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

出版时间:2003-10  出版社:北京大学  作者: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 编  页数:502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是为哲学专业本科教学讲授“中国哲学史”课程所编写的教材用书。    本书正式出版以来,中国的社会文化和学术研究又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和发展,到90年代末,该书已明显需要再次进行修订。由于本校的一些老专家曾先后参与本书的编写和修改,使得本书具有史料比较全面,分析比较清楚,叙述比较简洁的特点;所以我们这修订的主要工作,是在保留这些内容和保持这些特点的同时,着力去除和改正原有教材中过时的分析框架和术语,以便使修订后的教材既能适应新的时代的教学需要,又能成为一部平实、清楚可靠性强、适用性广的中国哲学史教科书。

书籍目录

第一编  先秦时期的哲学  第一章  中国哲学的萌芽与产生  第二章  孔子  第三章  老子  第四章 孙武  第五章  墨子  第六章  前期法家的社会历史观和告子思想  第七章  孟子  第八章  《管子》书中《心术》等四篇的思想  第九章  庄子  第十章  惠施和公孙龙  第十一章  后期墨家  第十二章  《易传》  第十三章  荀子  第十四章  韩非第二编  汉一唐时期的哲学思想  第一章  汉初的哲学思想  第二章  董仲舒  第三章  扬雄和桓谭  第四章  谶纬和《白虎通》  第五章  王充  第六章  王弼  第七章  顾頠和欧阳建  第八章  郭象  第九章  东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哲学思想  第十章  范缜  第十一章  东晋南北朝隋唐道教哲学的发展  第十二章  隋唐时期佛教哲学思想的发展  第十三章  韩愈和李翱  第十四章  柳宗元和刘禹锡第三编  宋元明清时期的哲学发展  第一章  李觏与王安石  第二章  周敦熙和二程  第三章  张载  第四章  朱熹  第五章  陆九渊  第六章  陈亮与叶适  第七章  元代的哲学思想  第八章  王守仁  第九章  罗钦顺  第十章  王廷相  第十一章  王艮与泰州学派  第十二章  李贽  第十三章  方以智  第十四章  黄宗羲  第十五章  王夫之  第十六章  颜元  第十七章  戴震第四编  近代中国哲学的发展  第一章  龚自珍和魏源  第二章  洪秀全  第三章  康有为  第四章  谭嗣同  第五章  严复  第六章  梁启超  第七章  章炳麟  第八章  孙中山修订后记再版后记

媒体关注与评论

  博雅大学·哲学   来源 价值中国网 郑伟强       其实,哲学是对人生的看法,由于时间的前后和空间的差异,使人们对人生的看法必然会不同,人生哲学就是对"人活着"和"怎么活"的看法,一家人对这个问题看法不会一致;一个时代的人对这个问题看得也不会一致;不同国家的人看待这个问题更不会一致.都会因时因地因人而异,这里面的根源就是文化的差异,体现在人们看待人生的问题上,因此,人生的哲学就应该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与不同的体现,它的实质就应该是各时期文化上在人生哲学上的比较,最终体现的是中外人生观的不同,更是文化的不同.这也就是外国人为什么注重理性而中国人注重感性.根源是文化起源与发展过程的不同.那么中国文化以孔孟之道为源,外国文化以民主与科学为源,势必发展方向也必会不同,其实答案应该在此书中.

编辑推荐

《中国哲学史》是为哲学专业本科教学讲授“中国哲学史”课程所编写的教材用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哲学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25条)

 
 

