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4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 作者:徐城北 页数:351
Tag标签:无
前言
实在没有想到,我的《梅兰芳与二十世纪》一书,从1990年三联书店首版之后,已然次第出了6次: 1992年,台湾商鼎出版社买去版权,易名(《梅兰芳与中国文化》出版。 1995年,三联书店再版,版式与文字均未变更。 2000年,我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梅兰芳三部曲》,其中第一部就是《梅兰芳与二十世纪》。正文配图,压缩改写。 2006年,江苏教育出版社易名(《梅兰芳艺术谭》,文字摘取了原书的核心部分。 实在没想到,一本普通的20万字的学术著作.20年间竟断续出版了6次。 是我写得好么?不敢那么说,我只能说自己用了心。这本书究竟有什么特点呢?着眼点在文化,或者是用文化俯瞰艺术,然后从文化层面上适当展开。这个“适当”很重要,要敢于展开,同时又要适当,要见好就收。当时,国家正筹备举办“徽班进京200周年庆典”,人们对于京剧的复兴充满了期望。人们都是真诚的,我自己虽不无稚嫩与勇敢,最后也凝结为真诚。-三联书店当时也有困难,和我委婉“商量”,看能否用10O本样书代替稿酬……我没多想,就答应了。 1990是我的创作大年,三本书外加一个戏(中国京剧院李世济主演的《武则天》)。整个京剧的受众也相信,经过政府和行业这么一番努力,京剧就会有很大的好转。甚至,台湾同胞也抱着同样的看法,要不然台湾的书业老板怎么会跨海而来,费力找到我,买下版权呢? 总之,1990年,那是让人记忆的时代。人人对京剧真诚,人人相信京剧会迅速转好。于是在大动作前,我这本《梅兰芳与二十世纪》恰巧赶上了好时机,所以它不能不红。 我在随后的1995年,又出版了它的姊妹篇《梅兰芳百年祭》。 在2000年时,又出版了《梅兰芳与二十一世纪》。并且把上述三本统一编排,出版了《梅兰芳三部曲》。其中我把梅兰芳与程砚秋作了对比,还把梅兰芳与周信芳作了对照。上海朋友来信赞美后者就是一本书的架子,要我补充材料,把梅周对比写成一本书。我则回信,如果觉得这个架子还可以,请你们自己搞吧.我已经出版了不少东西,已经有些累了,想换换思路再写了。 此时,我从中国京剧院编剧改任研究部主任,关注的事情变了,视野也转移到更多具有文化内涵的梨园事物之上,我不能再端着架子说“梅兰芳如何如何”,我一方面要观察更多的演员,同时要探明梨园有哪些角落与沟壑,都有哪些更有味道的东西。所以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写的文章短了,关注的事物小了,更追求一种实在,甚至追求历史感与更好玩。表面上离正统越来越远,但骨子里它们是对研究梅文化的再探索与再补充。显然,这些比较适合于看着玩,它们是我最初写文章路数的补充与剥离。如果读者有兴趣,可以参看我在中国书店出版社出版的“梨园文化雅俗谈——风之集”系列。 今天在报纸上看到“贾平凹涉嫌数字版权‘一女二嫁”’的消息。他的新作《古炉》,一方面签约给人民文学出版社,同时授权给网易读书频道——三分之一可免费阅读,其他章节阅读要付费8元。读者这样通过网络阅读,显然比买纸质书便宜多了。于是两家单位发生了争执。 未来有关京剧的著述,能否从这件事中得到启迪?能否让京剧作品更深入渗透进趣味文化与神秘文化之中,让读了网络版的读者欲罢不能,甚至要让他们追到剧场,去看最权威的演员现场演绎?当然,这样做有两个条件:第一,要有足够深刻与有魅力的研究成果;第二,内容不能有问题,要赢得更多的经济利益,还要通过有关方面的审查。而我们现在的京剧从业人员,都是什么样的素质呢?京剧的现状究竟怎么样?你究竟准备在多长的时间内,把诸如“梅兰芳戏剧体系”这样的课题研究出来?一旦研究出来,又准备让它怎样进入实践的熔炉,让它带给政府怎样的经济效益?…… 总之,既要升华它,又要让它产生效益,不但不能挨批判,还得让人人竖大拇指。 难么?对了,就是难了。但这又不是痴入说梦,它明摆在现实的京剧面前,就等着有办法的人去接招了。 徐城北 2011年1月8日
