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7-11 出版社:北京大学 作者:刘宪权 页数:249
内容概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金融市场也在逐步完善过程中。由于金融产品不断变动的特点,导致与金融相关的民商事法律的不断修正,由此导致与金融相关的犯罪处于变动不居的状态。金融犯罪是对金融市场的最大侵害,研究金融犯罪对维持健康的金融市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卷特组织了华东政法大学的在读博士生和硕士生就金融犯罪展开一组笔谈。笔谈围绕金融犯罪展开了热烈讨论——既涉及我国金融犯罪立法的沿革,也涉及中外立法模式的比较;既有对我国金融犯罪现状和趋势的宏观研究,也有针对具体罪名的微观研究;在微观研究中,既有对既有犯罪含义的重新诠释,也有对司法实务中新出现事物的处理意见。限于篇幅,笔谈的文章或许仅仅是浅尝辄止,但我们希望该组笔谈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激起学术界和实务界对金融犯罪的关注,从而加强对这一问题的研究。 本卷“学者专稿”一栏刊登的是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张绍谦教授和赵运锋博士研究生的《民营企业原罪问题探究》。文章认为,由于我国法律不完善,导致有些民营企业家在创业初期,实施过违法甚至犯罪行为。如何评价这一行为,对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所谓企业原罪,是指民营企业在创业初期实施的,根据当时法律视为是犯罪,根据现在法律也是犯罪的仃为。由于企业在现阶段守法经营,为社会创造财富,如何正确认识之前的犯罪行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作者认为,刑法介入企业原罪的原则是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和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也即对企业原罪应当采取区别对待、宽严相济的策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民营企业地位不断提升,作用不断加大的今天,这篇论文值得一读。
书籍目录
专题笔谈 金融犯罪笔谈 我国金融犯罪立法回顾及评述 金融刑法比较研究初探——以立法模式比较为中心展开 金融犯罪法定刑研究 金融诈骗罪中法条竞合问题研究 非法委托理财业务中的金融犯罪问题研究 非法出售未上市公司股权(股票)行为的刑法分析 违法发放贷款罪若干问题评析 洗钱罪认定中的几个问题探究 信用证诈骗罪疑难问题研究及其防范学者专稿 民营企业原罪问题探究学术争鸣 我国现行犯罪构成(成立)理论总置评——为我国现行犯罪构成(成立)理论的辩护理论前沿 刑事优先原则的适用及其限制 论刑法中“客观的超过要素”的类型实务探索 骗取贷款、信用担保罪若干问题探析 网络犯罪若干问题研究热点透视 中外商业贿赂犯罪立法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 商业贿赂犯罪“经济往来”系列条款研究博后报告 侵犯商业秘密罪若干问题研究疑案分析 到网友家中聊天实施麻醉抢劫是否属于“入户抢劫”——兼谈预谋型与转化型“入户抢劫”的司法认定书评书讯 正义秩序寓以节,谦抑道义关乎情——李翔博士《情节犯研究》述评 理论与实践兼顾,吸收与创新结合——评《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理论与实务》 《刑法学研究》征稿启事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