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兴衰

出版时间:2012-5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黄树东  页数:361  字数:440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您在本书中看到的,不是臆测、不是推理、不是概念,而是真实的历史和现实:
  ——美国在与英国的霸主角逐中曾遭遇自由贸易的切肤之痛;
  ——它痛定思痛,决心转型,却遇到意想不到的阻碍;
  ——它依靠高昂的民族主义和长期的保护主义实现了成功的经济转型
  ——它成为霸主后发现曾经伤害自己的“自由贸易”对此时的自己而言是一把锋利的矛。
  ——它富有创造力地这把矛升级成了强者恒强的全球化版本。
  ——它在后院拉美安装这个版本,拉美曾经的经济奇迹毁于一旦。
  ——它在盟友日本运行这个版本,日本从一个雄赳赳的挑战者沦为一个二流跟班;
  ——它也在中国推行这个版本,极端的富裕和贫困、极端的繁荣和凋敝是它创造的一对双生子。
  中国转型,路在何方?
  《大国兴衰》给您最深刻的启示

作者简介

  黄树东,上山下乡的知青一代,后赴美留学。90年代中期以来,就职于美国顶级金融机构,从事金融投资和资产管理,成绩斐然。期间同许多投资家和金融领域的学者有大量深入交流,包括一些诺贝尔奖获得者。对投资和金融市场有深刻的体验和认识,亲历了2008-2009年的金融危机。危机以来,基于亲身感受和长时间的观察思考,写作了《中国,你要警惕》和《大国兴衰——全球化背景下的路线之争》,探讨中国经济转型中的发展战略和社会经济问题。其中,《中国,你要警惕》版权已输出到香港等地。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危局和机会——站在历史的分界点上
全球化的实质:美国利益
不对称格局:开放和保护
新自由主义的推动手段:渐变和危机
新的国际分工
国际金融体系和信用霸权
历史性衰退
中国的机会和挑战
第一篇 谎言崇拜——一个时代的通病
第二章 全球化——新自由主义图腾的升起
公正和平等——前全球化时代的信仰
丛林法则对公平的侧翼进攻
一份改变历史的备忘录
金融资本——全球化战略的推手
公平之死——一种新的信仰盛行
第三章 国家博弈——被掩盖的真相
掩盖国家博弈的谎言
全球化体系中的权力金字塔
霸权面临永恒忧虑
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经济战争
攻心为上,攻城为下
独立自主才是崛起战略
第四章 另类“一体化”——通向“新殖民主义”的道路
资本、技术和体制“三位一体”专政
受威胁的经济安全
被肢解的经济主权
丛林里的自由法则
“程序控制”是少数对多数的统治
制度寻租的“铁三角”
“普世价值”外衣下的“新殖民主义”
第五章 被美化的抱残守缺——崛起陷阱
固守落后就是发挥优势?
国家崛起的十大陷阱
两个虚假的历史命题
穿越历史的交锋
统治世界的权杖
第二篇 美国——在博弈中走向帝国
第六章 剑与火——从自由贸易到闭关自守(1775—1808年)
海盗般的欧洲各国
无发展的增长陷阱
弱国却有浪漫的强国之梦
夺回金融自主权!让债务变成权力
汉密尔顿发出孤独的保护主义诉求
杰弗逊主张“把我们的工厂留在欧洲”
路线之争——两种民族主义
霸权剑锋下的繁荣
自由贸易下的不平等贸易条约
闭关自守
第七章 战争与贸易——从民族主义到保护主义(1808—1816年)
荣誉、梦想和民族主义
没有输家的博弈——第二次独立战争(1812年战争)
战争、草根和崛起
商业利益和国家利益
大英帝国开辟的另类战场
叩击新时代的大门
推动保护主义的是曾经反对保护主义的人
理想、利益和“三执政”
第八章 掌握自己的未来——通向帝国之路
贸易基础上的二元经济结构
第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寒冷
“美国体制”和保护主义的第一次浪潮
利益绑架的政策之争
美国的反分裂法
自由贸易再次遇到危机的挑战
林肯、内战与保护主义的第二次浪潮
第三篇 拉丁美洲——失落在全球化中的奇迹
第九章 拉美是如何走向全球化的?
自由贸易为拉美套上了债务咒语
土地集中导致二元经济结构
利益集团绑架国家利益
流血的梦想
资本拥抱输入的改革
走上新自由主义的不归路
第十章 金融全球化带来的新债务陷阱
金融资本如何将拉美推向国际资本市场
债务泡沫下的大国战略
美元流动的双向记
泡沫破裂以前的狂欢
第十一章 1979年秋,新自由主义小试牛刀
1979年美元利率的金融颠覆
格林纳达效应
债务危机削弱了拉美国家的经济主权
惨痛的后果
