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

出版时间:2013-1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徐泓  页数:399  
Tag标签:无  

前言

视事业失去了一位不懈的探索者和实践者,中央电视台失去了一位优秀的新闻工作者,新闻中心失去了一位可亲可敬的战友,家庭失去了一位挚爱的亲人。从1985年至今,在23年的电视职业生涯中,陈虻同志为中国电视事业奉献了经典作品、奉献了品牌栏目、奉献了宝贵的理论财富、奉献了青春、奉献了健康、奉献了生命。——摘自《陈虻同志生平》 当时,网络上有关他的悼念文字犹如井喷,不仅来自他所供职的央视新闻中心,而且来自全国的电视圈、媒体圈。八宝山公墓东厅,近两千人伫立在严冬的寒风中,排着绵延的长队,等待着和他最后的告别。 陈虻的很多同事、同行们,把这次告别视为“向一种精神力量的致敬”、“与一个时代的告别”。  陈虻的生命属于中央电视台新闻改革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起始于1993年的春天,发端于早晨的节目《东方时空》,被喻为电视人 “延安”的新闻评论部,这是 “理想主义者啸聚挥帜”的时代。 因此,当我们着手保存网络上的悼文,开始收集、整理陈虻资料的时候,心里就很清楚,我们所做的,不仅是在纪念一个人。陈虻个体命运的背后,有着央视新闻评论部黄金时代最深的烙印。他的新闻理念、精神追求和人格力量,都可以在当年这个“理想者部落”里找到同类、知音和战友,他是他们的代表。 尽管这个时代已经一去不再复返,尽管陈虻英年早逝,但留下的遗产宝贵而丰富,应该传承。在继续前行的时候,需要回头看看。正如陈虻多次引用的卡里•纪伯伦那句名言:不要因为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自己为什么出发。一 整理工作从“陈虻语录”开始。 他生前,在电视圈里,央视还有一些地方卫视,就有一些“陈虻语录”被口口相传。去世以后,在网上能收集到的关于他的纪念文字中,我们发现多篇多处提及陈虻箴言似的话语风格,提及“陈虻语录”。央视新闻中心主办的一份内刊《央视新闻周刊》,在总第150期《永远的陈虻》特刊中,还辟出“陈虻语录”专页,刊登了他的12条语录。 语录的称谓,最早源于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所在的“南院”。 在这里工作过的编导、记者都经历过陈虻的审片。这位部门主任审片与众不同,他经常是边审边讲,审完以后,还要总结点评。一个十几分钟的片子,他会花上半个小时、甚至更多的时间去分析讨论,并很快地提炼出一些观点,或者叫做“警句名言”。 于是,陈虻审片,成为“南院”的一道风景线。每当他坐在编辑机前,仿佛有一个磁场吸引,会不知从哪里突然聚拢来很多的人,周边围起一道人墙。只见众人掏出本子,忙着记下他的真知灼见。 陈虻说话,带着语录体的味道。他擅长归纳与分析,有哲理性的思辨色彩,逻辑非常清晰,纲举目张,便于记忆与传播,因此很快就流传出若干条。例如:生活中的一切发生都是我们拍摄的机会,而不是我们拍摄的障碍;不要在生活中寻找你要的东西,而要努力感受生活中到底发生了什么;我们并不是在表述某种存在,而是在努力寻找存在的原因;等等。以至于陈虻后来自己也经常引用,在审片的时候,在和部下聊天的时候,他会冒出来:陈虻语录第8条、陈虻语录第13条。 有一次,《东方时空》的一位编导,顺路搭陈虻的车,在车里有关于语录的一段有趣的对话: 这位编导问:“真有这么一本陈虻语录吗? 油印的也行啊,多有用呀。” 陈虻呵呵一笑:“我等着以后出呢。” “那我现在就把您讲的话记下来吧。” 陈虻认真地说:“要真写这么一本书,我就得找个完全不会做片子的人,让他一上来就做片子,生拍,我在旁边瞧着,遇见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那样我就把语录全想起来了”。 他的大部分语录,带有很强的实战、操作性质,覆盖电视新闻生产全过程。还有一部分语录,关注的视野从节目到栏目、从栏目到频道。尤其后期,他在孜孜不倦地构建新的电视理念,致力于推出一批批新的节目形态。 陈虻说:“拍一部片子只能谈创作体会,拍十部片子可以谈创作经验,拍一百部片子才可以谈创作规律”。陈虻这些实战性、操作性极强的“语录”,从亲身的创作经历和“阅片无数”的审片实践中总结提炼而成。 “语录”背后,包含着深刻的理念,那是他对电视的属性和本体规律的思考。这是一个持续不断地内省的过程,包括重新检讨电视人与观众的关系;认识大众传媒的传播特性;尊重影像传播规律;找到属于电视本体的表现手法;纪实影像的创作理念与规律等等。 还有一些“语录”在整理的时候,我们就被陈虻的“先见之明”所震撼。时下电视新闻节目、栏目、频道存在的一些老问题,遇到的一些新问题,其实陈虻在好几年前就有所预见、有所思考,甚至有他自己的答案。现在回过头来,再听他当年说的话,不得不感慨:陈虻具有无法追赶的智慧。 本书的第一个特点:以“陈虻语录”结构与编辑。全书共20篇,除了前言,其余19篇的标题、每篇各节的小标题,都是陈虻语录,总计108条。部分篇章的文中还有一些段落用黑体标出,也都是有一定影响力的“陈虻语录”。做这样的设计,一方面力求还原陈虻极具个性的话语表达方式,全面体现他的思想;另一方面,也希望帮助他实现那个遗愿:“我等着以后出呢!”二 认识陈虻,是在2003年的一次国际获奖电视节目研讨会上。茶歇的时候,一个长发飘飘、俊朗帅气的年轻人,向我冲过来,“自来熟”似的自我介绍:“我是陈虻。徐老师,我一定要认识您。” 后来我问过他,为什么一定要认识我,他说:“凭直觉吧,您和别的大学老师不一样。” 我还留着他当时递给我的名片:《东方时空》红、绿、蓝,像眼睛一样的Logo。陈虻  总制片人。还有一行圆珠笔写的阿拉伯数字。当时,他从旁边一人的手中讨来一支笔,很认真地写下:这是我的手机号码。 从此,这个号码成为我和陈虻之间的主要联系方式。其实使用的次数并不多。我对他产生强烈的兴趣和关注,是从2004年夏天,他到我家里的一次长谈开始。 那天,窗外树上,蝉鸣不止;窗内桌旁,陈虻口若悬河。从上午九点多,一直聊到午后。 