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8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宋学勤 页数:225 字数:302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中共党史学概论》坚持立足于国内外的中共党史研究前沿,结合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用史学理论解读与分析中共党史研究实践,并竭力融会中西,将西方新史学方法引入中共党史研究,力图在中共党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上有所突破与创新。
《中共党史学概论》虽以“概论”立意,但从“实证”切人,在论证有关中共党史学的理论问题时,避免宣教性的空谈,而是从具体的历史研究实践中去寻绎、总结,以增强其理论的可参性与直观性。同时引导读者去领略一些优秀著作的史学魅力。因此,《中共党史学概论》在摭取实例时,旁征博引,并不限于单一的中共党史研究领域。
《中共党史学概论》的主要对象是本科生,但也适当考虑到硕士研究生、党政干部和对党史国史有兴趣的读者的阅读需要。
作者简介
宋学勤,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中共党史学理论与当代中国社会史。开设“中共党史学概论”、“当代中国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当代中国社会史专题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课程。
书籍目录
绪论
一、中共党史学概论的研究对象
二、中共党史学概论的科学体系
三、学习中共党史学概论的方法与要求
第一章 中共党史学的基本理论问题
第一节 中共党史学的学科性质
一、历史是什么
二、历史学是什么
三、中共党史与中共党史学
四、中共党史学的学科性质
第二节 中共党史学的学科特点
一、历史性与现实性的统一
二、政治性与科学性的融会
三、理论性的升华
第三节 中共党史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一、中共党史学的研究对象
二、中共党史学的研究内容
第四节 中共党史同中国革命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联系和区别
一、中共党史与中国革命史
二、中共党史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第五节 中共党史学的功能
一、历史学的功能解析
二、中共党史学的功能定位
第六节 中共党史研究主体的素养
一、哲学观点与学术立场的锻造
二、知识基础与生活经验的深化
三、高尚情感与性格气质的锤炼
四、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的培养
第二章 历史观与中共党史研究
第一节 历史观与正确地认识历史
一、历史观是什么
二、唯物史观的方法论意蕴
第二节 唯物史观与中共党史研究的历史进程
一、中共党史研究的萌芽阶段(1924—1935年)
二、中共党史研究的起步阶段(1935—1949年)
三、中共党史研究的发展阶段(1949—1966年)
四、中共党史研究的曲折阶段(1966—1976年)
五、中共党史研究的繁荣阶段(1978—)
第三节 历史主义原则在中共党史研究中的运用
一、实事求是地研究中共党史
二、正确地运用阶级分析方法
三、历史地看待历史人物
四、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第四节 中共党史人物评价问题
一、坚持用唯物史观评价中共党史人物
二、中共党史人物的价值评定
三、科学客观地认识中共党史人物的过错
四、人物评价中的方法论争鸣
五、人物评价的基本标准厘析
第三章 新史学方法与中共党史研究
第一节 心理史学方法与中共党史研究
一、何谓心理史学方法
二、心理史学方法在中共党史研究中的运用
三、心理史学方法的局限性
第二节 社会史学方法与中共党史研究
一、何谓社会史学方法
二、社会史学方法在中共党史研究中的运用
三、社会史学方法的局限性
第三节 口述史学方法与中共党史研究
一、何谓口述史学方法
二、口述史学方法的实践细节
三、口述史学方法的功用与局限
第四节 比较史学方法与中共党史研究
一、何谓比较史学方法
二、比较史学方法的实践细节
三、比较史学方法的功用与局限
第五节 计量史学方法与中共党史研究
一、何谓计量史学方法
二、计量史学方法的实践细节
三、计量史学方法的功用与局限
第四章 中共党史研究中的史料问题
第一节 中共党史史料的类型
一、文献史料
二、实物史料
三、口述史料
四、声像史料
第二节 中共党史史料的搜集
一、搜集史料的顺序与原则
二、搜集史料的基本方法
第三节 中共党史史料的校勘
一、校勘的必要性
二、校勘的主要内容
三、校勘的基本方法
第四节 中共党史史料的编辑
一、史料汇编
二、史料长编
第五节 中共党史史料的考证
一、考证的必要性
二、考证的分类与范畴
三、考证的基本方法
第六节 中共党史史料的运用
