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2-6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陈峰君 页数:404 字数:370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基于突出的战略地位和特殊的地缘政治环境,朝鲜半岛已经被纳入了一种国际政治“合力”之中。从理论上讲,并岛问题的解决不仅依赖于朝韩双方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也依赖于相关大国的积极推动与促进,并且依赖于大国之间关系在该地区乃至全球范围内的良性互动。以此为依据,本书在准确把握朝鲜半岛南北关系的基础上,将研究的重点集中于大国因素对于半岛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上,对美、日、俄、中四大国与朝鲜半岛的关系发展进行了全面的描述和客观的评价,并着重对半岛内部力量与外部力量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辩证的分析。其中既有对历史的回顾,又有对现实的分析和对未来的展望,目的是通过对东北亚战略格局的解析,为准确把握朝鲜半岛形势提供一种思路,并为最终解决半岛问题作出一些贡献。
作者简介
陈峰君,男,1936年生,辽宁人。研究生毕业,长期从事国际政治教学与研究,现任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东方研究院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主要学术著作:《当代亚太政治经济析论》、《东亚与印度:亚洲两种现代化模式》、《共产国际与印度》、《
书籍目录
绪论:朝鲜半岛对中国的战略意义 第一章 大国因素与朝鲜半岛问题的特殊性 第一节 朝鲜半岛的战略地位与地缘政治特征 第二节 大国因素与朝鲜半岛的历史发展 第三节 冷战后东北亚的战略格局与朝鲜半岛问题的特殊性第二章 美国与朝鲜半岛 第一节 美国与半岛关系的历史问题 第二节 冷战时期美国与朝鲜半岛国家关系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冷战后美韩关系的变化及其发展前景 第四节 冷战后美朝关系的演变及其发展趋势 第五节 美国在朝鲜半岛问题上的地位和作用第三章 日本与朝鲜半岛 第一节 日本对朝鲜半岛的殖民主义历史回顾 第二节 冷战时期日本的半岛政策 第三节 冷战后日本与韩国关系的发展 第四节 冷战后日本与朝鲜关系正常化的进程与前景 第五节 日本在鲜朝半岛问题上的地位和作用第四章 俄罗斯与朝鲜半岛 第一节 俄国(苏联)与朝鲜半岛关系的历史回顾 第二节 冷战时期苏联与半岛南北关系的演变 第三节 冷战后俄罗斯对半岛南北政策的调整 第四节 俄罗斯在朝鲜半岛问题上的地位和作用第五章 中国与朝鲜半岛 第一节 中国与半岛关系的历史回顾 第二节 冷战时期中国与朝鲜半岛国家关系的曲折发展 第三节 冷战后中国与朝鲜半岛国家关系的基本特征 第四节 中国在朝鲜半岛问题上的地位与作用第六章 国际政治合力与朝鲜半岛的未来 第一节 推动半岛南北关系的进一步改善 第二节 促进半岛南北与大国之间关系的协调发展 第三节 确保大国关系的良性运行 第四节 未来的朝鲜半岛及其在东北亚战略格局中的地位主要参考书目
章节摘录
书摘 甲午中日战争之后,俄国与日本对朝鲜的争夺愈演愈烈,双方都争取美国的同情,鼓励美国在半岛上投资。两国显然都希望和美国利益发生这样那样的牵连,以便于在危机一旦发生的时候美国会倾向于自己。在这种情况之下,美国商人在攫取朝鲜利权方面占据了极其有利的地位。1896年3月,美国人莫尔斯首先取得了京仁铁路的修筑权;4月,莫尔斯又获得平安北道云山优质金矿的开采权。。1897年12月,美国美孚石油公司获得在仁川月尾岛修建油仓的特权。1898年2月,美国科尔布伦与博斯特韦克公司又取得了汉城电车、发电厂和供水系统的经营权等等。这一时期,美国对朝鲜的影响力逐渐扩大,其在半岛的商业利益也得到了较好的保护。 但是,随着日俄矛盾的加剧以及美国对亚洲事务的兴趣逐渐增强,美国与日本和俄国之间的关系开始发生重大变化。一方面,美日关系由于日本在一些问题上的妥协而相对协调。为了争取美国在朝鲜方面的支持,日本政府“撤回了它对(美国)兼并夏威夷所提的抗议,对移民问题也采取了极尽妥协的政策,并且当兼并菲律宾的问题正在讨论的时候,表示希望美国能保留这个群岛”。而对于日本,西奥多·罗斯福在19世纪末就认为这是一个文明开放的民族,但担心日本对美国在夏威夷和菲律宾利益的威胁。自1900年开始,罗斯福的亲日倾向变得十分明显,他甚至希望日本控制远东,因为他相信日本不会排除美国的利益。