内容概要
《梅兰芳艺术谭》是著名京剧剧作家徐城北对一代京剧大师梅兰芳艺术人生的介绍和研究。展现了大师的志向、奋斗、社会交往、悲欢离合,以及成为中华文明瑰宝的梅兰芳文化现象。从内容上看,本书一方面对梅的艺术成就进行了详细而专业的解读,一方面抓住对于梅的命运、性格具有巨大影响的关键时刻作深入分析,尤其注重从尘封已久的历史背景——大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场景以及小的梨园景观中,去寻觅和研究梅兰芳如何与社会的这些方方面面取得联系,达到艺术上的巅峰境界,而后又是如何回报社会的。对京剧的前世今生,对京剧发展的未来,徐城北先生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作者简介
徐城北,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视艺术家戏曲委员会委员,曾任中国京剧院研究部主任,写作各类著作七十余册,主要作品有《梅兰芳三部曲》、《老北京三部曲》、《京剧与中国文化》等。
书籍目录
写在第六版之前
序
1989年早春的自序
2005年早春的自序
第一编 梅氏坐标图
第一章 “记取种花人”·1921年
成名于“小年” 民国百态 梨园景观
浑噩中的渐变 1921年的梅兰芳
第二章 “东风不与周郎便”·1933年
鲜嫩又古老的“肥肉” 旦行、老生的位置对换
1933年的梅兰芳 “老四”成为劲敌
有志者无须仿效 南迁至沪
第三章 “无意巧玲珑”·1938年
上海变成“孤岛” 海派京戏种种
不是“冤家”不聚头 回顾访日赴美
不似西方胜似西方 又一次南迁
第四章 “北去南来自在飞”·1949年
海派京戏在发展中 再度与“老四”交手
“少一多一少”三段式 性格趋向平民化
梅、齐友好分道扬镳 向往北平
第五章 “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1959年
昨夜西风凋碧树 抹不去的记忆
转动起兰花指 私营剧团种种
纯钢百炼绕指柔 他站在历史与现实之间
第二编 梅门艺术谭
第六章 梅之舞
狭义广义之分 动难,静更不易
“武”对“舞”的促进 《太真外传》与“进入文化”
“出浴舞”进入了《长恨歌》 “翠盘艳舞”偏离了《长恨歌》
梅葆玖向“霓裳羽衣舞”正面攻坚 “倒着排戏”的启示
第七章 梅之歌
舞与歌的对立统一 京剧以唱腔标定流派
流派纷出的文化背景 从朴素的情到华丽的文
又“复归”到准确的情 碎中求整与闲处生神
丰厚而混乱的文化 梅腔定式与“标准像”
第八章 梅之“大”
“没法儿学的大路活儿” 静穆而深沉的出场
“平均分”与“不多给” 二胡与加速度
把艺术上升为文化
第九章 梅之线
中国讲求“线”的艺术 剧本中的“线”
学戏时的“线” 舞台上的“线” 舞台下的“线”
最美的“线”是一波三折 “线”之长与短
第十章 梅之性
花衫的兴起 淫戏与相公 花衫与梅兰芳的相遇
花衫起步于《汾河湾》 花衫成型于(太真外传>
《霸王别姬》又有升华 《宇宙锋>达到极致
讳莫如深“十七年” 性的复苏 性与京戏的起源
第十一章 梅之禅
从慈禧评戏说起 非教之教与不禅而禅
在入世与出世之间 闲云野鹤与“顿悟”
南北宗与京海派 茶道、花道与戏道
第十二章 梅之气
“内练一口气” 谭鑫培论气 刘宝全论气
梅兰芳论气 绸舞一口气 歌唱一口气
棋下一口气 “气”的小结
第十三章 梅之梅
“梅之梅”题解 “无可无不可”
从《是否“附逆”>说起 顶峰与末路
第三编 梅派未来说
第十四章 一种绝对否定流派的历史
硬件、软件与流派 曾有几度高峰
“三并举”的解析 看戏时的双重性格
“官”本位与角儿本位 余波难继
第十五章 一种绝对肯定流派的历史
