁我文学》一文再谈金庸小说与文学革命增订版后记

章节摘录

  再有,传统武侠小说在处理汉族与少数民族关系上,往往表现出汉族本位的狭隘观念。民国时期的武侠小说,写了很多“反清复明”的故事,作者站在汉族立场上,反对满族统治,书中侠士代表正义方面,而“鞑子”皇帝不论是明君还是昏君,一概为奸邪。这种民族关系上的简单观念,既与当时的反清革命思潮有关,也是儒家传统思想具有某种狭隘封闭性的反映。儒家历来讲究“夷夏之辨”,尊夏贬夷,认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主张“用夏变夷”,截然反对“变于夷”,拒绝学习其他民族的长处。旧式武侠小说也深受这种传统观念的影响。金庸最早的《书剑恩仇录》采用汉族一个民间传说为素材,或许还潜在地留有这类痕迹。但稍后的小说,随着作者历史视野越来越宽广,思想、艺术越来越成熟,也就越发突破汉族本位的狭隘观念,肯定中华许多兄弟民族在历史发展中各自的地位和作用,赞美汉族和少数民族相互平等、和睦相处、互助共荣的思想,而把各民族间曾有过的征战、掠夺、蹂躏视为历史上不幸的一页。金庸笔下的第一英雄乔峰(萧峰)是契丹人,第一美女香香公主喀斯丽是回族人,而第一明君康熙皇帝又是满族人,这些看似偶然的、有趣的巧合,其实在偶然中又透露着必然,它证明了金庸是武侠小说中第一位以平等友善的态度来描写少数民族的作家。尤其是乔峰这样一位因反对辽宋征战而在契丹皇帝面前当场自杀以示抗议的英雄形象的塑造,应该说是对传统武侠小说所具有的民族偏见的重大突破,在中国文学史上也有着很大的意义。即使暂时不谈金庸小说的独立批判精神,单从这些方面看,金庸确实对武侠小说的根本精神进行了很大的革新。  有的学者却提出,金庸武侠小说中汉族与少数民族平等的思想具有“殖民主义”的背景,适应港英殖民主义者的要求和利益。据说他们从《鹿鼎记》“瞥见隐匿在满清里面的港英殖民者的影子”,“既然鞑子皇帝比汉人更懂得勤政爱民,有什么理由要把他推翻?此便与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初(正值《鹿鼎记》写作时期)香港经济起飞、教育日渐普及……港英大力推行社会福利,使香港迈入了现代时期,从而培养出香港人对港英的归属感等诸般情况,有着隐约的呼应的关系”,因此认为“金庸小说的这一‘突破’其实只是殖民教化的合乎逻辑的结果”。在我看来,这是有点想入非非,我必须在这里多说几句。汉族和满族的关系是中国的国内问题,这和中国同外国殖民者的关系完全是两回事,绝对扯不到一起。从新中国成立前后起,政协共同纲领和宪法都规定: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1950年代初,周恩来总理在多次讲话中就提出:今后讲到“清朝”时不要再用“满清”这个词,因为其中包含着民族歧视。1957年8月4日,尽管反右派斗争已进行了两个月,周恩来总理在民族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中,依然强调要反对“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两种倾向,而且指出,特别要注意反对“大汉族主义”。周恩来还高度肯定了满族和清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巨大作用,他说:“满族建立的清朝政权,统治了中国近三百年。清朝以前,不管是汉、唐、宋、明各朝,都没有清朝那样统一,清朝起了统一的作用。另一点是清朝时期繁荣了人口,中国人口的增长在清朝是相当大的,这是它有功的一面。”(人民出版社《周恩来选集》下卷第262页)这就是说,不但在现实生活中要贯彻民族平等政策,而且在研究和思考历史问题的时候,也要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出发,贯彻民族平等和对少数民族一视同仁的精神。正因为这样,中国历史学界在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初,就发表了一批肯定少数民族杰出领袖人物作用的学术论文,如琰生的《试论完颜阿骨打(金太祖)》,刘大年的《论康熙》等,其中《论康熙》一文尤其因新颖、深刻、中肯、独到而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极大注意。金庸作为50年代初就想进入外交部工作的爱国知识分子,对祖国各方面的动态,包括文化学术上的进展都十分关心,他不可能不知道历史学在评价少数民族杰出人物方面的这种变化,何况这种变化正符合金庸自己的思考。我们注意到,从50年代末期起,金庸在一系列作品中(而不只是一部《鹿鼎记》)都用客观平等的态度写到了少数民族,如《碧血剑》、《倚天屠龙记》、《天龙八部》等,这些与港英当局的殖民教化可谓风马牛不相及。金庸在60年代中期反对“文革”,批判内地及香港的极左思潮,这恰恰是他爱国爱民、对祖国前途命运无比关切的表现,也同周恩来总理在香港问题上清醒、沉稳的外交路线与方针在根本上是一致的。香港不搞“文革”,香港只能在适当的时候有秩序地收回,这是中国政府的一贯方针。金庸是向来拥护这一方针的。今天,当香港已顺利回归,金庸在香港基本法制订中的爱国立场和卓越的贡献也已得到人们的充分认识和肯定时,回头来看金庸小说在描绘国内民族关系上的功绩,难道还有什么可以怀疑的吗?  ……