  •   本书是为哲学专业本科教学讲授“中国哲学史”课程所编写的教材用书。
    本书正式出版以来,中国的社会文化和学术研究又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和发展,到90年代末,该书已明显需要再次进行修订。由于本校的一些老专家曾先后参与本书的编写和修改,使得本书具有史料比较全面,分析比较清楚,叙述比较简洁的特点;所以我们这修订的主要工作,是在保留这些内容和保持这些特点的同时,着力去除和改正原有教材中过时的分析框架和术语,以便使修订后的教材既能适应新的时代的教学需要,又能成为一部平实、清楚可靠性强、适用性广的中国哲学史教科书。
  •   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编著的《中国哲学史》(第二版)(2011年11月第16次印刷)。本书从“先秦时期的哲学”编至“孙中山”时期的哲学,短短的502页,浓缩了中国哲学的历史,囊括了中国哲学的全部历史。不失为給初涉哲学的学人们,提供了一部入门的、初略的、大致的了解中国哲学历史的好读本。
  •   什么是哲学?如果哲学,就是爱(philo)智慧(sophos ,包括很多美味的汁),哲学家、哲人就是爱智慧的人。那么老实说,每当我听到philosophy这个词时,感觉除了爱智慧之外,其实,它还有利欲(phili,源自迈锡尼时代菲利士人)与统治( sophos,源自波斯人)的意味,所以,并不都是特别好的感觉。而且,我的这种感觉,得到20世纪东方国家在“后现代化”过程中发生的种种“乌托邦悲剧”(也可以追溯到柏拉图的哲学王和中世纪的政教合一)的印证。那么,东方语境中的哲学和哲学家是怎样的呢?华文中哲学的“哲”字,曾被赋予过五种形态,分别为:“喆”、“啠”、“嚞”、“埑”、“哲”。其音形义表达:哲人或哲学家,指那些具有**智慧,能够呈现吉祥之人(《诗》:其维哲人,告之话言),同时哲字,又包含了如何制裁、决断,惩治犯罪的意思。哲学,被赋予一种妥善处理现实关系的责任。用今天的话说,哲学及哲学家,不仅要把握“实然”,还要指出“应然”,不仅要洞悉“必然”,还要追寻“或然”。哲学指一种全息性的“学问”,哲学家必须同时关注“形上”(如符号、宗教)、“形中”(如数学、逻辑)、“形下”(如科学、技术),凡囿闭一隅,满足于“片面的深刻”,都不是我们东方语境的哲学。可能我们再想想哲学不是什么?可能更清楚一些。在第23届世界哲学大会期间,我听到许多学者在谈论哲学与科学、哲学与宗教、哲学与政治、哲学与技术的界限及其五花八门的学科性划分。我认为,这种划分本身就是问题,其结果,将使哲学和“哲学同行”脱离生活实际,成为书斋里的游戏。其危险是:把人类生活继续隔行如隔山地以“文、理、工、医、农、商、军”的学科划分,以及将人类生活切割、割裂为似乎彼此互不关联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最后,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地囿闭在一个个小圈子、小格子里。制造出一批又一批“三季人”“二季人”“一季人”,而与全季候人“道不同,不相与谋”。以我观察、冥思和人生体验,哲学并不是学科问题,而是生存问题,是活体(整体、系统)问题,是富有精神体能与生命自组织力的人的关系(至少是主体间性)问题。上天有好生之德,因为生,就有生的方式、方法,即有其生存之道,道由德生,万事万物各有其道、各行其道,生生不已,道道与共,而不相悖,方为天地之大德、原德。这是自大爆炸以来,宇宙天体生成,且又恊和万邦的共生(Symbiosis or Co-naissance)法则,或可叫“生命之源,共生一体”。我相信,把握实然、指出应然、洞悉必然、追寻或然,且能够贯通于形上、形中、形下的哲学家们的最高智慧,是共生智慧。
  •   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梳理了中国哲学史的主要人物的思想,全面而不失重点,是从此视角看中国哲学的优良著作。
  •   北大哲学史编辑室真实煞费苦心啊,以唯物主义意识形态对中国哲学进行了无知的侮辱。我只能这样说,对知识的不尊重,必将是一个民族魂的堕落。中国的精神那里去了呢?当所有的领域都以意识形态来评判的时候,就真的有点过分了。