始于纸醉金迷 也有几度高峰 角儿本位与文化本位
作为梅派的两大分支 分支带来的困境
第十六章 一种“左”右为难的现实
“左”右皆失据 据的寻觅与质的确定
系统工程提上日程 有意摇摆起来 流派的出路
第十七章 未来社会与现代人
从“两家”到“多元”, “现代热”的弯路
立足“两极”的现代人 “本体热”与时代的关联
第十八章 梅兰芳在未来艺术中
梅兰芳这个人 梅派这门艺术
梅兰芳这种戏剧体系 深深的遗憾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坐标图,其一条轴是自身随生命而伸延的年岁,另一条轴是自身对于这个社会所存在的价值。每个人的一生都会分出若干阶段,那即是由“年岁轴”及“价值轴”上各自选出若干个点相交,并由这许多的相交点连接为一条由若干短直线所构成的波折曲线。这若干短直线,即是该人一生的若干阶段;这一条从整体上看的波折曲线,即是该人的生命进程。梅兰芳氏,当然也会有自身独特的坐标图。他的“年岁轴”,由1894年9月24日开始,至1961年8月8日停息,标列的方法与常人没什么两样。对于另一条“价值轴”,其标列方法则会因认识角度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中,把梅兰芳对于社会的价值分为三个时期:从他从事舞台活动开始,到1915年前后,是他艺术活动的早期。这一时期以继承传统为主,演出剧目多为传统的唱工戏,如《祭江》、《二进宫》、《三娘教子》等。这时梅兰芳在艺术上虽还不曾有自己的独特创造,但却是一个很重要的准备阶段。自1915年起至抗日战争前夕,是他艺术活动的中期,此期创造精力最为旺盛。他先后排演了时装新戏和古装新戏,又致力于传统剧目的整理加工。在此时期,他完成了京剧旦角表演艺术上的重大革新,完成了前辈旦角演员特别是王瑶卿的未竟之功。从抗日战争结束恢复舞台生活起,直至逝世,是梅兰芳艺术活动的晚期。此期上演剧目减少,经常演出的是《宇宙锋》、《贵妃醉酒))、《断桥》、《奇双会》、《霸王别姬》等最具有梅派特色的剧目。《穆桂英挂帅》是他晚期唯一的一部新戏。此期艺术风格也不似中期那样色彩浓艳,而趋于清淡含蓄,更富于内在的魅力,这标志梅兰芳的艺术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上述这段话节自《中国大百科全书》中的“梅兰芳”条目,显然,它具备如下两个特点:一,它是从“梅兰芳是一位杰出的京剧大师”的定义出发,单就梅氏表演艺术的成就来评论其社会价值的。二,它为梅氏标定的坐标线由三条短直线所组成,叙述评议的重心也在这三条短直线上。我想,如果从这两个特点出发,进一步充实材料进行纵横捭阖式的阐述,就可能形成一部极有价值的、纯艺术范畴的学术著作。然而本书对梅氏的认识角度及研究方法,与《中国大百科全书》有许多不同。在本书为梅氏标定的坐标图中,“价值轴”依据的并不仅限于梅一生的艺术成就,而是把梅也同样看成一个“社会的人”,并把“这一个”“社会的人”投进梅所置身的特定经济、政治、历史、文化背景中去,去寻觅和研究梅如何与社会的这些方方面面取得联系,然后又是如何回报这个社会。再有,本书描摹、剖析的重心也不在坐标图的短直线上,而是紧紧扣住由短直线相交所形成的五个点。请注意,百科全书对梅艺术价值所标的三条短直线间,实际存在着两段空白:一是自梅诞生至开始学戏的七八岁间,二是自“九·一八事变”至抗战胜利的十三四年。这两段被处理成空白当然也有道理,是因梅在此两期中基本上没有艺术活动而略去不计。本编着重“抓”五个点,既是一方面对那五个对于梅的命运、性格具有巨大影响的关键时刻作深入的分析;同时对于其间那些属于短直线的部分,也灵活地进行“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式的回顾或预示。这样一来,在叙述上就有了很大的主动性,同时在体例上与纯学术的“评传”写法也有了区别。