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巫为邻

出版时间:2005年11月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英)布里吉斯  页数:442  译者:雷鹏 高永宏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该书对巫术进行了高度原创、非同寻常的分析。在书中,作者并非把视角拘泥于迫害巫师的机制上,而是对现代欧洲的早期生活进行了全方位的呈现。作者通过对大量巫师迫害纪录的研究,揭示了猎巫运动在当时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巫师迫害是一种“治疗”,是在动荡和贫穷中生活的人们释放焦虑的方式。自从该书出版以来,已经成为了这一领域中的典范作品。

作者简介

罗宾·布里吉斯 牛津万圣学院的资深学者,作品主要有:《十七世纪的科学革命》、《早期现代法国》、《信仰的社团:早期现代法国的文化和社会张力》。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完美女巫的传说 一名女巫供认了 女巫的形象 人魔立约 巫师的半夜拜鬼仪式 洛林的半夜拜鬼仪式 欧洲的半夜拜鬼仪式第二章 施巫术的经历 害人的力量  宗教,药物和不幸 父母,孩子与巫术 精神疾病和婚姻问题 牲畜和施巫术 事故和赤贫 恶意和妒忌第三章 超自然力和魔法治疗 精英和流行宇宙论 魔鬼,女巫和伤害人的力量 飞行和变形 施巫术的技术 恐惧,报复和治疗 迷信,魔法和宗教 医生与超自然能力第四章 罪恶的投射 施舍与复仇 社区联合与社区冲突 乞丐和他们的不满  怀疑与侵袭 从怀疑到行动  投射与幻想 第五章 女巫发现者及女巫治疗术 术士和他们的治疗术 洛林地区的巫医 反魔法及其使用 女巫发现者和巫术恐慌 政府支持的捕猎女巫 神职人员与巫术迫害 医疗专家 刽子手和狱卒第六章 爱与恨:配偶与亲人第七章 男人VS女人:巫术的性别第八章 铁器时代第九章 力量之网第十章 内在世界与外在世界

章节摘录

一名女巫供认了1596年7月,洛林小镇夏密(Charmes)的地方行政官员(地方管理者和执法官)公布了逮捕让·马里巴比(Jean Mallebarbe)的妻子芭比(Barbe)的消息。由于被人公开称为女巫,这个大约60岁的老女人便在几个月前逃离了夏密镇,那时候针对她的法律诉讼正好刚刚开始。显然,她希望人们对于她的这种感觉会随着她的消失而平静下来,尤其是那位曾经十分敌视她的老行政官刚刚过世了。当发现事实并非如此时,她坦率地表明希望尽快走向不可避免的终结——她曾试过在监狱里上吊自杀,没有成功,此后又请求被处死,以免受酷刑。在成千上万作为女巫被处死的人当中,很少有人能比她更愿意讨好这些迫害者,以及认同他们的信仰。她的最初供词很简单,在某种程度上是自我开脱的。她和她的丈夫大约27年来一直给人做工,近来他们被迫卖掉了一些小块田地,只留下房子和花园,这样他们越来越依靠人们的施舍来生活(据称她的丈夫老了,而且有残疾)。6个月前,在一次被丈夫殴打以后,芭比感到十分愤怒,于是被“珀西先生”(master Percy)——这个名字经常被洛林人用来称呼魔鬼——所引诱,它答应给予她“大量的钱”。魔鬼给了她两大袋药粉,但是她把它们扔进了一条小溪,没有用来伤害任何人。但是法官却无动于衷,因为他们了解到,有大量的证人认为自己曾经在她手里受过实实在在的伤害。于是他们开始用施加酷刑来恐吓芭比,并启动了一道贯穿其后两周的程序(直到她受到轻度的折磨,才告一段落),这使得她的故事变得越来越详细逼真。尽管在我们看来,这种将无情的压力施加到一个无助的老女人身上的做法,不过是一种貌似公正的做法,其目的是为了得到供词;但是罪行的细节却的确是由被告自己供述的,尽管这些细节都是些陈词滥调。

编辑推荐

自从《与巫为邻:欧洲巫术的社会和文化语境》出版以来,已经成为了这一领域中的典范作品。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与巫为邻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8条)

 
 

