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6-5-1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哥白尼 页数:346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这套丛书中收入的著作,是自文艺复兴时期现代科学诞生以来,经过足够长的历史检验的科学经典。为了区别于时下被广泛使用的“经典”一词,我们称之为“科学元典”。 我们这里所说的“经典”,不同于歌迷们所说的“经典”,也不同于表演艺术家们朗诵的“科学经典名篇”。受歌迷欢迎的流行歌曲属于“当代经典”,实际上是时尚的东西,其含义与我们所说的代表传统的经典恰恰相反。表演艺术家们朗诵的“科学经典名篇”多是表现科学家们的情感和生活态度的散文,甚至反映科学家生活的话剧台词,它们可能脸炙人口,是否属于人文领域里的经典姑且不论,但基本上没有科学内容。并非著名科学大师的一切言论或者是广为流传的作品都是科学经典。 这里所谓的科学元典,是指科学经典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著作,是在人类智识史和人类文明史上划时代的丰碑,是理性精神的载体,具有永恒的价值。 科学元典或者是一场深刻的科学革命的丰碑,或者是一个严密的科学体系的构架,或者是一个生机勃勃的科学领域的基石。它们既是昔日科学成就的创造性总结,又是未来科学探索的理性依托。 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是人类历史上最具革命性的震撼心灵的著作,它向统治西方思想千余年的地心说发出了挑战,动摇了“正统宗教”学说的天文学基础。伽利略《关于托勒密与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以确凿的证据进一步论证了哥白尼学说,更直接地动摇了教会所庇护的托勒密学说。哈维的《心血运动论》以对人类躯体和心灵的双重关怀,满怀真挚的宗教情感,阐述了血液循环理论,推翻了同样统治西方思想千余年、被“正统宗教”所庇护的盖化学说。笛卡尔的《几何》不仅创立了为后来诞生的微积分提供了工具的解析几何,而且折射出影响万世的思想方法论。牛顿的《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标志着世纪科学革命的顶点,为后来的工业革命奠定了科学基础。分别以惠更斯的《光论》与牛顿的《光学》为代表的波动说与微粒说之间展开了长达200余年的论战。拉瓦锡在《化学基础论冲详尽论述了氧化理论,推翻了统治化学百余年之久的燃素理论,这一智识壮举被公认为历史上最自觉的科学革命。道尔顿的《化学哲学新体系》奠定了物质结构理论的基础,开创了科学中的新时代,使19世纪的化学家们有计划地向未知领域前进。傅立叶的《热的解析理论》以其对热传导问题的精湛处理,突破了牛顿《原理》所规定的理论力学范围,开创了数学物理学的崭新领域。达尔文《物种起源》中的进化论思想不仅在生物学发展到分子水平的今天仍然是科学家们阐释的对象,而且100多年来几乎在科学、社会和人文的所有领域都在施展它有形和无形的影响。尔式遗传性状传递机理的物质基础,把生命科学推进到基因水平。爱因斯坦的《狭义与广义相对论浅说》和薛定谔的《关于波动力学的四次演讲》分别阐述了物质世界在高速和微观领域的运动规律,完全改变了自牛顿以来的世界观。魏格纳的《海陆的起源》提出了大陆漂移的猜想,为当代地球科学提供了新的发展基点。维纳的《控制论》揭示了控制系统的反馈过程,普里戈金的《从存在到演化》发现了系统可能从原来无序向新的有序态转化的机制,二者的思想在今天的影响已经远远超越了自然科学领域,影响到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领域。
作者简介
作者:(波兰)哥白尼
书籍目录
导读《天体运行论》英译本序安德里斯·奥西安德尔(Andres Osiander)的前言尼古拉·舍恩贝格的一封信原序:给保罗三世教皇陛下的献词第一卷 第一章 宇宙是球形的 第二章 大地也是球形的 第三章 大地和水如何构成统一的球体 第四章 天体的运动是匀束的、永恒的和圆形的功或是复合的圆周运动 第五章 圆周运动对地球是否适宜 地球的位置在何处 第六章 天比地大,无可比拟 第七章 为什么古人认为地球静居于宇宙中心 第八章 以往论证的不当和对它们的批驳 第九章 能否赋予地球几种运动?宇宙的中心 第十章 天球的顺序 第十一章 地球三重运动的证据 第十二章 圆周的弦长 第十三章 平面三角形的边和角 第十四章 球面三角形第二卷 第一章 圆圈及其名称 第二章 黄道倾角、回归线间的距离以及这些量的测定法 第三章 赤道、黄道与子午圈相交的孤和角;赤经和赤纬对这些弧和角的偏离及其计算 第四章 对黄道外任一天体,若黄经、黄纬已知,测定其赤纬经、赤纬和过中天时黄道度数的方法 第五章 地平圈的交点 第六章 正午日影的差异 第七章 如何相互推求最长的白昼、各次日出的间距和天球的倾角;白昼之间的余差 第八章 昼夜的时辰及其划分 第九章 黄道弧段的斜球经度;当黄道任一分度升起时,如何确定在中天的度数 第十章 黄道与地平圈的交角 第十一章 这些表的使用 ……第三卷第四卷第五卷第六卷注释常用著作缩写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