我的脑海里至今还留着一个鲜活的印象:他抬手看看表,神色吃惊:“哎呀,怎么这么快,都3点多了。”利索地起身,掐灭手中的香烟,往后一捋长发:“我该走了,回台里看片子去,今天没聊够,下次再聊啊。” 刨去午饭的时间,不知不觉,我俩聊了6个多小时。基本上是他说我听。 语速不快,语调平和。陈虻的表达有一种直取核心的力量,犹如快刀斩乱麻,三言两语,就解决掉一个问题。我已经不记得究竟解决掉多少个问题了,只记得那次长谈的主题是关于电视纪录片与电视新闻,从纪实理念、选题、拍摄,到栏目化、频道化,几乎无所不涉。他不断提出问题,然后和我简单讨论几句,就自己直接回答。 当时我的第一印象:真懂电视,精通业务,口才极好,才华横溢。 陈虻终于谈到找我的目的了:他想建立针对电视媒体人的培训课程体系,尤其想办纪录片的培训班。 他问我:“我是不是有点好为人师呀?我跟您谈的这些内容有价值吗?” 我说:“当然有了。不仅可以培训业内的,就是对大学新闻教育也极有价值。我还从来没有听到过理论联系实际这么彻底、明白的课程呢!”当时我就邀请他到北大开讲座。 后来,他忙, 我也忙 。我们之间有过一些电话联系,断断续续地讨论培训课内容和办培训班程序等。转眼间三年过去了,2007年夏天,他第二次到我家里来,又是6个多小时的长谈。这次,陈虻已经和我具体讨论到如何办国际培训了。他刚从美国回来不久,做了一些调研,有了更新的一些计划,甚至画出了一个培训的路线图。 我很支持他的想法,而且非常希望利用这样一个机会,把培训课程直接引入到北大的新闻实务教学中。我本人是记者出身,跑了近30年的新闻以后,转行到大学教书。我深知时下大学新闻教育的“空中楼阁”,不接地气,理论严重脱离实际。如果能够请到像陈虻这样业界的领军人物,有理论素养、又有实践经验,来教书授课、培养学生,建立起大学与媒体实践接轨的新闻实务教学模式,正是我从教以来的夙愿。 我把这个意思和他说了,他恳切地表示:“徐老师,其实我对教育、对培训真的有兴趣,特愿意和您一起干点事儿。根据我的经验,学会用影像叙事,有思想的锐度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从一个大学毕业生全面地培养出来,需要三到五年的时间。”  这个判断,后来我在整理陈虻的讲课录像时,几次听到了。 见陈虻的最后一面,是在他的病床前。那天在和陈虻告别的时候,我向他再次发出邀请:“等你的病好了,不要在央视工作了,做电视太累了。你到北大来,到我们学院来教书吧,你一定是一个好老师,我和我的学生们等着你。” 陈虻走了,不可能出现在北大的新闻实务课堂上。但他留下了一些讲课录像,还有为央视的一些栏目、一些地方电视台培训的录像。整理这些资料的时候,我常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又把我带回陈虻两次到我家的长谈中,很多话他当时都说到过,也是他要建立培训课程的一些思路。 本书的第二个特点:按照一本电视新闻实务教材的框架来结构和编辑。第2篇至第19篇是18个专题,各专题有自己的体系,彼此又互有联系,每个专题都标有“关键词”。书名的副标题:《陈虻,我们听你讲》,也意味着走进陈虻的培训课堂,他的讲授还在继续。 当然,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新闻教科书,我想做一个打破常规的“另类”。 三 整理陈虻留下的资料,很费了一些时间。寻找、提炼陈虻的语录,花了更大的功夫。 我的博士研究生张海华曾就职于《新闻调查》栏目,对于这项工作,有着特殊的情愫。她花了近一年的时间搜材料、扒带子、敲文字。2009年底,我们曾经拿出八万多字的第一稿。但看过此稿的陈虻的同事们不满意。 我自己也不满意:初稿里只有骨头,没有肉。把陈虻生动活泼、有生命力的话语,抽离了背景和语境,局限在我们自设的一个概念化的框架中,几乎变成干巴巴的教条。 其实在开始做的时候,陈虻的部下、挚友李伦 就提醒过:“陈虻的思想往往来自于实践中的刺激,所以他的工作、生活和思想间有很多纤细的联系,选择标准要既丰富又苛刻。” 停笔了一年。一方面寻找新的文本样式;另一方面也在思考做这件事是否有意义,我有没有能力承担。 为改进新闻教学的需要,2010年底我在新浪开了微博、2011年底开了博客。网络互动写作的快感和微博 “全民联播”的魅力,为我打开了一扇大门。有一天,突然想到:何不把“陈虻语录”放到网上试试深浅?看看网友反应如何? 于是,在陈虻去世三周年之际,我开始推出《陈虻,我们听你讲》系列博文,并用我的微博助推。前两篇发出的时候,还没有找到一个能够承载全部内容的合适框架,边写、边发、边体验、边调整,真是摸着石头过河。 反响出乎意料得热烈。每条微博几乎都被几百次地转发,第一篇博文的阅读量30个小时就超过了6万。陈虻的战友、同事、部下、同行们的踊跃留言、评论,让我感动,他们都没有忘记他。 网友老记生涯说:期待成书,让更多的朋友了解阿虻的想法和经历,让我们自己也有一次向阿虻反省的机会。网友@陈耀文_斯基 说:别着急,慢慢来。他的东西还会再一次发挥大能量的。 一篇篇发出去:文体、文风、语态,笔下逐渐找到感觉。基本确定了前面说过的:以“陈虻语录”结构与编辑成书、以电视新闻实务教材结构与编辑成书的基本框架。 一篇篇发出去:博文的阅读量、被收藏、被转载的数量也持续增高,有3篇博文的阅读量都在很短的时间里超过了10万。评论的力度也在加大。发到博文之六《结构的力量可以改变叙事的深度和走向》以后,从留言、评论里明显感觉到,关注的网友面越来越大,不仅有媒体圈的,从老总到记者;还有各行各业的。我现在的同行——高校新闻传播专业的老师们也给予了很大的认同,网友@50心不由己 说:今年研究生复试题就选择了徐老师关于陈虻的一篇文章。  不少网友一直追看这个系列,发文间隔时间稍长,就有询问:还有下文吗?何时成书?网上的督促,让我不敢懈怠,因为这是大家对陈虻的期待。 本书的第三个特点:保持了网络写作的某些特色,全书内容以系列博文的方式呈现、结构与编辑。20篇中有13篇在新浪博客上发表过,当时为便于网络阅读,每篇字数控制在3500字左右。这次成书时,除增加了7篇新文,还将这13篇都充实了将近一倍的内容。网友的反馈,有些被直接采纳在博文中,有些作为 “附文”放在相关博文的结尾处 。 感谢网络的助推,感谢网友的互动。如果没有网络,也不会有今天放在您面前的这本书。