  •   还不错,有空可以读一读
  •   视角非常独到
    对于研究猎巫运动以及巫术史是一本值得参阅的书
  •   很不错的一本书。有助于我了解更多关于巫术的历史和文化。
  •   可能每个句子要多读几遍才能明白,有点点拗口,但明白以后就会觉得很有意思
  •   本书最大的问题是作者过于博学了,结果他被知识拖累,思想体系有些混乱,多处观点自相矛盾。他似乎既想坚持学者的良知判断,又怕得罪基督教,并且明显受到当代西方学究主义的影响,很多简单的问题被他绕得复杂了。但毕竟还有一些真知灼见,对研究巫术迫害有参考价值。
  •   没有看,但觉得可能有点枯燥,如果不喜欢。
  •   内容没有想象中那么生动。感觉都是现代人的推论,看到一半突然没有兴趣了
  •   看不懂亞.對於16歲的我來說...
  •   介绍巫术之类的东西,还是很全的,挺不错的,不过我还没看完
  •     这本书断断续续看了一年啦,和孔飞力的《叫魂》配套一起看,还是很有意思滴。
      从历史中一个个遥远的个案把整个社会和社会中的一个个个体进行了解剖,从而进行社会心理和个体心理的分析,十分到位。
      好书啦,书评太长。就不写了。
  •     不知道是翻译的问题还是题材的问题,这本书的语言很是费解深奥,就像是语义学上的通过生硬的逻辑规则制造的随机组合。你能看懂下面的句子吗:
      
      开始的画面应该与涂尔干的极有才华的见识相一致:不断被礼教增强的观念的约束的力量,在礼教中集体的刺激作用是作为铭记的一种手段。正如许多社会学观点一样,相比变化来说说这看起来似乎更适合解释连贯性。
      
      这真的不是google翻译出来的吗?
      
      巫史本来是非常有趣且吸引人的话题,但不知何故,作者选择了一种味同嚼蜡的学术语言来组织这本书的语言。说是学术著作,通篇也没有什么启发性的研究性的结论,而只有材料的堆砌与平淡无奇的叙述。即若是史料的堆砌,也未见有什么新颖的发现。
  •     这本书很厚,也比较贵,是北京大学出版社的。
      
      主要研究欧洲巫术的社会和文化语境(封皮上写的)
      
      我着实是看了的,写的还是很好的,但是偏学术了一点
      
      大概对研究欧洲文化的学生会比较有用
      
      里面有许多巫术实例,这也是当时吸引我的原因,但太学术的东西最后还
      
      是看不下去了
      
  •     内容还可以,是属于比较学术的,猎奇的就不用看了,但是,这是谁翻译的啊,巨长无比的关系混乱的从句到处都是,理解不能。
  •     首先要注意的是本书讨论的巫术(witches)和我们通常讲的巫术(magic)不是一个词,有些书里为了区分讲前者译为妖术。女巫(Witches)这个词的使用有很长的历史了。旧约里有“行邪术的女人(witches),不可容她存活。(出埃及记22:18)”
      生活在拥挤的现代社会中的人很难想象游牧民族靠迁徙和自然分裂来解决矛盾冲突的办法,这倒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
      巫术的普遍性是很值得注意的,普遍的巫术可以定义为背离了自己与生俱来的对社会的忠诚转而做魔鬼的代理人,即搜寻隐藏在内部的敌人。它的特征有待进一步的阐明。
      巫术植根于邻里关系这种社会背景或社会结构,现代社会破坏了这种社会结构就像游牧民族破坏了它一样。
      巫术的社会背景、文化背景、心理背景、
      欧洲巫术是想象的产物。
      
  •     我们也无法查究电影《哈里波特》和《魔戒》三部曲的推出日期之近是否两个导演的好事之作。我们只是亲眼目睹了一场为了魔法而疯狂的热潮在全球展开。对于大人的世界,可能只是一场视觉上的猎奇与刺激,在电影三小时的眼球颠覆后,大人们还可以做出褒贬不一的评论。而对于小孩来说,《哈里波特》的魔法,《魔戒》的奇幻部落都将深印在他们的脑海里,成为他们童年另一种的想象世界和信仰空间。在中国,大人带小孩去看《哈里波特》好象是奖励小孩的一种行为,但是在英国的一些学校是被禁止阅读及观看《哈里波特》的。而禁止的原因并不是因为其中出现一些血腥或暴力的镜头,而是因为里面涉及了大量关于魔术的内容。
      
      
      