  •   选修了中国哲学史,这本书当教材,非常好的书!
  •   看了一点,还不错。感觉不如任继愈的中国哲学史。
  •   北大中国哲学史的课本,很好
  •   是正品,北大的书,很不错,我是看了郭齐勇的哲学史来对照看了,没看完,暂时无法说出感慨
    就是书的排版不是很好,字太挤,没美感
  •   北大版的哲学史确实不错
  •   看了这本书后,觉得挺好的,哲学的发展史和中国的发展是一体的,相互促进。
  •   很好的中国哲学教材
  •   适合哲学专业和对哲学感兴趣的人一睹,博雅的书还是受青睐的
  •   条理清楚,对于想考哲学研究生的学生很有用。
  •   中国哲学的很经典的一本书了。
  •   这本书就是教材的感觉 内容编写很是乏味 没办法 得看的
  •   本书是不错的哲学方面的书籍,不仅适合哲学专业,
  •   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一起买的,想多了解点哲学知识,世界之大,自己真渺小,对于专业人士这书的内容无疑是很有用的,对于非专业人士,多了解哲学,人生也会更充实.
  •   蛮适合用来考试的,知识点比较有逻辑。
  •   北京大学的哲学
  •   哲学使人进步
  •   哲学考研的必备书籍.作者总结了不同时期,不同哲学家的思想,引用大量的文史资料.虽然内容很多,但对比着不同哲学家的思想来理解,很好记忆.
  •   好难得一本书,需要仔仔细细的品读,刚读的时候根本看不懂,需要自己好好的体会!
  •   还是很有意思的,看哲学,读历史
  •   这本书应该是教科书类型,总之很详细,就像看历史一样
  •   很通俗,教材中的经典
  •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不过对比了一下。。略喜欢人大的教材
  •   太简略了,只能做教材来了解知识!
  •   正在看的过程中,感觉看着不那么枯燥,难懂。分析和论述到位。受益匪浅。
  •   为考研买的书,编写得很详细!
  •   这本书是我自己备考用的,里面的内容很详实,而且简明易懂。现在我即将步入研究生的队伍,相信它还会给我带来更大的作用
  •   这本书内容很好,只是图书质量不好,看着人闹心。希望当当能提供好书,质量要好。不过服务还是很不错的,这种情况也少,始终支持。
  •   细细品读的一本书
  •   虽然对这本书无爱,不得不买哎
  •   时间太长,特快成为平邮,坑我
  •   真后悔买,还那么贵,打算摆地摊卖掉,再买东西吃掉!还是武大和中山大学合写的那本好!
  •   考研新加的参考书,哎,写得还是不错的
  •   恩,很浅地介绍。真想研究这本可不行。
  •   图书内容很好,值得阅读。
  •   一点点看吧, 内容颇深
  •   内容挺好的适合研读
  •   无论是从内容还是版式上都是不错的
  •   条例清晰明了,还在阅读中
  •   北大出的中哲史,值得一看!
  •   学生党,攒点钱买书不容易啊,好书
  •   这书真的不错,写的很细致,书也很重很厚。赞一个~
  •   多看看这些似乎很难搞懂的书,有事还是会有一点很诧异的收获的哦
  •   正版,不错的说,赞一个
  •   书是正版,纸张很好。发货速度快。
  •   上课用的书 好书一本 北大出的书
  •   很好,介绍的很详细。
  •   书很好,快递也很快,很开心
  •   可以美化心灵的书籍
  •   这本还没细看,感觉蛮好的
  •   送给好朋友的,朋友读完之后连口称赞!!!
  •   去伪存真,求同存异
  •   值得一读,很详细
  •   很好很实惠,考研必不可少
  •   字小书厚
  •   没有错字 书很好
  •   好好好v
  •   不错,要好好看看
  •   质量好,绝对的新书
  •   书质good
  •   书的质量很好,是正版书籍,就这一点就可以信赖本网站。由于书刚到,所以无法给出具体的评论。总的来说发货速度,还有货到付款都挺人性化,值得称赞!
  •   老师指定的参考书目
  •   在西单图书城初看了一下,觉得不错,记下书名回来再当,比西单便宜不少!