内容概要

  《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陈虻,我们听你讲》是一本从纪录片出发的哲学书,他纪录着小人物们构成的历史  又是一本用影像去抵达的启示录,他思考的是如何用影像认识世界  从民生出发,以影像抵达  在最官方的平台,讲述老百姓的故事  陈虻,一个被崔永元、白岩松、柴静等一众思想锐力的名嘴称为精神领袖的人。  《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陈虻,我们听你讲》汇集了陈虻生前在央视评论部的审片经典言论、讲座精华、报道文章以及影像,展示了纪录片从观念到方法、从栏目化管理到新节目研发的思想精华。本书由十八篇文章构成,从十八个角度解构他的思想,展示出一个思想深刻而诗意表达的纪录片人之有趣。

作者简介

徐泓: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1998年前,作为高级记者,曾任中国新闻社新闻部副主任、北京分社社长,首都女新闻工作者协会副秘书长。从事以对外报道为主的新闻工作20多年来,发表各种体裁的新闻作品约200万字,多次获得全国性新闻奖。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8年后,先后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和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主要研究领域为应用新闻学、新闻实务、对外报道等。科研方向始终与新闻传播实践紧密联系。担任多家媒体新闻奖评委和业务顾问,承担多项社会工作,如担任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题演绎顾问、国家食品安全科学委员会委员、财新传媒集团公信力委员会委员等。出版人物采访专著《大人物 小人物》、与刘明华、张征合著《新闻写作教程》。主编的专著有《超越:北京交通广播解析》、《影响未来:中国传媒30人》、《江山代有才人出》、《我所珍惜的——北大传媒30人》。