几点反危机教训
第四篇 日本——来自盟友的全球化战争
第十二章 盟友之间的权力和财富竞争
谁托起了“日本奇迹”?
美国大战略下的日本
日本经济:跑在别人轨道上的火车
跪着的反抗:日本的宿命
第十三章 产业战争——争雄高科技
挑战美国的高科技
美国电子产业:风雨飘摇中的反击
贸易和安全:霸权皇冠上的明珠
总战略的形成:从“反倾销”到全方位
301起诉:美国政府立场激化
“虚中求实”——“剥洋葱”战术的妙用
日本芯片业衰退的开始
江河日下
第十四章 货币战争和金融战争
美联储的第13储备银行?
经济停滞的陷阱
金融改革:从工业资本主义到金融资本主义
广场协议:金融资本的全球化
金融资本和实体经济
漫长的冬季:金融自由化和出口导向
离崩溃一步之遥:日本全球化对中国的警示
第五篇 中国——避免被全球化打断现代化进程
第十五章 美国大战略和中国经济的全球化
实用主义和自由主义
实用主义的对华战略
中国经济是如何整合进世界的?
歧视的交往:中国的WTO陷阱
在交往中去现代化:俄罗斯的教训
第十六章 金融体系和发展抑制
“预算软约束”、“市场换财富”和美元的“制度寻租”
货币、全球化和霸权
金融全球化、危机倾向和美元循环
金融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
繁荣—破裂:金融资本的危机宿命
虚拟增长和发展抑制
建立新世界货币的关键是去出口导向
贫困的繁荣
人不能两次走进同一条河流
第十七章 中国经济的国际环境
市场依赖和安全陷阱
美国会向中国还债吗?
以虚拟债务征服实体经济
第十八章 中国经济的产业陷阱和技术陷阱
大国崛起和世界工厂
全球化抑制中国的技术创新
全球化下的技术封锁
产业战略和可替代性
第十九章 危机、选择和出路
自由和危机
中国面临战略选择的临界点
货币的选择还是战略的选择?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像中国这样崛起中的民族,在经济发展中首先要回答的问题是,要不要建立自己目前尚无优势的高端产业?要不要超越自我?要不要在国际竞争中抢占技术和产业的制高点?所谓超越自己,挑战自己,就是要抢占那些我们暂时没有比较优势的经济技术制高点。而比较优势理论的答案是否定的。按照这种发展理论,中国1949年以后,不应该建立我们没有比较优势的独立的工业体系,不应该建立自己的飞机、汽车和电子工业,也不应在技术和人才呈现“比较劣势”的情况下研制战略武器。再让我们上溯到1841年,那时候中国的比较优势是什么?大概是农业和手工业,反正不是现代工业。按照全球化分工体系,1840年以后,帝国主义试图把中国变成经济上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战略企图是不是合理的?中国是不是要永远发挥自己农业和手工业的“比较优势”?这种要发展中国家“固守落后就是发挥优势”的理论的实质,是要发展中国家“固守落后”,从而在国家博弈中出局。  比较利益学说的核心观点是,世界上的每个国家都从事其生产效率相对最高的产品和产业,然后通过国际贸易进行交换,换取其他产品。这种建立在各国比较优势基础上的国际分工,不仅会使世界上每一个国家的生产效率大大提高,而且会使世界作为一个整体的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因而,世界作为一个整体的福利,和每个国家作为个体的福利都将因这种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而提高。所以,这样的国际贸易将营造一个每个国家都赢、全世界都赢的多赢或共赢局面。我们想再一次指出,衡量这种福利的是数量的增长。  为了让不是经济学专业的读者对这个理论有一个直观的了解,让我们假设只有两个国家两种产业的世界模型:这个世界只有国家A和国家B;只生产两种产品——草鞋和机器。让我们进一步假定两个国家都有生产草鞋和机器的能力。但是,每个国家生产草鞋和机器的相对(比较)成本不一样。目前,国家A生产机器比生产草鞋效率高;国家B生产草鞋比生产机器效率高。国家A是发达国家;国家B是发展中国家。  假如没有国际分工,没有全球化,两个国家的经济都相对自足。每个体系都必须生产自己需要的草鞋和机器,都发展出自己完整的经济体系,都彼此独立不依赖对方。世界是变化的,通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也许在将来某个时候,国家B随着技术的提高、产业的进步,改变了自己的技术结构,生产机器的效率变得比生产草鞋的效率要高,而且高于国家A,在总体经济实力上比A国发达。在那个时候,国家B就成了发达国家,国家A成了需要赶超的国家(这是国家A十分害怕的未来)。  ……

