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11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杨公素,张植荣 页数:404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当代中国外交理论与实践》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两个方面,全面系统地梳理了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年来波澜壮阔的外交史;综合整理了当代中国外交五个历史时期的外交思想与理论;分析了当代中国外交理论从20世纪50年代“一边倒”、70年代“一条线”到“和平与发展”、“和谐世界”的演变过程及其国内外背景;总结了中国政府以“一国两制,和平统一”构想完成香港和澳门顺利回归、推动祖国统一大业的历史进程及其宝贵经验;探讨了当代中国的边疆和民族问题的历史由来及其未来走向;体现了“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的外交新战略与坚持“和平、发展与合作”的外交新思维。《当代中国外交理论与实践》可作为高等院校国际关系、外交学专业的教材,也可供专业读者阅读。
作者简介
杨公素,新中国资深外交官,北京大学、外交学院兼职教授。原名佘贻泽,四川巫溪人,1910年出生。东吴大学本科毕业(1931-1935),燕京大学硕士毕业(1935-1937)。1946年参与国共两党与美国方面的“黄河谈判”,开始外事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即开始外交生涯。曾任首任中央驻藏外事帮办,外交部亚洲司副司长,国家旅游局负责人,驻尼泊尔、越南、希腊等国大使。在几十年的外交生涯中,深入参与了中国与周边国家的边界问题的谈判、勘界与定界工作。80年代后,任北京大学和外交学院兼职教授。主要著述有:《中国土司制度》、《清季英国侵略西藏史》、《晚清外交史》、《外交理论与实践》、《中国反对外国侵略干涉西藏地方斗争史》、《中华民国外交简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理论与实践》、《沧桑九十年:杨公素回忆录》、《当代中国外交理论与实践(1949-2001)》。张植荣,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法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政治与外交、边疆与民族问题、台湾问题。1964年生,湖北仙桃人。1982-1989年,在北京大学国际政治学系攻读法学学士、硕士。1989年迄今,在北京大学任教。主要著述有:《国际关系与西藏问题》、《邓小平外交》(合著)、《周恩来与外交部长们》(主编)、《美中关系与西藏问题》、《哈佛大学藏学译文集》、《当代中国外交新论》(合著)、《中国边疆与民族问题》。
书籍目录
导言一、中国外交的历史演变及其特点二、关于当代中国外交的理论三、当代中国的国际定位与外交之未来四、关于研究与学习方法问题的探讨第一编 绪论:历史的遗产第1章 历史的遗产一、中国古代的疆国观念与外交思想1.“中国”的由来及其疆域的变迁2.大一统的天下观3.华夷秩序论4.古代中国的外交思想二、近代的民族危机与外交教训1.近代外交史:弱国无外交2.近代外交的悲剧与教训第2章 新中国外交的时代背景与指导思想一、新中国外交的时代与理论背景1.近代民族危机及其影响2.国际统一战线与外交战略3.分析国际形势的理论依据4.意识形态问题:阶级利益和国家利益二、当代中国外交的风格特点和分期1.新中国外交的风格2.外交学与中国的外交哲学3.《共同纲领》与三大外交决策4.关于当代中国外交的分期问题第二篇 “一边倒”的联苏为人称道美战略第3章 “一边倒”战略的制定与执行一、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国际形势1.《雅尔塔协定》与中国2.美苏两大敌对集团的形成二、“一边倒”外交战略:背景与内容1.美国因素:中共与美国关系的起源2.苏联因素:意识形态与现实的选择3.出于反美国际统一战线的需要三、中苏同盟条约的谈判与缔结1.中苏正式结成同盟2.“一边倒”外交述评四、50年代的中苏关系1.苏联支持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2.中苏合作解决东北和新疆问题3.波匈事件与中国对苏联的支持4.苏联对华经济援助及其贡献第4章 抗美援朝一、朝鲜战争的缘起1.朝鲜问题的由来2.联合国的外交斗争:苏联缺席安理会与中国的努力二、抗美援朝的决策过程1.中国参加朝鲜战争的决策2.出兵朝鲜的战略考虑三、抗美援朝中的战争与谈判1.一场有限的局部战争2.战场上的相持与谈判四、朝鲜停战及其影响第5章 台湾问题与中美关系一、50年代的美国对华遏制政策1.台湾问题的由来2.美国对华政策的起源二、中美大使级会谈1.中共对台政策的演变2.毛泽东、周恩来论台湾问题3.日内瓦会谈三、50年代的台海危机1.美国与“两个中国”的由来2.第一次台海危机3.第二次台海危机第6章 中国走上国际政治舞台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产生1.中印西藏谈判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由来2.万隆精神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新的国际关系准则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争取亚非友谊1.