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5-05-01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叶隽 页数:368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以往学界经常使用的“西学东渐”这一概念,过于宽泛,因为具体到各个国家 的思想文化资源,都不尽相同,尤其是与“英美传统”和“苏联资源”有异的德国 思想,更是具有鲜明的特性。同样,在“西学东渐”进程中,由于接受主体的不 同,往往决定了受者选择趣味与价值取向的重大差别。考察德国思想资源之进入现 代中国,留德学人的作用举足轻重。正是基于以上思考,本论文选择现代留德学人 作为研究对象,在具体写作中,将20世纪上半期的马君武、宗白华、陈铨与冯至作 为重点个案;在适当的时候,也会考察同时期影响较大的留德学人。 此前对中国留德学人的叙述和研究主要停留于史实的梳理,极少有对个案的深入探 究,因而缺乏对研究对象的“同情之理解”、“体贴之敬意”;过去对这四位学人 的研究,主要强调了他们作为或革命者、或美学家、或战国策派代表、或杰出诗人 的一面,而忽略了他们作为现代知识分子,尤其是具有留学德国背景的现代知识分 子所具有的特殊性。正是鉴于学界的研究现状,本文将视线收缩,试图通过若干有 代表性的个案,揭示留德学人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影响与意义。在个案的选择与 研究中,尽可能考虑到各个不同时代(也注意相同时代的比较)、不同专业背景 (也注意相同专业的比较)、不同活动范围(也注意相同领域的比较)的相互渗 透,从而突出本文的问题意识:中国现代留德学人是如何为中国文化发展寻路的。 研究的基本策略是:以小见大、以人带史、以问题出思想;研究的基本思路是:以 个案研究为基础、以观念梳理为线索、以为中国文化寻路命题的回应为中心、以影 响研究为基本方法,探讨中德思想文化关系的建立。 故此,本文尝试在中德文化交流的大视野中,立足于中国现代文化史的变迁,从留 德学人归国后的文化史贡献这一角度进行把握,突出他们选择、借鉴和吸收德国资 源后的本土作用,通过文学史、教育史、学术史与思想史的渗透和关联,来追溯其 思想形成,并探讨德国资源在他们观念形成中的作用。各章内容如下: 第一章为绪论,通过对西学东渐与德国资源、留学生的文化史意义、中德两国 思想文化关系的深入分析,为论文勾勒出比较完整而清晰的理论框架。同时介绍学 界至今为止在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总结该领域研究的基本范式,确立本论文的研 究思路以及推进的方向。 第二章考察德国文化与马君武致用大学理念的形成与实践 的关系。以“致用”理念来贯穿其早期启蒙翻译活动与日后出任广西大学校长的思 想发展历程,并将其思想总结为办理西大的致用大学理念。 第三章探讨宗白华文化 建国理想的德国文化背景与现代文化史意义。挖掘出长期为“悠闲的美学家”所遮 蔽的,深藏“致用情怀”的宗白华形象,强调宗氏以抗战时代的《时事新报·学 灯》为平台,集众家之手来实现其文化建国理想。 第四章与第五章分别考察陈铨的 “民族文学观”和冯至的“学院写作”与德国文化的关联。选择这两位经历相近、 专业相同、交游颇多然而遭遇却迥异的朋友,其实有同类比较的思路。就文学创作 的艺术性来看,陈铨确实要弱冯至一筹。但若论“入世”的积极与“致用”的情 结,陈铨又胜过冯至。 在全文撰作中,择出作为德国思想文化象征的歌德,为中国现代留德学人提供 共同的话题。希望通过各位学人对歌德的不同诠释,来说明外来资源的接受,主要 还是取决于受者本身的思想趣味、价值取向乃至所处的时代背景。 第六章“结语” 从理论的角度对全文进行梳理。总结现代留德学人的特点及其文化史意义,分析他们的德国文化观,揭示其利弊所在及其启示,更强调他们回应时代问题——为中国 文化寻路的成绩与缺失。
作者简介
叶隽,男,1973年生于江苏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助理研究员,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曾在德、英等学术机构做研究。发表论文、学术随笔多篇,合译有《教育与未来》等多种。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西学东渐视野中的德国资源与留德学人 第二节 留学生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意义 第三节 中德两国的思想文化关系 第四节 本书选择的四个个案 第五节 本书的研究思路第二章 德国文化与马君武致用大学理念的形成与实践 第一节 马君武在对德宣战问题上的态度及其对进化论思想的接受 第二节 “托命之所”与“致用之学” 第三节 马君武的致用大学理念与德国大学思想 第四节 在“诗人情怀”与“用世启蒙”之间——马君武对歌德的译介第三章 宗白华文化建国理想的德国背景及其文化史意义 第一节 宗白华的文化建国理想及其留德经历 第二节 宗白华文化建国理想与德国思想的关联 第三节 文化建国者的“精神支柱”——宗白华的歌德观 第四节 宗白华文化建国理想的文化史意义及其影响第四章 陈铨的民族文学观及其构建现代中国“狂飙运动”的尝试 第一节 陈铨的民族文学观及其留德经历 第二节 陈铨的民族文学观与德国的民族主义思想渊源 第三节 《野玫瑰》与现代中国“狂飙运动”的尝试第五章 冯至的学院写作与德国文学渊源 第一节 冯至的学院写作及其留德经历 第二节 冯至对德国文化与政治的理性区分及其“学院写作”的核心内容 第三节 冯至的学院写作对现代中国的意义 第四节 救亡与沉潜——西南联大时代冯至、陈铨对歌德的诠释第六章 结语 第一节 中国现代留德学人的特点及文化史意义 第二节 现代留德学人的德国文化观 第三节 文化寻路路安在?参考文献西文—中文名词对照表非典时代的非常生活(代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节 西学东渐视野中的德国资源与留德学人 西学东渐,作为一种具有强大潜在冲击力的外来思想资源输入方式,其实早在明清之际就已开始,“从16世纪末开始,直到18世纪末中断,在两个多世纪里,缓缓地流淌在雄浑壮阔的历史长河之中”①。这其中扮演主角的是远来的传教士,“利玛窦等之来也,一以传西方之宗教,一以传西方之学术。既供地志、时钟,兼自述其制器现象之能,明其不徒恃传教为生也”②。传教士的正业应当是传教,但他们显然并不满足于此,传播西方学术,是他们介入中国语境的一种重要手段,其功用甚至超出宗教本身。而就中德文化交流而言,值得注意的是一位德国传教士汤若望。有论者认为:“在17世纪的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汤若望的名声仅次于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但这位德国传教士在中国的实际作用,应该说超过利玛窦”③。就中德文化交流的角度来说,汤若望作为当时享有重要声誉的传教士,德国资源之进入中国,实可以从他算起。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