媒体关注与评论

  中国本无所谓西式崛起,只不过是裹挟着“被竞争”罢了!倘真能自觉走出一种超此轮回的另类生存,则国人幸甚!本书给读者提供了有用的启示。  ——著名经济学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温铁军)    深入虎穴,全球视野,人类良知,震撼国人!真正关心中国和世界命运的人士,都应细读这本《大国兴衰》!  ——世界政治经济学会长、中国社会科学学部委员(程恩富)    只有具备历史与比较视野的思想者才会对全球化背景下的路线之争有如此深刻的洞见。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王绍光)    国家崛起,需要“大喇叭”,话语权越多,额外付出的代价就越少。黄树东先生在本书中的描述生动地说明了这一点。  ——中国社科院国际问题专家(张国庆)

编辑推荐

  “真正关心中国和世界命运的人士都应该细读此书”  温铁军(著名经济学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程恩富(世界经济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王绍光(香港中文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张国庆(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专家)联手鼎力推荐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大国兴衰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68条)

 
 

  •   单位组织读书活动,老王与开个体书店的老胡熟络,于是,买来上百套的《货币战争》1至3集,发给了大家。我和许多同事一样,领来书后都好奇地于工作之余将三本书粗略地翻了翻,然后就将其摆到了柜子里,作为非经济专业人士,所得的启示,实在太少。在经济界里发生的所有故事,用经济理论学家的理论来论述,依然是公说公的,婆说婆的,听着都有道理。前不久在清华大学那间有百年历史的地标式建筑小礼堂里,亲耳聆听了一位“我国著名经济学家”的演讲,虽然不似经济著作那样枯燥乏味,却还是感觉他演讲的那些理论或太过飘渺,或太过荒诞。
    对于我们普通老百姓来说,经济是啥,经济就是工资高点儿,物价低点儿,生活滋润点儿,除此之外,最为关心的,就是眼前国家的好形势,家庭的好日子,能长长久久平平安安顺顺利利。
    黄树东这个学者不简单,一个当年的下乡知识青年,高考上了大学,然后留学美国并在毕业后就职于美国的高级金融机构,专事金融投资和资产管理。站在世界经济最发达的前沿,并且对此有专门的研究,其心得就自然切中其要点,所言之事,所著之说,就会给读者以真正的启迪。特别是作为一个关注祖国运命的中国人,他在探索美国这个老牌帝国兴衰历史的同时,为中国日益全球化的发展过程提供参考和借鉴。这本《大国兴衰》同他的《中国,你要警惕》一样,用浅显的道理,通俗的语言,给中国的读者以振聋发聩的启示。
    经济发展的突出特征是全球化,而全球化的标志应该是经济平衡发展,人们共同享受成果,共同富裕。同《中国,你要警惕》一样,黄树东在这本《大国兴衰》里,再次提到了中国在全球化中必须要引起重视并必须加以解决的问题,一是贫富悬殊,二是出口战略的危险。
    贫富差距不断加大的后果,必将导致社会的动荡,国家的稳定;而出口战略的危险,则是太过受制于别人的操纵,经济崩溃随时出现。
    黄树东是一个有责任的在中国出生的人,其言犹在耳畔。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中国特色的发展,创造了一个中国式的奇迹,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在经济繁荣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甚至可以用危机四伏来形容我们所面临的形势。
    “真正关心中国和世界命运的人士都应该细读此书”。
  •   2011年,黄树东出版了他的《中国,你要警惕》,在这本《大国兴衰》中他基本上还是坚持着他前一本著作中的基本观点——提倡“共同的富裕,公平的自由,普遍的民主,自主的发展,强大的国家”,在作者看来,不公平的经济关系是当今世界所有问题的“原罪”,关于公平正义的竞争是未来几十年最重要的竞争,从利益结构上降低潜在的社会不安定的因素,才能最终建立一个“橄榄型”的社会,而这,将是一个大国该走的路线。
    这本书的侧重点放在了美国236之年的“路线之争”上。美国这样的一个国家的样本,本来就是极具参考价值的。对于崛起中的中国而言,是走自由贸易竞争还是通过有选择的保护主义发展自己?如同站在历史的节点上,在黄树东的书里,给出了历史上兴衰更替的大多数例子。如果他在《中国,你要警惕》中所言,经济政策不可以不讲道德。从犬儒主义发展起来的国家,兴盛也必然是一时,分配不公,政策性的扶持新贵导致大面积赤贫,最终还是会国家划入全球化的陷阱中无法自拔。
    我个人也比较赞同他的观点,但是黄树东毕竟旅居美国已久,他的所思所想,在现行中国来说,极具借鉴和思考的意义,可是,如果实践起来,是不是还是有些太困难了呢?
    全球化是任何人阻止不了的洪流,关键是,在历史变革的大节点上,是兴或衰,是路线的选择,我觉得,更多的是,路线是否能按照初衷的意志走下去,更重要。
  •   关注民族和国家的兴衰
    ——我读《大国兴衰》
    文\蠹鱼
    作为知识传媒的书籍而言,无论作者还是出版者都必须考虑书籍的受众群体,这种考虑不是一厢情愿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书籍本身的内容。《大国兴衰》这本书注定了它的受众群体的局限性。尽管程恩富委员指出“真正关心中国和世界命运的人士,都应该细读这本《大国兴衰》!”实际上真正关心中国和世界命运的人不再少数,但真正能够读懂这本书的人却也不是绝大多数,这大概就注定了这本书的宿命,也许它会更多出现在那些具有一定经济和政治理论知识人士的案头或者书架上。