书籍目录

今天所做的一切相加就等于未来陈虻:生命需要保持一种激情,激情能让别人感到你是不可阻挡的时候,就会为你的成功让路!一个人内心不可屈服的气质是会感动人,并能够改变很多东西。 陈虻:一个完全不同的结果,一定有一个完全不同的过程。你不改变这个过程就改变不了这个结果。 陈虻:努力不是成功的根本。想成功的人都很努力,但成功的人往往只有一小部分。倘若你努力,但你的观念是错误的,很可能离正确的方向越来越远。所以重要的是观念。而认识观念、改变观念完全是由思维方式决定的。陈虻:你们遇到的问题,我当年在做片子的时候都遇到过,都曾经思考过,并且总结了应该怎么做,还分析了这样做的道理。陈虻:我过着过着突然明白了,“现在”就是小时候想过无数次要为之奋斗的未来啊。所以最现实的做法就是把现在的事情、眼前的事情做好。今天所做的一切相加就等于未来。《陈虻,我们听你讲》系列博文之二 《生活空间》——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陈虻:做人和做饭,我以为做人更紧要一些。这个节目既然叫服务性节目,沿着服务的思路去想,它能不能服务于人的思想,能不能提高人文教养水平呢? 陈虻:《生活空间》确实是在前挤后压的情况下,我们寻找到了一个新的表现领域,新的题材领域。 陈虻:《生活空间》以之为安身立命的是一种态度:“目击者”的态度,关怀的态度,人本人道的态度,对历史负责的态度。陈虻:我很反感媒体人利用自己手中的媒体来 向公众表白自己的辛苦,我认为干什么都不容易,选择了一种工作,实际上就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 《陈虻,我们听你讲》系列博文之三纪录片,在中央电视台是一个需要一级保护的产品陈虻:国际纪录片有各种流派,你说我们这种拍法算哪一派的? 陈虻:电视纪录片要利用观众的感性到场,达到观众的理性到场。陈虻:回到日常生活中来,关注现实的此刻当下,这是中国纪录片的生命和基础。 陈虻:纪录片有剥削性,这是全世界公认的。纪录片的剥削性就是把本来属于个人的问题公众化了。 陈虻:影像纪录比文字叙述的更有文献价值。《陈虻,我们听你讲》系列博文之四     大道无术  万法归心陈虻:作为第一代中国电视新闻节目的制片人,我们算是开先河的人了,真的是很自豪的事情。 陈虻:塑其行易,塑其心难,所以“万法归心”,心正则权正,出于我心,归于公心。 陈虻:尊重,始终贯穿在我与人的相处关系中,当然也是我管理中一脉相承的东西。 陈虻:一个团队的管理必须有员工的终身教育,不是说把他招进来你就用他,你不培养他,优秀的人才是不会来的,越优秀的人越对未来有考虑。 陈虻:永远把你的思想、经验和精力贡献给新来的以及水平最差的同志。陈虻:大道无术。最重要的是修炼自己,首先改变自己、提升自己,而不是学什么与人斗的方法。 《陈虻,我们听你讲》系列博文之五我不是在改片子,我是在改人 陈虻:既然文如其人,为何不从做人开始? 陈虻:我在审节目的时候,对自己有两个基本的要求:第一,不能说不好,只能说怎么样更好。第二,不是告诉你怎么改,而是激发你自己修改的欲望。 陈虻:别用排斥的方式来接受我的信息。我更在意的是你的思维方法,包括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包括判断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陈虻:审片的四层次:主题、结构、细节、节奏 陈虻:兄弟你看,我眼里有泪。 《陈虻,我们听你讲》系列博文之六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陈虻:未来电视媒体节目主持人的竞争一定是在思维个性上的竞争。 陈虻 :我批评了你并不可怕,我对你失望才可怕。陈虻 :什么对一个主持人最重要?平台!拉里金也得扎在演播室里,一天天过。 陈虻:电视主持人走到一个误区,好像是越有学问、能和专家在理论上都有一拼的就是大腕。其实这个已经过时了。陈虻:做节目,要学会放空自己,去感受。这是一个脱胎换骨的过程,超越自己是最难的。《陈虻,我们听你讲》系列博文之七真实永远取决于认知主体陈虻:真实是无干扰纪录,是原汁原味的生活。 陈虻:生活的深刻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真实是尊重生活,不预设主题。 陈虻:真实往往被各种因素所遮蔽,真实永远取决于认知主体。 陈虻:从空间来说,真实就是角度,从时间来说,它是一个无限接近的点。 《陈虻,我们听你讲》系列博文之八未来电视“有纪实者生,无纪实者死” 陈虻:不要在生活中寻找你要的东西,而要努力感受生活中到底发生了什么。 陈虻:生活中的任何一种发生,都永远是我们拍摄的机会,而不是我们拍摄的障碍。 陈虻:现代新闻节目的三个特征——多元、强调信息有效性、关注人 陈虻:“纪实意识”和“纪实手段”对电视的贡献和意义要远远大于作为一种节目类型的纪录片。 《陈虻:我们听你讲》系列博文之九必须建立自己对事物认知的坐标系陈虻:长期用统一的坐标去进行判断,呈现出来的结果就是这个栏目的理念。 陈虻:要有一个统一的认知事物的角度,这个坐标系一定是在每一个编导的心中。 陈虻:选择了选题,不等于选择了主题。 陈虻:在这个大圆里选择哪个小圆,是你必须做的一份工作。 