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研究

出版时间:2005-4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利萨·泰勒  页数:247  译者:吴靖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媒介研究通常被分为三个研究领域,这也是本书所用的分类模式:文本、机构和受众。全书系统地介绍了媒介研究领域的分类、主要概念、核心问题、研究切入点等,为初学者提供了进入这个学术领域并能够利用专业的概念和思路参与讨论的基础知识。作者提供的文本分析“工具”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媒介内容:通过梳理关于媒介机构的争论,作者审视了提供媒介内容的组织机构,帮助读者深入了解媒介产业;在有关受众的章节中,作者对受众的各种情况及其对媒介的消费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从本书的内容和组织结构还可以看出以英国文化研究学派为核心的欧洲媒介研究与美国主流大众传播研究在课程设置、思路和方法论上的一些差别,以及二者近些年来在学术界的互动与融合。

作者简介

利萨·泰勒,英国伍尔弗汉普顿大学媒介与文化研究高级讲师。她在媒介研究的再教育和高等教育领域有着非常丰富的教学经验。目前从事的研究领域是园林的文化空间。
安德鲁·威利斯,英国索尔福德大学媒介和表演讲师。他在再教育和高等教育领域有着相当丰富的教学经验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部分:文本 1 媒介怎样进行传播  媒介形式及表达成规  不同的媒介,不同的成规:《X档案》  对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2 解读媒介中的形象  场面调度分析  符号学分析  文本分析中的问题  对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3 意识形态  什么是意识形态  阿尔都塞  霸权理论  对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4 再现  再现:一种定义  刻板形象  内容分析  霸权主义的分析视角  青年人的媒介形象  对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5 类型片  类型片:一种定义  类型片和节目制作  类型片与电影  类型片研究与电影批评  类型片与电视  电视中的西部片  类型片与意识形态  对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6 叙事…… 7 互文性第二部分:机构 8 对机构的研究视角 9 公共服务广播与市场 10 媒介专业主业主义与行为规范 11 独立媒介第三部发:受众 12 想象及测量媒介受众 13 媒介对受众群的影响 14 媒介消费的社会环境 15 少数群体受众与媒介 16 新技术与媒介受众  17 媒介消费与社会地位 18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公众参与尾声:媒介研究的研究方法结论参考书目索引

编辑推荐

传播学是一门新兴学科,现在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媒介研究:文本、机构与受众》(中文版)对传播学中媒介研究的三个领域:文本、机构和受众分别进行了阐述,并系统介绍了媒介研究领域的分类、主要概念、核心问题、研究切入点等,为初学者提供了进入这人学术领域并能够利用专业的概念和思路参与讨论的基础知识。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媒介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67条)

 
 

  •   这本书对于媒介研究的框架给予了值得学习的范本,文本、机构与受众
  •   传播效果研究的经典图本,从文化批判的角度解读媒介,有别于经验学派的实证性受众研究。
  •   绝对是学术类的经典之作!!!分析了大众传播领域的众多核心问题,介绍各种基础的理论.对于传播学的初学者来说,是一本必读好书,能帮助人很快进入到传播学领域的专业研究.同时也是一本文献综述的典范.本人受益颇深,绝对5星!!!
  •   基本没有多余的废话,国外学者治学严谨,书后的参考书资料就几十页,文中没处引用都会指出来源。
    最重要的就是,涉及新闻传播学学科所用到的种种研究方法,都在书中有了非常准确的说明,让人受益匪浅
  •   非常棒的一本书,属于提纲挈领性质的,需要根据树上的内容再进一步研究。考北大相关专业必读啊!~~
  •   真的超有趣