    在书海中淘书,我习惯于看封面上的书名以外的内容。其次,就是关注序和前言。看到《大国兴衰》这本书的名字,很自然让我们联想到中国、美国、日本等等国家,因为无论从政治还是经济的角度看,这几个国家都称得上大国。而“兴衰”一词自然让人们联想到这个国家的命运,过去和未来,同时在了解一个国家兴衰过程和原因时会给人们以警醒,从而做出思考和必要的选择,避免重蹈覆辙,而选择一条能够让本国只“兴”不“衰”的有利发展路线来。这也许正是这本书要告诉我们的。

    在没深入阅读这本书时我就在想:这是一本涉及那一领域知识的书籍呢?其实,在封面书名下面的算作副标题的一行——全球化背景下的路线之争我想就足以说明问题了。如果为这本著作定性,这应该是一本关于经济和政治层面的著作,或者更确切一点说,是通过对经济现象进行剖析,解读出里面深层次的政治原因和思考。尽管我们说经济是基础,但没有那一个国家的经济是凌驾于政治之上的,情况却恰恰相反,是政治的考虑在左右着经济。如果把经济比喻为一架由无比健壮的马匹拉着跑的马车,政治就是拿着鞭子的驾驭者。

    时代发展到今天,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似乎变小了,小得被一些人比喻为“村落”,而称之为地球村。地球还是那个在太空中不停自传又围着太阳公转的行星,怎么忽然间变成了一个村落?很显然这不过是生活在这个星球上的人类基于对自我生存状况思考后达成的一种共识,从经济层面来解释其原因,那就是本书一再强调的“全球化”问题。的确,正是这种经济的全球化让生活在地球各个角落的国家联系日益紧密,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斩不断,理还乱”的关系。在这种复杂的关系中渗透着敌视和斗争,有合作更有竞争;有帮扶也有陷阱;有压榨更有掠夺;有反抗也有妥协……

    其实这个世界就是大国博弈的竞技场,在历史的长河中,这种博弈造就了兴衰更替,潮涨潮落。一个国家或民族要崛起,想在博弈中获得胜利,取决于许多因素,最主要的还是内部因素。因此,作者成就这部著作,无外乎就是在警示有识之士,在世界上其他大国所经历的兴衰成败的教训中有所悟,去思考和探寻我们中华民族崛起应该选择的正确的路线。

    黄树东学者在本书中阐述的观点无不渗透着他个人对国家和民族崛起的深度思考,很多观点深邃透彻,值得我们深思。如果你是以为关心政治和经济,更关心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有识之士,的确这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