《陈虻,我们听你讲》系列博文之十找到属于电视本体的表现手法 陈虻:我认为政策空间不是限制我们发展的唯一因素,我们自身掌握影像方式去传达信息和思想的能力,也是限制我们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陈虻:在摄影创作的过程中有三个级别,或者说三种境界。 陈虻:在影像创作这个过程,视觉词汇更多的是一种创造,不是继承,是新的词汇,新的构图和新的运动,来体现你对事物的一种表达。 陈虻:语言、语法相同的基本的前提下,影像风格是由景别和长度决定的。换句话说,我们剪片子,实际上是在剪景别,在剪长度。 陈虻:视觉解读能力是要训练的,你必须经历精读和泛读这个过程。 《陈虻,我们听你讲》系列博文之十一结构的力量可以改变叙事的深度和走向陈虻:深刻不是耍大胆,语不惊人死不休。陈虻:用结构的力量深化主题 。陈虻:结构就是如何选择配角。陈虻:利用结构的力量加大背景,结构其实就是信息组合。 陈虻:细节的细节就不再是细节本身。《陈虻:我们听你讲》系列博文之十二观点类谈话节目符合电视本体特质陈虻:我们的媒体现在最缺的就是言论性表达,电视的下一个高峰将是观点类谈话节目。 陈虻:左手是新闻时效;右手是高关注度,然后在 “刀剑”之下做深入的报道。这样的定位无疑是现在几种新闻节目所都不具备的。 陈虻:不同的空间关系构成了不同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决定谈话的方式、内容、深度。陈虻:内观式报道是对新闻事件做自内而外的发散,从单极到多极的扩张。 陈虻:精神产品的创作者永远是这样的工作,你不知道这事该怎么干有挑战性,这是最好的状态。 《陈虻,我们听你讲》系列博文之十三三段式创作方法陈虻:主题先行和盲目拍摄是一对孪生兄弟。陈虻:开拍之前决定关注的方面,要围绕关注的方面去设计前期拍摄。 陈虻:一定要问自己为什么要拍这部片子,并且要对你的答案进行不断的审视和反省。 陈虻:没有不能拍的选题,只是你怎么拍,怎么把握。 陈虻:在剪接的过程中发现主题,媒体立场是通过对素材的取舍来完成的,不是通过直抒胸臆。 陈虻:只有让观众悟到了,才能形成良性传播和最佳的传播效果。 《陈虻,我们听你讲》系列博文之十四电视创作的四次选择:选题、角度、时机、素材陈虻:别人说纪录片是选择的艺术,我要说的是如何做选择。 陈虻:在对社会变革了解的基础上选择选题。 陈虻:角度的变化,不仅改变了信息,还改变了信息的价值。 陈虻:拍摄时机的选择需要合理想象,一个成功的重场戏,就是预判来的。 陈虻:以观众的未知作为剪辑的起点。 陈虻:剪辑一个真正好的短片,最终完成的不是一个句号,而是带着问号前进。 陈虻:叙述三要素:信息的密度、落点、位置 《陈虻,我们听你讲》系列博文之十五栏目化运作要前面有目标、后面有理念陈虻:独,就是别人没有你有;特,就是你把自己独一无二的特点,用足,发挥得淋漓尽致。陈虻:一个栏目定位以后要知道什么是自己的A类选题,什么是自己的一般选题,把它清晰化了就好判断了。因为没有对错,只有合适与否。 陈虻:可以进入《新闻调查》的选题,一定要有一个未知的空间,确定这个选题是否可以做,要判断是否只有通过调查才可以认知那一部分未知的空间。 陈虻:我觉得就一个字“懒”,任何一个题材都是同样的一种结构方式,变成了一种习惯性的使用,缺乏创意和判断。 陈虻:外在形式越简单的东西,智慧含量越高,因为它已经不再依赖形式了,必须依靠智慧,所以,策划在当前电视行业中显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陈虻:当你觉得节目对你有挑战性的时候,对观众就有刺激性;当你觉得驾轻就熟的时候,观众就不爱看了,这就是电视,这就是文化产业。 《陈虻,我们听你讲》系列博文之十六《社会纪录》的三个门槛陈虻:我认为还有一个空间,那就是做社会新闻的深度报道。 陈虻:在一个流行的话题中选择了一个另类的、非常规化的关注方式之后,你在这里面能够提出什么样的不同观点。 陈虻:将来是存在评论的人物化空间的。从现在开始就应该不断地塑造人物个性,创造这种空间。陈虻: 从阿丘的嘴里,以稍显另类的方式说出来,既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也往往会得到体制的宽容。 陈虻:网媒、平媒都发展起来,你还是走社会新闻的路子,留下的空间很可能就只剩下对社会新闻的调查,而不是对社会新闻的叙述。《陈虻,我们听你讲》系列博文之十七 你要往上顶,才能顶出一片新天地陈虻:做电视必须创新,而创新就是永远做那没人做过的事情。 陈虻:一个创意的产生,决不仅是个人的灵感,而是各种社会因素的集合。当你想到这个创意的时候, 实际上它已经形成了一个社会需要。 陈虻:每个媒体人,应该有一个自己的标准,也就是我们所要发出一个怎样的声音。陈虻:我始终相信做节目、办栏目,就像十指捧水,如果每个指缝间都往下漏,捧起来就会两手空空。同样我们如果在每个制作环节上不抓紧,没有一个基本的质量追求,那么任何思路都不可能成功。 陈虻:我们知道了如何做人,也就知道了如何去做事。本着这样一种善解人意、坦诚和诚恳的心态,正是中国人的自信、中国人的宽容,创意出了日出这样一个节目。 《陈虻,我们听你讲》系列博文之十八新闻改革永远是撞击反射陈虻:新闻频道要改变:组织生产的方式、频道和受众的关系、“什么是新闻”的观念 陈虻:凡是那些人们不知道、或者不曾被合适地表现、不曾被真正理解的事物都是新闻。

