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4-11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仝华,康沛竹 页数:231
Tag标签:无
前言
北京大学是国内较早开始女性研究和开设女性学课程的高校之一,1998年开始招收女性学方向的研究生。在课程建设中,我们迫切需要一本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发展史的教材。毫无疑问,在中国女性学学科建设中,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处于独特的地位。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是中国女性学学科建设的指导思想,是我们研究妇女问题的思想武器。这是由中国妇女解放的历史与现实所决定的,这也是中国女性学区别于西方女性学的重要特点。此外,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也是中国女性学基本理论中的重要内容。 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认识和解决妇女问题上的运用。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自产生以来,其影响是有目共睹的,它指导人们改变了世界上众多妇女的地位和命运。在中国,20世纪初出现了一些翻译、介绍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妇女问题的文章,开始有人试图用这种新的观点和方法观察妇女问题。但是,作为一种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者研究和解决妇女问题的思想武器在中国传播是在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认识和理解更加深刻和具体。1927年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被称为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第一次对中国妇女解放问题的宏观把握,也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产生的主要标志。在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争取妇女解放作为重要的目标之一。作为革命事业的一部分,围绕党的中心工作提出妇女运动的具体任务,使妇女解放事业与革命的发展同步前进。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作为指导妇女运动的理论在中国得到长足发展。
内容概要
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并在实践中由马克思主义者继承并逐步发展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发展史》一书在吸收借鉴现有的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发展的脉络做了系统梳理,其中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在中国的丰富和发展是写作的重点。全书共分为七章,包括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产生;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基本内涵;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传入中国;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初步发展;新中国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发展;新时代(1976年10月以后)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理论的思考。本书得到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建设项目的资助,北得到北京大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全书约二十二万字。
作者简介
仝华,女,1951年3月生,河北省人。 北京大学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研究员,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副院长。197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并留校工作至今。法学硕士。1992—1993年赴俄罗斯莫斯科大学进修。现任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副院长(主管“两课”教学工作)兼中国革命史(毛泽东思想)教研室主任和毛泽东思想概论课主持人、院党委委员、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等职。此外还担任北京大学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外妇女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市高校中国革命史教研会常务理事、全国国史学会高校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中共党史学会理事等。 康沛竹,女,1964年生,史学博士,现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党史党建学科规划组评审组秘书。研究方向:中共党史、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灾荒问题。代表作:《二十世纪中国灾变图史》(主编)、论文:《抗日战争时期中国资产阶级的政治态度》、《五四时期的瞿秋白》、《晚清灾变频发的政治原因》。开设课程:毛泽东思想概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研究、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史等。
书籍目录
目录前言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产生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一、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产生的客观条件 二、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产生的思想渊源 三、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产生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在德国、俄国实践中的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在德国的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在俄国的发展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基本内涵 第一节 妇女地位的演变和男女不平等的根源 一、男女不平等是人类历史发展一定阶段上的社会现象 二、妇女受压迫地位的形成 三、妇女受压迫的根源在于私有制 四、妇女受压皖的实质是阶级压迫 第二节 妇女解放的途径和条件 一、妇女解放的根本途径——消灭私有制 二、参加社会劳动是妇女解放的一个先决条件 第三节、妇女解放的道路 一、无产阶级解放的道路是妇女解放的根本道路 二、妇女解放是无产阶级解放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四节 妇女的社会作用 一、妇女是革命和建设的重要力量 二、妇女对人类自身生产的特殊贡献 第五节 妇女解放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一、从法律上的平等到事实上的平等还需要很长的时间 二、妇女解放受社会文明发展水平的制约 三、妇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普遍解放的天然尺度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传人中国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传入 第二节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妇女解放思想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初步发展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的妇女解放思想 一、毛泽东关于中国妇女解放道路的初步探索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的基本内涵 三、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发展及意义 四、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妇女解放运动的影响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的妇女运动方针与政策 一、中国共产党早期妇女运动的方针和政策 二、土地革命时期的中国共产党的妇女运动方针和政策 三、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妇女运动方针和政策 四、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妇女方针与政策第五章 新中国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发展(1949-1976) 第一节 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妇女 解放思想的发展 一、妇女运动必须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进行 二、妇女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种伟大的人力资源 三、建立健全妇女组织,发展妇女统一战线,培养教育妇女干部 四、关于妇女解放的条件 第二节 新中国妇女运动的方针和政策 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妇女运动的方针和政策 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妇女运动的方针和政策 三、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和“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妇女运动方针和政策第六章 新时期(1976年10月以后)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第一节 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丰富和发展的思想基础和实践基础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及其对妇女理论丰富和发展的意义 二、新时期中国妇女运动的发展 第二节 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在若干方面的丰富和发展 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进妇女解放事业 二、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促进妇女地位的提高 三、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优化妇女发展的社会环境第七章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理论的思考 第一节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 一、在实践中丰富和创新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 二、借鉴西方女性主义理论 三、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在女性学学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妇女问题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妇女解放问题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妇女发展问题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基本内涵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不仅仅在于它以唯物史观为基础,正确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为无产阶级革命指明了一条光辉的道路。而且在资本主义时代,依据当时所能提供的思想材料,在探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过程中,对历史上所形成的男女不平等的根源做了一定的探索。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反杜林论》、《共产党宣言》、《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以及几十篇论文和书信中都提到了妇女问题。在这些书稿和文章中,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妇女地位的演变和受压迫根源的分析,在一定程度上探讨了妇女解放的途径和道路。马克思、恩格斯从人的解放的高度来认识妇女解放,并把妇女解放纳入到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中。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妇女解放的思想对后来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妇女解放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很多的理论在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逐步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关于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的理论和学说,对世界范围的妇女理论和实践产生了巨大影响。 第一节 妇女地位的演变和男女不平等的根源 关于妇女受歧视受压迫的根源问题,历来是妇女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早在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产生以前,一些资产阶级女权主义者和空想社会主义者及政治家、思想家就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这一问题。
后记
本教材是集体研究和撰写的成果。教材的总体框架最初由仝华和康沛竹提出,在此基础上,课题组多次讨论并修改。北京大学中外妇女问题研究中心的魏国英教授、祖嘉合教授提出了很好的修改意见,北京大学法学硕士刘霞提供了第四章的一部分资料,对她们的支持和帮助表示真诚的感谢!书中第七章第一节第三个问题是魏国英教授和康沛竹撰写的《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与中国女性学基本理论建设》论文的一部分,该文发表在《妇女研究论丛》2003年第4期。 本教材的具体撰写分工是: 前言、第七章:康沛竹(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历史学博士、北京大学中外妇女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委员) 第一章、第二章:王春聆(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法学博士、副教授) 第三章、第四章:史春风(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历史学博士、北京大学中外妇女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委员) 第五章:第一节李晓东(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第二节王玥(北京大学教授) 第六章:第一节、第二节“二(二)(四),二”仝华(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中外妇女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委员);第二节“一”及“二(一)”侯肖林(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二(三)”牛保良(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 全体编写者在撰写过程中多次讨论,最后由仝华、康沛竹对全书做加工、整合的统稿工作,仝华负责第四、第五、第六章的统稿,康沛竹负责第一、第二、第三、第七章的统稿。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