    让我们一起分享,一起思考。
  •   货币战争为我们指出问题,大国兴衰告诉我们该怎么做,一切如题
  •   黄树东先生撰写的又一本力作《大国兴衰》,是一本难得的好书,告诉我们为什么日子越来越难过,钱越来越贬值,越是辛苦工作,越是改善不了生活的真正原因。
  •   中国要再次强大,民族要再复兴,不可不察世界大国兴衰之路,本书能给人以启发。
  •   作者是位严谨的学者,利用多年的积累分析全球经济的大趋势,可谓是视角独特。特别是对于中国急于入世,而退让太多,大胆地表述出来,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这十年我们得到的与失去的不成正比,市场打开了,技术没引进来。资源耗尽了,为美国做了嫁衣裳。新自由主义不适合中国,中国没有很好地保护自己。建议感兴趣的读者购买。
  •   作者看到全球化问题不利的深刻一面,但保护主义也不可取。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依然是国家发展的基本国策。坚持独立自主自立更生也要坚持改革开放,后者要围绕前者这个核心。
  •   路线斗争事关生死、兴衰!
  •   前些时候已经买了该书作者的另一本书《中国,你要警惕》,很受教益,并又买了两本赠送友人。得知作者又出了这本新作,出于对作者水平的信任,并阅读了网上已发表的节选,我毫不犹豫地在第一时间下单购买了这本书,并多买了一本拟送友人。我相信这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
  •   还在研读,里面提到拉美和日本由兴到衰的过程,不也正在我们国家上演吗?
  •   详实、逻辑完整、文笔流畅。
    虽然仅读了序言和第一章,能感觉出来每一句话都是作者精心思考过的。段内逻辑和段间逻辑都十分完整。
    最重要的是字里行间闪现的思想的光芒。每读一段,都觉得深受启发。在其影响下,我开始思考、重构和完整我的经济哲学体系。
    的确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谢谢当当。
  •   较为简明的阐述经济问题,值得看
  •   读此书时,频频点头,很赞同作者的观点,我之前许多的谜团也拔云见日了,好书,就是书的质感不满意,但是不影响它的内容很客观,很赞。国际分工真的是个很大骗局,从我们是“世界工厂”中的“加工厂”就可以看出,低附加价值的加工,带来的利润怎能可能比得过科技含量高的产品呢,这个只会让我们在加工领域不断的徘徊,按照国际分工来看,我们最高层次就是地球的“高级打工崽”了,而且被思维也被禁锢,永远打工。书中还有许多内容都很棒,我个人很喜欢,对于我的视野开阔帮助很大。
  •   书中观点鲜明,很多带有预见性。中国要走出困局不容易,需要大智慧。希望更多的人尤其是领导者看看这本书。
  •   就买了,类似于经济读物,但是观点很清楚,很独特。
  •   非常值得一读!!坚定打五分!中国的发展,有太多未知和曲折,开放没错,但人家的坏东西也搬进了了,还浑然不知,还觉得这就是未来的样子!!!!!
  •   正在看,感觉对问题的分析比较深刻。
  •   一本与货币战争有着同样指导意义的图书
  •   和货币战争一样值得反复研读的好书
  •   眼光独特,又不失中国特色,好书!
  •   值得一读,特别是写中国的那一部分,收获很大
  •   很不错,深刻清晰,有逻辑条理,分析了国家发展与国际竞争的基本规律和法则。无论对个人生活选择还是国家政策决策者都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
  •   分析的很深刻
  •   刚收到,浏览了下。很好很满意!
  •   很不错,书的质量很好,内容也很好。
  •   书可以,发货也快,物流也给力
  •   语言流畅,深入浅出,很不错的书,推荐!
  •   给姐姐买的 我不喜欢这种类型的书 不过姐姐听喜欢的
  •   这类的书近期看了不少了,这本算是不错的
  •   很满意,找了很多书店没有找到的书! 在当当网上买到了,还很便宜!!!
  •   是本很值得一读的书!!
  •   这本书不错,自认为可以重复读
  •   帮别人买的,朋友很满意
  •   包装很仔细,内容排版也还好
  •   很对我的胃口
  •   内容比较多!
  •   我个人认为我需要学习的内容,为自己充电书籍!
  •   看了一点点,受益匪浅
  •   他应该还没看
  •   很好,很有借鉴、学习的价值。
  •   很火的!
  •   刚买来,很兴奋,迫不及待地在等着送到家。
  •   作者的身世就吸引了我,写的符合我的胃口
  •   很容充实 观点很新颖
  •   一气呵成,非常过瘾!值得给五星
  •   买了三本送给朋友!
  •   哈哈哈哈哈很好!
  •   很满意,经常来,以后还会再来买的
  •   帮老公买的,他说 很不错哦
  •   读过黄树东先生的《中国,你要警惕》,很赞同他对贫富差距扩大的担忧和对公平正义的呼唤,然而对于他提出的实现公平正义的路径却不敢苟同。虽然现行的中国政治体制表现为公权力的高度集中和封闭,但并不表示这种高度集中的公权力可以强大到持续引领中国走向辉煌,走向公平正义的最终实现。将权力交给一小部分人必然是危险的,每个国家都不会例外,相反,我认为,只有推动公权力不断向民众开放,只有民众有权力参与到国家和社会建设的决策中来,我们追求的公平正义的梦想才有可能实现。

    虽然与黄树东先生在公平正义实现路径中有所分歧,但我愿意更全面的了解黄先生对中国乃至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观点和论断。这本《大国兴衰》是我读的第二本黄先生的书,书的副标题是“全球化背景下的路线之争”,很显然,这是一本站在全球化大视角下探讨发展路径与大国兴衰的著作。那么全球化与大国兴衰有何关联?全球化是否大国崛起所必须依赖的发展路径?如若不是,大国崛起与兴盛靠的又是什么?对于这些疑惑,黄树东先生在书中给出了答案。

