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史(第一卷)

出版时间:2006-4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严文明  页数:403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是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组织撰写的一部多学科融合的学术著作。实现文明史既是人类的创造史,也是人类的演进史这一观点,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分别对应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社会的组织方式以及人的心灵世界,展示其错综复杂的关系,做出总体性的描述,以突出是华民族的创造力以及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过程。本书将中华文明分为四个时期,以中华文明史上重大的转型作为分期的依据,细致地描绘了各个时期文明的特点、亮点,及其承上启下的关系,彰显那些对文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探讨对文明发展起关键作用的各种因素,从而全面论述了中华文明发展的历程,提示了若干发展规律和历史经验。本书力图将中华文明放到世界格局中进行考察,写出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进程中所处的地位。在论述中充分注意文物考古资料与文献资料的结合,力求史笔、议论、才情三者相结合。    本卷函盖先秦文明。

作者简介

袁行霈,1936年生。北京大学国家研究院院长、中文系教授。主要著有《中国诗歌艺术研究》、《中国文学概论》、《陶渊明集笺注》、《中国文学史》四卷本(主编)。

书籍目录

中华文明史总绪论  第一节 世界四大古老文明  第二节 中华文明的思想内涵  第三节 中华文明的演进  第四节 中华文明史的分期  第五节 中华文明的未来绪论  第一节 中华文明发生的地理环境  第二节 神州大地的古代居民  第三节 神话、传说和历史  第四节 中华文明的第一个高峰第一章 中华文明的曙光  第一节 文明胎动时期的经济  第二节 社会的分层化与复杂化  第三节 走向文明的不同道路  第四节 中华文明物质的初现第二章 中华文明的肇始——夏  第一节 夏朝的建立和中原地位的加强  第二节 夏文化的考古学探索  第三节 夏朝的社会与文化  第四节 夏朝周边的青铜文化第三章 商周时期文明的兴盛  第一节 商周王朝的建立与华夏文明的兴盛  第二节 商和西周的宗法、分封与井田制度  第三节 商周礼制及其在考古学中的反映  第四节 春秋战国时期政治、社会的发展与转型第四章 辉煌的青铜文化  第一节 青铜文化中心的形成  第二节 规模宏大的青铜工业  第三节 高度发达的青铜文化  第四节 青铜工业带动下的手工业生产第五章 铁器的应用和生产的了展  第一节 铁器的应用和冶炼技术的快迅发展  第二节 铁农具的广泛使用与农业生产的发展  第三节 新技术的采用与手工业生产的繁荣  第四节 官营手工业的发展与私营手工业的兴起第六章 商周时期的都邑与商业  第一节 商代都城和方国城邑  第二节 周代都城的发展  第三节 商业都会与富商巨贾  第四节 东周列国的货币和度时衡第七章 汉字的起源和时期发展  第一节 汉字的起源  第二节 殷墟甲骨文在汉字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第三节 汉字记录汉语的独特功能第八章 商周时期的宗教与信仰  第一节 天神与祖先崇拜  第二节 筮占与周易  第三节 占星术  第四节 巫和史第九章 教育的发达与学术的昌盛  第一节 士人和私学的兴起  第二节 孔子与儒家学派  第三节 道家  第四节 墨家、法家、名家和阴阳家  第五节 兵家和兵书  第六节 数术和方技  第七节 从百家到一统的趋势第十章 文学艺术的兴起与繁荣  第一节 先秦散文  第二节 《诗经》和《楚辞》  第三节 雕塑、绘画与工艺美术  第四节 音乐与舞蹈彩图目录插图目录

编辑推荐

中华文明是我们民族过去所有的财富的总和,是一代又一代中华先民智慧的沉淀,其与我们的重要性犹如大海之与游鱼。文明是我们灵魂的生发与归依,是我们内在生命的本源和精神的活动场所,它滋养着我们的心灵,启迪着我们的良知,激发着我们的创造力,承载着我们精神活动的一切成果。同时,文明又是我们生命真实个体的存在方式,它包涵着我们外在的生存环境,记录着我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结果,又是我们衣食住行等生存形式的具体体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华文明史(第一卷)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6条)

 
 

