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7-11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程超泽 页数:195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中国股市的大牛市没有近忧,却有远虑、因为一旦被过度炒作多年的资产泡沫发生破裂,其后果将是灾难性的。如何使每个投资者都保持一份清醒的头脑,未雨绸缪,做好防范风险的各种准备,正是本书要告诉读者的关键词。 本书分为七章,分别是不断创新高的长牛市、金融大爆炸、这个股市有点疯、吹大的泡沫破裂、股市危机的推手、股市危机后果、我们为明天准备好了么。全书从实战的角度,全面论述了大牛市背景下,股市危机的成因、表现和后果及其应对之策,警示中国股民,尤其是要让广大中小投资者明白:股市危机给我们带来的伤害,不仅是财富的严重缩水,其心灵上也会遭受到多少年后都难以愈合的打击。 尽管本书对于未来中国股市危机的描述是虚拟的,但绝非耸人听闻。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从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股市危机的教训中引以为戒,为广大投资者提供更多的思考和启迪。 本书适合所有参与中国证券市场的各类投资者阅读。
作者简介
程超泽,1983年获华东师范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1988年获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发展经济学硕士学位,1992年获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社会学博士,现正攻读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博士学位。1992年至2003年,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研究员,1998年至2004年,上海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现任澳大利亚大型中文报纸——《悉尼时报》财经主编,并从事财经类图书的策划、写作和出版工作。近年来已在国内外中英文杂志上发表了40余篇论文,出版了16部专著。
书籍目录
前言 第一章 不断创新高的长牛市 碎步走向大牛市 新一轮经济景气周期 还有15年人口大红利 大国崛起的价值重估 第二章 金融大爆炸 人民币升值长期预期 被松绑的普罗米修斯 卷入漩涡里 钱往哪儿去 两股势力的重合 第三章 这个股市有点疯 攻击第一波 大行情来了 遭遇估值之惑 博傻时代 第四章 吹大的泡沫破裂 热身奥运 为主升浪预埋伏笔 不确定的后续走势 等待最后一个傻子 悬崖式下坠 多米诺骨牌效应 屋漏偏遭连夜雨第五章 股市危机的推手 人性的贪婪和非理性 远离效率市场 脆弱的金融体系 看不见的手 本质是偏心危机第六章 股市危机后果 第七章 我们为明天准备了什么 后记 在大危机中凤凰涅槃
章节摘录
第三章 这个股市有点疯(1) 买股票就是买未来,买未来实际上也就是买预期。认识中国自2005年年底以来的这轮超级大牛市,有几条脉络清晰可辨:其一,站在宏观层面看,中国正昂首步入新一轮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的进程加速、城市化进程加速以及国内庞大消费市场升级进程加速为特征的经济增长的长周期。其二,站在微观层面看,在中国经济持续又好又快发展的宏观背景下,上市公司盈利强劲增长,尤其是股权分置后上市公司的估值水平急速提高。其三,站在中国入世后对外开放的历史高度看,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将长期大幅升值。其四,站在综合的层面看,由中国宏观经济长期向好而引发的对人民币升值的强烈预期,正好和国内外资金流动性泛滥相耦合,从而导致国内外庞大资本大举进入国内股市。这四条主线中的任何一条,都将成为推动中国股市发展的激发因子,更遑论四条主线交织、聚合在一起,从而产生能量巨大的合力共振。然而中国股市也在非理性的、自我驱动、自我膨胀的高歌猛进中进入了博傻时代。 攻击第一波 股市在千三上下反复震荡的走势在2005年11月之后终于悄然发生了变化。自大盘指数从千点企稳反弹以来,一股压抑了4年多的做多激情终于在2005年年底开始的行情中得到了一次酣畅淋漓的释放。 2005年12月14日,上证综指以四连阳形态轻松站上半年线,深证成指更演绎出罕见的缩量小七连阳图形。 12月29日,一根向上跳空的小阳线将长期压制市场的年线一举拿下,股指继续以小阴小阳的温火慢攻行进到万众瞩目的千三关口。 2006年春节前后,市场围绕1300点再次经历了整整两个月的反复整固。在此期间,上证指数分别在3月1日、3月23日、3月29日先后3次收盘又站上1300点,但3次冲击千三有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当天攻克千三,第二个交易日又迅速失守,频繁而短暂的快攻,主力反复试探性突破意图暴露无遗。 4月21日,上证指数收盘一举攻克1400点,收于1416点。全天走势恢弘,人气旺盛,久违的牛市氛围赫然重现。自1990年开市以来,在经过长达9年的漫长征战,直到1999年6月,沪综指才真正站上1400点。在2004年10月千四大关被有效击穿后,到2006年4月21日上证指数再度收复1400点失地,已是久违的事,历时整整一年半时间。