另一方面,伴随俄国在中国东北侵略势力的迅速扩大,美俄对抗局面开始形成。“正是俄国人在满洲的行动成为美国人注目的中心,并成为美国发表门户开放政策的直接导因”。1899年9月6日,美国国务卿海约翰向英、德、俄等国提出了第一次“门户开放”照会。在给美国的复照中,俄国故意回避了东北的铁路运费问题,实际上等于拒绝了美国的“门户开放”要求。之后,在义和团运动被镇压后,俄国的十几万大军赖在中国东北不走,更加引起了美、英、日等国的不满和疑虑。从这时起,美国已经开始把俄国视为美国在远东扩张的主要竞争对手,但美国从未想在远东陷得太深,从未想“为中国打仗”,而是想利用日本和英国打击和削弱俄国在满洲的势力,因此,美国实际上已经成为英日同盟的一个“未签名的成员”。 这种态势在随后爆发的日俄战争中得到继续发展。在这场争夺朝鲜和中国东北的帝国主义战争中,日俄双方都有自己强大的后盾。俄国曾得到法国和德国的某些支持,而日本则得到英国和美国的大力支援。关于美国对日俄战争的态度,早在1903年,国务卿海约翰就说过这样一段话,“他们(指俄国人)太难对付,有时我想,如果日本狠狠揍他们一下,对他们来说将是一个有益的教训”。战争爆发以前,美国政府曾数次保证,“一旦战争爆发,美国政府不会止于严守中立。美国的政策是有利于日本”。而罗斯福总统则更为明确地表示,“这场战争一爆发,我就以最和蔼和谨慎的方式告诫德国和法国,如果你们像1894年那样,俄、德、法联合对付日本,我将立即站到日本一边,它需多长时间,我将支持它多长时间”。事实也是如此,在整个战争期间,美国的金融资本家曾先后4次贷款给日本,总数达l.5亿美元,相当于战争期间日本获得贷款总数的44%,是日本战争经费总数的22%。另一方面,美国在战争期间大幅度扩大了对日出口,为日本提供了,大量的军需物资和工业品及食品。据统计,战争爆发前的1903年,美国输出日本的商品总额为2090万美元。1904年为2500万美元,而1905年则猛增到5170万美元。无怪乎当时的《纽约时报)曾指出,“如果没有美国的援助,日本的战争计划就会破产,就不可能进行战争”,就连日本人自己也承认,“以美国市场为中心的举借外债,乃是这次战争的一大特征”。 在整个战争期间,“日本是在为我们而战”的观念充斥于美国政界人士的头脑之中,他们对日本一切侵朝的行动都给予了全力支持。而其具体实例之一便是它同日本于1905年7月29日签订的“塔夫脱——桂太郎协定”。参加秘密会谈的美国总统特使、陆军部长塔夫脱在谈判中向日方表示,日本“拥有对朝鲜的宗主权,是这次战争合乎逻辑的结果,是对远东永久和平的直接贡献”,而几天之后,罗斯福总统在给塔夫脱的电报中则对此予以肯定,强调“你同桂太郎伯爵的谈话各个方面都完全正确,我对你所说的每一个字都完全赞同”。通过“塔夫脱——桂太郎协定”,美日之间做了一笔交易:日本宣布对美属菲律宾殖民地“不抱有任何野心”,而美国则同意日本“在朝鲜建立宗主权”。①这个臭名昭著的协定是20世纪初美日两国在亚洲划分彼此势力范围的协定,从此以后,美国承认日本在朝鲜拥有一切“行动自由”,即实行残暴殖民统治的“自由”。 不过,随着战争形势的发展,美国对于日俄战争的看法开始发生一些变化。面对日本在战场上的不断胜利以及越来越大的胃口和野心,罗斯福开始担心日本在击败俄国占领满洲之后,会威胁美国的远东利益,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为此他专门向日本提出警告说:“从一开始我就支持日本,而且已经做了我能做到的一切……如果日本谨慎行事,处理得当,它能够成为国际大家庭的领导者之一,但如果它很狭窄,不随和,利用战争胜利与其他国家作对,取得比它应该得到的更多的利益,那么它面对的将是一个联合的世界,它将不可能成功。”②对于俄国,罗斯福指出,要“防止俄国从整个东亚被赶走”③,“俄国作为一个东亚大国之被推翻,对我们的安全来说将是……不幸的”,“最好还是让俄国和日本对峙,使一方对另一方发挥抑制作用”④。关于这一时期罗斯福的远东政策,如果用一句话来表述,那就是追求在远东的大国间的平衡,或者称均势。用他自己的话说,“最好两国在战争中都大伤元气,那时和平将按我们的条件到来,黄祸和斯拉夫祸都将不复存在”⑤。正是基于这种思想,热衷于“要在解决日俄纷争以及与此相关的问题方面起举足轻重作用”⑥的罗斯福,终于在他认为“合适的时候”开始调解日俄战争,并敦促双方通过和平谈判签订了《朴茨茅斯条约》。这一条约基本上实现了罗斯福使日俄“两败俱伤”的目的,从此日俄之间在东北亚开始处于一种“相互对抗”和在陆地上紧密接触的状态之中,这无疑有利于加强美国在东北亚的影响。但是,这一和约的签订却没有实现罗斯福关于满洲门户开放的愿望,因为从此俄国退到北满,日本占领南满,双方不但维护自己在满洲的地位,而且惟恐美国的渗透,在华贸易机会均等和保持中国领土完整也仍然是一句空话。