    首先,黄先生为我们剖析了全球化的实质。站在国家博弈的视角,他一针见血的指出,全球化不过是霸权国家为维护霸权而刻意打造的“普世价值”之一,而在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强力扩张之下,一种对“全球化”的膜拜已经让许多国家吞下霸权国家为之酿造的苦果而仍不自知。就像人们常说的,“被人卖了还傻了吧叽的替人数钱呢”。何以为证?那就要从大国兴衰的历史变迁中寻找。黄先生在书中举了三例,第一,美国如何从英属殖民地一步步崛起并一跃成为当今世界唯一的霸权国家;第二,拉丁美洲如何在美国的诱惑下最终走进全球化的陷阱而无法自拔;第三,作为美国的战略盟友,一度挑战美国经济霸权的日本绝缘何从“日本奇迹”的巅峰一落千丈,至今仍沉浸在二十多年的衰退阴影之中。通过对历史事实抽丝剥茧的分析,黄先生证实了这样的结论:正是在100多年“保护主义”的庇荫下美国才实现了工业化变革,从大英帝国的阻挠中崛起强大;正是美国在赢得霸权后在世界推行“新自由主义”和“全球化”以维护其霸权地位,才使经济刚有起色的拉丁美洲和试图挑战美国经济霸权的日本重新走向“失落”。而今天,美国依旧打着全球化和新自由主义的旗帜试图一步步将发展中的中国捆绑在美元的枷锁之中。中国经济对美国的过分依赖已经让自己逐步丧失了经济自主权,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正遭受着新一轮帝国主义的威胁。

    也许有人认为这是危言耸听,那么回头看看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中国吧。美国市场的萎缩直接让中国沿海以“出口”为生的制造企业走向死亡。经济衰退、国际市场萎缩、劳动力成本上升,本处于产业链最低端,仅靠微薄利润茍活的中国制造业如今雪上加霜,离全部冻死只有一步之遥。企业倒闭,工人失业,经济衰退很快传导到中国经济的整个链条,大部分关联行业都遭受了沉重打击,中国经济被逼到了非转型不可的十字路口。“转型”,这个口号我们已经喊了十多年了,可如今依然故我,是何原因呢?原因在于,帝国主义向中国兜售全球化和新自由主义的同时,对高新技术进行大面积封锁,在中国加入WTO所签订的条约中,美国明确保留了对中国封锁技术的条款。原本中国指望着扩大开放能够以市场换技术,结果是市场白给人家了,技术却没换来,中国企业依旧在产业链的最低茍延残喘,民族工业在国外高新技术占领中国市场后举步维艰,所谓的自主创新在国外高新技术的挤压下已失去了生存空间。技术换不来,自主创新又搞不动,那么“转型”从何而来?不过是黄粱美梦罢了。这就是美国大力向世界兜售全球化的结果,它一面开辟着发展中国家的巨大市场,却一面垄断着产业链最高端的核心技术,它对别人高喊着全球化的好处,却决然的保护起自己的核心产业,帝国主义为维护霸权的险恶用心和丑陋嘴脸已经全部显露出来,让我们认识到,全球化与新自由主义不过是一副帝国主义霸权伪装的“画皮”。