编辑推荐

《金庸小说论稿(增订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金庸小说论稿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1条)

 
 

  •   本科毕业论文研究的就是金庸,严家炎算是中国比较有名的将金庸武侠从学术的角度关照,不是仅仅局限于流行武侠文学,这种观念本身是一个超越,金迷爱好者不可错过此书,但是如果你看金庸只是单纯想看跌宕起伏的情节和丰满多变的人物,那么还是推荐看看金庸茶馆系列,那个写的比较有趣。
  •   我是看完再来评论的,这书通俗易懂,可读性很强,我也是个金庸迷,以前看的都是金庸的小说,很想看看关于金庸小说的评论,这书让我对金庸的小说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从中可看出作者写作的认真和严谨,对金庸小说的热爱,对金庸小说的深入分析,经典,希望对想购买本书的朋友有所帮助。。。
  •   喜欢这本书,以前看金庸的小说只是看热闹,看了严家炎先生的分析,也引导自己思考一些问题。
  •   咳,买了很久了,现在才发评论,因为原先看过这本书了,翻了十几页就想据为己有,无奈不是自己的,所以只好上网站买,买下来跟我看的那本书一样,总之一代大师写的说是不错的,我喜欢武侠,看这个书自然不会错
  •   这本书我很喜欢,书的质量挺好的,运输也挺快。
  •   我是一口气读完的
  •   这是一本研究论文集,它的意义在于开风气之先。目前,在研究金庸的人和书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回头再看这本书,意思不大,但话说回来,这本书意义很大,而且写作态度严谨认真,令人钦佩。
  •   太佩服严教授了,他把金庸小说分析的如此透彻,令人叹服。严教授对学术的执着更令人敬佩。严教授对金庸小说的研究和孔庆东,陈墨等人各有千秋。
  •   不错,看了很久还是没懂
  •   严先生的这本书读后改变了我向来对金庸武侠小说通俗,难登大雅之堂的观念,分析得比较全面透彻,真的像是在评论红楼、三国、水浒和西游这样的永恒经典似的,强烈推荐。
  •   可以看看,感觉也就那么回事。
  •   也是写论文买的,很有用。
  •   有点用处,大家之作,有见解
  •   拿到手先粗略瞄一眼,很多章节都是与质疑武侠小说的评论打口水仗。这些章节对于金庸迷来说毫无意义,基本都是屁股决定脑袋的口水。另外,作者几处将萧峰和郭靖并列成“为国为民,侠之大者”的践行者,让我无法苟同。郭靖可以这么讲,萧峰哪里有这种思想和境界呢?他一辈子也就是个人恩怨,兄弟义气,加上人性本善,并没有突出的为国为民的作为。
  •   中肯,科学的评价
  •   千古文章侠客梦
  •   好书,一定要买,推荐
  •   11月初半价抢的,很爽价钱便宜书又好
  •   严家炎教授论金庸
  •   只是拼凑的短文
  •     【侠义精神】
      