    有很多例子

    还有推荐继续研究的方向

    很平实而亲切的书籍

    很薄,却能学到很多。
  •   传媒研究必读的书,范围比较广,不适合当入门读物。
  •   专业要求的书,文本不是特别晦涩,不错的说。
  •   纸质还好,关键是内容给力啊。经典的传播书籍 啊
    写作业要用的书,就是快递太不给力了,太慢了,等了十好几天啊
  •   学习传播学的朋友最好能看看,很好的
  •   传播学考研用书,大传方向必备
  •   传播学入门级读物吧,学术性很强,条目也很清晰分明。读之有味。
  •   根据北大传播学学长的书单买的,但现在看起来有些费劲。
  •   是正版图书,也很新,价格也比较适中,不错,以后还会再光顾的
  •   喜欢? 这本书对我的科目帮助很大
  •   挺好,没问题
  •   书有点薄,但是内容很充实,值得一读。
  •   这个商品很不错,印刷和内容都很不错,性价比很高,值得推荐。
  •   挺好,封面挺好,价格有点贵
  •   吴靖老师的书,很好,好好看可以秒杀其他的书。
  •   很好很好,正版书,速度快东西好!
  •   非常好的一本书,读后受益匪浅。
  •   好书啊 很值得一读!
  •   看了一下目录,感觉编的应该不会差的
  •   北大老师翻译的
  •   为了考研买得。值得一读
  •   吴老师翻译的,赞!
  •   明天开始看,希望自己要给力,看完后很有收获
  •   朋友推荐阅读,还没来得及看
  •   还可以还可以还可以。
  •   还不错,是好书啊
  •   速度很快,可是我买错了一本,怎么办?
  •   题名中,作者用了media studies,已经可以看出这本书的内容基于媒介,而不是一些空泛泛地说“传播”,也没有用到research。整本书的思路也是这么下来的,感觉很实在,不同于中国人综述类的教材,没有悬在空中的大而空的东西。但是也不同于美国,一味地强调经验主义的,效果论的。此书分成文本、机构与受众三个视角,每个视角里面又介绍了许多详细的研究,一些流行而实用的方法。但书中多强调批判式的,强调英国多数文化研究受法兰克福学派的影响。
  •   书中内容在深度上值得称赞,不适合初学者读,不适合教学课堂中,如果有考研的同学需要倒可以买来一看,注意:复习考研的时间不够就不用看了,因为要反复读才能做到融会贯通和内化理解,不是像传播学教程一样背背记记就可以在考试中用上的。有一种经典表述,考110——120分要看十本书,但考120——130分就要看五十本书甚至更多,so,obviously,this book is the latter one。
  •   书的思路和章节内容的安排都很好,还有案例。不是基础的入门书,语言也稍微有点晦涩,不过书还是不错的,大小和封面都挺好。
  •   还行,北大吴靖老师译的,其实也就是从另一个角度审视传播
  •   书的内容很好,印刷纸张比较差,太薄
  •   这本书 很经典; 百看不厌
  •   总体感觉很好,纸张一般
  •   外国人写的,译者翻译得很不错。里面有很多例子,读起来很有趣。
  •   刚收到,纸质看起来不错,回去慢慢看
  •   发货速度快,书也很不错……
  •   包装不错 对于新闻者来说是本好书
  •   书不错,角度比较新.
  •   还可以,下次继续买这类型的书
  •   整体来说是不错的教材,就是一些术语的翻译和以往的习惯不统一,对于初学者来说还要花时间重新熟悉这些被翻译过的术语和概念。
  •   内容还没看;纸张和印刷质量相当让人头疼,很薄的纸,字能背投。
  •   本书对考研帮助不大,看一遍就可以
  •   一群学者对于国外学者观点的复述,没有新意!
  •   没有收到你们怎么说签收了!