    大国博弈之中,除了自己,没有谁可以依靠和信赖,所以,中国不能再幻想了,必须果断的回到“独立自主”的发展路线上来。曾经的“出口神话”已经被2008年的金融危机打碎,我们已无从选择,今天,中国必须以“去出口导向,抑制金融全球化”作为当前经济发展的方向,继而走出一条独立自主、自主创新、内需强大的中国特色发展道路。其实,在帝国主义对我们封锁的许多领域,我们能够并且已经做的很好。比如航天领域,几乎每年一次的火箭发射,多次载人飞船的成功上天,让中国人在世界面前获得了尊严、获得了国家强大的无比自豪感,这是我们自主创新的结果,“从别人那换不来的,我们就自己做”,相信在这种“航天精神”的引领下,认清形势的中国人也一定能够摆脱帝国主义的羁绊,走出一条独立自主的特色发展之路。
  •   这本书是比较厚重的,开本也比较大,字数也在四十万字以上,但我读起来并不觉得累,而是兴致盎然。这可能跟这本书的主题有关,它探讨的是国家的兴衰更迭,通过分析来寻求成功或是失败的原因。但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作者论述美国所谓自由贸易、推行新自由主义政策的文字引起了我的关注。
    1776年发生了两个事件,一个是《国富论》的出版,一个是美国人签署了《独立宣言》,这两个事件引发了国家发展方式的路线之争,落后国家是通过自由贸易还是通过保护主义的方式来发展,这本书就是围绕两者间的路线之争来展开这200多年的历史的。当然作者更关注的近几十年的路线之争,故这本书的副标题取名为“全球化背景下的路线之争”。
    作者开篇就指出了全球化的实质:美国的利益。美国是新自由主义的主要的推动者。美国20世纪70年代起,就把这个主张推向全世界其他国家。仔细分析新自由主义的政策的实质,条条框框很多,但简要来说,就是国内搞私有化、市场化、减少政府对市场的管制,对其他国家提倡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的自由化。推行这样的政策很明显是有利于美国的国家利益的。但考察美国的历史,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推行新自由主义、自由贸易政策是美国近几十年来的事情了,是当美国已经在世界上经济科技实力远远领先于其他国家了才开始推行这个政策的。在美国发展的历史上,一贯是奉行经济上的保守主义和外交上的孤立主义为主的政策的。为什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会发生比较巨大的政策转变,关键当然是美国实力的变化,变化背后的推动力还是美国的经济政治利益。美国在世界强力推行它的自由贸易主张,表面上带有意识形态色彩,而实质上更多的是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上的利益。维持强大的军事实力,也是为了维护它的霸权的途径和手段。美国口口声声搞的是“自由贸易”,但实质上推行的是不对称的自由贸易。美国采用的手法,往往是用所谓的自由贸易、国际条约来打开其他国家的市场,打击美国潜在的一些竞争对手,对美国自己的核心产业,美国是竭力保护的,禁止美国核心的高新技术的出口。这方面的例子是很多的,美国针对中国的就有好几起。而我们中国这方面的政策,是开放的多,保护的少,应该说我们没有保护好我们自己的核心技术,这是值得我们反思的。美国的新自由主义的核心就是追逐利润和回报,这是作者的观点,我觉得还是比较深刻的。
    上述只是作者对美国新自由主义的看法,这本书还有其他一些精彩的论述值得我们阅读和借鉴。
    这本书曾经于2009年以《选择和崛起》为书名出版过,现在以《大国兴衰》再次出版,值得读者关注和阅读。
  •   近期读了一系列与日本经济有关的书,本书中有一章专门讲日本经济的,仔细读来很受启发。日本这个曾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现、曾经号称想卖下美国的国家,如今正在经历最长时间的衰退,更要命的是看不到复苏的意思。它的兴起和衰落有助于我们反思和借鉴。

    崛起三要素:产业保护、企业制度、金融服务。
    首先是对关键产业的保护。二战之后从废墟上站起来的日本主要靠制造业,而没有保护刚起步的小工业会很快被国外的竞争者所淘汰。日本在1953年实行过短期的自由贸易,像洪水一样涌进日本的外国汽车,几乎把日本的汽车工业全面摧毁。为了推进民族产业的发展,,日本最终从自由贸易后退,选择保护主义发展战略。通过高关税、非关税壁垒、大规模的政府补贴、推动产业联盟等方式实行民族产业的赶超。日本的这些经济政策成就了日本的经济奇迹,使日本经济以世界上前所未见的方式迅速起飞。
    世界上永远不存在什么绝对的开放(就像不存在绝对的自由),适当适时的保护是个硬道理。

    其次是独特的企业制度。欧美是代理制度,产权所有者(股东)一般不参与管理,管理是由职业经理人负责。这来源于欧美的历史,最早的公司形式是由教会发展来滴。教会做为主体拥有产权,但是教士按规定不能管理企业,所以产生的职业经理人。日本企业是财团型。就是几个企业之间的形成一个庞大的企业集团。拿三菱来说吧,三菱集团的企业阿,有广泛的交叉 持股、声人员交换和战略合作。。集团里最大的25家企业还成立了一个“星期五俱乐 部”,每月聚会一次。三菱集团还分享共同的网页,以方便集团内部之间的交流。 三菱集团的中心是三菱银行。三菱集团横跨许多产业,集团的企业群就是围绕不同 业而形成的一个个完整的产业链。。以三菱汽车为例,三菱集团包括一个完整的汽 车产业链,从零配件到整车。三菱财团同时是一个产供销结合的财团,它还包括三 菱贸易公司。当然财团里还包括下游一些提供服务和产品的小企业,这样优点是形成集群效应有效排外,缺点是基本木有迁移优势,一旦产业空心化下游企业只能倒闭(没法把他们一同带到国外)。

    日本崛起的第三点也许就是金融服务。20世纪90耳代以前,日本的银行体系是以服务于实体经济为中心的。金融资本和金融体系还没有完全独立于实体经济,成为占支配地位的主宰。当时银行存在是为了服务经济而非创新利润。这有效保障了日本发展所需要的资金,从而促成其很快成长。