  •   本书是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组织撰写的一部多学科融合的学术著作。突现文明史既是人类的创造史,也是人类的演进史这一观点,将物质文明、政治丈明和精神文明,分别对应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社会的组织方式以及人的心灵世界,展示其错综复杂的关系,做出总体性的描述,以突出中华民族的创造力以及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过程。本书将中华文明分为四个时期,以中华文明史上重大的转型作为分期的依据,细致地描绘了各个时期文明的特点、亮点,及其承上启下的关系,彰显那些对文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探讨对文明发展起关键作用的各种因素。从而全面论述了中华文明发展的历程,揭示了若干发展规律和历史经验。本书力图将中华文明放到世界格局中进行考察,写出中华文名在世界文明进程中所处的地位在论述中充分注意文物考古资料与文献资料的结合,力求史笔、议论、才情三者相结合。
  •   中华文化,亦称中国文化、华夏文化或华夏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4000多年前的炎黄时代是华夏文明的初步形成时期,其中经过夏、商、周等时期的发展而日臻成熟,黄河流域中原地区是华夏文化的发源地。以后华夏文化传播到南方长江流域等地区,和当地文化融合,并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和北方草原游牧文化交流、吸收,中华文明的地域范围逐渐扩大。政治意义上定义的中华民族是今天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所有民族的统称,因此中华文化成为这些民族文化的统称,也称其为中华大地于华夏民族的总谓称。“中华民族”一词流行于梁启超所撰之的《东籍月旦》,在《历史上中国民族之观察》一文中,梁启超7次以上使用了“中华民族”一词,并明确地指出其含义,“今之中华民族,即普遍俗称所谓汉族者”,它是“我中国主族,即所谓炎黄遗族即汉族 。” 以后,孙中山提出淡化汉族说法,由中华民族代替,中华民族包含和汉族一样具有文明的民族。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300年满清的统治,重新恢复了中华国家。正统中华文化中,有尊王攘夷的观念,春秋大义中的华夷之辨,不以种族血统为唯一标准,而以文化仪礼作量度,蛮夷之民接受华夏文化可以逐渐融入到中华民族当中,“夷狄用诸夏礼则诸夏之”,这种以文化为标准的观念也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壮大和统一。华夏文化随着中原王国的对外交流和扩张而传播,史载夏朝以前的大禹的活动范围已经达到越地;周王子泰伯建立了吴国;在春秋时期,楚、吴、越等地已经成为华夏文化的一部分;战国时期秦灭蜀,到秦朝统一中国,华夏文化的地域范围已经形成了初步的雏形。中原华夏文化和各地原有文化交流、融合,愈加丰富。华夏文化和北方草原文化自古以来发生着交流。通过长期的交融、发展,构成了中华文明。儒家思想以及道家、易经、阴阳等各种思想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发展有广泛而深入的影响。中华之名源自于中国古代华夏民族起源于黄河流域一带,居四方之中、文化发达、历史悠久,因此称该地为中华,亦称中原、中国。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均以此为国号。而已不存在的中华共和国及中华帝国亦以此为名。虽然目前“中华”一词早已成为对中国文化、地理、民族、饮食等方面的泛称,但直到近代中国才开始出现该词汇的现代意义——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才正式将“中华”纳入国名。 《辞海》:我国古时多就黄河流域建都,因此称其曰中华。中者,居四方之中也;华者,具有文化之民族,服装华美者也。其后,疆域日广,凡其所属,皆称中华,亦称中国。后来,中华逐渐成为我国的称号。 《现代汉语词典》:古代称黄河流域一带为中华,是汉族最初兴起的地方。后来,中华民族经过不断的融合,“中华”也就借指“中国”了。  在悠悠的历史中,“中华”历经不断发展,屹立于世界之林,成为今天举足轻重的国家之一,传承着具有悠久历史而又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与中华文化。
  •   对古代中华文明知识有了更清晰、更系统的认知!
  •   这本书真的很好,让你对中国历史对文明有个全面的理解,语言也很简明,容易看懂。
  •   早年看袁行霈的中国文学史,觉得能把教材写得那么好的人大概只有他一个了,所以现在看到这套书毫不犹豫的出手了,结果袁老师只写了其中很少的一部分,小失望哎,看完再来评吧
  •   的确是好书,北京大学国学院确实不一般
  •   活到老,学到老,古人云开卷有益,一点也不错
  •   很详细的考古汇纂
  •   历史老师推荐的,还没读,感觉不错
  •   对历史感兴趣的人,应该阅读并有所感悟的书籍
  •   作为学术性的书籍不管印刷还是纸张,以及内容都很好。
  •   很不错的书!!!!!!!!!!!
  •   这是一本很好的很值得读很值得收藏的书
  •   老师推荐的书,不错~
  •   质量很好内容很好非常可读!
  •   很好!!哈哈
  •   这本书证据确凿详略得当但是并不系统即便是你读完之后中国文明并不等于中国文化看用途作为课本可以作为工具书就差了一点
  •   不错书挺精致的
  •   是我同学买的,拒他说不错
  •   北大出版社,又是北大专家写成,翻看一下,内容没有系统,完全是七拼八凑的。挂猪头卖狗肉!
  •   感觉**啦 质量差呀 下次不要坑爹
  •   第一册介绍了从文明初期到秦汉的文明发展脉络,更适合大学以上学历的或者学习历史的群体观看
  •   挺好的一本书,不过感觉略带点政治色彩。也许是刚看一点,不太了解
  •   這本書由北大出版,沉甸甸的,內容豐富,圖文並茂,是一本好書,喜歡中國歷史的朋友可以看看!
  •   我喜欢读历史书,这是一套不错的家庭藏书!
  •   很多人喜欢,我自己还没看过,帮别人买的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