      金庸在为吴霭仪《金庸小说的男子》一书写的小序中说:“在武侠世界中,男子的责任和
      
      感情是‘仁义为先’。仁是对大众的疾苦怨屈充分关怀,义是竭尽全力做份所当为之事。
      
      引申出去便是‘为国为民,侠之大者’。中国的传统思想是儒家与墨家,两者教人尽力为
      
      人,追求世事的公平合理,其极致是‘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武侠小说的基本传统也就
      
      是表达这种哲学思想。”
      
      小说不那么可怕,至少和革命不那么对立,相反倒有某种内在的一致性。在中国新文学家
      
      中,与侠文化有关系的远不止一个杨沫。“我以我血荐轩辕”的鲁迅,就很值得研究。他
      
      十多岁时已接触《剑侠传图》以及充满义士复仇内容的汉代野史《吴越春秋》、《越绝书
      
      》(13)等图书。早年自号“戛剑生”,做过若干侠肝义胆的事。长大后对故乡先贤有侠
      
      气的人物非常注意,曾经编辑过一本《会稽郡古书杂集》的书;对秋瑾这样富有侠义精神
      
      的烈士,则尤为钦佩。在《中国地质略论》中,鲁迅正面肯定了“豪侠之士”,视为爱国
      
      者,热情地说:“吾知豪侠之士,必有悢悢以思,奋袂以起者矣。”1926 年写的《铸剑》
      
      ,可以说是一篇现代武侠小说。主人公黑色人就是一位代人向暴君复仇的侠士,而且其名
      
      字“宴之敖者”,就是鲁迅自己曾经用过的笔名,足见作者对这一人物的喜爱。墨家一向
      
      因“勤生薄死以赴天下之急”而被誉为侠义(孙诒让《墨学传授考》),鲁迅也肯定“墨
      
      子之徒为侠”,直到30 年代,还写了《理水》、《非攻》两篇小说,颂扬禹和墨子为民请
      
      命、埋头苦干、急人所难、不求名利的那种墨侠精神(按《庄子·天下篇》,墨子思想导
      
      源于禹);同时也特别警惕侠在官方压迫和引诱下的变质、堕落现象,在《流氓的变迁》
      
      一文中作了论述和揭露。有人依据此文而断章取义,竟说鲁迅视侠士为流氓,对侠文化完
      
      全否定(14),这实在是一种莫大的误解或曲解。
      
      【武功】
      
      金庸描绘的武功,脱离了单纯的“打打杀杀”而具有浓重的文化色彩和学理气息。作者为
      
      洪七公一套“降龙十八掌”起的名字“亢龙有悔”、“潜龙勿用”、“飞龙在天”、“见
      
      龙在田”、“龙战于野”等等,都是从《易经》的“卦爻辞”借过来的。
      
      【小说理论】
      
      中国传统的小说美学,讲究艺术笔墨的丰富多变,讲究“豪放”和“妩媚”的互相调剂,
      
      讲究在热闹中插入“闲笔”。金圣叹就说:“文章之妙,无过曲折。”(7)他称赞《水浒传
      
      》写了武松“血溅鸳鸯楼”杀张都监一家那样紧张情节之后,接下去写“文秀之极”的花
      
      荣,才显出从“山摇地撼”到“柳丝花朵”的变化(8)。张竹坡在《金瓶梅读法》中,也认
      
      为这部小说的好处是善于应用“闲笔”。他说:“《金瓶》每于极忙时,偏夹叙他事入内
      
      。如正未娶金莲,先插娶孟玉楼;娶孟楼时,即夹叙嫁大姐;生子时,即夹叙吴典恩借债
      
      ;官哥临危时,乃有谢希大借银;? .皆于百忙中,故作消闲之笔。”(9)毛宗岗在〈读《
      
      三国志》法〉十二条里指出:《三国演义》笔墨变化极多,有时“有横云断岭、横桥锁溪
      之妙”,有时又“有笙箫夹鼓、琴瑟间钟之妙”,“令人于干戈队里时见裙,旌旗影中常
      