      即使在《哈里波特》的第一部里围绕最主要的矛盾还是哈里波特和他的姨夫一家子里面。他的姨夫一家,在魔法界称作麻瓜的人对魔法两个字深为忌讳,不禁不去面对他们有一对同样是魔法师的妹妹和妹夫,而且他们要以惩罚哈里波特的方式逼自己去忘记世界上真有魔法这样的事。其实这样的剧情并不是作者安娜·凯瑟琳·罗琳自己臆想出来的事情,在1645-1647年间,东英格兰就发起英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猎巫行动。而英国人对于巫师的指控与《哈里波特》里是相像的,关于对他人造成的伤害。而在此前后,欧洲的其他国家,同样处于“庄园时期”,也陆续发生了或多或少的猎巫灭巫行动。而北京大学出版社也在去年年底出版了由英国牛津万圣学院的资深学者罗宾。布里吉斯编写关于欧洲巫术的社会与文化语境的《与巫为邻》。
      
      
      
      脱离了小说艺术世界的渲染,在历史上巫师是被直接指向跟随魔鬼的人,他们背离了自己与生俱来对社会的忠诚,和大众的社会观道德观背道而驰。在如今的社会,我们很难再发生有人上法庭控告他的邻居,亲属以巫术陷害他们并获得审判的事情。甚至我们很难想象我们会将邻居作为生活里的竞争对手或攻击对象。这是城市文明发展的一个结果。但是在乡村,在一些长期时间邻里关系都无法改变迁移的地方,这无判别于欧洲还是亚洲,他们的日常运作和生活都无可避免的受到互相的影响,一些称为“巫术罪”我们无法理解的罪名就在这些群落里累积,传播发生。
      
      
      
      在书里的所有的原始材料累计都来自16世纪到17世纪欧洲各个地方的审判,迫害。当然作者也表明这只是一种阐述引领读者展开思考的一条必要的路线。我们可以看到从欧洲15世纪开始到17世纪结束,一场场不同地方的巫师迫害行动。这是一场由地方法庭或国家高级法庭作为代表,以一种毁灭为目的的宣判运动。参与控诉的人却是那些平凡,无知而无害的居民。被控告的人大多数为女性。当然后来也发展到巫医。而形式也从当初最简单为魔鬼服务的雏形,因为神职人员和精英集团的其余分子被介入,而复杂具体化。从而历史上关于那个世纪有关“巫术”的资料多不胜数。几十年来历史学家针对“巫术”的研究多如繁星。而其基本立点也超越了有与无,巫术与批判巫术如此学术的范围。而作者却摆开了这些偏激性的研究方向,从最初事件发生的源头,平民出发。在没有明显的利益纷争下,是什么样的想法让大量的平民投入到这样一场诬陷,迫害的运动中呢?
      
      
      
      在书的前半部分,作者列举了欧洲不同地方的“拜鬼仪式”。而“拜鬼仪式”四个字偏偏是这么多年被批判迫害的人不约而同去承认的供词最重要的一点。但在类同而描述各异的案例里,我们看到被迫害招供的人都不约而同的有着相同的描述,从洛林到瑞士到德国,而版本都依然围绕着“人魔立约”与及“拜鬼仪式”。最让人称奇的是,十年间在不同地方他们的供词都存在很少的出入,例如“人魔立约”,被告通常都会说是因为受到魔鬼的诱惑,而魔鬼的到来都来自自身的驱使,例如对亲友邻居的愤怒,赤贫饥饿而产生的绝望。这样的情景在中国话里又称为“魔由心生”。而他们很少表示自己对追随魔鬼表示狂热,反而他们会举出各种的例子表示他们的不得已,以及他们厌恶半夜飞行去森林参与并不快乐的“拜鬼仪式”。“人魔立约”是一种很古老的传说,而之后关于魔鬼与人之间的关系衍生,居然是由被审判的女巫自己去补充的。当然,书中提供了大量必备的前提,这些可怜的人在被邻居告上法庭的时候,整个社会都笼罩在一个已经肯定有“女巫”“巫术”的背景里。而被告的女人,男人都因为自身的性格,处境而被邻居孤立。当所有邻居群起而攻之下,他们的作供通常连他们自己都不相信。但是当时的法庭的基点是反对巫术的,而另一方面来说他们是承认存在巫术的。于是即使多荒谬毫无依据可言的描述也会被法官一一记录在案,而被告如此的认罪的结果无非也是寻死。在1450年到1750年间,发生了大概十万次的审讯,因为“巫术罪”被判处死刑的大约有4-5万人。其中两成为男性,八成为女性。
      
      
      