友好谈判,解决华侨双重国籍问题2.中国对亚非外交的基本原则三、五六十年代的中越关系1.援越抗法与日内瓦会议2.支援越南抗美救国战争四、外交工作的总结第7章 中国与印度的关系一、西藏问题1.西藏问题的由来2.和平谈判解决藏印关系问题3.印度卷入西藏叛乱二、中印边界冲突1.中印边界问题的缘起2.“麦克马洪线”问题3.中印边界交涉4.边界冲突——一场有限的战争三、中印两国的战略互视第8章 当代中国的边界问题一、当代中国的边疆战略与边界政策1.边疆战略:睦邻友好,以和为贵2.划界原则:尊重历史与现实二、新中国成立时边界的基本情况1.条约划定的边界线2.传统习惯线三、首创范例:中缅边界问题的顺利解决四、其他边界问题的顺利解决第三编 “反帝必反修”的战略阶段第9章 60年代的中国外交一、“反帝必反修”的战略背景1.极“左”思潮的国内因素2.极“左”思潮的国际背景二、“文化大革命”对外交工作的干扰1.“三和一少”、“三降一灭”……第四编 “一条线”与联美反苏战略第五编 改革开放与外交战略转型第六编 “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跨世纪外交第七编 结论“和谐世界、共同繁荣”的新理念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第三,中印边界东段的情况。中国西藏地方与印度间的东部边界,从中国、不丹、印度三国交接点起东到中国、印度、缅甸三国交接处止,存在着一条传统习惯线。这条线的大致走向是沿着喜马拉雅山脉的南麓和布拉马普特拉河北岸平原交接线而行直到察隅河下游,再向东南行到达中国、印度、缅甸三国交界处。这条传统习惯线是中国西藏地方多年来施行行政管辖而形成的。在这条线以北的广大地区分为门隅(即门达旺)、珞瑜、下察隅三个组成部分。西藏地方政府在这片地区建立的行政管理组织一直存在有效的管辖。在英国人私自划定非法的“麦克马洪线”以后的若干年,这些组织机构仍在所谓“麦克马洪线”以南继续行使职权。1951年印度占领时,达旺、门隅地区的行政组织还完整地保存着。珞瑜和下察隅地区的行政组织,在1946年以前还大部分存在。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奉命解放西藏时,印度先是企图阻挠西藏的和平解放;当其阻挠不能得逞时,就在中印边界各段,首先在东段大举向非法的“麦克马洪线”推进。1954年中印协定签订后,协定墨迹未干,印度就公然违反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向中国领土进行侵占。此外,印度于1954年6月占领中国达巴宗所属乌热,后来又占领乌热接界的香扎、拉不底,1955年侵占中国扎布兰宗的波林三多,它是中印协定中,中国同意开放的市场之一。以后,印军又占领了中国什普奇山口。1958年印度又进占了中国扎锡岗管辖的巨哇、曲惹。在中段,印度强占的和要求的中国领土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印度的政策很清楚,凡是它主张属于它的地方,竟然可以不同对方打招呼,就径自进行占领。1954年6月,趁中印协定刚刚签订,中国边防部队尚未到达之际,印度即派军占领了乌热、香扎、拉不底等地。2.“麦克马洪线”问题英国人在1826年将阿萨姆并人英印帝国版图,当时中印间的边界线是沿布拉马普特拉河谷走向,河谷的北面长期以来在英国行政管辖以外。19世纪后半叶,英国殖民者企图扩充茶园和开发茂密的森林,向河谷以北即传统习惯线以内的中国西藏地区山麓、丘陵地带进行渗透,引起当地部落的抵抗。20世纪初,英印总督明多建议,把喜马拉雅山南麓中国西藏管辖的所有部落地区划归印度,那时,他的计划不包括达旺地区,英印政府还承认这个地区是无可争辩地属于中国西藏地方的领土。
后记
我出生在1910年,经历了北洋军阀、国民党统治以及新中国三个时代。在东吴大学、燕京大学完成本科及研究生学习阶段,我从一个教会学校的大学生,成长为新中国的外交官,离不开党的培养与教育。1949年初天津解放,调我到天津外事处工作。1950年重庆解放,我被调至重庆负责西南外事处工作。西藏解放后,我又调去拉萨负责西藏外事处工作。1962年底,我回到北京,在外交部第一亚洲司工作。1965年被调出国,先后在尼泊尔、越南、希腊担任大使。中国外交工作的三个领域(地方、部内、国外)我都工作过,参加过外交活动的各方面工作。在30多年的外交生涯中获得了一些经验与体会。日积月累,我记下了不少笔记、小结、杂感和能够容许公开的材料及文件。对于建国以来的外交工作,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看法,常想进行整理做综合性的研究,而苦于没有时间。1982年离休后,北京大学、外交学院请我授课,这样我就有了机会,将新旧中国的外交作一比较有系统的研究,并先后出版了晚清、民国和新中国的外交史。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理论与实践》事实上只写了1949一1989年40年的外交史。也就是我参与或研究较多的一段。自1986年出版油印本以来,本书为北大国际关系学院的内部教材。老师和同学们在使用中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希望我修订再版。然而,我已九十有六,心有余而力不足。修订再版的工作只好交给张植荣老师。80年代后以来的我国外交工作理论与实践的新进展,就只好由他来完成了。
编辑推荐
《当代中国外交理论与实践》: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1世纪国际关系学系列教材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