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4-7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梁旭东 页数:309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人难免有陷入绝境之时,犹如一脚踩在悬崖边上,那一刻,人会看到什么,想些什么?本书借助存在主义“边缘情境”的说法,重新解读西方文学经典,展示绝境中的生命景观。它涉及许多广为人们关注的问题,比如爱情的世俗与神圣,情欲、虚荣和野心之于生命的意义,革命、暴力、乌托邦和专制主义,生死观念与存在的悖论,理性的局限、感性的迷惘以及灵与肉的困惑,苦难、命运和灵魂的拯救等等,从而使经典文本的解读别开生面而意趣盎然。作者把经典作品和作者处境、时代氛围结合起来考察每一本经典的丰富意涵,对我们重新提认经典有重要意义。本书摒弃了一般学术著作的艰涩,叙述细致,富有情致和趣味,是一部高品位的文学读物,值得一读。
作者简介
梁旭东,浙江宁波高校副教授,市人大代表,主要从事英美文学的教学与研究,曾在《外国文学研究》、《小说评论》、《当代作家评论》以及大学学报上发表论文40余篇。翻译的丛书《给孩子们的故事》获全国图书优秀翻译奖。另有论文和书籍获省、市政府及学术团体的各类奖项十余次。
书籍目录
序言导言:让我们睁开智慧的眼睛英雄悲剧:走向祭坛的俄狄浦斯 时代的宠儿与悲剧中的俄狄浦斯 乱伦禁忌:英雄走向祭坛的无奈 深度恐惧:英雄走向祭坛的必然 现代意味:英雄走和祭坛的启示“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戴墨镜的哈姆莱特 从延宕到境遇:走进哈姆莱特的世界 “边缘情境”与生死意义 直面死亡:《哈姆莱特》的哲学意味 死亡与存在的悖论:《哈姆莱特》的哲学意味 寻找生存的本真状态:《哈姆莱特》的哲学意味 现实的无奈:《哈姆莱特》的悲剧意味 人总是要疯狂的:《哈姆莱特》的悲剧意味浮士德,一面哭泣一面追求的人 误读歌德,与伟人擦肩而过 走进《浮士德》 显性层面:现实的思考与批判 隐性层面(A):善恶中的沉浮与超越 隐性层面(B):多重背离中的人性困惑 梅菲斯特,上帝赋予人类的另一张面孔是“女人而不是一个模式” 岁月风雨话《简·爱》 简·爱的反抗:以卵击石的勇气与激情 简·爱的自卑:“我为什么从来得不到别人的欢人” 简·爱的哲言:遵循“上帝颁发、世人认可的法律” 简·爱的悲哀:平等的诱惑与束缚人类道德命运的隐喻 霍桑的叙事态度和《红字》的意蕴 禁忌与自由:丁梅斯德的象征内涵 背离和和谐:赫丝黛的生存意义 霍桑的惶惑和多维视点下的人类生存狄更斯与法国大革命,良知的裁决与历史的把握 狄更斯的然机:阴郁压抑的基调构成 埃弗瑞蒙德的设置:视角的优势与束缚 苔瑞丝的复仇:以暴力否定暴力的恶性循环 追根溯源,对于大革命暴力的沉思 在现代思想的平台上,遭遇狄更斯叩问生之意义的重奏……苦难、罪恶与希望,追寻上帝的心路历程后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