      另一种被迫害的对象是让人感到心痛而愤怒的,就是大量被卷入的小孩。他们被作为原告或受害者被带上了法庭。书里提到的发生在瑞典1668-1676年之间的猎巫运动中,被告的供词里都提到布拉库拉山(Blakulla蓝色之山)的传说,这座山被称为“巫师聚会之所”,孩子们讲述一些稀奇古怪而且颠三倒四的故事,将这座山描述一座府第,在这里魔鬼和天使交替出现,他们的故事混杂着恶魔崇拜和惩罚的场景。这些幻想力一方面得到当地神职人员和社会领导的醉心推进,另一方面孩子们都被聚在特殊的房间说是避免他们受到巫师的伤害,这更增加了孩子对自己想象空间的肯定。直到后来政府意识到存在的危险,在严厉的质问下,孩子们承认他们的故事完全是彻底的谎言,整个由幻想构建的大厦轰然倒塌。
      
      
      
      或许由于电影《哈里波特》先入为主的原因,我会特意留意书里关于英国巫术部分。但是发现之前所提到的“拜鬼仪式”在英国本土并没有发生多大的牵连。和欧洲其他地方的巫师审判不同的是,英国有自行一体的描述方式,侧重点可能是巫师身边养的宠物和他们使用巫术。这一点在看过《哈里波特》的观众看来会感到熟悉,在各国围绕巫术传播以及影响到整个国家信仰的高端觉悟的时候,英国依然围绕着巫术是否对他人造成伤害的角度上。相对其他国家无休止的审判却无法律可依相比,我们有趣的知道,在1604年英国法律颁布的詹姆士一世巫术法令(Jacobean Witchcraft Act)将人魔立约本身定义为可以处以死刑的重罪,并作为现实操作里对他人伤害的一个重要依据。在一个国家法律承认的前提下,我们不难想象为何英国的占星术,练金术等巫术会如此有名并流传之今。
      
      
      
      
      
      但是一本分析性的学术书籍,《与巫为邻》没有就此列举事例,任由读者自我想象。他从大量的史实里平民陷害心理的研究上。从人本身需求出发,在宗教,疾病,死亡与生存,以及由此延伸的妒忌,愤怒,饥饿等“七宗罪”的立点,可以看到当村民在接受一个信息:她是女巫。那么在他身边相关连的事情都可以与之联系起来。而在巫术与医学之间作者也提出一个我们都可以很快就明白的一个道理:心理暗示与心理治疗。如今在心理学科其中一个研究项目就是免疫系统与热的情绪状况之间的关系。书中例举到一个人被告知“受诅咒”或“被附体”后身体出现异常症状,而见到声称害他的人时病情会恶化的过程。在过去医学还不是很先进的情况下,医生的建议,指示以及他们所接受的文化背景都可以让他们把万事万物与此联系起来。他们的控诉可能是处于妒忌,怨恨或谎言,也有是处于他们真心但无知的控诉。
      
      
      
      该书另一个让人感到新鲜的论点就是他的巫术社会性:巫术的性别观。在过往众多的巫术书籍里大多数的作者都漠视了一点:为何巫师都是女性为主?在那场浩大的审判里,女性的数字是男性的50倍!而性作为描述巫师特点,“拜鬼仪式”的重点,都增加了女性在其中担当重要角色的色彩。当中原因纵横交错,在最初控诉的事件里,大多数被控告的女性都是寡妇。她们符合平民对于女巫是一种孤独,乖僻与邻里关系不好的印象。而之后涉及到的男性驱魔师在社会上的至高地位以及人们对于女性的定义不一都造成了巫师界偏向于女性的原因。更恶性循环的是,在前阶段女性受被控诉为女巫的迫害行动后,也有一部分的女性由此担当起女巫的角色,控制着当地的医疗,预测和操控等功能。她们与过去她们的认定可以解释为何巫术为何偏重于女性而不是通过巫术针对女性的一个依据。书中对此的分析是可圈可点,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资料作用。
      
      
      
      如今巫术的残留痕迹依然存在于世界各国,特别是非洲部落以及一些不发达的国家中。关于巫术的研究也方兴未艾。《与巫为邻》的出版仅仅从一个历史背景落点,作为社会学分析其中一些关联的书籍,但是对于开始对巫术这一种文化产生兴趣的人来说是不错的基础作用。
      
      
      
      
      
      (该文已为纸媒刊登,请勿转载转贴或刊登,多谢合作.)
      
  •   这方面的建议看艾柯的作品 不过要小心被他带到沟里去了
  •   谢谢 看了这个果断放弃这本书:)
  •   巫术是witchcraft。witch是巫师。
    magic现在中文经常是叫做魔法。
    不过因为魔术也是magic,所以自Crowley以后,经常会写作magick而不是magic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