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1 出版社:北京大学 作者:迈克尔·V.C.亚历山 页数:239 字数:236000 译者:林达丰
Tag标签:无
前言
作者对于本书的目的与内容已有详论,译者在功能上作为尽可能忠实反映原作的媒介,似乎不宜越俎代庖,最好消失。尽管这是学术作品,但它很可能像历史上的无数作品一样,很快湮没无名。因此,与其奢望它在人们的脑海中刻下某种流芳百世的说教,不如现实地祝福它有幸能够服务的读者阅读愉快,多点茶余饭后的谈笑余地。斗胆以为,这不仅是译者,也是作者对于读者及本书的祝愿。当然,不论最初带着多少期待,但书的面世,终归不能缺少编辑劳神。谨此,对本书编辑周菲女士,深表感谢。另外,特别感谢egg小朋友对本书文字的润色提供的宝贵支持。
内容概要
以诺曼征服带来的集权为起点,数百年间,英国王权发展波澜起伏,征服、大宪章、玫瑰战争共同展示了中古王权的演变与困境。集权、税收、个性乃至君臣关系的随机参与,带来王权、教权和各种地方势力的角逐,传统叙事手法展示了富于条理的理论概括无力揭示的乱象及欲辩忘言的宿命。当然,不论本书试图承载多少目的,战争与王公间跌宕起伏的角力,终究是朝九晚五生涯外的一丝华彩。
作者简介
作者:(美)迈克尔.V.C.亚历山大
书籍目录
绪言货币注释图表诺曼征服大宪章与约翰王玫瑰战争 (一)1436—1455 (二)1455—1465 (三)1465—1471 (四)1471—1485索引
章节摘录
诺曼征服几年前,著名的中世纪英国史权威R.埃伦•布朗以下述文字描述了诺曼征服的影响。广义上,认识诺曼征服的结果,意味着撰写涵盖之后各个时期的英 国历史。此外,还必须囊括所有那些曾经受征服浪潮波及,或征服后的 英国影响的国家的历史。尽管布朗教授对11世纪及12世纪历史研究的贡献突出,但是,今天的学者显然难以苟同上述主张。然而,几乎所有人都承认,诺曼征服是英国历史的转折点,其重要性不亚于宗教改革、光荣革命,或工业革命。弗兰克·斯丹顿爵士多年来坚持认为“无论迟早,英国人生活的各个层面,都因诺曼征服而被决定性地改变”。戴维·道格拉斯教授则将征服者威廉称为中世纪欧洲的“主要缔造者之一”。在本文的最后部分我们将讨论诺曼征服给英国社会及英国人的生活带来的决定性变化,这种变化的巨大震撼使读者必须先行了解诺曼征服的起因,以便理解后续变化。某些历史学家倾向予将征服起因远溯至埃塞雷德二世国王(King Ethelred II)统治时期(978—1016)。而其他人则认为导致征服的一连串事件始于埃塞雷德的儿子及最终继承人——忏侮者爱德华统治(1042——1066)初期。尽管众说纷纭,如果人们需要了解征服的起因及其对英国政府体制及社会的效果,就必须了解1066年前的几个英国历史时期。
编辑推荐
法律从诞生起就注定只是一部血泪铸就的史诗《英国早期历史中的三次危机》。国内目前对普通法的论述主要集中在普通法的司法和宪政层面,且目前对普通法的论述多局限于近现代,对近代以前的发展史涉及者寥寥。后代学者关于普通法的说教从头到尾都充满了“成长”的梦呓,没有斗争,没有杀戮,皆大欢喜。受够了这种鸽派说教的法律人也许该换个心情领略它的童年,尔虞我诈、阴谋诡计、尸横遍野。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