      睹粉黛”(10)。如第七回叙述袁绍和公孙瓒,孙坚和刘表之间混战后,接下去第八回却掉
      
      过笔来叙述貂蝉的故事;毛宗岗在第八回回首总评道:“前卷方叙龙争虎斗,此卷忽写燕
      
      语莺声,温柔旖旎,真如铙吹之后,忽听玉箫;疾雷之余,忽见好月。”(11)这种壮美和
      
      优美互相连接、互相转换的美学思想,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在西方美学
      
      中,崇高(壮美)和优美相对立,有相互排斥的趋势。而中国文人的审美心理,则讲究阳
      
      刚之美和阴柔之美的衔接和渗透,讲究“兼备阴阳二气”,讲究“壮语要有韵,秀语要有
      
      骨”。金庸小说艺术笔墨的丰富多变,表明作者是深谙此中道理的。
      
      
      金庸对戏剧理论所说“反高潮”这个词语的使用,提出过不同意见。他说:“戏剧结构上
      
      高潮过后的余波(anti-climax),通常译作‘反高潮’,似不甚贴切。”
      
      【市民小说】
      
      据荆有麟、许钦文回忆,鲁迅的母亲就很喜欢读李涵秋、张恨水的小说,读得津津有味,
      
      手不释卷。有一次,老太太听到许钦文和一两个年轻人在鲁迅家里谈论《故乡》这篇小说
      
      写得怎么怎么好时,老太太不服气地说:“有这么好的小说吗?你们拿来给我看看!”当
      
      时老太太还不知道“鲁迅”就是她自己儿子的笔名,她带起老花眼镜,把《故乡》读了一
      
      遍,然后用绍兴话摇着头对几个年轻人说:“呒啥稀奇!呒啥好看!这种事情在我们乡下
      
      多得很!”让在座的几个年轻人听了哈哈大笑,鲁迅本人不插嘴,只在一旁静听微笑。
      
      现在我们都知道,张爱玲是四十年代涌现的有独特成就的新文学作家。其实,恰恰是张爱
      
      玲,具有与众不同的通俗文学的背景。除了西方文化和英国作家毛姆等人的小说外,她努
      
      力从中国通俗小说中吸取着营养。她不但熟读《红楼梦》等古典小说,甚至喜欢公开谈论
      
      上海商业文化(海派文化)和通俗文学对她的影响。她说她“从小就是小报的忠实读者”
      
      ,爱读张恨水的小说,还对上海书摊上的通俗小说《海上花列传》、《歇浦潮》推崇备至
      
      。在给胡适的信中,张爱玲说,“很久以前我读你写的《醒世姻缘》与《海上花》的考证
      
      ,印象非常深,后来找了这两部小说来看,这些年来,前后不知看了多少遍,自己以为得
      
      到不少益处。”(3)她十四岁仿照鸳鸯蝴蝶派的笔法写成《摩登红楼梦》;最早发表的小说
      
      《沉香屑?第一炉香》也刊登在鸳鸯蝴蝶派刊物《紫罗兰》上;无怪乎最初人们几乎一致地
      
      把她看作是海派通俗作家。认真阅读她的作品,才真正体味到这位晚清士大夫文化最后一
      
      个传人的骨子里的古典笔墨趣味,以及这位上海滩上才女在感受方式与艺术表达方面的深
      
      刻的现代性。
      
      在创作观念上,如果说严肃文学是“为了人生”、通俗小说是“供人消遣”的话,金庸小
      
      说把这两方面统一了起来,既供人娱乐,又有益于人生。朱自清在四十年代曾经说过:“
      
      鸳鸯蝴蝶派的小说意在供人们茶余饭后消遣,倒是中国小说的正宗。”(6)这话出自二十多
      
      年前反对将文学当消遣的文学研究会作家之口,很值得玩味。可见文学的娱乐性功能并没
      
      有理由否定。金庸又不止于这方面。他的小说同样还有“为人生”的一面。金庸自己说:
      