章节摘录

必须建立自己对事物认知的坐标系《陈虻:我们听你讲》系列博文之九陈虻抽烟,多年的习惯,身边总带着烟。后来只抽柔和的“七星”。他的烟盒,还有另一个用途。在指导新人的时候,或者在给栏目组讲课的时候,他会经常拍出这个烟盒:这是一盒烟。我把它放在一个医学家面前,我说请你给我写三千字,他说行,你等着吧,他肯定写尼古丁含量,几支烟的焦油就可以毒死一只小老鼠,吸烟的人肺癌的发病率是不吸烟人的多少倍,吸烟如何危害健康。还是这盒烟,我把他拿给一个搞美术设计的人,我说哥们请你写三千字,那哥们给你写出来:这个设计装潢的色彩、标识的个性创意。我把这盒烟给褚时建,说您是生产烟草的,您给我写三千字,他也毫不犹豫地说,你等着吧,他告诉你这是烤烟型,它的烟丝产地在哪儿,它的加工工艺是怎么样的,更高一级别的烟丝是怎么过滤的,为什么卖这个价钱,成本是多少。我给一个经济学家,他告诉你,烟草是国家税收的大户,还有烟草走私对经济的影响。我现在把烟盒给你,请你写三千字,你就会问写什么呀。我刚才给那几个行业的人,他们都知道写什么,但是给记者的时候,你会问让我写什么呀,也就是说记者在面对一些事物时没有一个知识背景,没有自己的思考角度。陈虻把媒体人的知识背景和思考角度称为“坐标系”,他经常挂在口边的一句话:一个栏目,或者一个记者,必须建立自己对事物认知的坐标系。本篇博文的关健词:认知坐标系、栏目理念、选题和主题 、大圆和小圆陈虻:长期用统一的坐标去进行判断,呈现出来的结果就是这个栏目的理念。电视栏目是电视节目的一种载体方式,它把特定的电视传播内容,按照相对统一稳定的标准和规则住址串联在一起,并以相对稳定统一的播出时段,和观众建立起“约会关系”。1985年,中央电视台提出“全部节目实行栏目化播出”的要求,陈虻正是在这一年里走进央视的。他有关“坐标系”的语录,也源自电视“栏目化生存”的大背景。陈虻强调:一个栏目一定要有自己对于事物认知的一个坐标系,否则就会摇摆不定,就会不清晰。在面对每一个不同的事件时,运用相同的方法去研究,你就会找到你这个栏目所特有的气质和品质。他还说,面对事物的时候,我们坚持在一个认知系统中去分析和判断,这就是理念。当然还要把你的理念还原成具体的技术,坐标系就是理念的具体化、技术化,长期用统一的坐标系去进行判断,呈现出来的结果就是这个栏目的理念。问到《生活空间》的坐标系,陈虻的回答非常明确:第一个就是人性的坐标,不管拍什么,我们都要站在人性的角度上去考察一个人,从尊重的这样一个起点去认知每一个人,并且让每一个人的行为被其他人理解,建立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第二个坐标,从社会发展、社会变迁的角度,当我们呈现这种人性与人的行为时,寻找他与社会发展、社会变革是什么关系。我们努力用影像或者捕捉到的情节的片段,去揭示个人和社会变革之间的关系,通过这种关系来反映历史进程的发生和发展。当我确定了这样一个坐标系的时候,任何一个题材,都可以放在里边观察,我都有观察和判断的角度,也有选择和取舍的依据。陈虻经常拿《生活空间》当年拍摄的一个叫做《姐姐》的节目作为例子。这个节目讲述的是一对夫妻生了一对龙凤胎,但因为是刨腹产,分不出谁大谁小,所以父母就把女孩任命为姐姐,让她担负起照顾弟弟的重任。陈虻认为这个节目呈现的故事非常精彩,但是在呈现价值理念方面最初却并不清晰。陈虻回忆说,这个节目非常热闹,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天天在家打架,一会儿说妈妈偏心眼,一会儿弟弟欺负姐姐,有打有闹,有高兴有痛苦。编导想把这期节目叫做“成长的烦恼”,起名是最难的一件事,起名是概括你整个所要表达的东西,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叫“成长的烦恼”,想要表达的可能只是故事中的这些热闹。我当时看完了这部片子就跟编导讲,我们怎么才能把这个片子,从有趣做到有意义?我想告诉他一个基本事实,是这个任命改变了这个女孩的生活。以后才会经常出现“你是姐姐,你应该让着弟弟”这种教训,家长教育她所有的方式,都是因为她是姐姐,所以被任命为姐姐,担负起她这个名称的责任以后,她的命运就改变了。所以在陈虻的建议之下,这期节目被命名为 “姐姐”。陈虻认为这不仅仅是简单的节目名称的变化,还体现了栏目的坐标系,也就是价值判断的角度。当我们确立“姐姐”这个主题的时候,其实我们是要把它放在一个社会发展的背景上看,把它放在一个人性的背景上看,我们就开始寻找它的某种可能性,我们在素材的组织上,就会更多去凸显这个称谓给她带来的命运的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她造成的影响。这个女孩在面对这种命运的时候,那种无奈、那种挣扎,以及她父母的那种漠然,那种麻木,觉得她就是姐姐,她照顾弟弟是理所当然的,这些因素才能呈现出来。所以这个故事不再是大家想象的那样,是一个很有趣的东西,也不再仅仅停留在它表面呈现出来的那种好玩和逗乐,而是让人从这种家庭结构上联想到一种传统文化。

