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之子

出版时间:2007-1-1  出版社:北京大学  作者:赵园  页数:319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地之子”,1930年代李广田以之作为诗题;前于他,1920年代,台静农已以此题名他的小说集。“地之子”应属五四新文学作者创造的表达式。中国现代史上的知识分子,往往自觉其有承继自“土地”的精神血脉,“大地之歌”更是近代以来中国知识分子的习惯性吟唱。亦如古代诗人托言田父野老,新诗人在让他们的农民人物倾诉大地之爱时,往往忘记了那份爱原是他们本人的。赫尔曼。黑塞在他著名的小说《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中称艺术家、诗人为“母性的人”,此种人以大地为故乡,酣眠于母亲的怀抱,是由于他们富于爱和感受能力。协和广场“对出租汽车司机说来不是审美对象,田野对农夫也不是审美对象”①,这却又不只受制于爱和感受能力,更因为赖土地为生的农夫不可能对田野持“非功利”的审美态度。因而不无讽刺意味的是,近代知识分子由于摆脱了与“田野”的基本生存联系,脱出了农夫式的与自然的原始统一,才便于自命为地之子。朱晓平在他的小说里说,知识分子向天,农民向地。或许只有“向天”者才拥有一块与农民的土地不同的“大地”,赖有超越基本生存关系的对大地的凝视,也才会有知识分子的乡村感知和乡村文化思考。  在中国这个泱泱农业大国中,广大知识分子与乡村,农民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对乡土,大地有着深广的文化感情。本书通过对大量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分析、研究,探寻知识分子对土地,农民的文化感情及精神联系,揭示了作家与乡村、农民之间的文化关系及其文学表达方式。对"知青文学"设有专章介绍、论述,也是此书的一个亮点。

作者简介

  赵园,原籍河南尉氏,1945年出生于兰州。196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8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研究生班。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艰难的选择》、《论小说十家》、《北京:城与人》、《地之子》、《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制度·言论·心态——续编》、《易堂寻踪——关于明清之际一个士人群体的叙述》及散文、随笔集《独语》、《窗下》、《红之羽》等。

书籍目录

《文学史研究丛书》总序自序第一章 大地·乡土·荒原 第一节 大·地 第二节 乡 土 第三节 荒原第二章 农民与农民文化 第一节 农民 第二节 土地意识与性文化 第三节 在群集中,死亡之际第三章 “大地”的颜色 第一节 模式及其变易 第二节 色彩斑驳——读作品札记 第三节 方言趣味及其他 第四节 南北东西第四章 知青作者与知青文学 第一节 知青一代·知青文学 第二节 怀念与回归——“知青文学”主题之一 第三节 知青历史反思——“知青文学”主题之二 第四节 评价难题——“知青文学”主题之三 第五节 知青作者附录 知青作者的作品及其电影诠释初版后记再版后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地之子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4条)

 
 

  •   “地之子”三个字此前看到是在台静农的小说里,对乡土文学印象最深的是鲁迅的《故乡》和刘亮程的《一个人的村庄》,后者给我的影响是深远而绵长的。刘的文字让我感觉,现在我们的作家写作的动机是否真的值得再做提问。他一个农民出身却能写出如此细腻而朴实有力的文字,这证明文学首先应当是真的,其次才应该讲格调,而格调不是附庸风雅,而是尊重自身。首先就是尊重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城市文学给人的感觉只剩下飘在半空的“浮华”。当然不能走极端,说城市文学一无是处。但《地之子》以及土地与写作的关系无疑应该引起更广泛的关注。那才是文字的根。
  •   很喜欢,读了启发人更深入的思考,学术水平很高。
  •   赵园老师的代表作之一。
  •   赵园的经典
  •   是正品,比较喜欢这本书!
  •   很高兴及时买到这本书。
  •   很很很呵呵呵呵呵呵哈呵呵呵呵
  •   还没读,感觉还行。
  •   赵老师的书看来有一股文人气,好好。
  •   跟《北京:都市想象与文化记忆》一起买的,研究都市和乡土文学都可以借鉴
  •   赵老师的书我买了几本,多很专业,这本也一样,讲的是近现代土地于中国文人关系。
  •   应该是正版,封皮、纸张都不错,个别页装订不太好。
  •   没什么。泛泛之论,或者学问就是这么个样子。好在此人后来的作品都没有超过这本,也算值了!
  •   这是赵园在《艰难的选择》之后的学术著作,写在《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之前。也是作者在文学研究这个领域的成熟之作。这是一部迷人的著作,这样的著作在今天的学术界已经久违了。很精致,很伤感。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