  •   这本书从文本、机构与受众三个角度去介绍媒介研究的方法,看似没有作者的个人思考,但在对这些方法的选择、评析中却见作者的匠心。总体来说这本书是作者对媒介研究现状的综述,阅读本书至少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获益。一、从宏观上掌握媒介研究的方法。本书先是介绍了媒介研究应从文本、机构与受众三个角度综合研究媒介,并在最后一部分将这三个角度综合,从自己的经验出发,总结了对媒介研究的常规方法。二、清晰地梳理了各角度涵盖的各种概念。书虽然不厚,对每一方法的介绍虽不多,但精准、晓畅。诸如场面调度、符号学、互文性、意识形态,公众媒体、独立媒体,少数群体与媒介、媒介消费与社会地位、媒介受众与新技术等等,都在简洁的介绍、评述中理清。从这本书也能看出作者对媒介研究的观点,他们主张从符号与过程(费斯克语),或说定量与定性,生产与消费综合来研究媒介,这正是现阶段媒介研究的共识。值得一提的是,本书的翻译很到位,读来不晦涩。(我曾经就某个段落对照过中英文版本,发现翻译很精准)
  •   虽然英文版再翻译成中文版出版都已经五年过去了,但基本原理很实用。
  •   作为传播学的学生都应该读一读,这是对传播学研究方法的总结和概括
  •   挺有意思的,很喜欢,物流也很快
  •   书本质量挺好的。下次还会光临
  •   传播学理论比较有帮助的一本书
  •   内容应该是比较充实的,包装不错,
  •   书还不错,很有用,就是边角有点毛糙,不过总体挺好的
  •   不错的,还没开始看呢。。
  •   书的质量不错,但是个人认为翻译的有点不够顺
  •   还不错 脉络还算清晰
  •     真应当先看利萨•泰勒的《媒介研究》再去看阿伯克龙比的《电视与社会》的,两本都是英国人写的书,阅读时间隔了整整一个学期,中间没有看任何一本关于媒介研究的书籍,原因是当初读完《电视与社会》,我就觉得自己对媒介研究这一领域已经失去了兴趣,不愿再翻开与此相关的任何书籍了,只觉得再读也不过浪费时间,疲劳双眼,折磨精神罢了。
      近来因了写期末论文的缘故才硬着头皮读起《媒介研究》来的,读着读着才发觉我是错怪媒介研究这门学科了,其实这里面有许多金银财宝,这是一个大金矿。我是被之前那本书误导、被自己的偏见蒙蔽了。所以说在你刚进入一个领域的时候选择一本好的书来读是多么重要。否则,它会误导你,使你一想起这门学科就恶心、生厌,它会成为枯燥的代名词。我庆幸自己遇到了这本好书,使我及时觉察到了自己的偏见和无知。
      当然,我也总结出了一条小小的读书经验,那就是:带着目的去读书比漫无目的地瞎翻一气效率要高得多。尤其是读专业课的书。要不是为了写论文,我怕是怎么也挖掘不到这本书里那么多看似平凡实则极有价值的富矿的。
      还是简单介绍一下这本书吧,前言中有一段话言简意赅地概括了本书内容:第一部分,“本文”,介绍了一系列分析文本的工具,如符号学、场面调度分析、叙事模式和类型片分析。学生们可以用它们来解读每天遇到的大量媒介文本。第二部分,“机构”,主要关注那些制作媒介文本的机构。学生们在这里将了解用来分析媒体工业的占主流地位的批评框架。另外,这一部分还介绍了媒介研究内部关于机构的主要争论,比如,对媒体组织管理的放松意味着什么,以及独立媒体的意义和地位等。第三部分,“受众”,探讨了形态各异的研究受众的模式,从效果研究到文化研究的民族志视角。同时,这部分探讨了关于媒介和消费的争论,举例来说,人们如何通过对卫星天线到“高雅”电视剧等媒介技术和媒介节目的购买和利用,来表达和确立自己的社会身份?通过介绍这三个相互关联的部分,本书对媒介研究的主要线索做了一个基础性的全面总结。
      贯穿全书的思想是要“帮助学生适应高等教育的学习方法”,“将学生们在媒介研究的课上可能遇到的核心观点和议题介绍给他们,并描述一般的研究形式”。因此,“每一章的结尾都会有一些课后阅读和研究的建议,这些能鼓励学生在具体情景中应用学到的批评视角,帮助他们提高独立学习的能力。”
      书中一直强调本书是针对媒介研究的初学者,或者说是刚进入高等教育本科一年级的学生而写的。由此看来英国的高等教育水平和国内的比起来真是要超前太多了。在国内,一个传媒专业的学生如果不进入研究生院学习的话恐怕是绝少有机会接触到这一类知识的吧。想到这些,内心不免暗暗叹息了一声。
      
  •   LZ请问下这本书是不是并比较入门?视角近似法兰克福学派那种对文化工业的批判?thanks
  •   看到最后好感动。
  •   伯明翰
  •   同二楼,看到最后好感动。
    如果看一本书能有这种感觉真的很不一样
  •   真的这么好咩,借我吧~~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