而2006年4月这一次,当1400点再度归来时,我们发现,人气激升成为鲜明特征,500亿元之巨的两市成交量表明了这种旺盛的人气。在源源不断流进股市的资金中,我们同时发现了各类投资者的身影,其中有新发行基金、房地产资金、私募基金、居民存款、QFII资金以及境外热钱等。 一是新发行基金。统计显示,2006年4月份首发基金数达11只,募集额396亿元,创历史新高。进入五月,三天内,广发策略优选基金发行就超60亿元。业内估计,只要行情好,基金发行还会升温。 二是房地产资金。在国家实施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的利空阴影下,在市场逐利本性的引导下,囤积在地产行业的资金开始大规模流向股市。中原证券策略分析师张冬云认为,地产资金的规模相当巨大。 三是行情催生出不少新成立的私募基金。 四是QFII资金和境外热钱的流入,这类资金的具体规模难以测算,据了解其规模相当大。 五是居民储蓄。在良好赚钱效应的刺激下,不甘于低利息的银行巨额存款资金开始像出笼的老虎,流向股市。 大盘放量过程中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放量是逐步和缓慢进行的,这从另一个侧面表明了市场的回暖迹象。大盘放量过程也显示了新入场资金的长线性质,因为集中的爆发式进场资金往往只是短炒游资,而4月份进场资金却没有出现短期获利筹码沽出导致大盘大幅下跌现象,表明了市场投资人已在普遍认同这个投资市场,虽然认同的过程是缓慢的。 根据中信证券截止2006年3月30日的基金仓位测算结果,97只开放式基金平均仓位为79%,其中,偏股型混合基金平均持仓比例807%,配置型混合基金平均持仓比例682%,股票型指数基金平均持仓比例904%,股票型基金平均持仓比例811%,与2005年12月30日相比,基金增仓迹象相当明显。而将这一仓位数据与2005年基金年报披露的投资比例相比,则有了很大提高。据不完全统计(排除新成立基金),配置型混合基金仓位上升幅度最大,配置型混合基金平均仓位增幅超过102%;偏股型混合基金仓位增长排名其次,平均增幅接近75%;股票型基金持仓比例出现分化,但平均仓位增幅也有5%;股票型指数基金仓位则稍有下降,下降比例约为3%。总体看,2006年一季度,开放式基金平均仓位增长了61%。 作为市场的中坚力量,基金及券商对后市的看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股市的走向,而在大部分基金和券商的投资策略报告中,也都明确提出了继?看好后市的观点。有关数据显示,2006年1~3月份,用于股票投资的券商集合理财资金增幅超过了120%,这些资金持有的流通A股数量从12亿股猛增到了27亿股,持股数增幅为125%。进入2006年3月后,基金也摆脱了1、2月份遭遇大额净赎回的被动尴尬的局面。进入3月份后,又有大成沪深300指数、长城消费增值基金等多只新基金先后发行,基金的扩容也为后市基金的发力创造了条件。 据湘财证券资深基金分析师曹朝龙统计,2006年3月,全部股票及混合型基金的单位净值平均增长490%。广发小盘、景顺长城内需增长、易方达积极成长、易方达策略成长和鹏华行业成长的单月净值增长在10%以上,其中广发小盘基金单月净值增长率达1571%,位居全部基金之首。净值增长率排名前十的基金单月净值增长率也都超过918%。除此之外,银华优选、上投摩根阿尔法、广发小盘、南方高增长等24只基金的一季度单位净值增长均超过或接近20%,其中排名第一的银华优选净值增长率高达2954%。 根据我们的分析,未来将进入股市的阳光资金还将有: 平准资金。有消息称平准资金 平准基金,又称稳定基金或干预基金。是政府通过包括证监会、财政部、交易所等特定机构,以法定的方式建立的基金,通过对证券市场的逆向操作,平抑非理性的市场剧烈波动,以达到稳定证券市场的目的。 的总额度为2000亿元,其中1400亿元透过ETF(Exchange Traded Fund,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的方式入市,剩余部分以长期低息贷款方式拨给拟进行创新试点的12家券商作救市用。 保险资金。至2005年年底,保险业资产总额累计已达13225亿元,按照保监会规定的15%的投入股市比例,投资规模近2000亿元,其中可以直接入市的保险资金达66125亿。 社保基金。至2005年年底,总资产达到1900亿元左右,届时社保基金可投入A股市场的总资金有350亿元。 企业年金。2005年年底达到2000亿元,预计可投入股市的资金约400亿元。 证券投资基金。2005年第一季度总资产市值超过3500亿元,新增800亿元。根据Wind资讯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6月底,基金规模已达15万亿元。 QFII。估计QFII增加投资额度后总额将达到100亿美元左右,新增50~80亿元。 银行资金。国家同意商业银行成立基金管理公司试点,发出了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信号,银行资金开闸放水,入市资金难以估量。
编辑推荐
中国股市没有近忧,却有远虑。危机的可能性主要来自内生性和外生性两个方面。在国内,被过度炒作多年的资产大泡沫一旦生成,终将有破裂的一天。当早期那些搏人民币长期升值投入中国股市的境外共同基金再次成群结队采取统一行动,突然将巨额资金撤出的时候,大崩盘便在中国股市发生了。危机造成的后果是灾难性的。而更严重的问题在于,从未有过股市大崩盘经历的中国投资者,尤其是新生代投资者,仍一直沉浸在赚钱效应的狂热和躁动中,全然不理会危机随时可能发生。 在股市癫狂中,谁都不相信自己会成为最后一个“埋单者”。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