      “武侠小说本身是娱乐性的东西,但是我希望它多少有一点人生哲理或个人的思想,通过
      
      小说可以表现一些自己对社会的看法。”
      
      【金庸自述】
      
      抗战后期我在重庆中央政治学校念外交系,那个学校国民党控制很严,国民党特务学生把
      
      很多人看作“异党分子”,甚至还乱打人。我因为不满意这种状况,学校当局就勒令我退
      
      学。我只好转而到中央图书馆去工作,那里的馆长是蒋复聪,他是蒋百里先生的侄子,也
      
      是我的表兄。我在图书馆里一边管理图书,一边就读了许多书。一年时间里,我集中读了
      
      大量西方文学作品,有一部分读的还是英文原版。
      
      我祖父是清朝进士,大伯父是清朝秀才。到二伯父,就进北京大学国文系念书。我父亲是
      
      祖父的小儿子,他上的是震旦大学。我哥哥也上新式学校,与冯其庸是同学。我自己小时
      
      候没有进塾读四书五经,一开始就念小学。传统文化除耳濡目染外,主要是我自己慢慢学
      
      的。佛经读得更晚。我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有许多好东西。像中国史笔讲究忠于事实,记录
      
      事实,这就很好,与西方观点也完全一致。史识是作者的,但事实是客观的,不能歪曲。
      
      评论可以自由,事实却是神圣的。春秋笔法就是于记载事实中寓褒贬。齐国崔杼杀了庄公
      
      ,齐太史就记载:“崔杼弑其君。”这位史官很快被崔杼杀了。史官的弟弟上任后还是那
      
      样记载,又被杀。到第三个弟弟,还是写崔杼“弑庄公”。这种史笔就很了不起。
      我对传统文化是正面肯定的,不会感到虚无绝望。
      
      中国新文学作家中,我喜欢沈从文。他的小说文字美,意境也美。鲁迅、茅盾的作品我都
      
      看。但读茅盾的作品,不是很投入。
      
      我的小说中有“五四”新文学和西方文学的影响。但在语言上,我主要借鉴中国古典白话
      
      小说,最初是学《水浒》、《红楼》,可以看得比较明显,后来就纯熟一些。
      
      不是1971 年,而是1967 年。那时中国大陆文化大革命正如火如荼,林彪、四人帮气焰如
      
      日中天,北京发生火烧英国代办处的事件,香港左派也受影响,起来造反。《明报》当时
      
      持稳健的立场,对“文革”有批判、有意见,对香港的左派造反也表示了反对的意见。于
      
      是香港的左派提出要杀死五个人,第一名叫林彬,是电台的广播员。左派事先打听好了林
      
      彬上班的路线,装成修路工人,拦住林彬的汽车,拉开车门给他浇上汽油,活活烧死。我
      
      是五个人中的第二名。另外三人,一个是立法局的议员,一个是香港政府的高级官员,还
      
      有一个是新界的群众领袖。林彬事件发生后,香港政府采取措施保护四个人的安全,那左
      
      派就对香港政府武斗,并且到处放炸弹。《明报》报社也收到邮包炸弹,后来周恩来总理
      
      公开出来表态,才控制住了局面。这就是那场“红色风暴”。
      
      尤其是金庸在香港舆论界的传奇性经历,人们可能更感兴趣。他向以“喜作预测”著称,
      
      而后来的事实竟一再应验。如他在“文革”开始后不久,就推断将来毛泽东一定会整肃林
      
      彪,写了社论《自来皇帝不喜太子》;又推测在毛泽东去世后,江青很快就会被逮捕甚至
      
      被处死,文章题目就叫《不知往哪儿躲》。中国与越南开战,金庸预测中国会占领若干土
      
      地,而给予越南当局教训后必定撤退,至对进军到何地,何时将后撤,都有大胆而准确的
      
      预测。对于香港前途,金庸在1981 年2 月26 日社评中就预言,中国当局肯定会收回香港
      
      ,大概会在收回的日期之前十五年左右正式宣布,同时还会宣布香港现状今后不变。后来
      
      的事实果然一如金庸的预言。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