    日元升职后的疯狂。
    1989年10月31日,美国各大报纸争相登出“日本三菱财团购买洛克菲勒中心”,这一天日本三 菱集团宣布以8.46亿美元的巨资收购洛克菲勒中心51%的股权,而这座建立于30年代的建筑是美国信心的标志。日本经济起飞之后,日元经过广场协议升职,经济出现了泡沫化。买购买洛克菲勒中心是可算是它最后的疯狂,在泡沫破灭之后日本把之前吃下去的美国地产基本全吐出来了。

    广场协议为起点的衰落。
    很多人把广场协议的签字定为日本衰落的起点,这很有道理。虽然协议之后日元升职看似经济一片大好,但很快就应声而落而且进入了看不到尽头的萧条。协议的签订很有意思,美国想让日元升级以缓解自己的压力,日本也想升一些帮下这位曾经的“老大哥”。

    可惜历史的走向不以个别人的意志为转移,日元升职一下不可收拾。很多实体后来都开始买日元卖美国,这样就能赚钱,继而催生了经济泡沫化。从这个角度上看,广场协议就是日本经济走衰的标志。

    如今,人民币升职的呼声很高吼!如果不重蹈日本覆辙是非常值得大家思考的事!

    作者黄树东先生书里常提及“战争、霸权”之类的词,我不认同——世界经济走向是多方博弈导致的结果,并非一两个国家或者几个领导人真能操控与左右。不过,读书多了我也具备更了宽广的心胸,对与自己不同或者自己不太认同的观点应该有接纳和包容。北大精神尤其应该发扬在读书方面——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100%捍卫你提出不同观点的权利。

    想从一个新的角度理解世界经济为啥会走到今天这步,《大国兴衰》是值得一读的作品。
  •   全世界格局边缘的板块已然碰撞,地震迟早会发生,那么一个国家的出路,又在哪里呢?如果找不到未来的出口,那就去回顾历史吧,找到那个被忽略,隐藏的答案。黄树东的作品《大国兴衰》是对各国兴衰的综合评说,分析那些典型的历史事件,并且对过去200多年的世界经济史与政治轮廓的全面回顾,他作出了一个系统的总结,为我们以后的理论提供了一定参考。

    那么全球化是什么意思?Infosys创始人讲过这样一句话:是到成本最低的地方融资,到效率最高的地方生产,然后到利润最高的地方销售。全球化的时机出现拐点,美国世界领导地位失去了最后的尊严,而中国,巴西,俄罗斯等国的崛起,还有一些中兴国家的异军突起,那么全球化的新变化似乎又势不可挡。

    回顾历史,美国的那个时代也曾经闭关锁国,设置贸易堡垒,可是经过一战,二战的洗礼,当时的美国占据全世界一半的财富,是唯一受益并且飞跃发展的国家,它控制了西半球,太平洋和大西洋以及它们的彼岸,又在苏联解体后独霸全球。之后全球化的身上也烙上了他的印记。但是美国这种压倒性的优势逐渐的消失了,拥有的财富不再是一个人专享,百分比的首位当然不存,可是这么说,从很久开始确实存在一场全球权力的转移,尽管没有广泛的注意到。而美国在严重受挫的2008年,同样感受到这种潜在的危机。

    那么,谁会掌握这个权力呢?中国经济对国际贸易的依存度,已是难舍难分。但是中国全球化的进程也需要谨慎的走,要想真正的崛起,那需要一个“橄榄球型”的社会。这需要解决贫富悬殊的社会现象,尽可能地实现共同富裕,那是作者所言的“基础”。当然最重要的问题是中产阶层如何成为社会主流,底层人士如何得到社会保障。
  •   大国兴衰,全球背景,很不错。
  •   很好看的书,虽然有些地方看的不太懂,却让我能站到中国人的立场上去思考国家的成败得失,值得一看
  •   作者的书很喜欢看,一次买了他的好几本书,这本还没有轮到,包装还可以,内容初看了一下,也是自己喜欢的。
  •   送货快,包装好,书好看
  •   质量就不说了绝对赞,内容够深度,很好!
  •   纸质一般 新书外面应该会包一层塑料薄膜吧!!快递包装也太随便了!
  •   一本好书,内容精彩,看完了有所收益
  •   好,买了看了才知道。
  •   帮别人买的,好不好不知道。
  •   本书可谓依附理论的中国版和财经版。“依附理论”流行于拉丁美洲和北非,主要将发展中国家发展不利归结于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本书的上下文改变了,但将出美国之外任何国家的发展挫折都化约为美国的操纵和阴谋。即便美国式苍蝇,但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这个道理还需要重新阐释。
  •   一般,可阅读性不是太强
  •   还是挺稀罕的,通俗易懂
  •   给俺爹买的书
  •   老师推荐啦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