后记

关于本书的编著,有以下四点说明:    一、本书的主体内容,即陈虻的讲述部分,全部取材于陈虻的讲课录像资料、文字资料、他发表的文章以及接受过的公开访谈。具体如下:    1.讲课录像:在央视《纪事》栏目的三次讲座、在央视《社会记录》栏目的两次讲座、在央视法治频道的两次讲座、在广东电视台的一次讲座、在赣州与《我的长征》栏目组的座谈发言。    2.文字资料:在复旦大学第一届电视节的演讲记录稿;在《新闻调查》2002年第三季度评奖会上的发言记录稿。    3.在《中国广播电视学刊》发表的三篇文章:《关于中国纪录片的栏目化运作》(2002/08)、《给未来留下一部由小人物构成的历史》(1999/12)、《怎样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1994/05);    在《电视研究》发表的两篇文章:《再谈“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1997/Cr7)、《(生活空间)的拍摄理念》(:'.000/09);    在《电影艺术》发表的《记录今天就是记录历史》(2000,/03)。    4.1995年工作总结、1998年工作总结及1999年工作计划、《子夜》栏目策划方案、2007年述职报告。    5.对话和访谈:共六篇,已全部收入本书中作为附录部分。    二、本书的其他内容,主要有两个来源:    一是参考陈虻去世后从网上收集到的100多篇纪念文章。其中的部分文章,后来刊载在央视新闻中心主办的《央视新闻周刊》总第150期《永远的陈虻》特刊里。本书引用时,以特刊文字为主,并都注明了作者和文章的题目。    二是参考媒体对陈虻的报道。部分材料与线索来自《青年记者》、《时代潮》、《新闻爱好者》、《新闻界》、《声屏世界》、《电视研究》、《国际人才交流》、《当代电视》、《中国青年》等杂志在陈虻生前所做的关于他的报道。陈虻去世后的部分,主要参考了《南方人物周刊》和《三联生活周刊》的相关报道。    三、随书赠送《纪念陈虻》光盘,时长60分钟。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摘自陈虻讲课的录像,二是陈虻去世后,他所在的部门为他做的纪念片。    四、书中所用的10幅陈虻照片,均出自著名摄影家黑明先生之手。他曾供职《中国青年》杂志,于2002年拍摄。    衷心感谢上述内容的提供单位与所有的作者。    在本书的编著过程中,我的博士研究生张海华参与了资料收集、语录汇总、初稿集成等工作。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李伦、庄永志、孙玉胜对书稿提出了宝贵的修改建议,尤其李伦,修正与补充了许多重要的内容。特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媒体关注与评论

一句“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流传甚广,语出已故央视新闻人陈虻。近日,以该语录为题的新书,专门记述陈虻语录及背后思想,即将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作者为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徐泓。该书是“央视评论部二十年”系列图书第一本。该书副题为“陈虻,我们听你讲”,汇集了陈虻生前在央视评论部的审片经典言论、讲座精华、报道文章以及影像,展示了纪录片从观念到方法、从栏目化管理到新节目研发的思想精华。全书由“今天所做的一切相加就等于未来”等18篇文章构成,从多个角度剖析陈虻的思想,也展现他诗意、有趣的一面。作为中国电视记录片里程碑式的人物,陈虻影响深远。在本书序言中,崔永元认为,每每打开电视,就感觉到失去了陈虻,“就像这本书,你不要把它当做电视圣经去读,陈虻的说法与想法并不一定都对,可是有几个人在边做边想?”白岩松则在序言中说:“思想的结果与时俱进,而思想的过程总是看起来很美。”“既然想起了当初为什么出发,那就别忘了继续赶路!这,才是纪念的全部意义。”新周刊《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徐泓著。“我过着、过着突然明白了,‘现在’就是小时候想过无数次要为之奋斗的未来啊。所以最现实的做法就是把现在的事情、眼前的事情做好。今天所做的一切相加就等于未来。”(陈虻)陈虻是很多央视人的偶像。即使你不做电视,也可以从他那里受益。南方周末“发现新青年”《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是一本从纪录片出发的哲学书,纪录着小人物们构成的历史;是一本用影像去抵达的启示录,思考的是如何用影像认识世界。陈虻,一个被崔永元、白岩松、柴静等一众央视人视为精神领袖的人,从民生出发,以影像抵达。在最官方的平台,讲述老百姓的故事。他的离去,使中国电视事业失去了一位不懈的探索者和实践者。——南都网记者赵大伟

编辑推荐

《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陈虻,我们听你讲》编辑推荐:柴静《看见》首尾篇所指之人陈虻,由北京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徐泓撰写新闻界精神领袖首部绝版思想文集,独家揭示中国纪录片之父核心思想,首次展示央视各经典栏目创作秘笈。