更为严重的是,战争的结果使日俄在朝鲜半岛的政治均势被日本独占的局面所代替,日本从此得以更加肆无忌惮地加快吞并朝鲜的步伐。 1907年7月,日本迫使朝鲜签署了第三次《日韩协约》,日本自日俄战争开始以来一直推行的朝鲜保护国化,由此彻底完成了。1910年8月22日,日本迫使朝鲜签订了关于并吞朝鲜的条约,朝鲜“完全而且永久地”出让“有关全部韩国的一切统治权”①。至此,日本吞并朝鲜的计划得以最终实现,朝鲜则完全沦为日本的殖民地。当朝鲜国王通过美国人胡伯特将对日本统治的抗议带给美国总统的时候,罗斯福未置可否;当就自己的悲惨遭遇向1907年的海牙和会作最后的呼吁时,朝鲜人依旧一无所获;而罗斯福总统在致海约翰国务卿的一份公文中,却道出了美国人的真实态度——“我们不可能为朝鲜人反对日本而进行干涉,他们不能为自己的防卫挥拳一击”②。显然,在这一过程当中,日本巧妙地利用了美国的所谓“合作”政策,在吞并朝鲜进而称霸亚洲大陆的道路上一步步实现了自己的目标,而美国则在客观上毫无疑问地成了日本的帮凶,并最终葬送了朝鲜的独立。……
媒体关注与评论
书评朝鲜半岛对中国的战略意义 朝鲜半岛对中国安全的重要性是近乎常识性的问题。中国人过去常常用“唇齿相依”、“唇亡齿寒”等字眼形象地比喻中国与朝鲜半岛的特殊关系,这也说明了朝鲜半岛对中国安全的特殊重要意义。这种意义应当说贯穿中国的整个历史进程,但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其意义却不尽相同。20世纪已经过去,新的世纪已经降临。随着国际局势和亚太形势的不断发展,特别是朝鲜半岛自身在新世纪的新变化,朝鲜半岛与中国的特殊关系和战略地位也将会出现新的特点。 一、半岛统一后将成为东亚一极重要力量,对东北亚格局与中国周边环境产生重大影响 从中长期目标看,半岛统一是必然趋势。目前朝鲜半岛由于处于分裂状态,其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尚远不能与东亚现有的中、日、东盟几极力量相比,尚构不成亚太乃至东亚一极力量。但半岛一旦统一,势将成为东亚乃至亚太的不可缺少的一极。新加坡学者认为:长远来说,“东北哑安全和政治格局将出现重组,韩朝加强合作,成为东北亚的重要一员”。韩国开发研究院的一份报告认为,21世纪韩国将在“东亚地区的政治、经济、安全等所有方面都发挥核心国家作用”。韩国庆熙大学教授梁性喆在北京大学一次学术讨论会上也形象地宣称:在东北亚的新秩序中,四大国位于风筝(新秩序)的四个角上,而统一后的半岛则居中,并担任“领导地位”。对于统一后的朝鲜半岛能否进入五大国之列并在东亚新秩序中起领导作用,笔者不敢苟同。但是,笔者却坚信未来统一后的朝鲜半岛在东亚乃至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必将发挥重要作用。在21世纪初,朝鲜南北方如能实现统一,完全有可能成为亚太六极结构中的重要一极(美、俄、中、日、朝鲜半岛、东盟),或东亚四极结构中的名符其实的一极(中、日、朝鲜半岛、东盟)。半岛必将迎来如金大中先生预言的一个“一个姑娘.却有四个小伙子来求婚的时代”。这种多极格局的发展,是东亚乃至亚太多极化的必然趋势,无疑有助于亚太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这正是中国所企盼的。 从经济层面分析,半岛具有巨大经济潜力,韩国已发展到可观程度,朝鲜有朝一日也有可能后来居上,半岛南北的经济力量倘若合而为一,其势不可低估。据韩国产业研究院基于韩国统计厅的资料和联合国年鉴所做的推测,2010年南方人口将达到4790万,北方将达2850万,合计7820万,与2010年德国人口相近。到2010年时国民生产总值达到9900亿美元(以1990年不变价格为标准),2021年将过2万亿美元。这一统计可能偏高。但无论如何,统一后的半岛经济实力将比现在分裂的朝韩要强盛得多。南北可以相互配合、通力合作,发挥各自的优势,其发展潜力是不言而喻的。对韩国在东亚的经济地位,韩国总统金大中在一次讲演中指出,韩国在东亚过去是一个弱小国家,但现在我们已经决不是弱小国家了。从人口看,就大韩民国本身的人口讲在世界上也占第十七八位。南北人口要合起来,就可以是占第十二位的大国了。所以说“韩国绝对不是一个小国”。金大中还风趣地说,韩国之所以显得矮小,是“因为我们一直是站在一个大个儿旁边”。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韩国经济虽然受到沉重打击,实现其预定的目标无疑要有所推迟,但其未来经济发展具有巨大潜力也是无庸置疑的。金融危机后,韩国人民在金大中总统“第二次建国”的口号鼓舞下,决心把自己“建设成为一流国家”而共同努力。……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