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0-1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恩斯特.波佩尔(Ernst Poppel) 页数:168 字数:130000 译者:韩力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恩斯特.波佩尔(Ernst Poppel),哲学博士、教授,于1940年生于波莫瑞(今属波兰)的施韦森城。他曾在弗莱堡学习文学、历史和哲学,随后在联邦德国海军服役两年。1962年至1968年,他先后在因斯布鲁克、弗莱堡和慕尼黑学习心理学和动物学,并于1968年获得心理学博士学位。 1974年,他在慕尼黑大学医学院获得感觉生理学教授资格,1976年,在因斯布鲁克大学理学院获心理学教授资格。1976年被慕尼黑大学聘为医学心理学教授,1977年他任新成立的医学心理系主任。现任德国16个大研究中心之一的尤利希核研究中心董事会主要成员。此外,他还兼任联邦科研部“神经生物/神经信息学、人工智能”研究委员会和德国科学研究协会成员。 波佩尔教授的主要研究领域有:大脑信息处理与思维过程的时间结构、大脑受损后的功能恢复、剩余视觉功能的神经心理学分析、深度麻醉状态下的心理测试、心理作用的日周期等。 他在科学出版物上发表了大量的学术论文,著述甚丰,其中1982年出版的《快乐与痛苦——人类经验和行为的基础》一书很受读者欢迎。中国《科技日报》曾专门介绍了波佩尔教授的心理学研究成果。
书籍目录
各章内容简介第一章 内省的限度第二章 同时性框限第三章 何时一个事件成其为事件?第四章 最短反应时间与同时性地平线第五章 抉择的时间结构第六章 脑内需要一只钟吗?第七章 意识的时间限度——“现在”第八章 “现在”——通向主动知觉的门户第九章 诗歌的时间结构第十章 持续的时间——论厌倦的产生第十一章 记忆——过去与未来的前提条件第十二章 意识的昼夜节律第十三章 无边无际的梦意识第十四章 脑——精神活动的狭小场所第十五章 快乐与痛苦——缺失的情感界限第十六章 现实……对我们先入之见的印证第十七章 意识有赖于语言吗?第十八章 论谈话中思想的逐步形成第十九章 潜意识——意识的灰区第二十章 从外星人的角度看人类意识的限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