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平税法研究

出版时间:2012-3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张怡  页数:353  

内容概要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衡平税法研究》在全面梳理学界与实务界关于公平和效率的各种理论观点以及相关税收立法蓝本基础上,提出制定《税收衡平法》是在我国难于制定税收基本法情况下的一种次优选择。更符合《立法法》的精神。在非均衡经济条件下,为解决社会财富分配不均、协调社会贫富悬殊等矛盾方面将表现其他税收法律、法规无法替代的作用。

作者简介

  张怡,西南政法大学法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南政法大学财税法研究中心主任。1982年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获法学学士学位;2001年毕业于西南财经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先后在西南财经大学、海南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单位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兼任中国财税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财税法学教育研究会副会长、世界税法研究会(ITLA)理事、海峡两岸关系法学研究会理事、重庆市税务学会理事。
  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独著与合著包括学术著作在内的各类书籍20余部,代表性论著有《写给法律人的宏观经济学》、《改革发展成果公平分享的税法机理--论非均衡经济制度下税法的公平与效率》;主持和承担含国家级、国家级重大招标项目子项目在内的各类课题22项,其中2010年获准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以人为本的税收法治观研究》,2011年获准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衡平税法研究》,2011年获准主持中国法学会重点研究项目《个人信息保护立法研究》;获包括国家级、省部级以上奖励在内的各类奖项18项。

书籍目录

第一编 衡平税法理念的提出
第一章 衡平税法理念提出的背景
第二章 衡平理论下《税收衡平法》的论证
第三章 衡平税法目标解读
第二编 衡平税法理念阐述
第四章 衡平税法理念的基本内涵
第五章 衡平税法回应非均衡经济制度的基本原则
第六章 衡平税法与相关部门法的关系
第七章 衡平税法调整对象的范域
第三编 衡平税法理念的实现
第八章 衡平税法理念实现的总体思路
第九章 衡平理论框架下现行税法与税收衡平法的衔接
第十章 衡平理念下新的税收法律制度创设--以环境税法为例
第十一章 衡平理念下税收征管法律制度的完善
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第一章 衡平税法理念提出的背景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我国经济缔造了世界上举世瞩目的成就,这得益于经济转型时期两种经济模式并存,制度资源新旧交替的溢出。然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又快又好增长的大背景下,也难掩其制度运行的弊端,即在经济非均衡发展的背后,贫富悬殊、两极分化严重的客观现实已经直逼社会制度安排的底线,成为不得不关注的疾患。人们在寻求应对这种社会危局策略的过程中,将“效率优先”的价值理念及其制度安排作为贫富两极分化的“靶标”,群起而攻之。诚然,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的客观现实固然与因循“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价值序位有关,是“效率优先”、“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直接后果,却也与“兼顾公平”、“共同富裕”的目标“渐行渐远”。 贫富失衡的社会必须内生衡平的法律机理予以回应,承载转移支付实现社会财富公平分享功能的税法首当其冲。但税法调节功能的非均衡构造和回应只有在特定的本土制度资源的基础上对症下药,以税赋实质性公平契合现实的不平衡状态,方能达到共富和谐的理想目标。而由于我国生产资料为国家所有和政府主导型的法制经济模式,使得某些资源的稀缺性以及由于这种稀缺性而引起的独占,将会长期存在。这种制度安排既是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的症结所在,也为税收法制建设调节收入差距给定了时空注脚。因此,在贫富失衡、两极分化严重的社会,通过构建衡平的税收制度,以达到财富分配反哺初始资源分配不公和机会不均等的目的,必须回归我国的特定现实。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衡平税法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