一、中共党史档案的公布与运用
二、史料运用的基本原则
第五章 中共党史论著的编撰问题
第一节 历史编撰的基本理论与编撰形式
一、历史编撰的理论探讨
二、史著编撰的主要形式与创新发展
第二节 中共党史论著的编撰原则与基本步骤
一、中共党史论著的编撰原则
二、中共党史论著的编撰步骤
第三节 中共党史论著的学术规范与撰写技巧
一、断限、标目与编次
二、引用、注释与附录
三、行文中的格式规范
第四节 中共党史论著的语言
一、中共党史论著语言的基本要求
二、中共党史论著语言的美学要求
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阶级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和法国王朝复辟时期资产阶级历史学家的阶级斗争学说,把阶级斗争观点奠定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用生产的发展来解释阶级的起源和阶级关系的变化。其基本理论认为,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阶级之间的斗争贯穿阶级社会的始终,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发展,阶级斗争的最终结果必然要导致无产阶级专政,并由这个专政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1925年12月1日,《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发表,毛泽东在文中第一次比较系统地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对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经济地位、阶级性质、人数及其对于革命的态度等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划分了全国约4亿人口中敌、我、友的界线。 阶级分析方法是研究阶级社会历史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但如果脱离了历史主义原则,阶级分析方法是不可能得到科学运用的。一段时间以来,甚至从马克思主义史学诞生以来,史学界对运用阶级分析方法始终存在一种偏见,研究历史上的劳动人民,只能肯定,不能批判,只能热烈歌颂,不能客观分析,把马克思主义当作了民粹主义。翦伯赞认为:“要歌颂历史上的劳动人民,歌颂他们英勇的革命斗争,但历史家不是诗人,除了歌颂以外,还要指出他们的历史局限性,指出他们在生产中的保守性、分散性和落后性。”其实,“应该用历史观点对待这些历史上的劳动人民,不要依照现代无产阶级的样子去塑造他们的形象,不要把他们写得和解放了的工人阶级一样是当家作主的阶级”。整个极左时期,阶级分析被简化为阶级成分划定,根据家庭出身贴阶级标签,这样的运用是对阶级分析方法的践踏。拨乱反正以后,学界开始批判“以阶级斗争为纲”、“唯阶级斗争论”,但这并不意味着研究历史时必须抛弃阶级分析方法。针对近来中国近代人物的评价中出现的翻案现象,有学者再次强调了阶级分析方法的必要性,指出,对于历史人物不是不可以重新认识与评价,问题是站在什么立场和出发点上,要不要对历史人物作基本的阶级分析,要不要对他们所处的历史时代及其发挥的作用作总体的把握。如果对此完全置之不顾,恐怕很难说是客观公正的。阶级分析方法是必不可少的,但不能与阶级标准混为一谈,用阶级分析方法来研究历史人物,并不是以阶级为标准去判定。 坚持历史主义原则,正确运用阶级分析方法,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对一个阶级要进行具体深入的阶层分析,不要把一个阶级看成铁板一块。任何一个阶级都分为不同的阶层和集团,这些阶层和集团的经济状况与社会地位有较大的差异,他们也就产生了不同的利益诉求,从而使他们之间相互区别。简单地判断某人从属于某阶级或集团,而去肯定或否定之,这是非历史主义的观点。二是判断历史人物的阶级属性,是根据历史人物的实践活动,而非家庭出身。要认识到,个人是阶级的代表,但并不一定是他出身的那个阶级的代表。孤立地静止地用个人出身、家庭成分来解释一个人一生的言行是站不住脚的。很多政治家的阶级属性并不从属于他出身的那个阶级,同样出身的人,甚至兄弟姊妹之间也会有各种不同的政治、思想倾向,而去充当不同阶级的代表。知识分子不是一个独立的阶级,其阶级属性取决于他们的思想学说所服务的阶级,他们的思想学说所体现的阶级性与他们的出身也常常是不一致的。三是阶级关系是基本的社会关系,但不是社会关系的全部,不能用阶级分析取代对所有社会关系的研究。除了阶级关系之外,社会关系还应包括政治关系、思想关系、宗教关系、民族关系、乡土关系、家庭关系、交友关系等,不能把所有的问题当做阶级问题去处理,对任何问题都“上纲上线”讲行阶级分析。
编辑推荐
《21世纪党史国史系列教材:中共党史学概论》的主要对象是本科生,但也适当考虑到硕士研究生、党政干部和对党史国史有举的读者的阅读需要。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