  •   为了考研,我买了很多书,北大出版社的书怎么都一个模子,不过质量还可以吧,刚拿到手,还没有仔细的翻阅呢。
  •   考研书在当当买很值得
  •   书的质量很好!!!!!!!!!!
  •   考试必用之书,必须读完,觉得对于无知的我来说,从基础做起才是对的……
  •   时间也挺快的,服务也不错!当当,更佳!
  •   希望能实现理想。
  •   大间距,触手很好,看着舒服,有天有地方便写自己的感受!
  •   缺乏中国哲学的意蕴和精神,完全就是批判,充满了意识形态的东西。怪不得北大自己都不用
  •   通篇都是庸俗化的马克思主义教条说教!不管什么都拿来往“阶级斗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等方面硬凑~!断章取义!穿凿附会!真是毫无价值!买这本书后悔死了我!
  •   完全为中国人洗脑准备。。这书应该叫马克思主义中国哲学史。。
  •   甭管谁的思想,只要不符合唯物主义,全部批判,掩去了先哲思想最可贵的部分
  •   言必称马列,阶级斗争。实在是让人反感,难怪不敢署名个人。失望透顶了!少有的一本北大出版的如此偏执之书,什么兼容并包的涵养都荡然无存。
  •   对于中哲的复习来说,这本书的意思形态太浓厚
  •   感觉没什么太大的缺点和亮点
  •   不为考试,千万别看这个,否则你会对中国哲学有很多误解。
  •   清晰明了,深入浅出,是一本中国哲学的很好的教材。
  •   挺好的 但是个人觉得还不是很通俗 可能自身水平有限 考试要求数目啊 想必是极好的!
  •   非常好!很值得购买。
  •   纸张有点薄 不过内容不错
  •   乍一看真不像教科书,封皮弄的。。。很文艺
  •   书自然没问题,全新完整,北大哲学教研室的,考研用。只是快递发来确实慢了点,到手时等的着急了。
  •   中哲考研必备用书,正版
  •   纸张还可以,应该不是纯正版。只要内容正,也没什么问题。考研用书。
  •   不错,内容挺多得,好像挺难得
  •   书有点划痕 ,不过不影响阅读与考试用,还是对亚马逊的物流挺满意的,支持亚马逊。
  •   中国哲学史
  •   北大中哲考研参考书
  •   需要就是好书
  •   油墨味略重
  •   哲学哲学
  •   了解中国哲学需要了解的
  •     北大出的书,比较正统的看待中国哲学史。作为入门级教材还是不错的。刚开始接触哲学,需要先建立一种哲学观来看待它,不然容易迷失。等有一定的研究后,可以有自己的想法。
  •     书评里面很多人说抛开意识形态是不错的书,不过此书的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即便抛开了意识形态也不可能是一本好书。
      
      兹举如下几点说明:
      
      1,此书写作者都是名教授,不过因为是集体创作,所以很难说前后一致。
      
      2,作者中真服这种意识形态的有几位?他们用这种指导写作难免是带着不情愿的,这绝对影响了此书的质量。多人创作的优势一般都是“客观”,可惜此书在这点上是完全失败的。(建议觉得此书不错的可以去看侯外庐先生的书,他的书才是这种写作的典范。)
      
      3,此书修改多次,且最近的修改者非原作者,同一篇文字留有两个人甚至三个人的思想印记,根本就决定了此书的支离。
      
      4,本书为了保持原著者的论点,所以在修订时对新观点的吸取明显是不足的。
      
      5,缺乏一篇方法论性质的序言(这可能是多人合编的通病)。
      
      6,本书排版老旧,查阅不便。
      
      7,我相信北大完全可以写新的中哲史,无论是多人合作还是个人完成都不是问题。(近年来张祥龙先生出了很多以课堂讲记整理的书,如果能继续的话,完全可以说是多卷本的中哲史了)。
      
      -----------------------------------
      
      p.s读孔子一章时,颇有读侦探小说之感。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