名人推荐

一句“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流传甚广,语出已故央视新闻人陈虻。近日,以该语录为题的新书,专门记述陈虻语录及背后思想,即将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作者为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徐泓。该书是“央视评论部二十年”系列图书第一本。该书副题为“陈虻,我们听你讲”,汇集了陈虻生前在央视评论部的审片经典言论、讲座精华、报道文章以及影像,展示了纪录片从观念到方法、从栏目化管理到新节目研发的思想精华。全书由“今天所做的一切相加就等于未来”等18篇文章构成,从多个角度剖析陈虻的思想,也展现他诗意、有趣的一面。作为中国电视记录片里程碑式的人物,陈虻影响深远。在本书序言中,崔永元认为,每每打开电视,就感觉到失去了陈虻,“就像这本书,你不要把它当做电视圣经去读,陈虻的说法与想法并不一定都对,可是有几个人在边做边想?”白岩松则在序言中说:“思想的结果与时俱进,而思想的过程总是看起来很美。”“既然想起了当初为什么出发,那就别忘了继续赶路!这,才是纪念的全部意义。”  新周刊《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徐泓著。“我过着、过着突然明白了,‘现在’就是小时候想过无数次要为之奋斗的未来啊。所以最现实的做法就是把现在的事情、眼前的事情做好。今天所做的一切相加就等于未来。”(陈虻)陈虻是很多央视人的偶像。即使你不做电视,也可以从他那里受益。  南方周末“发现新青年”《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是一本从纪录片出发的哲学书,纪录着小人物们构成的历史;是一本用影像去抵达的启示录,思考的是如何用影像认识世界。陈虻,一个被崔永元、白岩松、柴静等一众央视人视为精神领袖的人,从民生出发,以影像抵达。在最官方的平台,讲述老百姓的故事。他的离去,使中国电视事业失去了一位不懈的探索者和实践者。——南都网 记者赵大伟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2条)

 
 

  •   图书从品相来说,略有瑕疵:封面设计得比较中规中规,鉴于CIP上的信息为教材类,可以容忍;书本纸张偏黄,并有点糙,看起来有点旧,不知道是不是编辑的意图;裁切、装订不是很规整,看起来像是盗版书。整体上而言,有点像是外包书的做法!基于内容无可挑剔,还是给该书五分!因为,只看内容就足够了!!
  •   和《看见》一起看更好,书中提到的很多内容对新闻专业应该很有帮助,但书中的内容可以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让我们思考。需要认真读,领会看问题的可以有很多角度、方法。这本书没有像大多数那样试图要向你灌输什么知识,而注重让你思考,通过自己的思考再去获得,感觉是自己在创造。确实是一本很好的书。但是光盘的质量确实不敢恭维:很卡,只有拷下来播放才流畅。拷的时间又要很长。而且画面不够清晰。书中文字也有一两处不对。感觉像盗版诶。
  •   这是一本典型的工作手册,入手后,基本上就可以按部就班的操作。很多内容都被作者加黑、标粗或用其他字体显示,看起来更有手册的感觉。陈虻的言论,很精辟。虽然才300多页,但要认真研读完毕,然后再一一实践,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栏目组人手一本,相信节目质量会有一个大的提升吧!
  •   看过《看见》觉得陈是个很厉害的,看问题很尖锐很准,所以买了这本书,希望能收获什么吧。。。。
  •   很劣质,一看就是盗版
  •   1、书的腰封上有王利芬、任志强等的倾力推荐,而有些没有;2、书内的错别字较多;3、书的纸张质量差;4、书的印刷版式粗糙……
  •   正在看中,学习了。非常棒
  •   这本书很不错,值得每个人读一下,会感受到一种精神,肯定受益匪浅!
  •   印刷装订本身是很不错的,更重要的是内容,不是学新闻的我也觉得是很有价值去读一读的
  •   专业性很强,不过在很多方面都适用
  •   陈虻能力很强的新闻人物
  •   看柴静的看见时知道陈虻这个人,他也是个传奇人物.很值得一读
  •   感觉这本书是陈芒老师多年从事工作的经验之谈 很管用 而且还有dvd 很难得
  •   现在高校体制下的新闻实务教学都太不接地气了,强烈建议小伙伴们看看这本书,徐泓老师真心赞,陈虻真心赞。陈虻的精神不能随着时间推移被覆盖,这样的书很必要出现。比教科书营养含量高太多了。都是实打实的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箴言。强烈推荐。
  •   书内涵很丰富,但质量不好
  •   看过了电子版,买本实体书珍藏
  •   应老师的课程要求去看了这本书。还没看完,但必须说,陈虻带给我的启发很多,一个新闻人必须思考,只有这样才能真的做出有思想的新闻。
  •   专业的看非常棒棒的。。。很好的用理性思维整理了专业的东西,很有启发
  •   还没有看完,不过喜欢陈虻
  •   说实话,阅读本书只因在畅销书“看见”中大量提到陈虻,出于好奇,购买此书。陈虻其人其事,文字述之,无需华丽辞藻,只需娓娓道来便已感人至深。个人认为,比起“看见”,更真实,更有力量。
  •   商品和好,物流很给力
  •   我们听你讲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