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7-1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叶嘉莹 页数:201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唐五代名家词选讲》是唐五代词的选讲,其主要内容盖大多取自于台湾大安出版社1989年所出版的作者的4册一系列《唐宋名家词欣赏》,书中内容并无多大改动。
作者简介
叶嘉莹,教授,出生于1924年,1945年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国文系,自1954年开始,在台湾大学任教15年,其间先后被聘为台湾大学专任教授、台湾淡江大学及辅仁大学兼任教授,1969年迁居加拿大温哥华,任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1990年被授予“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称号,是加拿大皇家学会有史以来唯一的中国古典文学院士。
自1966年开始,叶嘉莹教授先后曾被美国哈佛、耶鲁、哥伦比亚、密西根、明尼苏达各大学邀聘为客座教授及访问教授。自1979年开始,叶嘉莹教授每年回大陆讲学,曾先后应邀在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四川大学、云南大学、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辽宁大学、渝州大学、兰州大学、新疆大学、新疆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大学、湖北大学等数十所国内大专院校讲学,并受聘为客座教授或名誉教授,并被马来西亚、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地多所大学聘为客座教授。此外,叶嘉莹教授还受聘为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名誉研究员及中华诗词学会顾问,并获得香港岭南大学荣誉博士、台湾辅仁大学杰出校友奖与斐陶斐杰出成就奖。 叶嘉莹教授的英文专著有《Studies in Chinese Poetry》,由美国哈佛大学亚洲中心出版;中文专著有《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灵谿词说》、《中国词学的现代观》、《唐宋词十七讲》、《词学古今谈》、《清词选讲》等近20种。1997年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了《迦陵文集》10册;2000年台湾桂冠图书公司出版了《叶嘉莹作品集》24册。叶嘉莹教授的著作在中国古典文学界及广大诗词爱好者中有很广泛的影响,《灵谿词说》还曾于1995年获教育部颁发的“全国高等学校首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优秀成果”一等奖。
书籍目录
总序叙论第一章 论温庭筠词 第一讲 论温庭筠词之一 第二讲 论温庭筠词之二 第三讲 论温庭筠词之三第二章 论韦庄词 第一讲 论韦庄词之一 第二讲 论韦庄词之二 第三讲 论韦庄词之三第三章 论冯延巳词 第一讲 论冯延巳词之一 第二讲 论冯延巳词之二 第三讲 论冯延巳词之三 第四讲 温庭筠、韦庄、冯延巳三家词总论第四章 论李煜词 第一讲 论李煜词之一 第二讲 论李煜词之二 第三讲 论李煜词之三附录 1989年在台湾讲演 附录一 谈小词的多义性 附录二 从“兴于微言”与“知人论世”看温庭筠、韦庄二家词
章节摘录
对于温词的评价,有两个极端的现象。像常州词派就非常推尊温词,比之于屈子的《离骚》,也有的人则非常贬低温词,《栩庄漫记》的作者李冰若就说温飞卿词“浪费丽字”,“扦格”、“晦涩”(请参看《迦陵论词丛稿》),王国维也认为温词仅是精丽而已,没有张惠言所谓的托喻。我认为造成对温词评价如此悬殊的原因是因为他的词中表现的意境有一种特质,也就是文学艺术传达手法上的几点特质。温词有几点特色,一是标举精美的名物,“小山重叠金明灭”,“水精帘里玻璃枕”都属此类,而在所标举的精美名物之间又不作仔细明白的主观上的叙写,这样就使人觉得它不连贯,难以引起直接的理解和感发,不像韦庄的词“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之作直接的说明,然而温飞卿词使人推尊却也正由于此。我们刚才说,诗的写作有比兴两种方法,比兴是心与物之间结合的两种关系。司马迁《史记,屈贾列传》说屈原“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屈原的内心是芳洁美好的,所以他称颂的事物也是芳洁美好的。作者从志洁到物芳的联想是很自然的,而读者则可反过来由物芳联想到志洁,这同阵是极自然的。所以温飞卿标举那些精美的名物,并未作详细的叙述,可是读者却自然的从这些精美的名物联想到了作者精微美好的思想感情,这正是温词的一种特色,也正是后来常州派词人推尊他的一项原因,这是第一点。再者飞卿词标举精美的名物是感性的呈现而非理性的说明。“小山重叠金明灭”,第一个问题是“小山”何所指的问题。如里说这一小山是屋外自然界中存在的山水之小山,那么就与这首词后面陈叙的情事不相连贯,是自然界的小山又怎么会有明灭的金色呢?又怎么和下句的“鬓云欲度香腮雪”连接起来昵?那么“小山”究竟所指为何物呢?在欣赏诗词时,读者虽然可以有自己的联想,但不可以胡思乱想。在闺阁中可以称做“小山”的东西,从中国传统和温飞卿所生活之时代的习惯来观察有这样几种可能:第一种可能是山眉。韦庄的一首《荷叶杯>写有“一双愁黛远山眉”的句子,“远山”是美人眉毛的形状,“黛”是眉毛的颜色,“愁”是那女子眉毛的表情。因此有人把“小山重叠金明灭”中的“小山”看做是山眉。第二种可能是山枕。《花间集》中有顾复的好几首《甘州子》词,他说“山枕上,几点泪痕新”,又说“山枕上,私语口脂香”,古代的枕头是硬的,中部凹下,两端凸起,故曰山枕。第三种可能是山屏,即折叠的屏风,高低起伏像山的形状。温飞卿另一首《菩萨蛮》有这样一句:“无言匀睡脸,枕上屏山掩。”所以也可以是山屏。最近有人提出第四种可能,认为是古代女子头上用于装饰的插梳像小山的样子,但我并没有在晚唐五代词人作品中找到以小山形容插梳的例证,而前三种可能则是唐宋词人常用的术语。 ……
编辑推荐
《迦陵讲演集:唐五代名家词选讲》编辑推荐:著名学者叶嘉莹教授力作,带领我们在词之历史长河的上游徜徉观览,把花间与南唐词的妙处尽收眼底。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