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1984-1-1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赵凯华,钟锡华 页数:329 字数:530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全书分上、下两册。上册主要内容:几何光学、波动光学基本原理、干涉装置和光场的时空相干性。下册主要内容:衍射光栅、傅里叶变换光学、全息照相、光在晶体中的传播、光的吸收、色散和散射、光的量子性和激光。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物理专业光学课程教材,也可供其他专业有关师生及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书籍目录
绪论第一章 几何光学第二章 波动光学基本原理第三章 干涉装置 光场的时空相干性第四章 衍射光栅第五章 傅里叶变换光学第六章 全息照相第七章 光在晶体中的传播第八章 光的吸收、色散和散射第九章 光的量子性 激光
章节摘录
绪论 1. 光的本性 光是一种重要的自然现象。我们所以能够看到客观世界中斑驳陆离、瞬息万变的景象,是因为眼睛接收物体发射、反射或散射的光。据统计,人类感官收到外部世界的总信息量中,至少有90%以上通过眼睛。由于光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实践的密切联系,光学也和天文学、几何学、力学一样,是一门最早发展起来的学科。然而,在很长一个历史时期里,人类的光学知识仅限于一些现象和简单规律的描述。对光的本性的认真探讨,应该说是从十七世纪开始的。当时有两个学说并立。一方面,以牛顿为代表的一些人提出了微粒理论,认为光是按照惯性定律沿直线飞行的微粒流。这学说直接说明了光的直线传播定律,并能对光的反射和折射作一定的解释(见第一章2.3节)。但是,用微粒说研究光的折射定律时,得出了光在水中的速度此空气中大的错误结论。不过这一点在当时的科学技术条件下还不能通过实验测定来鉴别。光的微粒理论差不多统治了十七、十八两个世纪。另一方面,和牛顿同时代的惠更斯提出了光的波动理论,认为光是在一种特殊弹性媒质中传播的机械波。这理论也解释了光的反射和折射等现象(见第一章2.3节)。然而惠更斯认为光是纵波,他的理论是很不完善的。十九世纪初,托马斯?杨和菲涅耳等人的实验和理论工作,把光的波动理论大大推向前进,解释了光的干涉、衍射现象,初步测定了光的波长,并根据光的偏振现象确认光是横波(有关光的波动理论,参见第二章)。根据光的波动理论研究光的折射,得出的结论是光在水中的速度应小于在空气中的速度,这一点在1862年为傅科的实验所证实。
编辑推荐
《光学(上下)》是根据作者在北京大学物理系讲授光学课程的讲义修改补充而成。《光学(上下)》内容丰富,以波动光学为重点,并以“波前”这一概念为纽带联接现代变换光学与传统光学,反映了本学科的现代面貌。书中附有较多的思考题和习题。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