本书不打算用“君临”的态度去阐“道”,去设立枯燥无味的条条框框;笔者愿与读者促膝对坐,彻夜神聊。聊什么呢?不外两个实际——一是艺术现象,二是作为其背景和源泉的生活实践。笔者愿从自己的审美经验与习惯出发,力图聊得有兴味一些和含蓄一些。有了这两个“一些”,大约就能使读者在听取神聊的过程中,也情不自禁地参与艺术上的再创造,然后与笔者一起得出那种“从特定经验中所取得的特定结论”。第一章 “记取种花人”·1921年成名于“小年”有一种误解,认为“四大名旦”是在1927年因北京《顺天时报》的选举产生而同时成名。事实上,是梅兰芳率先成名,其次才是尚小云、程砚秋和荀慧生。我向梨园界的老人了解梅成名的具体时间,他们先是困惑地想了许久,然后又不约而同地答日:“民国十年。”查史,民国十年(1921年)有两件政治大事:4月,孙中山在广州就任大总统;7月,中国共产党秘密成立。这一年梅兰芳虚岁二十八岁,孙中山就任大总统他不会不知道;但1911年时,孙先生已经当了一回临时大总统,之后袁世凯、黎元洪、冯国璋、徐世昌“走马灯”般都过了一回“总统瘾”(袁世凯还当了一回皇上),此际孙中山远在广州上任,这影响一时半会儿到不了北京的。至于中国共产党在南方的秘密成立,对于以“京朝派”自诩的北京梨园界人士来说,就更是遥远而又渺茫的事了。这年在京剧发展史上,又偏属“结果儿”不多的“小年”。那么,梅兰芳在此年成名之说又缘何而来?众所周知,梅兰芳一生艺事很少“飞跃”,而是从唱“开场”一点一滴地积累经验,戏码一出一出地向后挪移,是通过不停顿的量变而成为“伶界大王”的。民国十年,就恰恰是梅兰芳量变链条中很普通的一环。老人们或许是喜凑整数才说出“民国十年”的吧?在穷思几至力竭之后,又忽地欣喜起来:倘若能在这极其普通的一年当中,挖掘出促使梅成名的必然因素,就会更具有说服力。
后记
这部书的结构和笔法是想了几年才定下来的。第一编的五章曾在江苏的《艺术百家》(季刊)上连载,我很想“悠”着劲儿慢慢写,随写随发表,随发表随听取意见,随听取意见随修正补充。总之希望能在1994年(梅兰芳百年诞辰)之前全书问世,并且能够成为一个相对成熟的东西,我也就心满意足了。没有想到的是,当第二、三编的提纲几经修改之后,便陡然加快了写作速度,原因是基于以下的思考—— 目前的短期行为太多,我不赞成。但在长期行为思想指导下的短线产品,似乎不应反对。更何况,我在这部书中对梅兰芳文化现象的研究,或许是有些开创意义的。倘使早一些拿给京剧演员和观众,早一些拿给关心京剧和传统文化的知识界朋友,就可能早一些发生作用,就能减少一些无谓内耗。 因此这部书从立意上讲,不是靠资料翔实和立论严谨去博求一种百科全书式的凝重感;而企图在新的观点上就基本问题重新发言,通过大开大阖、大张大弛而昂扬出一种激愤,流溢出一种神韵。我搞的是一种“不完备的学术”,并望学术亦能从“完备”的殿堂走出来,走下来,直至走进和融入实践的洪荒之中。——此书的特点就在此,局限也在此。 作者 1989年早春于“品戏斋”
编辑推荐
《梅兰芳艺术谭》编辑推荐:在舞台上,单单是梅兰芳的这一双手,就可以变幻出“露滋”、“陨露”、“并蒂”等几十种美妙姿式。它们总是羞答答地藏到水袖之中,等到必须露面的时刻,才“一以当十”地出现。出现也多是一刹,然而仅这一刹也就够了——足以把或温柔、或羞涩、或悲愤、或从容的情愫,结结实实地送进看客们的心里,并长留于一生的记忆之中!《梅兰芳艺术谭》将梅兰芳文化现象放在特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历史场景中研究,既有鲜活、生动的叙述,又有深刻、独到的评论。兼具文学价值和学术价值,不同于一般的文学作品和纯学术研究。三个字后面的内涵无比深邃,值得我们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反复探求、不断研究……他永远站在历史和现实之间,站在艺术的巅峰上朝着我们颔首微笑。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